又一个月经话题。
这个问题,我综合几个人(御风/白漫城伯爵等)的回答来说一下:
第一,黄色方案本身就是风险极高的战略方案。从战后的角度来看,即使是胜利者德军,也出现了组织问题,大量步兵、炮兵等堵在阿登地区的有限道路上,绵延200多公里,这使得前锋装甲部队实际上非常脆弱,如果遭到法军有组织的反击,有很大概率会被分割——而这种反击在战术层面上已经出现,并且法军的战斗水平并不弱。因此德军最高统帅部必须针对可能出现的法军战略预备队做保守估计。但是由于法军高层的无能,这批“战略预备队”一直到战争结束都不存在,但你不能要求德军统帅部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第二,从战术角度说,装甲部队经过半个月的连续激战,损耗颇大,而且难以立即得到补充,结合上面所说的“法军战略预备队”可能的反击,前线指挥龙德施泰特不愿意继续无谓损耗兵力,即使前线战术指挥官一再要求也不行。
第三,敦刻尔克港作为一个渔港,吞吐能力极为有限,最多同时能容纳两艘运兵船停靠。这意味着包围圈里的联军想跑出去,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是按照当时的一般军事观点来看,但英国老百姓可不懂军事观点,他们硬是用不到10吨的渔船、小型私人游艇等船只,硬生生的将运载能力提升到了10万人级别。你指望军事指挥人员在一开始就估计到这个可能性,非常不现实,包括英军方面也没有想到英国民众会自发组织起来运人。
第四,敦刻尔克地区不适合装甲部队单独作战。敦刻尔克地区除了很多小城镇以外,还有大片灌木地域,这对于没有步兵支援的装甲部队来说就是灾难,即使前线指挥官报告法军没有设防,但基于上面第二点来考虑,这种不必要的风险是可以不用犯的,而且结合第三点,反正联军也跑不掉的~
第五,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的角度来看,消灭敦刻尔克的联军都不算是什么战略上的伟大胜利。在当时来看,敦刻尔克只是黄色方案的第一步而已,后面还有巴黎,如果法军没有投入战略预备队反击,那么有很大可能是在准备用于防守巴黎,再来一次“马恩河奇迹”,如果没有装甲部队的协助,很容易在巴黎附近再打成拉锯战,这是希特勒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必须保存装甲部队的实力,相比之下敦刻尔克里的联军就是一个不太重要的目标了。在现在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这些英军跑回去了也没发挥什么作用:德军连海峡都过不去,谈不上登陆;北非也一直是相对偏僻的战场,就算英国丢了,也不过解放出3个德国师而已;如果美国不介入参战,仅靠这30万英军就想在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这个笑话太冷了点。
所以呢,敦刻尔克实际上是法军高层的无能导致输得太彻底,以至于显得好象把这个包围圈里的联军消灭了,德国就能登陆英国了一样。大凡法军组织稍微好一点,打几次漂亮的反击,那个时候就会显得不强攻敦刻尔克就是英明的决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