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经济危机全面爆发,货币贬值99.9999%。那么我欠银行的100万房贷是还100万,还是100亿? 第1页

     

user avatar   deng-zhi-yu-5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写这个回答的唯一目的就是反对高票答案

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正确的——题主欠银行的100万自然还是100万,但只相当于货币贬值之前的100块,基本相当于债务一笔勾销。

但他接下来关于经济危机、通胀通缩的理论和解释基本上犯了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会犯的所有错误,影响非常恶劣:


1,先说说所谓“贷款消费过剩产能”的谬误。

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最喜欢笼统地谈经济体产能过剩,而不去具体分析究竟什么产能过剩(包括什么过剩得多,什么过剩得少);他们天真地以为,超发货币刺激产生的贷款会被用于“消费”,而且会“消费”掉这些“过剩产能”。

首先,我们要问,这个“过剩产能”是怎么来的?难道不是超发货币刺激出来的?一句“资本深化后的经济体普遍有产能过剩问题”恐怕不能充分解释。事实上,历次危机的经验都表明,产能过剩最严重的,是远离消费、产生现金流最长的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下文中耐用消费品包括在资本品内)——比如说房子和股票,而不是非耐用消费品。

为什么?因为它们比非耐用消费品对利率敏感得多!我们知道,拥有很长现金流的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它的现值约等于i/r(这是现金流视为无限长的情况,比如说房子的房租就可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其中i是每一期预期产生的现金流(假设它稳定的话),r是折现率(一般拿利率折现)。非耐用消费品只能带来一次“现金流”,也就是它产生服务的那一刻,比如面包,吃完就消费掉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如果超发货币把银行的利率压低了一半,资本品和非耐用消费品的现值分别会怎么变化?事实是,非耐用消费品现值没变(有可能小幅提高,见讨论1,不影响我们的结论),而资本品的现值会提高一倍!举个很简单的例子,货币超发之前,银行的利率是10%,一栋房子价值50万,房租为5万一年(基本上是一年10%的回报率),这时候你以10%的利率贷款买房再出租是无利可图的;超发货币之后,利率被压到了5%,这时候只要房价没涨到100万,你去贷款买房再出租就可以赚利差,所以最终房价一定被炒到100万(甚至更高,因为资金的突然进入会使楼市出现“交易性利润”,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使得最终的房价高于其现值)同时,资本品突然提高的现值必然导致大量的资本品投资,形成过剩产能。

搞清楚了这个问题,我们就明白所谓“贷款消费过剩产能”的谬误之所在。超发货币引起了资产现值大幅提高,这必然导致社会的投资-消费比例向投资偏移,从而在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领域形成过剩产能。进一步扩大贷款非但没有“消化”掉过剩产能,反而是在投资和进一步扩大过剩产能!像房子这样的耐用消费品一时之间好像卖出去了,但实际上它并没有被“消费”掉,反而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投资,等这一波投资产生的产品到达市场,就只能是更严重的产能过剩。

同时,资本品行业的大量投资必然导致它向社会的其他部门争夺劳动力和原材料——最典型的就是工资上涨。由于消费品行业的资金流入不如资本品那么多,资本品行业的扩张必然提供更高的工资来抢夺消费品行业的资源,因而出现资本品价格涨幅>工资涨幅>消费品价格涨幅的情况,非耐用消费品行业的利润受到挤压,出现萎缩现象(这个过程将在危机中被逆转)。这一点也被经验所证实了。

讨论1
就算货币超发形成的新增贷款中有那么一部分是被用于增加消费,但增加的比例也绝不可能等于甚至高过投资,我们只需要用一个简单的反证法就能证明:
假设,超发的货币没有像我们说的那样主要被用于投资,而是像货币主义者假设的那样,被均匀地分配到了各种商品中,使得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接近同样的幅度,会如何呢?这并不会改变我们的结论,因为他们假设的状态会向我们所说的状态自动靠拢。按照货币主义者的假设,利率从10%降到了5%,使得所有消费的价格都上涨了10%,那么我们说的那个市场价50万的房子,它的租金就涨到了一年5.5万,从而使它的现值变成了5.5÷5%=110万,上涨了120%!,这必然导致大量资金放弃消费而去投资房产,从而回归我们所说的结果。
因此,超发货币必然出现资本品价格涨幅>工资涨幅>消费品价格涨幅的情况。而由于资本品行业争夺劳动力带来的工资上涨中,大部分也被用来投资而不是消费。

所以,所谓“贷款消费过剩产能”,每一个字都是错的。货币超发能导致一时的泡沫繁荣,但它才是经济危机和衰退的元凶。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只看宏观产能,不看产能结构、只看总需求和总供给,不看资本结构,必然得出“超发货币可以消化过剩产能”的错误结论。

现在说说我们所讲的“大量错误投资资本品引起的产能过剩”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式结束,事实上它完全包含了可能导致的三种危机形式:

(1)银行停止超发货币甚至紧缩货币——大通缩和大萧条。如果银行意识到,没有一个最终贷款人(央行)在危机时刻会印钞出来拯救它们的话(比如1929年大萧条,银行还没有形成依赖央行拯救的惯例),它们就会停止进一步向已经显露出亏损迹象的资本品行业贷款,加速资本品价格泡沫的破裂,大量的破产和失业由此产生,收不回的贷款变成了银行的坏账。银行为了获得资金应付偿付压力,必然提高利率,这使得市场上的流通资金变得更少,引发了广泛的通缩过程。通缩是通胀导致的危机结果,而不是危机发生的原因。实际上通缩和清算是一个调整过程,使得社会的投资-消费比例重新回到人们原有的偏好上。因此,通缩危机中虽然由于流通货币减少导致物价都下降了(包括工资,也应该下降),但资本品的价格下跌幅度会比非耐用消费品更大。如果工资也随之下降(因为价格下跌导致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提升了),利润将出现在非耐用消费品行业,失业的人口将向它转移,当然,这个过程是需要几年的。如果拒绝工资的下调(就像1929大萧条时美国做得那样),只会阻碍消费品行业获得资源,从而延长萧条过程。

(2)银行继续超发货币,但发行地不如以前快——滞涨。如果央行担保最终会在危机时刻拯救银行,那么银行就成为了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央行这时候面临两难抉择:如果紧缩货币,则会导致萧条和紧缩;如果以更快的速度发行货币,必然进一步压低利率而导致未来没有调整空间。于是他们选择了一个折中方案——继续发钞但减点速度。这种方法无法阻止利率上涨和资本品行业的亏损,因为它们的过剩产能只能依靠越来越多的货币来“消化”——尽管这种“消化”只会促进更进一步的不当投资。这种手段的唯一结果就是让资本品行业的亏损和清算过程变得相当缓慢,同时使得市场上的资金向消费品行业转移,消费品价格涨幅>工资涨幅>资本品价格涨幅,引发长期的萧条、衰退和失业进程,直到市场上的利率、消费品和资本品的价格恢复到人们的消费-投资偏好上为止。可以预见,即使在这个过程中,央行也不一定会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在萧条引起的公众反应激烈的时候,它又会进一步加快货币投放速度(但不久又会减速,因为利率留给它的调整空间很小),这就会引发滞涨萧条中的短期繁荣和再次萧条(资产价格和消费品价格随之上下反复波动)——就像美国70年代经历的那样。

(3)银行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超发货币——恶性通胀。如果央行打算压制住萧条的任何苗头,那它就不得不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超发货币,直到公众认识到这个过程永远不会停止而且越来越快。同时,消费品行业受到持续挤压而导致供给不足,公众就会转而抢夺消费品,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实际上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资本品产能越来越多的过剩将导致它们带来的服务流贬值,直到服务流贬值引起的现值下跌超过了利率降低带来的现值提升,那么即使再降低利率,也无法促进资本品行业的投资。这已经是属于资本品产能过剩到一种极端的情况了)。

相反,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由于缺乏精密的资本结构理论,无法系统性地解释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只能求助于各种接近于玄学的外因——比如突然飞出来一只“黑天鹅”啦,突然出现极端天气啦,企业家的预期突然就变差了啦,资本家突然变得贪婪了啦(这是最可笑的,这些‘经济学家’只能如此解释2008年的危机,试问资本家什么时候不贪婪)。他们的经济学不是科学,而是依靠不能控制变量的所谓“实验数据”建立起来的实证理论构成的玄学。


2,所谓“应该担心通货紧缩”的谬误。

如果之前已经因为超发货币和通货膨胀引起了资产价格泡沫,当然应该担心通货紧缩——事实上你担心的不是通货紧缩,而是之前的通胀过程所必然引发的危机,通货紧缩只是其中的一个结果。

当然,还有一种通货紧缩值得担心——那就是在没有货币超发的前提下,反而紧缩货币(这种情况很少发生)。这等于刻意减少货币供给,提高了利率,它将引发我们前文讨论过程的逆过程。这种紧缩没有必要,也没有好处。

此外,还有一种通货紧缩——它也被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笼统地“担心”了,以至于公众一听到“通货紧缩”就避之唯恐不及。那就是由于生产力的提升使得商品供给增多,但货币供给并未随之增多,导致的物价下跌。这种下跌不但无害,而且有益。

我相信即使是没学过经济学的人,都会得出这样一个常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越来越多,物价应该越来越便宜才对啊,怎么现在的经济学家天天盼着物价上涨?

这批“经济学家”之所以得出反常识的结论,是因为他们受到了错误理论的误导。经济学不会是一门反常识的学科,如果它反常识,一定是理论错了而不是常识错了。只有凯恩斯主义和货币学派才会得出反常识的谬论——比如赤字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物价上涨才有利于经济;节俭反而是坏事,消费越多越好。可怕的是,这些观念竟然已经深入人心了。

这批“经济学家”之所以犯下这样的错误是由于他们虚构了一个生产过程——所有商品的生产只由消费品阶段和资本品阶段——这两个阶段组成,而且在他们的理论里这两个阶段还是同时发生的。他们的推理过程如下:如果人们的消费偏好降低了(打算将更多的货币用来储蓄和投资),那么消费品的价格就会下跌(也就是他们所谓的‘通货紧缩’),那么消费品的生产者就要因此亏损,从而减少资本品的采购并且裁员;减少资本品的采购就会引起资本品行业出现亏损,从而引发资本品行业的裁员,而大量的裁员会导致失业,从而进一步降低市场的购买力,引发恶性通缩循环。同时,人们储蓄起来的资金也会由于市场前景不好,导致即使利率降低了,大家还是不愿意投资(凯恩斯称之为“动物精神”),这样也就没有投资转化来的消费能力,使得上面的通缩循环可以一直持续下去。

之所以说上面的生产过程是虚构,是因为现实中的生产过程完全不像他们假设的那样,只由两个阶段组成,这会导致逻辑结果的根本区别。

我们举个例子,以一辆汽车为例,它的生产要经过非常多个生产阶段,我们把它简化一下,假设它经历了原材料→钢铁→零件→机器设备→汽车五个阶段(事实上汽车还包含了其他的很多生产阶段,比如厂房的租赁、制造设备的翻新等等,这里我们进行简化处理),原材料阶段离消费最远,我们把它称为第五阶段,汽车阶段离消费最近,我们把它称为第一阶段。

这时自愿储蓄带来的通货紧缩将会导致什么样的过程呢?

首先,银行的利率降低了,这一点非常重要,在之后的推理过程中将会用到。

第一步还是一样的,汽车的消费减少了,汽车的生产商有了亏损,他们会裁员、降低工资并减少对机器设备的订单。但不要忘记,他们的亏损会被这三个部分分散掉,即裁员会减少一部分亏损,降低工资会减少一部分亏损,减少对上一阶段资本品的采购会减少一部分亏损——最终的结果是对机器设备订单减少的比例并不如汽车销量减少得那么多(而且由于利率降低了,汽车制造商的目标利润也会随之下降,只要能跑过利率,就可以继续经营)。

上面的过程也会发生在第二阶段,最终结果就是第二阶段对第三阶段的订单也下降了,但是下降得没有第一阶段对第二阶段订单下降得那么多。

这个过程会随着生产阶段的提高而不断重复,直到某一个阶段发现,自己可以不用减少对上一个阶段的订单,依然可以维持比银行利率更高的利润。

假设这个现象在第三阶段发生了,会带来什么结果?第三阶段发现即使订单减少,利润仍然高过银行利率,它就不会裁员,对第四阶段的订单也不会减少,那么第四阶段就会出现比银行利率更高的利润,这启动了我们在上一部分所说的资金进入和资源配置效应,人们的储蓄和在较低阶段被解雇的劳动力将进入第四阶段,同时它将提高对第五阶段的订单——直到第四阶段的利润与银行利息大致持平为止(因为如果存在超额利润,就意味着套利机会,资金就会继续进入)

这时第五阶段的订单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这意味着其利润的大幅上升,更多的资金和劳动力进入了第五阶段。同时,由于第五阶段(比如说原材料)的利润上升,人们将会开发更高效的原材料开采和利用方式(比方说开发更先进的机器、建设厂房等等),这会使得生产过程延长,随之产生新的生产阶段——第六、第七阶段,最终使得每个阶段的利润率都和银行利率大致持平。

商品经历的生产阶段越长,一般而言其生产力就会越高(只须比较用手抓鱼和先炼铁再造捕鱼船捕鱼的效率),在高阶段生产过程的投资完成,并经过一段时间使整个生产过程产出的商品到达市场之后,物价将会进一步下跌。但不要忘了,这样的物价下跌是有更高阶段提供了大量产出,使得以下各个阶段的成本降低为基础的,它不会导致低阶段的亏损。

这就是通缩型繁荣产生的原因——货币主义者和凯恩斯主义者无法理解也无法解释这一点。这样的通货紧缩不但不会导致萧条和所谓的“通缩循环”,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产出和更低的物价,这是我们目前能想象到的最健康的经济增长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述过程是人们自愿储蓄的结果,劳动力等资源将会自动从比较低的阶段被释放出来(比如说解雇),然后在比较高的生产阶段被雇用,人们的储蓄恰好为更高阶段的延长提供了资金。如果货币由央行超发,强迫人们的投资-消费比例向投资转移,就不会有较低阶段的资源释放,只会出现高阶段资本品行业的现值大幅提高,拿到货币之后去向低阶段的消费品行业争夺资源,形成暂时的工资上涨,而这一结果最终必然被危机逆转。


user avatar   kshir-sag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在知乎持续创作的唯一目的,就是回答这些没有经济学背景的问主问出来的,朴素但非常深刻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简单回答是,假如货币贬值10000倍,问主这样欠银行钱的人还是欠100万,基本等于债务一笔勾销。买固定收益金融产品的人亏惨了,等于本金清零。

我还有个长私活回答——问主欠债被通货膨胀一笔勾销,不但不会是经济危机的后果,反而是解救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

问主有一个假设,就是经济危机全面爆发时,货币会贬值10000倍。我能理解问主为什么会担心这种可能性——中外历史上的金元券现象以及委内瑞拉,津巴布韦等国的百亿大钞,给大众一种错觉,就是经济危机时,会发生严重通货膨胀。

但在这些案例中,通货膨胀不是经济危机的表现,而是政治危机的表现,代表着非常极端的税收能力及信用破产。这可能发生在国共内战,也可能发生在基层控制为零的津巴布韦,也可能发生在外资出逃内资无力的委内瑞拉,但不可能发生在税收增长年年超过GDP增长的中国。

我们更应该担心的不是经济危机时发生通货膨胀,而是发生通货紧缩。后者在成熟经济体中更普遍,影响更恶劣。最可怕的是,目前尚未发现长远解决方法。

资本深化后的经济体普遍有产能过剩问题,也就是最大产能远高于需求。在普通时期,通过信用系统,个人和公司可以贷款消费掉这些过剩产能。但信用系统不是个无限额的信用卡,当信用卡使用过度,出现坏账时,银行就会收紧口袋,导致过剩产能无法被消化。资本家为了“清仓”那些过剩产能而降低价格。面对下降的商品价格,理性的消费方法是继续等降价,而不是马上消费。这个回馈导致了价格和需求进一步下降,完成了恶性循环。这就是市场经济中经济危机造成通货紧缩的普遍现象。

而债务在通货紧缩过程中扮演的是加速剂的角色。在债务相对较少的通货紧缩中,消费者可以收紧腰带过日子,企业可以适当减少产能,这个过程相对有序。但在企业和消费者都债务高企的通货紧缩中,由于消费者在社会普遍收入变少,物价变低时仍然要负担相同金额的房贷,相当于变相增加房贷负担,更容易造成弃房断供。同理,企业在商品价格变低,需求变少的环境下负担同样的债务支出,增加了破产的概率。债务“无论经济好坏,回报都一样”的特点让它受投资者青睐,但从整个经济系统角度来看,它会在经济最差的时候破坏现有秩序,雪上加霜。这就是为什么当经济危机来临时,那些企业或者政府债务更高的经济体抵抗力最差。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者的政府,为了避免上述债务引起消费者和企业破产现象,最直接的解决方法就是帮即将破产的企业,消费者还债。但这是严重的道德风险问题,因为假如企业知道政府会在自己还不上钱的时候救自己,它们就没动力认真还钱了。所以,政府不应该只救那些破产的消费者和企业,而是广撒网缓解所有欠债人的还钱压力。这就是为什么通货膨胀能救市的原因。假如像问主说的那样,货币贬值/通货膨胀,但每月的房贷仍是一样,那贷款者的压力就小了很多,破产率也会降低。另外,在通货膨胀过程中,由于消费者知道未来商品会涨价,会理性选择当下消费,刺激短时间里的需求。这些都是发达国家解决经济危机的主要政策手段。

但通货膨胀拯救经济危机有多个弊端。其一,在很多发达国家,比如日本和欧洲,由于人口老龄化,总需求长期趋势是下降,政府使用目前的政策工具再努力也无法造成通货膨胀。历史和经济学只告诉我们短期通货紧缩怎么解决,但无法解决长期通货紧缩的难症。其二,当市场经过多次通货膨胀救市后,就熟悉了这个套路。当企业知道自己不负责任欠债也会有政府出头解救后,会在经济增长时更变本加厉地增加债务。这让政府每次救市,面对的都是比上次救市债务更多,坏账更多的企业。也就是说,道德风险问题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周期长一点而已。如何平衡短期救市的必要和长期市场规范,是一门各国实践派经济学家仍在努力完善的艺术。


user avatar   guan-xin-99-8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道要干些什么就能做空一国家么?

就是使其货币脱离正常经济需求并疯狂供及。
近期,有希腊,冰岛,土耳其,委内瑞拉,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

1918年一战后德国战争债务过重1922-1923年间的德国纸马克,导火索引爆二战.

1923年的德国通货膨胀,2000亿马克买一个面包!!!








及意大利


1945-1946年间的匈牙利平格

中华民国政府的金元券。1948年8月19日开始发行,至1949年7月停止流通。


满满的幸福感!!!


1931年9月英国放弃金块本位制后,英镑信用开始动摇。二次大战后,英国的经济贸易实力严重削弱,虽然实行了严格外汇管制,国际收支仍然不断发生危机,使英镑地位每况愈下,加速了英国短期资本外流,而把英镑作为储备货币的国家,越来越多地抛售英镑,抢购黄金和其他硬币,迫使英镑不断进行贬值来调整对其他同家汇价。1949年9月18日英镑贬值30.5%,对美元汇价由1英镑折合4.03美元降为2.8美元。1967年11月18日英镑贬值14.3%,对美元汇价降为1英镑折合2.4美元。1971年底,外汇市场再一次发生抛售英镑的风潮,英国政府在1972年6月23日宣布英镑实行浮动汇率。

1992年英镑危机。


1929年、70年代、2008年美国

1971-1981年间的智力比索、

1975-1992年间的阿根廷比索,2001阿根廷金融危机。
1988-1991年间的秘鲁索尔

1989-1991年苏联经济,1991年苏联解体.
qstheory.cn/dukan/hqwg/
1981—1985年,苏联平均的预算赤字大约为180亿卢布,那么在1986—1989年这一数字为670亿卢布。1960—1987年苏联平均每年发行的新货币量为22亿卢布,而1988年为120亿卢布,1989年为180亿卢布,1990年为270亿卢布”。实际上在脱离计划经济的改革开始以前没有发生任何经济危机。从1987年起,苏联经济开始一步步去苏联化。
1981—1987年,苏联居民货币收入每年平均增加157亿卢布,而1988—1990年这一数字为667亿卢布。1991年仅是上半年居民货币收入就增加了950亿卢布(而生产型的工资只增长了36%)。这样收入的增加与同期贸易中商品库存的下降导致消费市场崩溃。于是进口急剧上升,1989年以前,苏联对外贸易顺差稳定(1987年为74亿卢布),而1990年的苏联贸易逆差为100亿卢布。
1985年苏联的预算赤字为139亿卢布,1990年上升到414亿卢布,1991年前9个月的赤字就达到890亿卢布。
1989年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预算盈余为39亿卢布,而1990年预算赤字达到290亿卢布,1991年为1093亿卢布。

m.toutiao.hebtv.com/lvy

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就发出了一道娼妓解禁领,从而在行政层面对派出妓女打开了枷锁。
日本,二战前的约191X或更早-193X,1990-1年。


1997-8年韩国

(问主一个房贷就一百亿元,不就是才四百个房贷合约?)
2004-9年 死亡忆(政治敏感?在哪?)



会不实现喜闻乐见的:
(货币贬值10000倍。)
闻知呼?

然后2009年津巴布韦的津元修得福报果实
………………

其获得感爆击的幸福子民,沉甸甸的实际收入增量增重。







14/5/2019 >>>>>>>>>>

喜大普奔共同腐愚的委内瑞拉实践并最终实现了问主的伟大假设理论:

钱是个好东西,该多印。
十万倍……一百万倍……
让全国兄弟为福报窒息!!!


Σ(っ °Д °;)っ然后福报真的来了……


2015年委内瑞拉经济萎缩了5.7%,2016年将继续萎缩8%。[1]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16年委内瑞拉的通胀率将达到481.5%,预计2017年将可能达到1642.8%。

2018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委内瑞拉2018年通胀率将达到100万%。

………………………………

委内瑞拉经济危机:超80%人每天只吃一顿饭
2018-02-02 09:24 北京商报

委内瑞拉经济危机货币贬值如废纸 民众涌入周边国家

2018-08-21 10:28:28 环球时报


2018年8月20日,委内瑞拉加拉加斯,人们扔掉的钞票。委内瑞拉新货币主权玻利瓦尔
(´×ω×`)

(由于图片为‘’视觉中国‘’,怕怕不敢转了。要看的,点下面链接。)

3g.china.com/act/news/1


2018-09-01 07:42 澎湃新闻

3g.163.com/news/article

8月20日2018年,为抑制国内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正式发行新货币“主权玻利瓦尔”,与旧货币“强势玻利瓦尔”的兑换比例是1:100000。此外,他还宣布了包括大幅提高最低工资等一系列举措。



委内瑞拉罕见“双总统”,物价每年增长140万倍……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次看见这类问题我都很好奇的想知道,题主有什么理由认为货币都贬值10000倍了,整个世界的其他环境会不变的?

货币都贬值10000倍了,你还在关心你的房贷,你是不是还在想,如果房贷能不还了,你就赚了?关心一下你的命吧!


user avatar   mo-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还100万。

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而且正是过去二十年很多人拉开财富差距的原因:

持有生息资产是普通人对抗通货膨胀的唯一方式。

通货膨胀,简单说就是两件事:货贵了,钱贱了。

通货膨胀对劳动者的剥削在于劳动是按钱结算的,包括现价和积淀。当然通胀周期劳动的货币价格一般也会上升,但必然有滞后性。

那么我们换位思考,如果在通胀周期把预期劳动价值以定息负债形式折算成货呢?

货贵了,我手里的货值钱了;钱贱了,我背的负债不值钱了。在通胀周期,我不仅对冲了损失,还撸了通胀的羊毛,双重快乐。

钱比较简单,本质上都是一种;货种类多,有三种。

第一种,生息资产。你们都知道,有长期租赁价值的房子。

第二种,无息资产。典型就是黄金。

第三种,损耗资产。比如手机。

二十年前,背负债务囤积房子,黄金和摩托罗拉的人,现在过得是三种不同的人生。

当然,风险是有的,任何事都有风险。最大风险就是资金链断了,失业破产。所以谨慎而言,除了预测是否处于通胀周期还要预测处于何种通胀周期。

因为很有意思,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快速下滑都会造成通货膨胀。这个倒是不难判断,难的是抉择。必须要说的是,不管哪一种通胀,长期债务都可以对冲,区别在于风险。

还有一种倒霉的,签下负债的时候是通胀周期,美滋滋地背了没两年,Biu,反转了,进入了通缩周期。日本一代中产就这么掉坑里的。

有的人说中国中产也会掉在同一个坑里,我觉得这一代不会,下一代不好说。但是有人这么期盼我也能理解。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这个问题不用扯那么多……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经济危机和恶性通胀基本上没有关系,经济危机不必然导致恶性通胀。

所以直接问恶性通胀就好了。

银行收取贷款利息很重要一部分原因就是抵御通货膨胀,所以当通胀速度加快的时候,银行的利息也会同步水涨船高。当然,如果到达了恶性通胀这样的后果,那么银行在那之前可能就破产或者停止经营甚至不再以本国货币结算了……


当然更有可能的是在通胀之前房产迅速贬值,然后因为抵押物贬值被银行要求追加抵押物,最后因为无法追加抵押造成贷款违约房子被没收,和你没啥关系了……


user avatar   david-dong-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经济危机爆发并不会使货币贬值很多,在一个封闭体系里,如果货币供给不发生变化的话,在现代社会,供给大于需求的机会远远大于需求大于供给,那么在供大于需的情况下,货币供应不变的情况下,货币应该会增值而不是贬值。

当然啦,现代社会很复杂,还要牵扯到外部环境,国际经济状况,汇率,政策,货币政策等等,所以实际的情况很难说的。

不过如果是由于主权信用崩溃导致的本币贬值99.9999%,这种情况下,在贬值前向银行借出越多的钱,并把钱转化为资产,就越得利。比如说当初苏联解体之后,经济崩溃连带卢布崩溃。如果在解体和崩溃之前,你有本事通过债务借出大量的钱,然后把这些钱全部买入长期资产(房产,工厂,资源开采权等等),部分转化为流动性较好的外国货币,那么恭喜你,你发大财了,当初的债务统统变成废纸,凭空获取大量资产。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然还是按照你约定的还,如果你欠银行100万,那还是还100万。

有人说利率是浮动的?不错,但是浮动利率在恶性通胀期间往往是也是远远低于通胀率的。

实际上货币贬值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再分配手段。罗斯福曾经让美元一夜贬值40%来改善美国经济。莫迪的废钞同样是一种财富再分配手段。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叫信息不对称,一个叫考核时间短。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原因,你说的对,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力强,学历低的人也不一定能力差,但问题是强不强弱不弱,不是你自己说了算,别人怎么知道的?脑门上又没刻着字,刻的字也可能是你自己刻的……所以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公认的显性信息来辅助判断学历就是最明显的东西。你会发现同样学历的人,大家也更加注重你的学校好不好?你的英语你的证书……越是显性,越是有公认标准,越是客观可以衡量的东西,大家越在意。

其次,考核的时间很短。一个人去找一个工作,也就出事,面试几次见下来面谈的时间。一个人真正的能力,必须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慢慢的看出来。但找工作的过程容不得给你很多时间,慢慢的观察,你总不能先让你干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你吧。所以在面试这种很短时间接触就需要做决定的情况下,就需要一些有客观标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策辅助。

而事实上就算是要了,你也会设置三个月到6个月的试用期,本身就是弥补上述问题的。但这是建立在我先要你,我才有权利让你在这儿试用给我看,而不能用三个月到6个月的时间作为面试期来考核你。那这对应聘者也是不公平的。


user avatar   limingyang6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一名基层派出所民警。

可以说当今中国警察普遍羡慕美国警察可以采取暴力手段绝对的镇压不法分子。

但是,不得不说,这次这位美国警察,太过分了,不仅是过分,而且我的理解是那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那黑人已经制服了就可以正常上拷带走了,没必要一直压着脖子压那么长时间。没能置身其中不知现场那美国警察的所思所想,反正我个人挺不理解他为啥那样干的。

只能说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行业,只要是人的社会,都有像样的也有操蛋的吧。

_________此处为分割线 _________

以下为统一答复评论中有些人质疑的我所讲的羡慕二字。

能够出现这种质疑在我料想之中,因为中国警察也有过过分的时代,据我所知就是在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就如同地痞流氓,看谁不顺眼就能打谁对老百姓而言没王法可讲,那时候的警察说好听点可以说是威风凛凛说难听点儿是横行霸道。

但我想表明的是,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警察无论是受舆论约束还是因为法治社会建设制度规范都已经变得逐步文明与规范起来,起码我认为从我们现在开始从公安司法院校毕业参加公务员考试考进来的新一代警察已经具备新的面目,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行业内目前仍然存有历史的顽疾,仍然存在着臭虫,但我已经讲过无论什么行业都有操蛋的吧,这是个人问题,不是群体问题。相比之下,拍拍良心看,现在的整个警察队伍比照曾经确实过分的年代是不是已经是天地之别,问问曾经真正挨过曾经年代老警察欺负的中老年人就知道了。

为何会说起羡慕,因为警察每天面对的人群,大多是三教九流之辈,没有武力加身,很多事情在处理上警察显得软弱无能,说白了,好人谁没事儿上派出所转悠啊都忙着自己的生活呢,警察打人这句话,我们常常听到,但是但凡有点脑袋的人都能想明白,警察会闲着没事儿干把那在家里消停待着的遵纪守法的人抓起来暴揍一顿吗?

以上言辞不免更会有人质疑,请允许我解释,武力,当然不可滥用,我所说的羡慕不是羡慕美国警察的随意滥用武力,而是在合法范围内准许在对方不听从警察指令时动用武力,现在确实有人民警察法赋予了相关权力,但实践中现在的中国警察并不能或者说不敢执行人民警察法里的所有权力。拿防疫工作举例,卡口的工作人员在让出入的人员扫码登记时,就会有不愿意配合的人,然而这些不愿意配合的人可会知道工作人员的所做所为是为了整个社区的稳定安全,因为这整个社区包括了这名不愿意配合的人啊,在这个时候是否应当对其进行武力控制来保障其他居民的安全呢。同理,警察盘查也好,调查也好,总会有那些不愿意配合的人,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没问题所以警察不必要对其进行盘查所以就不配合,而警察当看到对方不配合时会以什么视角审视,难道要说谢谢您的不配合吗,万一这不愿配合的人真背着案子呢,那便是对更多的人民群众的不负责任。因此,我要说,民众的素质如果真正达到了人人互相敬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文明程度,要求警察绝对文明不要有暴力举动,一点问题没有,一味强调了警察不该暴力执法而分毫不过问被执法对象自身是否存在问题,是不是看问题的角度些微的片面了些。

请注意,我说羡慕里的那句话尾巴实际已经表明了,羡慕的是暴力手段对不法分子的镇压,可不是对遵纪守法的百姓也要肆意妄为。例如像给群众办个身份证居住证之类的业务,警察当然应该热心服务。但当面对泼皮无赖时,还要笑脸相迎,得来的只有蹬鼻子上脸,警察都不怕了,您们认为这些无赖还有谁管得了。

列位存有异议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教诲。言辞中犀利的同志们,谢谢您们的敦促。

让我知道当警察,需要吾日三省吾身。

还想要质疑甚或是骂的您们,若是能让您舒服,骂两句无妨。我不算您辱骂警察。不过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吧。

_____分割线

2020年6月5日22:53 出警在路上




     

相关话题

  为什么这些年创业这么难? 
  美联储加息,我们降准能否对冲掉经济下行压力? 
  中国和印度的这次冲突,中国这次可能会损失什么? 
  中国国内有没有企业去美国包一大片地,然后进行大规模生产,然后再把生产的粮食或肉类卖到国内? 
  2022年经济形势会更差么? 
  如何看待巴拿马 2022 年起将中国春节定为全国性节日?这将带来哪些影响? 
  古拉格是怎样运作,以维持自身的收支平衡以及为国家创造剩余价值的? 
  “中国制造”是不是为全世界打工吗?? 
  去银行工作是在体制内吗? 
  战争有多烧钱? 

前一个讨论
当下中国有哪些审美畸形的现象?
下一个讨论
911 事件是不是本拉登干的?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