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感觉中国大部分科研工作者都比较水,但是中国科技进步迅速而且强大? 第2页

        

user avatar   zhan-yun-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是因为中国是从零开始。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玩个网游,前期升级永远是最容易的,越到后面升级越发的困难。前期遇到的队友大部分都是小白、菜鸟、水货,但到了后期,遇到的大神越来越多,即便不是大牛也是没日没夜不停练级的人。

虽然中国当前的应试教育,被人诟病很多。

虽然培养顶级精英不及英美日(目前这个状态也正在改变),但从整体提高大众知识素养,选拔大量优质人才的角度,却是全球最好的教育,甚至没有之一。

关于人才培养,我们可以从自然指数 (科研论文指数)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2012年至2017年中国对自然指数的贡献增长了75%,增幅显著超出多个排名领先的国家,如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中国在自然指数中所占的全球科研产出份额也由9%上升到16%,中国在科研领域的投入和成果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可以直观的发现,近五年时间,中国科研能力的迅速提升。

2018年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的自然指数荣登榜首,领先美国哈佛大学。

通过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在化学、物理科学等领域中国科学院都位于榜首,尤其是地球和环境科学领域,自2012起奋起直追美国后,一跃成为该领域全球首屈一指的科研机构。

数量多,那自量如何呢?

中科院的SCI论文总量要比第四的哈佛大学多11万篇,然而在高引用论文的数量上却几乎只有哈佛大学的一半,其中世界top1%学科数中科院和哈佛大学都是22个,但是高引论文学科数量哈佛大学有17个,而中科院只有10个,同样top1%学科数有21个的北京大学,高引论文学科数量更是只有5个,论文的差距水平显而易见。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总科研能力差美国很多,但中科院表现却很亮眼。这是不平衡的,但同时也说明了国家的扶持力度。当然也贯彻了国家一向的思路:先富(智)带后富(智)。

中国科协:截止2016年底全国科技工作者或超1亿人

看到这里,是不是不用分析都有一种水漫金山的感觉?

但科技工作者并不都等于科研人员。

2017年数据显示,中国科研人员400万人,研究开发费用17500亿元,居世界第2 位,为美国的42%;SCI 论文35.42万篇,居世界第2位,国际论文被引指数第一次跃居世界第2位。按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的统计数据,中国科学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主要原因是为争取更多经费,美国基金会将中国一些中文刊物论文计入国际论文,2016 年中国科技期刊42.6万篇,居世界第1 位,高于美国的40.9万篇;2016年中国工程技术论文(EI)22.2万篇,也居世界第1位;2017 年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24.6万件和32.7万件,均居世界第1 位,发明专利保有量居世界第3位;2017 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4960亿美元,居世界第1 位,是美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的3.2倍(表18-1)。表明中国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创新数量问题基本解决,创新质量成为主要矛盾。

看个历史数据

2007~2011年,全球研发人员总量年均增长率为3.7%,而我国研发人员同期年均增长率为13.5%,是全球研发人员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占到世界总量的25.3%,超过美国研发人员总量占世界总量的比例(17%),稳居世界第一。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科研水平和科研人力资源的高增长,其实和中国的教育普及,经济飞速增长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段出现的。只不过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延后性,在2012年以后形成了大爆发。

日本《每日新闻》5月6日报道称,在最尖端科学研究领域,中美两强格局日益鲜明。另一方面,日本居前五名的研究领域数量远少于20年前,研究能力相对低下的现状浮出水面。
中国居首位的多为工学、材料科学以及作为计算机科学基础的数学等领域。中国约20年前(1995至1997年)居前五位的只有两个领域,约10年前(2005至2007年)骤增至103个,最近(2015至2017年)为146个领域,几乎实现全覆盖。

我们可以看出,和中国的经济以及整体国力一样,科学研究也进行了大跨越。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虚话。

越是了解直观的了解了中国科技的巨大进步,可能对中国科研工作者“比较水”的情况,就更加的不理解了。

但实际这是很正常的,而且是必然的。

首先,我们从发展的过程来看。

教育产出至少都得十多年的时间,从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到经济大爆发,国家恰好经历了十多年的沉淀。

但高考中断11年,教育疲废,无论整体的教育水平还有录取人才的学识能力,和现在都是完全不能比的。再加上当初的中国高校教育水平,科技整体水平,都大大影响了那一批研究人员的能力。而且那个时候的国家光脚板不怕穿鞋的,哪怕有一点科研能力的人就可以赶赴牵线。你不行也得行,你搞不出来的东西也得搞出来。在学校学不到的实践去学习,实践学习不到的,哪怕买美国俄罗斯的报废产品,也要拆开了来学习。

000年左右的科研人员,他们的能力可能比现在随便一个博士生都水,但他们大部分人所做的贡献,没有几个当下的博士生能比。

万丈高楼平地起,下面的地基永远是最重要的。

在大量研究人员前赴后继的提升技术,然后反哺教育,才有了一个良性循环。但中国要大发展,所设计的领域空白太多,需要的人才也是空前规模的。而且很多基础性的东西,也并不需要极其高端的研究人才。

在打了三十年的基础,中国终于迎来尖端科技领域的爆发。

但那些基础不行,水过的研究人员依旧还在。有些人通过不停地学习,已经成了行业领军人物。也有的人学习能力不足,或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停滞不前,也就在科研人员的最底层。有的人工作和科技的尖端领域已经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他们的工作看起来很水吧?但只要他们做好了本职的工作,没有人有资格去说他们水。

对于我们这个超级大国来说,国家需要大量基础科研工作者。很多基础科研工作者在需要的必要技术前提下,工作其实已经和普通工作者差别不大。大部分的人接触到的科研工作者,其实就是这一批人。真正高端的人才,往往根根接触不到。这也是可能造成给人水的假象。


当然,除了假象以外,其实也存在水的真相。

其实相比于美国,中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教育硬件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发展太快,也出现了许多混乱、急需要整顿改革的地方。

教育体制、学术氛围、科研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出现学术造假、学术抄袭,还有就是追求产出方面急功近利,甚至很长的一段时间,国外都不承认中国的硕士学历。

2012年,中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首次超过一万亿人民币,达到10298.4亿元(相当于1682.4亿美元),比日本略少,居世界第三位;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98%,超过欧盟的1.96%。而十年之前,R&D经费投入强度只有1%。这就是为什么从2012年到2013年中国的自然指数加权得分增加了15%,而其他排名前十的国家最快增长不到1%,有的甚至还负增长。

虽然中国科研经费力度加大,也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实际投入和产出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进行体质改革、学术整顿之后,相信中国的科技水平还会有一个大的发展。

整体水平提升之后,赶超美国只是时间的问题。

……

除了大环境下刚性的东西,其实对于科研工作者个人而言,很多人往往也有“不得不水”的理由。

人力资源、科研人员储备量极大,应届生前赴后继的毕业,科研人员数量空前加大。能够从事尖端技术,或者前沿科技的科研人员终究是少数。绝大部分都只能做基础性的科研工作,甚至连基础性的研究工作竞争压力也是极大。

博士生刷试管、当苦工比比皆是,能参加一个好的科研项目,都得是阿弥陀佛了。

本身就狼多肉少,国家教育体制还在不停的量化输出。

不得不说,哪怕是科研工作者,也是金字塔式的。任何领域,只要在最底层,大环境都是“水”的。可以说,那些“水”的人,正是强大的竞争淘汰机制下的牺牲品。很多博士生怀着崇高的理想,拼命的学习,对未来拥有美好的愿景。但真的工作之后,却被残酷的现实所打击,只能找到“水”的研究性工作,或者“水”的环境之下工作。

他们也只是人,很多人除了学历到博士之外,其实只是普通人。有着生活、工作、家人、老婆、孩子的各种各样的压力,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很水吧,但奉献了青春,繁荣了高等教育事业,让更多尖端的大牛脱颖而出。

虽然他们很多人,只是从事着没有技术含量的重复往复的工作,但中国的科技进步,也有他们的一份。

相关回答:

2019 年,国内博士后的招聘要求和待遇是怎样的?

中国大学排名是怎样的?

如果中国变成发达国家是什么体验?

如何理解「中国是发达国家的粉碎机」这一说法?

为什么有「原子弹下无冤魂」这种说法?


user avatar   patrick-zhang-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不这么认为。

某次参加著名科技展会,一位德国人把他发明的铜排折弯机拿到现场展示给大家看,还得到好评。这种研发算很水吗?

其实,一项研发都是由很小的部分构成的。这些很小的部分并不起眼,但组织成系统后,却非常惊人。细节决定整体。

在ABB的低压配电设备中,有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抽屉接插件,它的用途就是把抽屉的主回路与系统的垂直母线连接起来。这个接插件既需要在近200度的温度下保持长期的夹紧力,在流过250A的额定电流时维持低接触电阻。

我看过此接插件的型式试验报告,以及它的研发说明。德国人在研发时把它通上额定电流,整整半年,记录它的表面温度,测量接触压降,折算出接触电阻和加紧力的减弱情况。

再看我国的情况。同样的接插件,开始使用时加紧力很大,但过了半年一年,加紧力大幅度衰减,接插件出现接触不良,导致发热,甚至拉弧烧毁。为何如此?我觉得我们中国过于强调成本,有意识地降低零部件的质量,其结果是必然的。

某年ABB组织学习时,放了一个视频材料,讲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件,其原因居然是密封圈质量问题。培训的议题是,即使某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但细节决定了成败,要重视细节的设计和施工。

我们中国当然有过得硬的产品,例如中国的高铁、中国的港机、中国的航天技术和建桥技术,这些工程中的设计师和科研人员们让人敬佩。

我们中国也有很烂的产品,例如前段时间央视曝光的南安水管阀门。这些阀门全部是用塑料做的,中间是空的,灌入海沙,外表再电镀金属色,就这样来骗人。

我到五金店去买水管配件,老板告诉我有好一点的,有差一点的,还有一般的。其实都是同一个品牌同一个规格,估计就是正品和次品的差别。我觉得次品根本就不能上市,害人不说,还毁害了自己公司的名声,也败坏了中国制造的名声。

那些阀门的设计和研发人员水吗?并不水,他们聪明得很,能发明出这种产品来骗人,技术了得。

这些中国制造的害群之马,要把他们绳之以法才好。

====================

看了若干评论,听了许多身边人的看法,我把这些信息汇总如下:

1)一位年纪较大的退休工程师说:上世纪50~60年代,日本战后的经济正在发展中,当时日本仿制发达国家的产品,外观漂亮但质量很差。到了70年代以后,日本制造的产品质量起来了,许多日本制造成为世界著名品牌。

这位老工程师认为:当前的中国制造与当年日本制造近似,也需要有这么一个过程。当前,我国是世界制造业大国,但不是世界制造业强国。期望中国制造尽快完成过渡,成为世界著名品牌和世界制造业强国。

2)一位年轻人说:他家刚刚装修完,大家特开心。结果使用的第一天,厨房水龙头就破损。水龙头中中间折断,就是前文谈到的灌沙塑料水龙头。

此水龙头是装修公司统一采购安装的。询问后得知:装修公司统一采购了一批,质量特别差,就是假冒产品。装修公司已经更换了水龙头,并做了赔偿。

这位年轻人说:如果中国制造都是如此这般,如何自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3)一位熟人发邮件给我,他是高铁某关键设备的设计人员。他说,他们在设计过程中,对此关键设备的检测就如同我文中所说的德国接插件。检测不合格就修改设计,直到检测完全符合设计要求。这种检测修改进行了不下百次。

这位设计工程师告诉我,说中国设计师和科研人员都比较水,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的。

设计-检测-修改设计-再检测,这是产品设计的必由之路。只要把控好这种循环,优秀的产品自然就会出现。中国制造和科技进步和核心其实就体现在这里。

他说:在这个进程中,个人的作用并不大,但集体的力量和团队的力量却是惊人的。

他认为,题主的问题答案应当是:虽然科技人员的个人技能不是很强,但组合成团队后就不同了。中国科技进步迅速,其实就是设计团队的作用。

可见,在职场,团队精神是多么重要!

4)一位外籍工程师的看法:中国应当重视传统制造业,并且要培养具有中国品牌效应的传统制造业。ABB和西门子公司,都有百年历史了,其实就是传统制造业。有了响当当的传统制造业做支撑,才能够真正地促进中国的科技进步。

他说:在欧洲,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的工资收入高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人员,其原因很简单:工程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作用是把理论变成现实,变成产品,难度很大。例如刚刚去世的贝聿铭,他把设计变成一座座著名建筑,多么了不起。贝聿铭的个人能力不亚于科学家。

他说,光设计不行,还要配套严格的质量检验,以及各种制造规范和标准。因此,规范和标准才是制造业的核心所在。

一个国家是否属于科技强国,从该国家制定的国际通用制造业规范和标准就能看出来。欧洲许多国家标准和大公司标准,事实上就是国际标准。所以,国际通用标准的数量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科技大国和制造业大国的关键所在。

这位外籍工程师说:不怕科研人员个人能力比较“烂”,但有了标准和规范,他设计出来的东西肯定也是过得硬的,能够让人放心地用在相关设备上。

他还说,中国连一颗高质量的螺丝都做不好。中国国内装配重要设备的螺丝和螺栓,必须到国外采购。为何?中国真的做不好螺丝吗?并非,关键就是没有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哪一天中国产的螺丝螺栓让人放心了,中国制造自然就强大了。

最后,这位老外说:中国的进步是明显的,令人惊叹。他每次来中国,都被中国的日新月异所叹服。所以,中国从世界制造业大国变成世界制造业强国,应当能实现。当然,这需要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才行。

我认为,这位外籍工程师的话很深刻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制造的弊端之所在,值得我们仔细思考和认真研究。

至于中国输出的国际标准,我所知道的高铁中有,桥梁建设中有,连海尔电冰箱中都有。只不过数量还太少,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努力。


user avatar   Aberdeen-AB24-5SX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我们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在科研上超越美国,恰恰是因为水得还不够。

很多科研工作者的思维还停留在前工业革命时代,成天幻想着“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种事情不是没有,但是200年前随便一个工厂学徒就能自学成才,留下旷世定理彪炳史册的故事基本上不会再发生了。

一个成熟的知乎er必须认识到的一点:现代科研是一件依靠足够多的重复或无效工作才能取得一点点进展的事情。

CNS三大刊每期的文章你们随便翻,哪一篇作者那栏不是呜啦啦的一堆人。是人家都图个挂名三作四作好听吗?是真的需要那么一堆不同专业方向的人做很多乱七八糟的事儿啊,“你论文中的一句话需要一个博士起早贪黑忙活一星期一个月”这真的不是开玩笑呃。

这都算好的了!起码他的忙活还能在文章里体现一句~~~

因为实际情况可能是90%的人忙上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到头来只是证明了一个猜想的错误,或者重复了前人的发现。每年各种期刊会议上发表的几十万篇论文,它们唯一的意义只是在别人的前言里贡献一句“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已做了很多的探索,但是……”,但问题在于科研这座金字塔要是没有这些证伪、重复的“水泥混凝土”垒起来三天就得塌方。

水人水文越多,科研水平发展的速度就越快,发展的基础就越扎实——科研狗们越早越清楚的认识这一点,我国的科技事业就会发展得越好。


相对于普通人的学习能力来说,现代科学任意一门学科的知识存量已经累积到令人恐惧的地步。

一个合格的科研“劳动力”成熟需要多长时间?一个不是天才但是潜力尚可的中国学生,就算他本科直博英国,四年搞定Phd学位,起码也得26岁了。我们现在的人均寿命多少,77岁 —— 一辈子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成长”这是个什么概念?

现代科研有多少突破性的构想不是理论上无法创新,而是实践过程中在人力和时间成本上完成不了?

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根本不是能源、环境,而是人类原始的生理条件已经极大地限制了科技的积累、迭代、发展。最恐怖的是——

你用来思考量子力学、凝聚态物理的大脑,从构造上来说和几十万年前想着怎么敲石头的原始人类并没有什么不同。

现阶段的我们根本没有办法高效的传递科技经验,一个人掌握知识的手段本质上和过去几百上千年真的有区别吗?

武侠小说里最爽文的是啥?虚竹受了逍遥子几十年的功力,直接从新手村变成满级号。

只可惜现实当中,科研宗师们并没有办法把他们的毕生所学直接“传功”给接班人们。如果光是“学习”这个阶段就要花费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生命,那么我们大概永远也跨不进星际文明的时代。


user avatar   fang-zhi-xiong-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没听过那个段子吗?有人问某学界大牛,一百个博士生里,几个将来也能成大牛

大牛答:一到两个

那干嘛招那么多博士生

大牛:谁他妈知道是哪一两个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技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孟德尔一个人就能种豌豆

现在小白鼠要多少人伺候?光小白鼠育种就是一个大课题了


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体系也越来越庞大,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天才吊打一切了

需要几十个上百个天才来推动

可是,天才多了,就不值钱了啊

就显示不出来了

古代是天才知道的自然科学是九,普通人二三四,中国清朝以后儒家独大自然科学知道率等于零。

现在天才都是二十,普通人也有十,而且天才又多

对比不出来了


举个例子,大家知道詹天佑一个人通过剪刀的创意想出来了之字型。

那么现在,一个土木上的创意,就需要

上海交大的丁文红院士先研究精密仪器。研究岩石力学的葛修润院士分析当地情况,接着谢友梅院士研究新机车。然后还要其他的来研究……

是的,细分了,一个人很难包揽一切了,研究一个子项目就耗费一辈子了都~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常见误解:

  1. 越难的东西越有价值。(其实难度和价值没有必然的联系)
  2. 越高的科研成就需要越聪明的人。(其实大多数学科里,做出卓越成就的人都不是最聪明的人)
  3. 要成功和优秀一定要超越一般。(其实只要能做到普普通通,不内耗严重就已经超过绝大多数情况了)

我党做出的最有价值的思想路线核心应该就是“实事求是”四个字了。现代社会太强大了,只要执行力够强,务实一点,发展几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于个人来说,想成功不需要惊才绝艳,踏踏实实学习,做好一件事情就够了。于国家来说,正确的道路基础奠定了,坚持20年,自然会有大变化。历史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好的政治经济政策定下来,2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就是这么教,这么练的啊。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找个丑的


user avatar   bj3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强答一个。

老爸当过兵,上过老山前线。当年部队从山东上火车出发往云南走,在山东上火车的时候,站台上放着《十五的月亮》,部队的亲属们都在火车站送行,虽然有些悲壮,但是几乎没人哭。火车到了云南境内,靠站歇停,这下可倒好,不知从哪来了一群又一群的云南当地的老百姓,老太太老大爷大哥大姐小弟小妹小朋友,根本没人组织,也没人安排,就是挤到铁道边拉着车上素不相识的解放军的手往他们手里塞酒碗,塞鸡蛋,塞吃的,操着一口完全听不懂的方言说着什么。一车的小伙子哭的泪人一样。




        

相关话题

  美国的PhD有多高的含金量? 
  为了得到野人的证据,为什么不在神农架架设一些摄像头365天全天候、多方位监控? 
  方舟子打假林志颖,大家怎么看? 
  程序员专心工作很累, 又想健身, 你有什么科学的好方法 ? 
  科研工作能有多累? 
  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士会不会信仰宗教?为什么? 
  中科院引雷试验天空现金色光柱,引雷试验具有哪些实际意义? 
  中国有哪些研究方向曾经处于世界前列,后来落后了? 
  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发展的中国速度是一种什么样的速度?都有什么样的成果? 
  为什么现在生化环材实验室的硕博干劲越来越不足了? 

前一个讨论
如何反驳哲学有害论?
下一个讨论
寺庙方回应林生斌捐井:4 年前出资,井的样式及莲花图案均为寺方选择。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