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说美国的信用卡体系比国内更安全? 第1页

  

user avatar   lu-zhi-hu-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美国的信用卡体系更安全这个结论其实是不成立的,我们来看一个统计图表。

2015,每产生100美金的银行卡(信用卡,借记卡等)交易,就有11.76美分损失在欺诈上。看看美国的曲线,一路增长,而世界其它地区的损失相对稳定的多。2016年,全世界信用卡欺诈的损失规模是247亿美金,美国占比47%,从这个角度说,美国是世界上信用卡欺诈最泛滥的国家。相比中国,2016年银行卡欺诈的规模是62.18亿人民币,占比不到4%。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觉得美国的信用卡更安全呢?因为美国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根据Fair Credit Billing Act (FCBA), 如果消费者在欺诈发生之前挂失了自己的信用卡,不需要承担任何损失;如果挂失在两天之内,消费者损失最高为50美元,之后可能达到500美元,如果60天还不挂失,消费者可能承担所有损失。所以,信用卡丢失以后第一时间挂失是重中之重!只要挂失,你就没有任何责任,也不会产生任何损失。


消费者不承担损失,谁来承担呢?发卡机构,商家以及ATM机的所有者。我们大家都应该同意,相对于个人,发卡机构和商家更有能力预防信用卡欺诈,而法律将责任置于发卡机构和商家,就是我们常说的,能力越大,所以责任越大。我认为,这一点值得中国信用卡系统好好学习。美国的大型发卡机构都有自己的大数据处理系统,自动监控每张信用卡的消费习惯,如果发现可疑交易,就会有人工介入,防止欺诈。

一个单身狗,突然在女式内衣店消费,可能是在努力脱单,也有可能是信用卡欺诈,很可疑,需要介入。这不是银行对单身狗的恶意。

一个5年之内都没旅游过的账户,所有消费都在billing address方圆50英里,突然在离家300英里以外产生了一笔消费,可能是宅男转性,也可能是信用卡欺诈,很可疑,需要介入。这不是银行对宅男的嘲讽。

一个月消费2000美金的账户,突然花20000美金买了一个充气娃娃,可能是撸者的消费升级,也可能是信用卡欺诈,很可疑,需要介入。这。。。好吧,银行确实有点事比。


最后,我总结一下,随着实体消费的下降,以及EMV卡,即芯片卡的普及,伪造卡的欺诈越来越少,网络欺诈CNP(card not present)越来越多。更可怕的是身份盗窃,即获取你所有的身份资料,在你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申请新卡,恶意消费。这种欺诈在美国越来越猖獗,需要新的预防措施。




  

相关话题

  什么是融资租赁? 
  如何看待福建女教师危秋洁在北海道失联? 
  如何看待湖北 100 亿消费贷投向校园? 
  你们说虎贝尔和好孩子哪个好? 
  如何看待 5 月 10 日晚成都一小区电梯内突发电动自行车爆燃事故致多人受伤?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11 月 11 日香港暴徒放火烧人,目前情况怎么样了? 
  电梯有时会发生故障垂直坠落,电梯有什么相应的保障措施吗?比如底部安装安全气囊或其他保护垫装备? 
  银行给少了是“离柜概不负责”,给多了是“不当得利”。这算霸王条款吗? 
  如何看待包商银行被央行接管事件 ,中小城商行的发展前景在哪? 
  银行时点存款证明的时点、起始、解冻日期分别是怎么算的? 

前一个讨论
摩洛哥为什么不参与对美洲的瓜分?
下一个讨论
有什么句子读一读就会开心,可以看出作者(读者)心情很好?





© 2025-05-2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2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