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以前也觉得魔戒和冰与火之歌,在文学上和哈利波特是一个阵线的……但我觉得在周边市场份额方面,他们和哈利波特不是一个等量级,比如周边商店数量,主题公园人流,舞台剧,电影票房等。特别是去完英国,Hamleys玩具店哈利波特柜台的热度和宣传造势都超过了旁边魔戒的柜台(恕我庸俗,我是学管理的,总想着钱越多越好……)……因此我才愚钝地认为,“似乎没有谁做到过”,靠文字拉动了如此大的经济发展……(我猜可能是因为魔戒和冰与火的阅读难度比哈利波特要大,所以读者群会小一点)。
------------------------------------------
我看过JK罗琳的所有作品,包括pottermore系列的所有短篇(她的作品通常一发行我就会买,所以有部分作品我没有看过中文版)。
她是我目前为止最为崇拜的人。我愚钝地认为,她一个人,靠用文字塑造一个虚拟的世界,彻底地改变了整个真实世界,拉动了全球无数行业的发展。回顾历史,似乎也没有谁做到过(世界名著这么多,翻拍文学作品的影视剧这么多,但依然并没有“巴尔扎克主题公园”,而迪士尼主题公园,也并不是出自一个人的想象之手。)。所以说,她的文字已经不在于写作功底如何了,不在于遣词造句,而在于她作品中传达的思想所带给我们的巨大影响。
我读过三个语言版本(中法英)的哈利波特,所以不存在一个翻译的问题。她的写作风格通俗易懂,非常擅长塑造人物性格。英语版本和法语版中,都极少运用长难句,所以非常适合学习外语用(我就是靠阅读她的文章学习英语法语的)。更重要的是,她能够把对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不动声色地融入到书中人物中。这或许是她作品能获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因素。阅读过程中,我们会觉得自己身边就有这样的人,这就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的事。
我记得非常清楚她在偶发空缺这本书的一段描写。大意是描写人们参加葬礼,长长的队伍往前行走着,周围响荡着哀乐。她在书中描写了一个细节,“他们都在心里打着拍子,避免自己的脚步一不小心就跟随了音乐的步伐而显得滑稽” (我描写得不太准确,因为时隔久远,而且看了中法两个版本)。我读到这个细节时,顿时有一种埋藏多年的小秘密被发现的感觉:我曾多少次在超市的音乐声中警告自己不要不小心跟上了音乐的节拍走路。
她仿佛具有洞察所有人内心的能力,让你在阅读过程中感同身受。
我第一次看哈利波特是小学一年级,而那时哈利波特只出版了前两本。前两本都不长,我阅读下来基本没有难度,只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看的童话故事。但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到了六年级,发行了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这时的哈利波特已经是厚如一本砖了,而我的阅读能力也早已大大进步。这个更加复杂的魔法世界,融合了感情,推理等各种情节,牢牢地抓住我的眼球。后来初二,哈利波特大结局发行,我三天就看完了,还很认真地在书的扉页写下自己几点几分看完的。所以可以说,哈利波特的内容,是和我的阅读水平同步增长的。我初中之前喜欢哈利波特,只是被其情节所吸引。但直到高中再次阅读,却发现并不只是一个男生的历险记如此简单。
其实这世上有很多写魔幻小说的作家。我高中时曾经看过江南的龙族,非常喜欢。一直追到本科,开始失望了。因为我看不到主角的进步(或者说作者的进步)。一些能够吸引一个高中生读者的热血观点,等读者升到了大学,就会觉得书的主旨稍显幼稚了。龙族的作者为了吸引读者阅读挖了一大堆坑,到了后期却填不回来,这对于我来说,真是遗憾且失望啊。而罗琳却不一样,她似乎一直在与她的读者同步成长,甚至是不动声色地成长。我小学时看她的作品,到了现在研究生也能看她的作品,这估计是罗琳写作能力最神奇的地方。
比如说哈利波特里面提到的女记者,恰恰是讽刺当下新闻媒体的夸大其词和捕风捉影。高中的时候微博刚刚兴起,网民和媒体的狂欢,这使得我在重看这一章节时,大有感触(以前初中看的时候毫无感觉,只对那支笔感兴趣)。
我直到大学本科,才明白家养小精灵和海格等这类与众不同的生命在书中的含义:家养小精灵蕴含着对奴隶制度的批判;海格是罗琳对当下社会常出现的刻板印象一种讽刺:魔法世界里巫师总认为带有巨人血统的就不是好人,现实世界里西方人总认为亚洲女性如同蝴蝶夫人一样温顺听话。
我曾经一度不明白麻瓜出身的巫师为何总是被纯血统的巫师百般排斥,他们能力是一样的啊。赫敏格兰杰过人的智慧为什么也不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在我看来她除了两位男主角真的没什么朋友了),就算后面她当上了魔法部部长,我也觉得是理所应当——我以为罗琳只是单纯地想展示女性也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位居高位获得成就。直到我后来在法国读研究生时,有幸在伦敦西区观看了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这部舞台剧:他们找了一个黑人来饰演赫敏格兰杰。我才明白罗琳对这个角色塑造的用意:泥巴种这个词,就是暗喻我们现实生活中“黑鬼”。这是罗琳对当下社会种族歧视的一种暗嘲。
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是一个体系非常完备的魔法世界,它的法律制度,委员会,历史,百科全书无不借鉴于现实生活(可参考阅读神奇动物在哪里等pottermore的系列丛书),也时刻在向现实社会传达着作者的政治观点,生活理念(你看了以后就会非常理解罗琳为什么总是在推特上怼川普)。譬如神奇动物在哪里,非常明显的地反映了作者对地球生态的关注。她从来不说大道理,但她永远没有停歇过向读者灌输“道理”。
我不敢说我赞同作者的所有理念和观点,但我敬佩她的写作功力:她能让人在不同时期阅读她的同一个作品,获得不同的反思。
罗琳对社会福利制度,婚姻制度,政治制度的映射与思考更明显地体现在偶发空缺和斯特莱克系列的推理小说中。她不像其他类似美丽新世界,1984等作品,稍显晦涩,她的作品永远都像一本最最通俗的故事书,却时时刻刻通过人物的一举一动,引导读者往更深层次的方面思考。
我有一次在巴黎面试一个旅行社助理,面试官(也就是老板)在一个狭隘的办公室热情洋溢地接待了我,并当下拍板要接受我。正当我欢天喜地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份实习时,我突然注意到办公桌半掩的门,里面是一个破旧的厨房。我立马想到了罗宾第一次去斯特莱克办公室上班的情景。斯特莱克用尽各种方式想要避免罗宾知道自己落魄到只能睡在办公室。我警惕了起来。后来我回家多方打听,果然发现该旅行社(其实只有两员工,老板和她的妻子),一直都靠压榨实习生勉强维持经营。
现在我进入了巴黎另一家旅行社的地接部门做实习。接触到了许多中国公务团。我们办公室还有一个法国老太太,专职翻译中国文学(如贾平凹等作家)。在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哈利波特丛书中伏地魔“连名字都不能提”的含义:在这个世界中,有太多我们“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和事了。公务团没什么可说的,就说说和我实习毫不相干的文学。因为老太太经常会拿着她翻译的《带灯》里的句子问我,以确认是否正确。她总感慨说,她其实还有翻译我们另外一个作家的作品(他的作品曾被翻拍过电视剧),但由于各种因素,如今这个作家几乎变成了一个“连名字都不能提”的人。老太太也不敢再和这个作家联系,因为可能会给他带来麻烦。
“名字都不能提”,“这个名字被烙下了诅咒,一提到这个名字就会被食死徒追击”。这根本不是一个夸张的臆想,也根本不是什么儿童文学,这就是1984,就是现实。
所以说,罗琳的作品,折射了她对社会细微的观察,对人性认真的考察,她的每一个安排都有现实意义。
至于她写的斯特莱克系列推理小说,不算是我看过最精彩的侦探故事(毕竟收集线索还是拘泥于走访,谷歌)。但也有可能由于我过于熟悉她的写作风格——她是个有坑必填的作家(这也是我最欣赏的一点,她作品里出现的每一个细节,必定对后面情节有推动作用)——假如罗琳不停描写一个女人疯狂咳嗽和一条绕着她走来走去的狗,那么必定有一个因为用化学药品分解尸体导致呼吸系统被灼伤的凶手,和一具被狗吃掉了的尸体。这或许是我每次看斯特莱克系列推理小说最不满意的地方了吧——我总能大致猜到结局。
我自喻阅读过罗琳所有作品,也是总结出了她笔下人物的特征:普通人,有缺点,不显眼。这也是我敬佩她的地方。我总认为一部作品总能反映一个作者的偏好:金庸笔下的男主角总有无数人女人喜欢;丹布朗笔下的兰登教授几乎无所不知;暮光之城的女主角不仅爱情美满还能永生不老。我认为其实这些都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渴望。然而罗琳却不是,她笔下的主角从来不追逐名利,不管靠着“主角光环”获得了多少成就,依然内心惶恐且卑微。也或许正是自身拥有这些品质,罗琳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地不停为我们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吧。
有的人说罗琳后期的作品会不会是圈钱之作。这又回到了我最崇拜她的原因:她仿佛就是一个品牌,只要是与她有关的东西,不管是电影公园旅游景点还是周边,就一定能大卖(有机会的话可以去英国感受一番,我在罗马为了参观西斯廷排了一个小时的队伍,在伦敦为了参观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也排了一个小时)。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她这二十年成就了多少产业,拉动了多少经济?在我看来,圈钱之作是指靠着往日的名声/成就,推出一些质量根本不比从前的作品以赚取钞票。而罗琳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的舞台剧(不是剧本,要看舞台剧,非常精彩),还是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还是如今BBC在翻拍的斯特莱克,她和她的团队还暂时没有让我们失望过。
其实我本来没有想要回答你这个问题,只是我最近看了一部关于JK罗琳的纪录片,有感而发,总想记下来一点什么,刚好搜到你这个问题,便就写在这里了。
————————————————————
附上一篇我很久以前写的 知乎里的某些家伙到底在想什么?
作为我对部分评论的回复(特别是评论里提到“其他作品更好”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