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建筑学的前景包含但不仅限于建筑业,会不会有人打我?
刚才专业赞同了一下 @海边 海博士,我觉得建筑学的前景要从两个角度去看待,先说后一个。
可能除了建筑行业以外的所有商业活动都在新科技和移动互联下被革了命,快捷支付网上购物自动驾驶物流配送智能医疗,等等……每一次变革创新都有一大批人从中获利
建筑行业是反应最迟缓的一只老乌龟,因为体量太大了,从上往下要带着原材料开采加工一直到设计建造销售维护一起转向,不是靠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而且单项目的流程想要走完,这里面的协作和盈利关系远比事务性和技术难度更大。
这里面可能有很大的边缘创新机会,你只要够聪明,你可以革了行业的命。但是有一个前提,这个机会只属于专业性通才。肯定不是一个十几二十岁,对行业一无所知,带着个点子来就能干出来一番事业的。这个专业性通才会重新审视那些行业内最基本的问题,就像Elon Musk做特斯拉之前分析并审视车辆储能方式和动能来源的问题。
建筑师特别喜欢谈创新的事儿,但是没几个真的愿意去做的。一方面是这个行业曾经太容易赚钱了,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会画图懂规范已经足够了。我记得09年我写《参数化建模》这本书里曲面建模部分的时候,请教了老八校的人,发现他们研究数字化这块领域的某些教授连这些软件都没打开过?这些人其实拥有的是最好的资源和学术领域创新的号召力,但最终还是回归了古老套路,接项目赚设计费。
我觉得这个创新是多维度的,不光是设计和呈现的方式,比如ARVR这些bullshit video game technology。更多的是来自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打一些比方:
以上这些问题其实都已经有相应的答案了,如果拿来和画楼梯间安排大小便器规范来比。可以算是降维打击了吧?
但最重要的是去顺势而为,将其落地实现。这才是建筑师牛逼的属性。做过那些思维和研究的同学们尝到了创新变革带来的红利,不会做一个两个就收手的。建筑学者也要想清楚,你自己到底是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去收割创新带来的收获?是一个咨询顾问、企业家、技术外包还是开发者,或者是为人民服务的地方行政官员?搞通讯基建起来的华为掌门人任正非老先生,曾经是在重庆学公共与民用建筑的…
今早看到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就笑了…看一下QD的日报内容,括号内的原则在第三季度就这么被默默的去掉了,这就是我们宏观调控最有力的极致细节:
建筑类学科是渗透到每一个城镇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们这个城镇化率接近6成(城市人口8.3亿)的国家,城市里的住宅房屋半数已经20-30年,就1980年代的干打雷老公房,你指望新一代中国中产阶级去解盘再住30年?这特么是在开玩笑吧?只要还会盖房子,就还会促进建筑行业发展。只要还在翻新,开发新的房子,这个人类最古老的行业肯定是不会完结的。也就是说即便是永远稳稳当当待在老设计单位,做基本的建筑设计工作也会有相对等的价值。更别说人是活的,当年上海宝钢设计建设完成后,那些工程设计师离开设计院流入社会,完美赶上房地产高速增长,现在上海建筑地产、基建和建材圈里的大佬多少是当年钢铁设计院里出来的你造吗?
房价涨不涨和建筑学领域发展只有间接的关系,行业水准是有可能在房价跌的时候提升的,也就是商业上所说的精品化发展,提高质量而不是野蛮生长。专业是依赖基数和社会科技发展的,建筑学源自于社会人文艺术和工业技术,就像在当下的工业化产业链上,让你用木头去搭建一个唐朝的房子是性价比和效率比较低的事情。
话不多,信息量不少,看完不管看没看懂,麻烦点个赞。我已经有很多回答是收藏比点赞多了,收藏着不代表你懂了,更不代表你会在读一遍……
读书,一定要杂,越杂越好。但是要读就一定要深入精髓,争取成为专业型通才。专业内的入门书籍我在之前的答案已经推荐过了:
设计中的进阶部分,我个人提倡拾柳为剑,不要留存于形式:
也欢迎大家来听建筑和留学LIVE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