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有些人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打游戏? 第1页

  

user avatar   keaky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源于对不可控因素的恐惧。


老婆是高中教师,因为见了太多被游戏毁掉的孩子,所以对我和孩子玩游戏深恶痛绝。


并且因为我玩游戏,吵了无数次架,说我带坏孩子。


然而我也并没有发现孩子在不玩游戏时学习有多认真啊。


尤其是,前一段还被请家长,说孩子最近学习态度不认真,甚至期中考试两门课都没有上95分(语文94,数学93),小学二年级。


在跟孩子好好沟通后,又跟老婆讨论了许久,最终老婆同意,在孩子完成作业后,可以跟孩子玩一会儿游戏。


当然,会有一些附加条件,比如作业完成情况,玩的限制时间,等等。


于是,突然发觉孩子像开了大招。


之前每天的作业都是拖拖拉拉,九点钟之前基本都没完成过,字迹也是被狗啃过的样子。


最近一段时间,尤其是这个月,作业基本都是八点前完成,字迹也越来越漂亮。


原因很简单:有目标了。


有时,我俩会玩会儿星球大战,蹦的脚丫子生疼。


有时,我俩会晚会儿木偶快枪手,玩一会儿手就抬得死累。


不过,最喜欢的还是PC游戏,比如trine3,比如雷曼,比如三国无双。


最近痴迷三国无双猛将传,我俩菜逼连普通难度都过不去,让第二关的破吕布吊打了无数次,丢脸无比,最后只得灰溜溜的切到天堂模式,一路砍瓜切菜,然后看谁杀的人多,经常是我以800:300的战绩被儿子羡慕嫉妒恨。


并且,自从跟孩子一起玩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孩子更活泼,更爱说话了,一天到晚叨叨个没完。


而且,感觉表达能力也超强了,说话做事情明显更加自信。


上周末去参加全市中小学生机器人创客马拉松,表现极佳,我跟老婆成了局外人,就去场外照银杏叶子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


家长是孩子航线上的舵手,而不是王位上的暴君。


控制孩子永远是下策,因为暴君早晚会被推翻。


你不让干,他就只能偷偷干了,当他能够正面对抗你,那你就再也拉不回来了。


为什么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


请问,你陪他成长了吗?


一切教育全靠压制的你,靠什么教育一个努力成长就为摆脱你压制的孩子?



2019.1.2更新


看到不少评论提出反对意见,我本人是赞同这种理性讨论的。

不过,我的重点不在于玩游戏,而是陪伴。

就算一起玩游戏,大宝也没有表现出格外的入迷。

相比之下,圣斗士星矢对他的吸引力还更大一些,甚至最近两周都没有开电脑了。

最近在努力存小粘贴换天蝎座手办,上面那个创客大赛拿了市三等奖,一下奖励了十个小粘贴,大宝高兴坏了。

说到这里不禁想起大宝的一个梗,万年入围者,不管啥比赛都能混个奖,比如省书法比赛三等,全国万卷杯三等,但都是最后一个奖,只是混个脸熟(๑˙ー˙๑)

同时,相比游戏来说,其他亲子互动也是同等的。

比如一起去省图看书(回头补图)。

比如一起去球场踢球。

比如一起去逛街,讨论买什么划算,什么省钱,什么最想买。

比如一起去科技馆体验大飞机,太空舱,风洞和星空。



游戏与其他互动方式相比,不高大上,也不十恶不赦。

它只是我们的世界发展到如今的产物,是我们娱乐的一个选择。

恐惧是因为不了解。


在前面我已经摆明我的观点了。

游戏不是鼓励孩子的唯一。


陪伴才是。


user avatar   yezh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三十多,已经有两个娃,是个奶爸,我自己还时不时要被自己的亲爹念叨“打游戏”的事情。

只要带着孩子回爷爷奶奶家过周末,老头子在我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盘问我这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进展,以及是否有涉及个人提升的事情,第二件事就是问我媳妇:“叶壮这段时间还打游戏吗?”每当得到我媳妇肯定的回答后,老头子都会皱起眉头问我:“这打游戏到底有什么意思?有那个时间用来看看书提升一下自己有什么不好?”表情很有点痛心疾首这意思。

我早就习惯了,他都痛心疾首二十年了。

近几十年来,众多媒体新闻和科学研究等对于“打游戏”这件事大大小小报道,都直指“沉迷游戏”是导致孩子无心向学、近视眼的罪魁祸首,稍有不慎,孩子容易“游戏成瘾”,更是严重影响了孩子发展前途,甚至引发孩子走入歧途,导致家庭破裂的隐形炸弹。由此可见,对于60年代、70年代的父母,“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打游戏”的原因很直接,这个现象也很普遍。

你也是从这个年代的家长手底下长大的,所以也就不用多聊了。

但是,对于80年代、90年代的父母,也就是我这一辈儿人,对于“打游戏”的态度似乎有所不同了,差异也开始增大。有认可的,有不认可的,有不喜欢孩子打大型游戏的,有不喜欢自己孩子打手游的。

我先来亮一波观点:我不喜欢我孩子玩不匹配他年龄段的,或者劣质的电子游戏。

要玩就玩大作,要玩就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真正该玩,喜欢玩,能玩懂的。

我感觉我把玩家群体中的“鄙视链”带到了孩子玩游戏的场景中,可能有人听了不舒服,但我还是实话实说我的观点。

每当我带着孩子出去与亲朋好友聚会吃饭,都会发现很多爸妈为了让自家孩子不要在饭馆里乱跑乱叫,都会主动拿出手机,打开手机里适合低年龄段孩子的小游戏,让自己孩子坐在一边“打游戏”,有的甚至让孩子从餐前打到餐后,一直到聚餐结束才会打断孩子,收回手机。我有专门打游戏的PC,家里有ps4和switch,所以手机上一个游戏都没有,我儿子也从来没机会接触手游。有的朋友一听说我们家孩子从来没玩过手机游戏,还会主动给我们推荐他们觉得有趣、有意义的儿童益智游戏,例如一些能够从中学习英文字母或者识物的小游戏等等。

对于我所接触的这些年轻家长是否“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打游戏”,不可得知,但是从他们的行为态度来看,至少是愿意让自家孩子接触游戏的。至于我本人,之所以一直没有给我们家孩子在手机里专门下载游戏,一是因为孩子年龄还小,在2-3岁之前,想尽量减少他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和概率,二是因为我并不认为手机里所谓的儿童益智游戏真的能起到什么益智作用,只是能在某些场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家长放松喘口气的罢了。

今年十一月初,我们家大儿子四岁,“玩游戏”这件事正式解禁。

但我不让他自己玩,要玩就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switch平台上的“马车8”,这就是首选。

不用玩多久,在一些简单的赛道上,我儿子就已经能跑出不错的成绩了。(当然,左边第一名还是我这个当老子的。)

此时,游戏本身并不是游戏的意义,“打游戏”成为我们这一代父子,能够投入与承担的互动方式之一,成为我和儿子共同的美好体验和经历,这才是今天我接受他打游戏,甚至我跟他一起打游戏的意义。我们会在周末的时候,一起玩超马,或者一起玩他永远过不了关的overcooked,我抱着他手把手教如何操作、如何控制,跟孩子抢1P,听着孩子“咯咯咯”的笑声,大喊:“爸爸,快来帮帮我!”我会感到很满足,他会很开心。

打游戏嘛,这已经就是游戏的意义了,你还想要什么?

接下来我说的话,就不是以奶爸的身份了,而是以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身份。

很多年轻家长仍有顾虑,“万一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打游戏会不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学习?”等等。这方面,学界的确是走在了前列,如今学术界早已不像以往一样压倒性地负面评价游戏了,近年来,众多的研究发现,游戏除了给人娱乐以外,动作类游戏(比如雷曼和闪客这样的游戏)还能锻炼玩家的大脑,从多个方面提升玩家的认知能力。经常玩动作游戏的人眼睛更容易注意到一些细节,视觉对比敏感度也比不玩游戏的人更高,同时,玩家的空间想象能力也更强,可以更精准地在头脑中旋转物体。科学家甚至开始根据这些游戏经验开发非暴力游戏,帮助脑部受伤或者是有认知缺陷的人群改善大脑表现。

除此之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处理信息的速度是衡量一个人认知功能的重要指标,而动作游戏也一定程度上被证明了是提高人反应速度的绝佳工具。

当然了,我并非想宣扬玩游戏一本万利,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并没有沉溺游戏亮绿灯,我只是想从更全面、更客观地角度去看待游戏这个东西。同时,还有研究提出,玩游戏不一定要每天长达数个小时才能帮上忙,其实只要每天玩一小会,认知能力就会提升,也能起到很好的娱乐放松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我精心准备了 3 天免费直播课,帮助你寻找到孩子的天赋和优势,激发孩子学习主动性,点击上方卡片即可参与报名。

年轻一代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想要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就得让他们接触未来的环境。

60年代、70年代的父母因为接触网络太晚,对网络有天生的陌生感,你也知道,陌生感往往带来恐惧感。因此他们会出于自己对网络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不信任,表现的对很多新兴事物不接纳、不认可。但是,我们的孩子,作为一出生就处于网络世界里的原住民,接触网络甚至超过了接触自然环境。

说一千道一万,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家长都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打游戏?

我是家长,我喜欢我的孩子好好地打好游戏,我不喜欢我的孩子稀里糊涂地打烂游戏。

还有的家长,他们不喜欢孩子打游戏,是因为他们自己既不喜欢也不认可打游戏——家长从来不挑食,因为他们从来不买自己不爱吃的菜。


181203补充

感谢你的信任!因为我认为能有如此高质量的交流的前提,就一定是信任。

孩子还没长大,我不知道自己未来所面对的是什么,我只能大概其的琢磨一下,未来的我该怎么做。

爱德华 · 德西(Edward Deci)和 理查德 · 莱恩(Richard Ryan)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自我决定论(SDT),它指的是要把掌控感归还给孩子,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成长。

不管是自食其力的水管工,还是蜚声海内外的朗朗,他们都是在自己的领域优秀着,而其本质,都是 “自我决定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体验自己追求的价值。

MMORPG 类的游戏有着摧枯拉朽般的影响力,很大程度上,就来自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缺少足够的掌控感,孩子“自我决定不起来”。

您提到的魔兽世界,让我自己想起来我沉溺于其中的时候,那时候是 TBC 时代,我全职业满级制霸,大号有全服务器第一套 T5,但我不快乐。

我那么沉迷,是因为我当时失恋了。很长一段时间里,魔兽世界给我的不是快乐,而是焦虑与安全感并存的庇护所。

我对自己的生活搞不定,所以我才去搞定我能搞定的。

所以现在的我很理想化的认为,如果我让孩子一直觉得他的生活他能搞定,如果有搞不定的事,也会乐观的认为他将来可以搞定,那我觉得,他就可以处理好游戏的问题。

你看评论区里在讨论,玩游戏玩的好的打职业,但在我眼里,职业选手也是在通过游戏搞定更宏观的生活,跟通过游戏躲避更宏观的生活是很不一样的。

知乎有好几个游戏大 V,现实中不能说混得不好吧——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能搞定游戏,也能搞定生活。

我只怕我的孩子能搞定游戏,搞不定生活;甚至搞不定什么好游戏,只能搞定垃圾游戏,捎带手也搞不定生活。

我希望我能在孩子接触到一些风险很大的游戏之前,已经培养出了足够的抗风险能力。

这种抗风险能力,恐怕要从当下哪怕是 “马车 8” 这样的幼稚游戏,也不能说想玩就玩开始。

与君共勉。

我精心准备了 3 天免费直播课,帮助你寻找到孩子的天赋和优势,激发孩子学习主动性,点击上方卡片即可参与报名。

181229update:

延伸阅读


user avatar   warmwin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什么教育不做双盲实验?

因为没法做。

你要怎么去说服一个不喜欢孩子打游戏的家长使用“打游戏”作为教育方式来教育他的孩子?

为了人类的未来?

这里面的伦理问题,可能没有转基因孩子大,但是面对的阻力,实际上我觉得大多了。

尤其是在“极其注重教育的东亚儒家文化圈”。

毕竟这关系到每个家庭对于孩子未来的用脚投票的行为。

真的要捐牛的时候,愿意捐的人数撑不起这个数据量。


所以,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你很难验证一种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如果有个家长A教育方法是有效的,你不能证明他是有效的,可能只是A的孩子天赋高。

如果一个家长B的教育方法是错误的,你不能证明他是错误的,你怎么知道不是B的基因劣质?

更玄妙的是,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的基因劣质这个因素,所以孩子没长好都是教育方式不好。

于是,整个玄学问题就变成了:

为了避免孩子没长好,一切可能是“不好的教育方式”的人生体验,家长都会极力避免。


是的,哪怕是这个问题下面支持孩子打游戏的家长,一样是这个逻辑。

他们支持孩子打游戏,只是因为他们的孩子没有因为打游戏废掉。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压根没有:

让孩子打游戏仅仅是为了让孩子过得更精彩一点,
而付出的代价,可能是在孩子将来的人生成就上跌落了一大段

的觉悟。


当然我不是说这种代价是客观上必然成立的。

刚才已经说了,教育是玄学,也许玩游戏还能让人的成就网上爬一段也是可以的。

没有办法证明。

也没有数据证明。

仅就这个事情来说,那些家长只是没有认同娱乐活动本身可能存在的,对于人生成就的危害性。

他们也不见得做好了“玩游戏可能会把一个清华的学生玩成三本”这样的觉悟。

这从他们不停重申自己的孩子是多聪明懂事就可以看得出来:

他们想要说的并不是:哪怕玩游戏玩废了也支持孩子玩游戏。

他们想要试图通过自己的孩子很成功来证明:玩游戏只要控制得当就没有害处。

换言之,如果游戏,乃至娱乐活动对人的成长来说,能够被证明本身是害处极大的话,

那么他们马上就改变主意了。

在我看来,有了这样的大前提和背景,这些家长根本不叫“喜欢孩子打游戏”。

是的,他们都抛开了“娱乐活动”对于天生容易沉迷娱乐的孩子的糟糕的致命可能性,

大谈特谈游戏本质上对于手眼协调,反应速度,以及信息处理能力的锻炼效果。

这其实就是在“教育玄学”上下了重注。

他们看上去已经赢了,但是如果换成孩子容易沉迷游戏的呢?

虽然这样的孩子干什么都会沉迷本身就不是太好的事情,

但是你怎么去跟这样的孩子的家长解释?

“你们家娃天生弱鸡,活该被游戏弄死”?

那他们更不允许孩子打游戏了……


于是问题又绕回来了,到底能不能证明某种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呢?

不能的,教育是玄学。

所以这个问题会永远地争论下去,直到有人冒天下之大不讳去证明教育玄学……

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倾向于天生的……

但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可能投胎决定一切对它们更加不能接受罢。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这些家长自己不理性,也没有能力指导孩子陪伴孩子玩游戏,所以干脆“一刀切”不喜欢孩子玩游戏,甚至禁止孩子玩游戏。

“一刀切”是最不负责的教育方式,但是架不住省心啊。蠢且懒的人都喜欢“一刀切”。

绝对不能不让孩子打游戏。引导好就可以。

玩游戏的必要性往往被人忽视:

1,完全不玩游戏的人,丧失了一个最先进的调节情绪的方式。

2,单机游戏的交互性和思考性是挖掘兴趣的最好手段,很多文化和历史的学习是随着游戏而来的,比如P社四萌、比如我的世界。没有这些很难想象会有那么多孩子喜欢国外历史,喜欢脚本,喜欢设计。

3,哪怕是氪金网游,也会不知不觉的培养玩家一些很关键的才能。学习及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贴吧、攻略),对数值的敏感性(钱氪在哪里效应最大),集体主义精神,指挥能力,韧性(肝)。等等

4,很多氪金网游在不断用假概率折磨付费玩家,让玩家知道所有博彩都是假的,完全避免了的玩家现实赌博上瘾的可能,虽然设计者的苦心不被理解,但客观上真的起到预防赌博的作用。

5,氪金手游不断训练玩家,将冲动消费最终变成懊悔,用坑和更大的坑不断的刺激,使得用户最终形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我发现18年安卓渠道不搞充值返还,玩家充值就很少)

所以,不让孩子玩游戏,实际上在压抑小孩的社会成长。

当孩子从你构建的所谓无菌环境中出来的时候,你觉得他能适应吗?

除了游戏上瘾,其他的成瘾都可怕的多。


user avatar   xseac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做个假设。

现在国家突然发布禁令:以后不许看书了!

你肯定觉得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现在国家突然发布禁令:以后不许看电影了!

你肯定觉得,费解,可惜,那么多好电影我都没法看了。

现在国家突然发布禁令:以后不许看电视剧了!

你可能心想:国产剧不看就算了,英美日韩剧也不能看了?

现在国家突然发布禁令:以后不许玩游戏了!

你可能开始动摇:虽然小部分游戏挺有意思的,但好像害人的游戏也有很多?

现在国家突然发布禁令:以后不许玩王者荣耀了!

你应该松了口气:算了,虽然不能玩王者荣耀了,但我还可以玩别的嘛。

……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态度变化的根源是什么?

根源在于,这些事物被污名化的程度存在明显差别。

书中明显也存在一些垃圾比如黄书,但教育和舆论使你认为书乃圣物,不容质疑。

电影是美好的大众艺术形式,尽管你有时也会被某部烂片恶心的够呛,但那几乎不会是谈到「电影」时你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

电视剧好像更加大众一些。由于历史上存在过对电视这种媒介的口诛笔伐,所以很多电视剧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扣上了肥皂剧的高帽,这使得很多人心中,电视剧似乎不如电影纯粹。

游戏,那就不要提了,玩物丧志啊。

王者荣耀?害人的东西!


当然,我的举例是有瑕疵的,因为「王者荣耀」属于「游戏」,和其他分类无法形成并列。但我把王者荣耀置于最下方,只是想进一步阐释被污名化程度的递进关系,所以用到了王者荣耀这个例子,一如当年的魔兽世界。

我只是为了说明一点:只要你被成功污名化,那就和你这个事物本身是什么,承载了什么内容并能对人产生什么作用都没有关系,你只能接受戴高帽的命运。

你看,游戏可以构造一个繁复绚丽的架空世界,可以讲述一段撼人心脾的史诗故事,可以塑造多位终生难忘的复杂角色,也可以创作多种奇思妙想的天才玩法。

游戏可以陪你度过孤单的漫漫长夜,可以给你世界另一端玩家的亲切陪伴,可以让你撑过悲伤和抑郁的折磨,也能教会你至真至善的人生哲理。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游戏」,而且是已经被成功污名化,并且被污名化严重的「游戏」。


至于游戏为什么会被污名化,中国游戏产业的生态环境在初被污名化时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中国游戏产业的生态环境会变成这样……这些问题解释起来就太复杂了,也和题主提出的问题无关了。

然而,希望大家明白,中国从来没有禁止大家看书、看电影、看电视剧,也没有真的禁止大家玩王者荣耀,但中国确实曾经禁过游戏在全世界最主要的流通方式,而且长达十三年。

事实上,如果不是Windows系统的特性和其在中国的普及程度,考虑到当时实施禁令背后的理论基础(游戏扰乱社会治安,伤害青少年身心,玩游戏=玩物丧志),我们真的有理由相信,一切形式的电子游戏都会被予以禁止。

这十三年,对整个中国游戏的影响是灾难性的,至于为什么是灾难性,灾难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一灾难又如何深切的影响着我们的今天,这就更复杂了。前段时间我给一位不太了解情况的女性朋友写信梳理这件事,三封信写了超过一万字。

简而言之,不作为,放纵污染,坐视资本在有毒的土壤中结出恶之花,然后再将其成功污名化,最后一棒子打死,这件事,在中国游戏历史中,是确凿无疑存在的。


回到题主的问题:为什么有些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打游戏?

不是有些,而是相当一部分家长,本身无缘理解游戏,也从未接触过真正的好游戏。就像实际上,他们中的一部分可能也并没有接触到好的书、电影、电视剧一样。

要命的是,这种事情是会传染和遗传的。如果你没有真切体验过一样事物的好,你怎么能影响你的身边人乃至下一代正确看待和理解这样事物呢?

当你因为上一代的时代背景顺理成章的觉得游戏=XXXX,你自然而然的会管制乃至禁止你的下一代游戏。

正如豆瓣网友张老实说的,根据她的观察,很多年轻人在成为中年人之后,并没有变得更明智更理性更开放,他们放弃自己有过的信仰,转而对下一代施加自己曾经唾弃的思想。

我对此总结到:如果不是真的进步,真的开化,真的有足够的能力和物质条件作保证,我们就得面对的残酷真相是:不仅是「玩」,在几乎所有事情上,我们不过是对父辈萧规曹随,有样学样。


有一天,我们的下一代也许仍会在知乎提出这样的问题。


user avatar   liu-bo-28-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一下,其实我给他讲了很多东西的,比如说读书的意义,学校的意义,甚至想带他去大学参观一下,不过想了一下,他太小了,才10岁,说这些没用。


事实上,我感觉他本质不是想玩游戏,而是不想写作业,后来我尝试了让他不写作业,就看我写知乎回答,他看的一样津津有味,还能问我什么词是什么意思。。。

————————

因为一方面是不可控,不懂,另外一方面,有些孩子和有些孩子真的区别太大了。


我还是拿我表弟举例吧,我表弟挺多的,有个中专,就是之前和我一起吃鸡,现在沉迷彩六的,要说的表弟大概在四年级。


我12月的时候过去看了一下,心态不好。想玩游戏,但是控制不住,我尝试了一下知乎大佬们说的“游戏奖赏”,力排众议的跟他爹要了一定的条件。做完作业,全部做对之后,允许他玩游戏。


下午4点多到家,我让他赶紧写作业,晚上好玩游戏。他想了想拒绝了,决定在电视机前看国漫,吃完饭后再写。磨磨蹭蹭到了6点了,吃饭后,莫名其妙的酝酿气氛,拖到了6.40开始写作业。


因为一般10点就要上床,于是我催促他赶紧做作业。于是他开题了,语文照抄还好,数学是真的不会。。就是那种XX-XX=XX的题目,还有除法相除,商几余几。做到7点多的时候,忽然心态炸裂,一边嚷嚷着自己没时间玩了,一边说题目好难不会做。


当时我就是一脸懵逼,后来看着他磨磨蹭蹭,拖到了9点钟,直接哭了起来,说没时间玩了,题目不会写,于是直接大哭,后来他爹过来一开门,吓的他眼泪马上止住,老老实实的做题目了。


怎么说呢,有些孩子确实听话,适合那种作业写完玩多久的谈条件。但是有些孩子真的不适合,我感觉我表弟就是属于那种得寸进尺的类型,自我控制力不够,你退一步,他能进十步。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当然就是不让他玩游戏呗。


不得不说,这个确实是最省力的办法,甚至没有之一系列。对于家长来说,有些家长真的没空在上班之后下班做饭做菜还要和孩子谈条件。一刀切是最省心省力的办法,真的,我舅舅大概早上8点去上班,晚上7点下班,到家七点多,有的时候还要在家里处理事。你让他怎么有空去管?我舅妈自己开了个店,有的时候家都不回。。。


而且有的时候一些熊孩子,是TM真的熊,你讲道理没用。我觉得我表弟最天马行空的一点就是做数学题,270/9=多少,不会做。。。当时我就懵逼了,然后写着写着题目忽然来了句,“第五人格好好玩啊,想玩”。


其实我以前也和各位一样,觉得小孩子应该有奖赏的办法,诱导他们主动性学习,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吧,实际操作之后我发现,有些孩子不适合。我听我朋友说,他表弟每天上课回来之后,就是启动PS4,3A大作摸索各种支线玩法。别人作业全对,字迹工整,平时还能够去练习书法的那种。


只能说,人比人确实不一样。真的不要拿一件事去套其他人的状态,比如说有的人,真的就是不能碰游戏,像我表弟这种,只有狠狠地抽一顿之后,才知道做题目。。。


哎,我以前是极力反对打孩子的,因为我是被打成长出来的。但是我费尽心血沟通,聊了整整两天之后,我还是跟我舅舅说,他以后不要碰游戏了,作业不做的话,皮带伺候就好。


一声叹息。

我是浑沌,欢迎关注我


user avatar   52m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要理解生物的存在的根本本能。

对生物来说,快乐是炫耀的一种,拥有快乐有原罪。

让生物接纳人可以拥有幸福,是一件后天努力才能学到的非凡修养。

并不是快乐有原罪。包括世界一切美好的资源,在生物自己没有拥有的情况下他人拥有,都是一种伤害生物的原罪。

孩子。反过来。如果你能努力学习到让其他人害怕,你会发现你周围人一样不喜欢你学习。

人,首先拥有的希冀永远不是希冀美好,是希冀美好被毁灭。

这个角度,才能理解为什么考试语文的打分设置,才能理解为什么数学最后的问题难度曲线陡然升高。才能理解艺术家思想家最合适死亡。

这才是悲剧艺术评分更高的根本。

希望他人过得好,希望他人拥有勇气,智慧,力量,自信……这样的人需要的定力要求远非普通人。

这就是人类的等级差距不可逾越的根本。人的等级不是说明一个人有多强,是说明一个人拥有多少资源在某个环境内是安全的。




  

相关话题

  《原神》算不算二次元游戏中游戏性最高的一档(请看问题描述)? 
  如何评价《合金装备》这一系列游戏? 
  老滚 5(上古卷轴 5)探地洞探到吐,谁跟我说说怎么玩好玩? 
  游戏里有哪些严重违背科学常识的地方? 
  《黑神话:悟空》与腾讯的《斗战神》是否会产生版权纠纷? 
  如何评价游戏《地平线:零点黎明》? 
  如何看待《原神》获得 2020 TapTap年度游戏大赏「最佳游戏」奖项? 
  如何看待《魔兽世界》8.0希尔瓦娜斯有可能进本? 
  如何看待中年同学聚会? 
  如何看待年度游戏《双人成行》制作人提到「半数玩家来自中国」?为什么在中国这么火? 

前一个讨论
黄油、奶酪、干酪、芝士、奶油、乳酪如何区分?
下一个讨论
明日方舟中大多数干员的战斗、结束语音为何极少出现对流血冲突的反思/感慨?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