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x 说“看看隆庆开关后,明朝缺白银?”言下之意明显是隆庆开关之后,明朝不缺白银了。然而事实到底如何呢?
@希拉克略 我觉得有些人的语文阅读能力真的存在问题,在他们这帮人眼里“输入量多”就等于“一定足够”。说实话,我不知道这种逻辑怎么来的。我引用邱永志说当时中国白银仍然不够,他却要和我杠说白银已经输入够多了啊! @Zwx 也一样。
问题在于,邱永志从没否认过白银输入多的事实,他所阐述的是“尽管白银输入量大,但是仍然不够”。这么直白的话还不明白吗?以至于我不禁要问一句,你们的语文到底跟谁学的? 体育老师吗?@希拉克略 还是说有阅读障碍?
@希拉克略 之前有个回答下面,也是他在杠。明明我引用了其他人的神论,并加以驳斥。 @希拉克略 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语文,一根筋地满脑子是以为我发表了神论,直到我再度把回答正文甩给他后,才知道自己错了。
说实话,这样的阅读理解能力,确实挺让人担心患有阅读障碍。
首先我们来看看明朝人自己怎么说的
靳学颜:今天下之民,愁居慑处、不胜其束湿之惨,司计者日夜忧烦遑遑以匮乏为虑者,岂布帛五谷不足之谓哉,谓银两不足耳。夫银者,寒之不可衣,饥之不可食,又非衣食之所自出也,不过贸迁以通衣食之用尔。而铜钱亦贸迁以通用,与银异质而通神者,犹云南不用钱而用海巴,三者不同,而致用则一焉。今独柰何用银而废钱?惟时天下之用钱者,曾不什一,而钱法一政,久矣其不举矣。钱益废,则银益独行。银独行,则豪右之藏益深而银益贵银贵则货益贱。而折色之办益难,而豪右者又乘其贱而收之,时其贵而粜之。银之积在豪右者愈厚,而银之行于天下者愈少。再踰数年,臣不知其又何如也。[1]
张居正:钱法原以足民,非为兴利,然足国之道,亦不外此。盖世间银少铜多,公私之费皆取足于银,故常患不足。[2]
冯应凤:方今财用不足,非谓粟米、布帛、货贿不足也,谓银不足也。[3]
王家屏:铸钱本以济银币之不足,为其费省而利赢。[4]
当代学者的看法
银价迅速上涨、物价不断下跌俱说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嘉隆万之际,白银作为基准通货存在明显不足的迹象,并足以证明谭(纶)、靳(学颜)两人所坚持认为白银存量不足及银贵物贱现象并非虚言。万志英曾根据早期的相关研究指出,神宗统治的头15年(1573~1587)国家面临严重的通货紧缩现实,即使到了万历中叶,白银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5]
这是邱永志的说法,我们再来看看万志英的说法。
Given the surging tide of silver imports, it is startling to discover that policymakers identified "the insufficiency of silver" as the most serious obstacle to reestablishing a sound currency system. Such sentiments reflected both a fear of dependency on foreign silver and long standing reservations about the ability of precious metals, or any commodity money, to fulfill the necessary functions of money. [6]
The first fifteen years of the Wanli reign (1572-87) indeed were marked by ruinous deflation. The decennial indices of grain prices compiled by Peng Xinwei reveal a dramatic fall in the1570s. [7]
为什么会缺白银呢?
白银虽不断被加快吸纳至国家贡赋体制内,但此时国内银矿开采量乏善可举,海外白银流入规模尚不算很大。与此同时,商业市场和民间社会对白银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此供应不足但需求旺盛的情形下,白银存量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8]
邱永志关于明代后期白银输入量大的观点
两条线索上衍生的货币白银化浪潮,逐步形成了国家上下对白银的强烈需求态势,刺激并催生了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日本银大体从16世纪40年代开始加速流入中国,美洲银大约自16世纪70年代会合流入中国。至1600年以前,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由先前年均约90万两的水准跃升至年均约190万两的规模。
当时还没有产生近现代的信用纸币,对大明来说,无非就只有两条路可走:一纸钞,二铜钱。
铜钱:大明不但缺铜,而且明廷在铜钱的铸造几乎是失控的,当时市面流通的铜钱大多数是私铸的。官钱?笑话
纸钞:贬值得厉害,流通范围很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