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基本没有,不要说印度的莫卧尔帝国,连中亚的国家都很少跟大明有直接的来往。虽然大明自我标榜为他们的宗主国,喜欢自行给他们册封玩。但是大明立国不久就彻底关闭了西北边关,每年或几年才允许少量商团入境。
实际上,包括莫卧尔帝国在内所有中亚西亚南亚国家都想跟大明建立正常的外交和商贸关系,希望恢复元朝时期的贸易来往。
莫卧尔帝国跟大明的贸易来往和情报都是通过叶尔羌汗国进行的。阿克巴尔汗大帝还亲自给叶尔羌的大汗穆罕默德汗写信,请求其帮助开通与大明的交往和收集大明的情报。
和平守护者大帝(莫卧尔)和苏丹(叶尔羌)通过交换书信和两国使节的来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该继续保持这一传统,我们以shah muhanmad为使节前往您的国家。我们认为,派遣以学识渊博的人组成的人员为使节,去契丹国是有用的,他们可以在契丹学习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向我们报告他们的情况。因为契丹国中断了报导,我们已很久不了解有关契丹国的任何情况,为了我们采取准确的选择,需要他们向我们报告这个国家的情况。
我们委托我们的亲信和知道有关契丹国情况的依布拉吉木向我们详细讲述。谁是那里的统治者,怎样统治国家,通过熟悉情况的人查明被坏人挑拨的契丹国的好战人士企图干什么,他们是希望战争,还是希望享受和平。契丹国人正在开始干什么,还要了解他们那里生产什么罕见的东西和新鲜东西,愿他探听并向我们报告有关所有情况。除商人向我们提供的情报外,还能写一些有关契丹国的同样的情况。Wasslaam(终)。
谢邀
事实上两者在时间线上契合的不是很好,等到莫卧儿相继控制古佳拉特和克什米尔以后,才开始有条件分别从海上和陆上考虑与明朝开展往来,而这个时候明朝也差不多进入晚期了,二者的交集不是很大。我们姑且以阿克巴大帝去世时的1605年版图为节点进行讨论
当然借助了西学东渐,明朝士大夫对于这个国家也还是具有比较时效性的了解的。下为《职方外纪》对莫卧儿的描述
从海上的话,莫卧儿有古佳拉特和孟加拉两个方向可以展开对外交流,可惜的是,彼时孟加拉的政局不稳,既需要提防本地不稳的阿富汗贵族,也需要面对来自阿拉干王国和欧洲海军的掠夺,更需要作为帝国向东北方向扩张的基地;古佳拉特则碍于地理上的因素,商船的主要目的是西方的波斯和阿拉伯世界,往东仅仅只是为了采购香料,最远的活动范围不过马来半岛,还要规避葡萄牙人的阻截
相比海上,陆上是更可靠的交通路线,前面有答主也提到了,阿克巴曾经向叶尔羌的穆罕默德汗派遣使节,希望代为建立与明朝的贸易关系。这种外交或商贸上的交流计划在后来确实是某种程度上成为过现实,前有耶稣会士鄂本笃从阿格拉途经叶尔羌到达甘肃(虽然不久就挂了,顺便一提,鄂本笃虽为传教,但同时也被阿克巴视为使节,出访中国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同时在为莫卧儿皇帝收集情报),后有隶属于莫卧儿的克什米尔商人取道拉萨或喀什前往中国贸易(按三个月计算的话,最多只能摸到中国的西北边疆)
当然1640年这个时点,大明也是差不多药丸了,不过终归可以算是实现了二者间的直接交流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