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更新 “李承晚是个狠人”
最近一直在看文献,研究人民军水原、大田的战役,给我的印象是人民军在水原战役之后就没有获胜的希望了。1950年8月份美军几个主力师登陆之后,人民军就已经失败了。外交上人民军失败是必然也容易理解,但至于为什么政治上失败是必然,往后翻,刚更新。
朝鲜人民军从建军开始,模仿的就是苏军而不是我军。朝鲜建国后的主要军事领袖(包括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都是苏联归来的,深受苏联影响,导致朝鲜建军模式完全是照搬照抄苏军,可以说1950年的朝鲜人民军就是一支袖珍的苏联红军。
从战争的进程来看,朝鲜人民军的作战特点都和苏联红军有相似之处,而与我军却又处处都不相同。
不太同意有一个答主的结论,朝鲜人民军是换了一身衣服的我军。朝鲜人民军根本不是换了一身军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方方面面都不是,除了不是高鼻梁和蓝眼睛,军装略有不同外,朝鲜人民军是一支彻头彻尾的苏军。
从历史进程来看,朝鲜人虽然与我军并肩作战三年,但仍然羡慕钦佩苏联的军事力量,骨子里也未必瞧得起我军(虽然能打胜仗)。
想评价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初期的表现,就不能不先讲一下朝鲜人民军是怎么来的,他真的是我们很多人以为的“抗联为骨干、四野三个师为主力”的部队吗?
一、朝鲜人民军是解放军的翻版?人家明明是袖珍苏军好不好
很多人包括我,原来一直以为朝鲜人民军来自于东北抗联,甚至自信的以为朝鲜人民军是我军的翻版,这种看法未免“一厢情愿”,不过这样的观点在我国还是很有市场的。沈志华就说过类似的观点,他的结论是:朝鲜人民军的主力是四野的三个朝鲜族野战师(沈老在韩国KBS《朝鲜战争》专访里说过这个结论)。
沈志华很了解20世纪50年代外交档案,不可能不了解朝鲜刚建国时,其高级领导人对苏联的高度依赖。但沈老不是军事历史专家,对朝鲜人民军的“建军大业”并不了解,也情有可原。
其实并不需要对朝鲜人民军的建军过程有多么深入的研究,只要看一下1950年6月25日战争爆发时,朝鲜人民军的高级指挥员资历背景,就知道这支正在雷霆万钧扑向南方的军队,骨子里是一支正牌的苏军,而不是我们解放军:
人民军指挥序列:
人民军总司令官:金日成(国家元首) 原苏军少校
保卫相:崔庸健(副元首) 原苏军大尉
总参谋长:南日中将 原苏军大尉
前线司令官:金策大将 原苏军中校
前线参谋长:姜健中将 原苏军中尉
第1军团,主要负责对汉城方向实施进攻。军团长:金雄中将,原苏军少校。下辖:
第1师团,下辖第1、2、3联队,兵员1.1万人,师团长崔光少将,原苏军中尉。
第3师团,下辖第7、8、9联队,兵员1.1万人,师团长李英镐少将,原苏军大尉。
第4师团,下辖第5、16、18联队,兵员1.1万人,师团长李健武少将,原苏军大尉。
第6师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6师),下辖第13、14、15联队,兵员1.1万人,师团长方虎山少将,原解放军将领。
第105坦克旅团(配属),下辖107、109、203坦克联队和206摩步联队,兵员6200人,旅团长柳京守少将,原苏军大尉。
第3警备旅团,兵员5000人,旅团长吴白龙少将,原苏军大尉。
第10警备旅团,兵员5000人,旅团长李芳南少将,原解放军将领。
第13警备旅团,兵员5000人,旅团长崔庸镇少将,原苏军大尉。
第2军团,主要负责东线进攻任务。军团长:崔光侠中将,原苏军少校。下辖:
第2师团,下辖第4、6、17联队,兵员1.1万人,师团长李青松少将,原苏军特务长(高级士官,类似于韩国军队的“元士”)。
第5师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64师),下辖第10、11、12联队,兵员1.1万人,师团长马相喆少将,原解放军将领。
第7师团(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9、140、141、156师朝鲜族士兵混编),兵员1.1万人,师团长崔仁少将,原解放军将领。
第15警备旅团,兵员5000人,旅团长朴成哲少将,国内抗日游击队出身。
独立游击联队(766部队),兵员2000人,联队长吴镇宇中校(战争爆发后旋即晋升上校),国内抗日游击队出身。
独立游击联队(549部队),兵员2000人,联队指挥官不详。
数据转载自达瓦里希熊:《同室操戈的命运悲歌——朝鲜战争回顾》https://zhuanlan.zhihu.com/p/24310161
朝鲜人民军开战的主力军团第1军团,野战军只有一名解放军将领,策应军团第2军团也仅有两名解放军将领。如果按照“朝鲜人民军是我军翻版”的理论来看,朝鲜人民军的指挥员应该是三个四野朝鲜师扩编而成,至少三个师长应当任军团长,团长担任师长才合情合理。但显然并不是这种情况。而且朝鲜人民军1949年就有了我军根本没有的成建制的空军和坦克部队,我军更不可能有这样的技术兵种人才。
很多人忽视了朝鲜建国初期的“苏联派”,觉得朝鲜是靠抗联的骨干建立的,但其实只要仔细看看历史,连朝鲜领袖金日成一开始都是彻彻底底的苏联派,延安派干部不仅人数不多,影响力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大。朝鲜的二号人物朴宪永是南朝鲜劳动党领袖,延安派地位最高的朴一禹仅仅是内务相,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国家实力,朝鲜亲苏模仿苏联才是更合理的选择。
还有很多人认为中国东北的朝鲜族撑起了朝鲜人民军的骨干,实际上苏联境内的朝鲜族人数与中国东北其实不相上下,而且人口素质远超当时中国的朝鲜族。人民军初创时期的飞行员、坦克手等技术兵种大都出自苏联籍朝鲜人。
知道这样的历史背景,再看朝鲜人民军与我军的巨大差别也就不足为奇了:
首先人民军从建军第一天就有军衔,官兵等级森严,上级体罚下级是家常便饭(体罚是东方式军队的陋习,以旧日军为甚),朝鲜人民军有非常完备的勋章和勋阶制度,也是抄自苏联。
第二,朝鲜人民军的动员模式完全是工业国家模式下的动员,工厂农村适龄人口全体动员,朝鲜国家战时计划经济完全是苏联的翻版。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朝鲜人民军从上到下有不下大几百人的苏军顾问,可没有解放军顾问。我军50年代帮助过越南建军,苏联帮助朝鲜建军,朝鲜人民军自然而然的模仿苏军的战术和战法。
可以说,1950年的朝鲜就是模仿苏联建立起来的国家,人民军就是彻头彻尾的苏军,朝鲜人民军正规化建设程度相当之高,比我军同时期要高得多。
二、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初期的表现
了解了朝鲜人民军的组成和成立背景,在讨论其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就显得很多事情合理多了。
朝鲜人民军在朝鲜战争中打仗的特点都和苏军非常接近:包括对武器装备的过度依赖、不善于山地战和游击战、包括打败仗后的溃败和不知所措,都和苏联红军很像很像。
1.30天不能占领釜山,战争就没有任何赢的希望。
1950年6月25日这一天爆发的朝鲜战争,北朝鲜要是想赢,只能是打一场速决战,朝鲜人当然明白这一点。对于金日成来说,这场战争是没有任何拖延的余地的。
南朝鲜军不是豆腐渣军,朝鲜人民军的战力不足以绝对将其压垮,但是6月25日当天的态势对于金日成来说是绝佳的:
A汉城北面只有四个南朝鲜师,人民军却有10个主力师,两个坦克旅,可以以众击寡。
B有三个南朝鲜师被游击队牵制在智异山区。构成了将南朝鲜军主力各个击破的绝佳条件。
C6月23日南朝鲜军结束最高战备,放假休息了。实际上人民军达成了奇袭的绝对突然性。
现在合上历史,我们站在上帝视角,审视一下6月25日的战役地图:
人民军拥有绝对优势,而南朝鲜军主力都在左翼,右翼实际上很空虚,只有一个第六师。朝鲜人民军能不能避实就虚,主力押往春川,汉城方向只是牵制性进攻呢?如果在春川达成突破(春川南朝鲜只有一个师,后方空虚),人民军的坦克可以一路狂飙,开到釜山。
春川到釜山,路程400公里,坦克强行军不过三个昼夜就可以开到。即便按照苏联人二战的作战标准,15个昼夜也足够到了。可是要知道这一路韩军根本没有正规部队!能阻挡人民军坦克的只有道路因素。
1592年,日本侵朝大军仅仅用了20天(4月12日釜山登陆,5月2日攻陷汉城),就打到了汉城,冷兵器时代都能做到的事情,拥有机械化装备的人民军没有理由做不到。
打到釜山的人民军再向右翼回旋,歼灭被牵制住的南朝鲜军主力(汉城政治意义太大,南朝鲜不会轻易言弃),人民军无疑军事上会胜算更大。
更何况一路上拥护社会主义的南朝鲜人不少,游击队也有很多,人民军裹挟他们,一路完全可以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占领釜山、浦项、巨济岛,美军至少先要组织一次登陆才能把人民军赶走。按照美军懒洋洋的战役策划进度,人民军无疑能给自己争取到最大的胜算。
当然最终胜利还要配合国际形势,一旦苏联在联合国否决掉美国的干涉提案,李承晚乖乖地收拾行李去济州岛当流亡政府、再筹划“反共复国”,自然是顺理成章。
2.汉城战役——战术乏善可陈、战略失败
朝鲜人民军发动的汉城战役,是最为成功的一场战役,重创了南朝鲜军,占领了汉城,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和军事优势。这场战役在军事战略上来说,却有些乏善可陈。
人民军3天占领汉城,有很多因素在里面,比如袭击的突然性,还有人民军拥有600门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占据了绝对的火力优势,还有200辆左右的坦克和100多架飞机。拥有如此巨大的优势,却并没能全部歼灭措手不及的南朝鲜军。
我们看一下朝鲜人民军是怎么样一步步的把自己本来不多的时间浪费掉的,怎样把本来就不大的胜算一点点磨光的。
汉城战役是朝鲜战争的首战,1950年6月25-28日,打了三天,人民军伤亡在6000人左右。虽然人民军兵力和装备数量有优势,但是战役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很糟糕的是,很多阵地陷入了肉搏战,人民军的炮兵和坦克部队虽然压倒性的,但步兵素质太差,还不足以用较小的代价压垮南朝鲜军。
人民军唯一的亮点是原解放军的第6师,利用奇袭全歼了开城的南朝鲜守军。朝鲜的山地很利于防守,南朝鲜军的火力点经常让人民军叫苦不迭。
刚开战的南朝鲜军也不是豆腐渣军,指挥也算得力,反冲击很猛烈。
我认为汉城战役,人民军三天占领汉城是军事上的失败,因为没有歼灭南朝鲜军的主力,自己的10万人马磨损很严重,人民军6月30日发动水原战役就已经显示出疲态了。
南朝鲜军从被打蒙头的情况下反应过来之后,利用山地地形大量杀伤了人民军。南朝鲜的地形不容易展开部队,每一座桥梁、每一个山头都要步兵仰攻。很多参战的双方老兵都不约而同的回忆起人民军进攻伤亡的巨大,往往一个桥梁就要用成连的人民军尸体换取。本来的闪击战在金日成愚蠢的战略下,变成了攻坚战和混战。
金日成和李承晚比较起来,还是显得不够狠毒。李承晚很早就宣布18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充军,比金日成动员早得多、也彻底的多。而且李承晚很知道“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南朝鲜学生稍微一动员,给支步枪直接去堵防线,这样匆匆忙忙拉上前线的炮灰当然不是人民军的对手,但是却很有效地保存了主力部队,为自己争取到了时间。
3.金日成的政治攻势——完全失败
虽然本问题问的是“人民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表现,问的是军事问题,但是朝鲜战争从来就不是纯军事冲突,意识形态冲突和政治冲突的色彩甚至超过军事。因此讲讲金日成和李承晚的政治对抗也很有意思。
金日成集团取得北朝鲜政权后,对地主与亲日派进行了血腥的清洗和清算。据当事人讲,当时的北朝鲜人一旦与亲日派有瓜葛,则必死无疑(KBS《韩国战争》)。1950年“625”前,已经有多达200万的北朝鲜人被逼穿过“三八线”来到南朝鲜。先不论这些人是不是真的亲日,这些人对北方的红色政权有刻骨的仇恨肯定是真的,给武器就是还乡团,也很难被人民军动员。
不得不说,无论从政权稳定和合法性角度来说,金日成搞的“极左”是必要的,清洗亲日派也是必要的,甚至是其政权合法性的来源。但是极左是有代价的,搞无差别的清算也要付出代价。
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本身不是坚定的反革命,虽然看金日成也不顺眼,但是完全可以争取。但亲日派本身就兜里有钱、手里有枪,朝鲜的统治阶级就是亲日派,这些人被打击,那是要跟金日成玩命的。南朝鲜不少军人甚至高级将领就是北朝鲜流亡回来的,这些人是进过日本人的军校、有打仗的经验,被金日成这么一镇压,那也是铁了心的要反共到底的。
相比列宁和托洛茨基在1918年,就很明确的要利用旧沙俄军人组建红军,金日成则一不做二不休,把有战争经验的日伪旧军人一个不落的全都赶到南朝鲜,这种“一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建军思路,当然是政治绝对正确,但无疑在客观上给自己树立了相当多的敌人,而且是有战争经验的敌人。敌人多了,自己流的血无疑就会更多。
事实上,由于金日成在北朝鲜极左政策的影响,在“625”前还有一些零星的南朝鲜军反正,在“625”后,就很少有南朝鲜军反正了。洛东江战役打响后,连金日成自己都感叹“伪军缴枪很难,美军的战斗力有时还不如伪军,伪军越来越不愿意缴械了。”
在汉城战役中,连北朝鲜的正史都记载“双方人弹攻击,用炸药包同归于尽”不下百次,这哪里是我们想象中摧枯拉朽一般的“解放南朝鲜”,这明明是西路军遇到了西北马家军,还是刚被没收了地的。再对比后面解放战争中国民党军低落的士气,何尝听说过国民党也出了个董存瑞炸碉堡的。两下对比,可见我军政治攻势之成功,人民军政治攻势之失败。
比起我军的政治攻势,只能说金日成的政治攻势很不成功或者说“幼稚”,又或者金日成压根就没考虑“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亲日派虽然可恨,但是你把他们笼络起来戴罪立功呀,总比推给李承晚强多了。如果当年刚进入东北的我军不分清红皂白的就清洗伪满洲国分子,凡是跟日本人打交道的都往死里整,那估计东北解放也没有那么迅速了。实际上我军连地主分子都给予很好的出路,抗美援朝战争很多地主子弟都踊跃参军。
解放战争中我军能把敌人转化成解放军,抓来个国民党俘虏,上午还是国民党,中午看个《白毛女》诉一诉苦,下午就是坚定的解放军战士。北朝鲜则是抓个南朝鲜俘虏,先问出身然后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枪毙,搞的南朝鲜军一个个都逼成了苦大仇深,成了哀兵,北朝鲜是不是应该有一些启示?考虑到“625”前就已经有几百万人争先恐后的脱离北朝鲜,或许这场仗没开始打,人民军就已经失败了。
4.大田战役
兵贵神速,日本倭寇在1592年30天从釜山一路狂飙打到汉城,人民军在300多年后,开着坦克,20多天才从汉城开到大田,离釜山一半的距离都没开到。人民军很倒霉,美军24师已经在大田严阵以待。
美国人在“625”之后的增兵速度真是够快,跟以往懒洋洋的战役策划完全不同,杜鲁门外交上先狠狠的宣布北朝鲜“非法”,军事上先用轰炸机狠狠地越过三八线轰炸了一番(后来显示没炸到什么东西),地面上拼命凑了一个加强营,空运到了乌山,显示出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气。
美军在乌山真是与以往少爷兵的印象完全不一样,拼到了人民军坦克开到眼前才崩溃。
我如果是金日成,这时候一定就要向中国和苏联求援了。因为这已经不是一场内战,已经是一场朝鲜式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了。只不过这一次是“苏联”先进攻“德国”而已。
金日成败就败在只考虑军事,不考虑战略。大田战役人民军虽然击退美军,但是在战略上已经完败,他不是没有头脑,李承晚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了,由美国人实打实的下场撑腰,而正常人不会侥幸于美国人会轻易认输,最晚在大田战役发起的时候,他应该赶紧请求中苏出兵援助才对。
大田战役,客观来说,美国人打的至少让世界军迷大跌眼镜:伤亡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30%才撤退。这一仗美国人甚至比后来的志愿军拼的都玩命。美第24师师长迪安完全不是二战中懒洋洋的美军将领范儿,居然打红了眼,亲自上阵,用火箭筒打掉了人民军的坦克!他也是美军中少有的获得荣誉勋章的将领。此时此刻的美军无疑是李承晚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5 李承晚是个狠人
这个回答已经越来越有高晓松天马行空的感觉了。大家喜欢看就好。
李承晚这个人常常被抗美援朝战史忽略,但是这个人确是战争的绝对主角之一,也是一个非常毒辣的政治狠人,方方面面都比我们金主席棋高一着、牌狠一步。
这个人虽然是反动伪政府头子,但是抛开成见,其个人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阅历极深的人:
李承晚的简历,简直就是朝鲜近代史的翻版,李氏出身是朝鲜李朝的两班后代,学习成绩极为优秀,为人也自负乖张。20岁就能用英语演讲,23岁就参加韩国抗俄运动,年纪轻轻就当过李氏朝鲜的政治犯,还有越狱经历。可以说早早就经历了政治洗礼和近代风云的大风大浪。比起金日成在东北钻了几年树林、然后去苏联舒舒服服的当太平军官,李承晚早年的经历,造就的政治手腕比金氏更加高超,那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李承晚的见识也几乎是顶级的,20多岁就批判韩国和中国“保守”,写了很多文章,而且还是韩国第一部《韩英词典》的的作者。出狱后去美国留学(其实是韩国皇帝在美国的代理人和眼线,但也显示出其人非凡的才干),用一己之力斡旋希望韩国免于沦为日本殖民地。
在美国的几十年,奠定了李承晚后来的政治资本,美国总统威尔逊称赞李承晚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爱国感情和对其人民有着巨大热情的人”。靠着博士学位和在韩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深厚关系,李承晚在1945年以前就是韩国独立运动的重要领袖,还在30年代去过苏联,连他日后的政治对手金九都承认李氏的地位。
看了李承晚的简历,我的脑海里不由得闪过罗永浩老师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好像总是坏人更勤奋一点。李承晚在美国拿到了博士学位,这样的成就几乎比同时代的中国人还要早。李承晚的前半生可以说尝尽人间冷暖、学贯中西、还经历了政治斗争的大风大浪,这样的政治狠人注定不会平庸的度过这一生。
1945年韩国光复以后,李承晚、金九、金奎植等人回到南朝鲜。美国人一开始内定的韩国总统是金九,并不是李承晚。但是李承晚一开始就高喊反共的口号(李氏反共之早之坚决,连美国人都不太适应,可能由于李氏之前亲自去过苏联,跟蒋介石去过苏联回来之后坚决反共有相似的地方),并且积极联络韩国右翼势力(也就是亲日派),而金九的民族主义思想渐渐不容于美国军政府。
李承晚的最重大政治污点,是他本人一开始就鼓吹“南朝鲜独立建国”,因此他也是朝鲜民族分裂的始作俑者之一。但平心而论,作为一个60多岁,游历过欧美四十多年,还亲自去过苏联的政治强人,他内心深处应该非常明白,从“三八线”划好开始,南北朝鲜就不可能统一,北朝鲜的金日成是绝对不会和他和平共处的,南朝鲜独立建国是一定会发生的。金九和金奎植不止一次去平壤谋求民族和解和统一,在李承晚看来,无疑等同于与虎谋皮,是白费力气。
不能不说,现实主义者李承晚的棋高一着,在南北朝鲜会不会和平统一这个问题上看的非常远,你可以批评李承晚是一个政治投机犯或者是民族罪人,他只追求现实政治的最大利益,但是不要忘了考虑到列宁连丧权辱国的《布列斯特条约》都说签就签,那就要承认李承晚的选择是一个政治强人的最优解,政治洞见至少不在列宁之下。他才是适合南朝鲜总统的人。
杜鲁门回忆道,尽管美国人不太喜欢李承晚,但“我们除了支持李承晚,再没有选择的余地。从1905年以来,朝鲜就受到日本人摧残和蹂躏,它没有机会培养其他的领袖人物”。
6.“六二五”时期的美军
美军在朝鲜战争爆发时,其实是个比较虚弱、而且乱哄哄的状态,战斗素养很低~而且不是齐装满员~
1950年美国陆军只保留了10个作战师,在日本有3个,但是这些部队普遍不满编,一个团只有两个营~而且缺乏训练~
应该说人民军的进攻时机选择是很好的,美军正处在二战后最虚弱的状态~
现在很难想象当时的军备思路,50年代世界主流的军事思想是有核武器和战略空军为王,连苏联人都这么想。
美国人这两样都是世界第一,苏联还不行,因此美国人对于陆军的态度很不重视,1947年建立空军这个军种后,美国人甚至把陆军常备师3个团减少为2个。
是朝鲜战争把美军打醒的~“六二五”后,杜鲁门要求麦克阿瑟立即干涉朝鲜内战、不得迟误,麦克阿瑟一看自己手下的家底,只有三个没什么训练的师,就24师状况还不错,就强行命令24师立即派一个加强营先空运南朝鲜。然后命令空军轰炸北朝鲜。
事实证明,这个加强营的士气还是不错的,在乌山阻挡人民军一个昼夜,伤亡和被俘超过了70%。。才溃散…
空军的表现也很不错,不停的袭击南朝鲜军的军列和车队…
朝鲜战争刚刚参战的美军就是这样,缺乏训练、武器装备不错,伤亡率很高~
人民军在仁川登陆前的洛东江战役,给处于防守状态的美军第8集团军造成重大伤亡,美军死亡4599人,2701人失踪、401人被人民军俘虏,另外还损失了60辆坦克。
稍早一点的大田战役,美24师共11400人被人民军击溃,战死了1128人、失踪了2400人,师长也被俘虏,面对的不过是人民军第3、4两个师团2万人和105装甲旅的50辆坦克。美军在朝鲜战争初期的作战能力之差,可见一斑。
(未完待续)
大家要注意审题啊,题目明明讲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也就是1950年10月志愿军入朝之后的朝鲜人民军,结果很多人一上来就冲着6.25之前的人民军去了。
其实由于材料的缺乏,导致信息源单一,很多人民军早期的历史都只能讲个大概(朝鲜自己出了官方战史,但可以想见很多人不愿去读)。我有把握说,大多数人对早期人民军的了解,大概都来自于十几年前的网络旧文:《简析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在知乎和少数几个军坛以外的地方,我甚至可以把“大概”去掉),大多数介绍人民军历史的文章也在摘抄此文片段。这篇文章的作者应该对人民军早期历史有较多了解,有比较高的参考价值,但主观说法(没有出处)太多,有些说法其实也应该谨慎对待。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有许多朝鲜人民军退伍老战士,他们大多是朝鲜族人,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回到了中国。《冷战国际史研究》曾有几期专门刊登了他们的访谈回忆材料(原作者徐龙男)。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老战士的回忆,对当年的人民军状况进行较深入的了解,也可以补充或纠正旧说。不过这几篇《朝鲜战争中转入朝鲜人民军的中国朝鲜族参战军人采访录》是把老战士的真名等个人信息都披露了的,我当然不可能这么做,要看原文的还是去图书馆比较好。
第一,《简析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这篇文章说:
朝鲜人民军是由苏联顾问一手组建并训练的,从一开始就将全盘苏化作为建军方向。解放军的那套克敌制胜的法宝,比如机动灵活;军事民主;不以夺取土地为目标,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以战养战;官兵平等;诉苦运动;群众工作;优待俘虏,瓦解敌军等通通被被苏联顾问及朝军中苏联归国军官视为“不正规”和“游击习气”而摈弃。
大概是受此文这些描述的影响, @宇哥玩Access 同志在他的回答里面这么说:
从历史进程来看,朝鲜人虽然与我军并肩作战三年,但仍然羡慕钦佩苏联的军事力量,骨子里也未必瞧得起我军(虽然能打胜仗)。
事实上根本不存在归国朝鲜部队“未必瞧得起我军”的说法,朝鲜人民军的高层也非常重视归国部队的战术经验。原人1军团19师团35联队的崔XX老人回忆说:
我入朝时,是在腰部已经负伤残废的情况下到的朝鲜,所以被编入了朝鲜人民军第十三师团直属教导大队,当时我21岁。朝鲜人民军第十三师团是以新兵为主新组成的军队,所以让我们给朝鲜当地士兵传授战争经验。我们给他们传授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的方法等战斗经验,但还是有人说“你们汉族傀儡能有多少战斗能力?光靠我们本地兵力也能完成朝鲜统一!”的大话。
我们就教训他们:“你这小子再说一遍,我们就是因为你们没解放好祖国,才从中国到你们朝鲜来的。你们不知感谢,还说什么汉族傀儡等忘恩负义的话。”因为这类事情,我们和朝鲜本地士兵发生过很多次摩擦。后来发现煽动这些话的人就是青友党分子。后来我们抓住这些人,审问后将他们送到军事裁判所。
由此可见,朝鲜当时有把中国的老兵专门编入教导部队,给新兵传授战斗经验的做法。当时的人民军新兵占比高,缺乏战斗经验。人民军根本不可能把归国老兵的宝贵战斗经验“视为‘不正规’和‘游击习气而摈弃’”。尤其是人民军一开始对敌后游击战还抱有很大希望,专门设立“江东政治学院”培训南劳党的游击人才。这种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了。
第二,《简析朝鲜战争中的朝鲜人民军》这篇文章又说:
受日军影响最深的是,朝军部队延续了日军等级森严,下级绝对服从上级作风,军中打骂体罚现象相当严重。
宇哥玩Access同志在他的回答里面也是把这种说法复述了一遍:
首先人民军从建军第一天就有军衔,官兵等级森严,上级体罚下级是家常便饭(体罚是东方式军队的陋习,以旧日军为甚)
对此,原人民军105坦克师团的金XX老人回忆:
随后我被安排到六O三摩托车联队一大队一中队侦查分队。六O三摩托车联队也是一O五坦克师团的一个联队。后来又调到一大队二中队一小队,担任副小队长。在训练时,在突击线问题上同小队长发生分歧。本来突击的界限是25米到50米之间。但来自朝鲜当地的小队长金允侧向我们下令:“向前突击!”但没有停下的命令。我们跑到1000米以上,这不符合突击线定义。大家都被累得倒下,我让队员们休息。小队长一来却说:“你们这些小子,没听见突击命令,你们在这里休息,到战场怎么战斗。”我问:“你是跑过来还是走过来的?我们在这里已经等了20多分钟,我们突击已达1000米以上。战斗理论规定突击的界限是25米到50米之间,哪有这么远的突击
线。”他说:“你刚刚到,还说出大话。”我反问:“你参加过战斗了吗?在战场上打过一次枪了吗?”我气得揍他。来自中国的中队长金明道叫住我。当时政治部中队长是朴XX。他们听取理由后,叫小队长过来,问他突击线等军事概念后,批评了他。几天后便更换小队长。
由此可见,人民军的副小队长在理由充分的情况下,能够打小队长不受处分,最后被更换的还是小队长。不知道旧日军那支部队能做到这点?所以这个说法可能有待商榷。不过人民军的官兵关系也的确不如解放军就是了。
现在终于可以说正题了,在仁川登陆后,志愿军入朝前,人民军各部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撤回北方重振旗鼓。撤退战进行的极为残酷而激烈,上面那位金XX老人回忆:
10月份,我们在后退的路上遇见很多撤退的朝鲜人民军。他们由于没有武器便跟随我们,这样我们的队伍变成二百多人。我把队伍编成一个大队,下设两个中队,任命中队长、小队长、分队长。一次来了名扛着苏联步枪的朝鲜当地出身的中尉,要求跟我们走。他虽然级别比我高,但他说“我是军官学校出身,军队生活才两个月,没有经验。”主动要求接受我的领导。他那里还有朝鲜地图、指南针等。在渡过南汉江上游时,我用地图判断方位后,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途中我们突然发现远处河边有两名站岗的美军,身边还放着两挺冲着我们方向的重机枪,其他美军正在河里洗澡,大概有20名左右。当时我们有武器的只有9人。我们讨论,我们能打那些美军,但问题是那些赤手空拳的200人,如果我们失败了,美军的重机枪会向这边扫射,风险太大。为此,最后还是决定躲开他们。我先从美军看不见的地方下去。然后按照我的指挥手势,一批一批下来。到那里有一个人在除草,我怀疑那个人能在美军附近安然无恙的割茅草,可能是密探。于是打手势让身体素质好的来自黑龙江的崔永万下来,为了我们的安全让他把他干掉。他背着转盘子机枪爬着过去,再打手势让另一个人下来,让他跟着看结果,如果还有一个密探好负责干掉另一个。崔永万摸过去突然把他摔倒后摁着脖子问他,结果那人果然是密探,便把那密探杀死。然后让上面的人都下来,先让没枪的人过河往山上跑。
这时又发现有三辆美军汽车向我们这边开来。我们决定将其干掉。我们三个人隐蔽在路口分别用美军手榴弹击毁那些车辆。原来那些车辆是运输弹药和炮弹的,所以爆炸声很大,然后我们逃到预定的山上。山上战友们听着弹药的剧烈爆炸声,都以为我们牺牲了,看到我们活着回来都激动得哭了。这时,原来洗澡的敌人才开始用重机枪向我们方向射击,但由于距离远,毫无作用。
在撤退后人民军残余部队开始与志愿军汇合,因为此时人民军力量薄弱,所以第一二次战役基本都由志愿军进行战斗,人民军最多进行辅助。金XX老人回忆:
我一个人出去大喊一声,对方用朝鲜语问:“谁?”我说:“我是朝鲜人民军一O五坦克师团的人。”对方说:“放下武器到这里。”我说:“你也放下武器,我们在中间见面。”见面后对方的人说:“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我是翻译员。”此前,我们看过敌机投下的中国军队入朝作战的传单。我同志愿军连长见面后,用汉语和他说话。连长问:“你怎么会说汉语?”我便把我本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来人朝编入朝鲜人民军的情况向他做了介绍。并询问我的原先解放军部队的情况。他很热情地接待我,原来他们是三十八军。我们都欢呼:“万岁!”他给我们画了地图,并标出有治安队的位置。还吩咐我们说:“过一个岭,有我们志愿军的营部,请向营部汇报我们的情况。”
到志愿军营部后我说明了情况,并说明我们现在是去满浦的路上。营长说:“你尽量留下,我们营部现在的翻译员水平差。”但我以最高司令部找我们为由予以拒绝。补充粮食后,我们又出发。到孟山时,遇见志愿军正和美军进行一场战斗。我们通过小路绕到志愿军那里。志愿军担心我们的安全,不让我们走。说:等一会儿,战斗马上就结束。”战斗结束后,志愿军的同志和我们说:“上级有令,保护你们到后方去重新组建军队。”翌日凌晨我们出发时,看见昨晚激战的地方有很多美军尸体,看来几乎全部被歼灭。
但后来人民军退到后方后进行了重新编组,力量有所回升,如前12师团就被改组为47师团,原人民军47师团的联队参谋长张XX老人回忆:
朝鲜人民军干部局长李林跟我说:“你干脆到新义州,参与组织新编部队四十七师团。”所以我坐车到了新义州。当时筹备四十七师团,师团长是林海,联队长是李承俊,我担任联队参谋长。我们在新义州组织督察队,阻拦后撤的士兵,20天之内组织了朝鲜人民军四十七师团。师团初期只有一个联队,所以由我兼任师团作战科长。
所以从第三次战役开始,人民军就开始积极参与了,张XX老人回忆:
后来志愿军五十军和我们四十七师团配合作战,志愿军往山上进攻,我们往平地进攻。在博川、泰川我们抓获了2000多名俘虏。我们开始反攻南进,我们四十七师团1951年正月初二进入了汉城。之前的正月初一,我们在汉城外围进行了遭遇战,所以在汉城解放后才进城。在汉城我们组织了飞机打猎群组,击毁了很多敌人的飞机。在汉城附近的山上,我们在20多处设置了炮火,通过很多轻机枪、重机枪、步枪等集中射击来击毁敌机,当时志愿军也来现场学习
不但如此,在撤退战的时候,部分尚未溃散的人民军还开始组织游击部队向敌人后方挺进,在志愿军入朝后起到了积极的配合作用。原人2军团电报员韩XX老人回忆:
随后我们部队接到上级的撤退命令,在撤退到离平壤90多里的地方时,上级又命令我们,在崔贤将军的带领下重新打入敌后。重新打进敌后的过程中,最艰苦难忘的事情是越过雪岳山。因为雪岳山海拔高、积雪多,而且正是最寒冷的冬天,山势陡峭,一不小心就有滑下悬崖的危险。有不少同志在越过雪岳山的过程中牺牲。由于我们携带的电报机本身很重,翻山越岭很艰苦。一到山顶积雪缠腰,走路更艰难。翻越雪岳山,我们已经到达敌后区域内。当时我们朝鲜人民军也为当地老百姓做好事,基本上不做坏事,所以不少百姓信赖我们,我们就继续在敌后的铁原地区活动。
随后志愿军和人民军又开始进行了阵地作战,这个阶段人民军的资料就又比较多了,而且其勇敢顽强的作风也得到了参战各方的高度评价。我摘录一段人民军105坦克师团朱XX老人的回忆作为补充:
第五次战役时,我在麟蹄再次负伤。当时我们在麟蹄前面被敌人占领的高地进行争夺战。1951年4月26日,我们第四中队同金龚述率领的第五中队,左、右协同作战进攻高地。我们两人带领着队伍配合得很好,遇到危险时相互挽救了对方的生命。进攻高地时我们的进攻布阵是前面有一个小队,我后面安排左、右两个小队。国防军也有顽固分子。我们突破国防军一个小队阵地往前进攻时,国防军一个人隐蔽在战壕里向我们背后射击。金龚述发现后抓住他的枪说:“投降吧。”那敌人飞快夺回枪,金龚述被那敌人的枪对准了他的背部,当时我在离30米外看见,用手枪先打中了那敌人,救出了金龚述。此后,我们率领各自中队占领高地。敌人再次组织援兵往上攻击,我们死守高地击退几次敌人的攻击。每次敌人后退后,就会有敌人的炮击,我就下令让战士们卧倒。一次炮弹落在我们四人卧倒的附近,我也被炸得埋在了土里。我爬起来一看,两人已经牺牲,一人负伤,可我没事。当时我们中队指挥部和金龚述中队指挥部距离50米左右。在我们击退敌人攻击后,再次要进入阵地时,金龚述叫我“四中队长”,我刚一转身,炮弹就落到了我后面的阵地内,我被炸得滚下坡去。如果这时金龚述不叫我,我就没有命了。很幸运,我只是被炮弹碎片伤了腿。此后,金龚述冒着被炮弹炸着的危险跑过来,背着我去他们的阵地,叫卫生员处置我的伤。
下面我们来复盘抗美援朝战争过程。
抗美援朝大的战役有五次,这五次战役我军打赢第一、二、三次战役,第四次战役是平手,第五次战役先胜后败,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第一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规模比较小。志愿军刚刚入朝,对敌情地形都不熟悉,兵力也只有13兵团4个军,所以彭总准备先拿韩军练练手。
具体部署是,在美军为主力的东线,用42军两个师阻击美军进攻,在韩军为主力的西线,集中38、39、40军三个军又一个师(42军)准备围歼韩军两个师、美军一个师,即将入朝的50军、66军作为战役预备队——
两支部队还未入朝,就已经被志愿军司令部确定为全军预备队,可见第一次战役志愿军兵力有多么紧张。
换句话说,如果作战不利,50军、66军又没及时赶到,志愿军就要面临无预备队使用的危险局面。
至于远在山东还没启程的9兵团,则被志司内定为接替42军在东线阻击的部队。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中央军委对50、66军以及9兵团调兵令急如星火——在志愿军首次作战计划里,这些部队都安排了重要的任务,如果调动迟缓贻误军机,那就是不得了的大事。
但是战争总是充满变数,第一次战役双方错进错出,志愿军没有实现自己的战役企图,却阴差阳错对第二次战役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当时志愿军计划是在东线黄草岭、赴战岭两个点顶住美军攻势,集中主力准备在西线云山这个点吃掉韩军第一师、第六师以及美军骑兵第一师。
北朝鲜山岭纵横地势险峻,加上美军将领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所以,联军东西线部队被朝鲜狼岭山脉隔开了80多公里——这个巨大的美军战线缺口恰好可以让善于穿插渗透的志愿军大显身手。
但是要围歼西线这三个师就要切断其退路,这个迂回穿插任务就交给38军(还加强了42军一个师),要求38军必须迅速拿下熙川这个点,然后穿插到云山联军后背,将其聚而歼之。
战争一打响就出了意外,东线42军阻击很成功,39军、40军对云山攻击也很顺利,但是38军的穿插却出了问题,原因是38军在攻击熙川时出现情报失误,误认为守卫熙川的是美军黑人团。
因为是第一次出国与美军作战,当时志愿军打韩军没有任何心里负担,突然遇到美军就心里没底,于是38军军长梁兴初没有大胆进攻执行原定的穿插任务,没有及时堵上云山之敌后路,结果美军骑兵第一师在损失一个团之后跑掉了,连带韩军第1师、第6师也跑掉了大半。
歼灭战打成击溃战,彭总勃然大怒,在总结会上将梁兴初骂得狗血淋头,连“挥泪斩马谡”都喊出来了,受此刺激,也为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的辉煌表现埋下了伏笔。
志愿军初次作战虽然没有达到预期战役企图,但是却产生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由于美军损失不大(虽然韩军损失上万人,但在美军眼里,韩军损失是可以无视的),时任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由此判断志愿军出国兵力不多。
狂妄的麦克阿瑟决定继续执行之前的进攻计划——隔着一道巨大的狼岭山脉,东西线联军继续向中朝边境推进。然而这一次,美军就没有第一次战役的好运气了。
2 第二次战役
二次战役西线打得很出彩,东线却打得不好。
我们首先来看西线。
38军军长梁兴初被彭总一顿臭骂,本次战役憋足了劲要雪耻。
38军这支精锐也不负众望,首战德川一天就将韩7师歼灭大半,然后113师在14小时穿插作战72公里,如神兵天降占领了三所里、龙源里这两个要点,掐住了美8集团军后路。
接下来113师在三所里与龙源里这道闸门硬扛美9军与美骑1师南北进攻,弹药打完继之白刃,白刃断折继之血肉,一只志愿军轻步兵硬生生将兵力、火力都占绝对优势的美军士气打崩了。
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对这场阻击战有生动的描述。
西线战斗唯一的瑕疵就是博川方向的50军、66军打得不好。66军正面只有一个韩军第一师,50军正面也只有一个英军27旅,我军兵力都占据绝对优势。
然而50军与66军进攻却打成夹生饭,113师在三所里、龙源里都打成尸山血海,66军与50军竟然还没有拿下博川。结果在三所里、龙源里堵住的美军有一部分从博川后面的安州跑掉了。
我后来常常在想,假如在博川方向进攻的不是66军与50军这样的二流部队,而是4野的主力部队(也如同13兵团那样有三个月在东北整训的时间),在113师占领三所里与龙源里之后,迅速攻占博川,拿下安州,美军西线第8集团军就是瓮中之鳖,第二次战役战果就更为辉煌。
可惜!
尽管有上述的遗憾,西线作战志愿军也是大获全胜,西线联军差不多被打得全面崩溃。
但是东线打得不大好。
东线朝鲜地形都是崇山峻岭,美十军所辖陆战1师,第7师等部被复杂的地形分割成若干个相互无法联系的驻扎营地。
美军这样的态势本来是非常有利于我军分割围歼的,但是东线9兵团在11月中旬才进入朝鲜,本来就是长途跋涉,连棉衣都没配齐,进入朝鲜之后仅仅过了十天东线战斗就打响,东线9兵团也只能仓促投入战斗。
准备不充分,又缺乏在严寒地区的作战经验,导致9兵团在长津湖作战时最大的敌人还不是美军,而是朝鲜恶劣的气候。
9兵团在悄悄包围美军各个驻扎点之后,还是按照国内作战的惯例让部队提前一夜就进入潜伏阵地。结果在零下三十几度的低温中,潜伏一夜的士兵大面积冻死冻伤,次日吹冲锋号时才发现整连整营的部队都冻僵在地上。
不仅一线作战人员因为冻伤减员高达30%,而且9兵团大部分部队还延续与国民党军队作战模式,采用密集的人海战术冲锋。
在西线4野部队采用三三制战术3个班(9个小组)最大可以展开800米攻击宽度的时候,东线3野9兵团甚至出现过在一个100米宽的正面投入3个连(27个班)的兵力进行冲锋,攻击兵力密度是西线的几十倍!
东线9兵团志愿军战士的勇气是非常惊人的,但是在美军密集的火力网下牺牲也是惊人的。
西线13兵团以伤亡1万余人代价,歼灭敌军2.2万,不但交换比达到1:2.2,并且打崩了美军第8集团军。
在东线,9兵团光是冻死冻伤减员就高达3万,加上作战伤亡,总体减员达到4.8万,仅仅歼灭敌军1.4万,交换比高达3.4:1,错失全歼美陆战1师的大好时机。
第二次战役虽然有些遗憾,但是从战场态势来看却是志愿军全胜之局。
说实话,在美军越过三八线北上之时,对于中国的警告是不屑一顾的。麦克阿瑟就公开说过,如果中国军队参战将面临美军单方面的屠杀。
在麦克阿瑟看来,中国军队装备简陋只是一支轻步兵,怎么可能与装备、火力、后勤等各个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的美军作战?
结果麦克阿瑟被啪啪地打脸。
因为志愿军装备简陋,所以在任何恶劣的地形都可以迅速部署、快速机动,不依赖后勤,不需要重装备,任何敌军部署的漏洞都可以穿插渗透。
一支轻步兵居然可以打出大纵深快速穿插的战术,军一级的野战大部队也能变成风暴突击群,居然可以打出特种兵专利的胡蒂尔战术。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无处不在的志愿军战士以无畏的勇气以及旺盛的作战精神打得美军晕头转向,溃不成军。
二次战役面对志愿军排山倒海的攻势,美韩军大败亏输,一下子溃退300多公里,志愿军一举收复三八线以南广大的地区。
这场胜利震动了全世界。
面对朝鲜战场的惨败,为了挽回颜面,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口不择言地向外界表示——正在考虑在朝鲜战场使用原子弹。
这个表态没有吓倒中国人,反而在欧洲引发了恐慌,惊慌失措的英国首相艾德礼亲自飞到华盛顿,试图让杜鲁门亲口保证,如果要使用原子弹应事先取得英国的同意。
与此同时,金日成也亲自跑到北京向毛泽东表示感谢——在志愿军入朝之前,金日成都准备在中国东北建立流亡政府了,现在志愿军不但收复了北朝鲜绝大部分领土,连首都平壤都拿回来了。
这是复国之恩!
当然,金日成跑到北京不仅仅是表达感谢,也是要试探中国方面的态度——志愿军仅仅只是打到三八线为止,还是会继续南下拿下整个朝鲜半岛。
志愿军当然要越过三八线继续南下——来而不往非礼也,10月美军不顾中国的反复警告执意要越过三八线,现在这个三八线对于大获全胜的志愿军同样也不再有约束力。
3 第三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是志愿军的进攻战。
因为二次战役的惨败,被志愿军打得心胆俱寒的美军的防御部署是将韩军摆在一线,美军主力放在二线——这是一个很心机的部署。
美军的打算是,如果韩军能顶住志愿军第一波攻击,自己就协助韩军守一守,否则就用韩军做炮灰去迟滞志愿军攻势,美军主力可以跑得更快。
1950年12月31日,志愿军在结束第二次战役仅仅休整7天之后,就迅速发动了第三次战役,这次战役因为9兵团没有参战(因为在二次战役中损失太大伤了元气,不得不撤下来休整)所以总兵力锐减为30余万,相比正面的联军已经没有多大的兵力优势。
但是志愿军携大胜之威,气势如虹,开战不久就将韩军战线全部打崩,美军士气低落,也没有硬扛志愿军攻势的勇气,于是联军再次败退,从三八线撤到三七线。这一次,美军把韩国首都汉城(就是现在的首尔)也丢了。
志愿军虽然三战三捷,但也是强弩之末。
首先战线从中朝边境推进到三七线,后勤补给线延长了好几百公里,在美军飞机狂轰乱炸之下,后勤完全跟不上前线部队,导致一线部队粮弹奇缺,部分部队甚至已经开始断粮。
其次,连续经过三次战役,志愿军自身损失也很大,急需后方补充,但是当时后勤连粮食与弹药都运不上来,更何况是补充的新兵!
所以,1月8日之后,彭总断然下令志愿军停止追击。
彭总这个命令引发了金日成极大的不满,在金日成看来,志愿军在大胜之后停止进攻简直就是放虎归山,为此金日成还专门找到彭总要求志愿军继续进攻,彭总当然不会理会金日成的建议。
4 第四次战役
志愿军停止追击不久,1月25日美军就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美军选择进攻的时机很好,正好是志愿军前线部队青黄不接的时候。一线部队不但缺粮少弹,而且经过连续作战伤亡,兵力已经锐减到30来万,而美韩军经过大量补充,一线兵力甚至超过志愿军。
面对美军的攻势,志愿军节节防御感觉非常被动,为了保住才拿下来的汉城,志愿军在东线仓促组织了一场反击作战,企图击破东线联军,从而挫败联军攻势。
这就是第四次战役。
在四次战役中,彭总设计了一个西守东攻的作战计划。
西守,就是以38军、50军在汉江北岸阻击,迟滞美军前进速度;东攻,就是把东线美军放进来,让东西线美军前进速度产生差异,让东线美军更加深入我军腹地,然后集中主力对深入我军腹地的东线美军进行围歼。
如果这个计划顺利实施,东线美军在我打击下崩溃,那么西线美军因为侧翼动摇,其攻势自然冰消瓦解。
这个计划差一点点就成功了。
一开始计划执行很顺利,38军与50军在汉江北岸顽强的阻击让西线美军进展迟缓,被阻挡在京安里一线。东线美军则在我军故意放水下推进到砥平里、横城一线,东西线美军形成几十公里的落差。
2月11日,东线反击战打响,在横城的反击很顺利,我军歼灭美韩军1.2万,旋即向砥平里进行攻击。
砥平里是联系东西线美军的要点,这个点如果被志愿军拿下,不但东线美军全线溃败,而且西线美军也会因为右翼动摇,不得不停止在汉江北岸的攻势。
结果在砥平里志愿军遇到了硬钉子。
在砥平里美军有6000余人(志愿军情报失误,认为只有3000人不到),并且构筑了坚固的野战工事。志愿军集结了8个团万余人打了两天两夜,但是由于缺乏炮火支援,加上进攻协调组织不大好,没能攻克砥平里。
砥平里没有打下来,我军在东线的攻势只能草草结束,然后就只能放弃汉城,通过运动防御,志愿军又回到了三八线附近。
四次战役结束后已经是是1951年4月,国内二线部队包括3兵团、19兵团终于入朝参战,在后方休整的9兵团也整补完成,13兵团4个军连续参战4次战役,现在终于可以撤下来喘口气了。
但是考虑到国内调上来的部队缺乏与美军作战经验,所以13兵团也就是将损失较为严重的38、42军撤下去休整,留下39、40军继续参加第五次战役。
5 第五次战役
第五次战役我们参战高达11个军60余万人,而对峙的联军只有17个师34万人,我军兵力占据绝对优势。
但是,当时后勤情况却未得到根本改变,前线部队增加了一倍,后勤只能保障最低标准的供给,脆弱的后勤供给为后期战事蒙上一层不详的阴影。
经过4次战役,美军也基本掌握了志愿军的弱点,这就是后勤补给能力太差!
志愿军攻击作战基本只能靠自身携带的粮食弹药,后勤单位在作战之后只能给前线部队提供少量补给——这种脆弱的后勤能力导致志愿军最多只能打7天就弹尽粮绝,而且在缺乏机械化装备的情况下,志愿军作为一支轻步兵,每天撑死也只能推进30公里。
于是美军统帅李奇微就专门针对志愿军后勤的短板制定了一套针对性很强的战术。
这个战术说起来很简单,志愿军一旦发起进攻,美军就先跑为敬,每天最多后撤30公里,就这样消耗志愿军粮弹储备,等到7日后志愿军弹尽粮绝就组织部队打反击。
美军在不断总结并且针对性制定新战术打法,而志愿军因为兵力优势却反而有些轻敌大意。
我们第五次战役依然按照过去的方式猛冲猛打,西线打了三天基本就是一线平推,很难抓住主动后撤的美军,于是又把主力调到东线继续攻击,结果东线也只打了三天,基本复制西线作战过程——志愿军追,美军跑,两条腿志愿军追不上高度机械化的美军。
就这样志愿军攻击6天之后,随身携带的粮食弹药基本耗尽了。正当志愿军准备组织一线部队后撤转移之际,美军抓住这个时机发起了犀利的反击。
五次战役志愿军主力是刚刚从国内入朝的3兵团、19兵团以及二次战役后休整的9兵团,这些部队缺乏朝鲜作战经验,撤退组织得不大好,被美军机械化部队快速反击打得手忙脚乱,战线被撕开多个缺口,60军180师在春川方向陷入美军合围,遭受重大损失。
美军在反击得胜之后步步紧逼,在美军犀利的攻势下,志愿军很难组织起完整的战线抗击美军的攻击。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奇葩的阻击战不仅再次颠覆了美军将领的认知,而且让志愿军摆脱了不利的局面。
这就是铁原阻击战。
在铁原阻击战中表现最为出彩的就是63军189师,在没有任何野战工事的情况下,189师摆出一个天女散花的阵型硬生生抗住美军重装集团的反复冲击。
所谓天女散花阵型就是189师在长25公里纵深20公里总面积高达500平方公里的地域上将9400人的大部队分解成200多支小部队,每支部队防守一个小山头,每个点兵力都不多,但是整个防御体系特别有弹性。
虽然美军在兵力、火力、装备、后勤等方面拥有压倒性优势,但是美军强大的冲击动能撞在这个像网一样的防御体系上,其动能迅速被整张网吸收化解于无形。
当然,这个特殊的战术也只有志愿军这样具有高度纪律性以及牺牲精神的军队才能采用,这个天女散花阵型的核心是每一个山头的小部队都要成为一个顽强的据点,面对美军压倒性兵力火力攻击不能迅速溃散。
因为189师的顽强阻击不但极大消耗了美军的攻击锐气,也为后续部队争取了修建野战工事的时间,然后志愿军迅速在铁原一线构筑了完整的防御阵线,稳定了战局。
6 抗美援朝胜利总结
总结一下抗美援朝的全部5次战役。
前两次战役因为麦克阿瑟狂妄自大,分兵冒进,在战线上留下巨大的缺口被志愿军抓着这个漏洞打得大败亏输,从此美军不管进攻还是防守都要组织一条严密完整的战线,严防志愿军穿插渗透。
按: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印军同样犯下了美军曾经犯过的错误,其战线松松垮垮留下太多可以穿插的空隙,结果被打得满地找牙。
但是在第三次战役中,美军发现,即使组织严整的战线,依然防不住能聚能散穿插渗透如同水银泻地的志愿军。
没办法,在第四次、五次战役里美军就执行先跑为敬的磁性战术,利用志愿军后勤补给的短板——等到志愿军弹尽粮绝后打反击。
但是五次战役后期的铁原阻击战再次刷新了美军的三观——志愿军在极其不利的战场态势下居然可以用天女散花的奇葩战术来稳定战线。
美军在如此有利的局面下都没能赢得胜利,这个时候美国人终于明白,自己虽然在装备、火力、后勤等方面有绝对优势,但是面对轻步兵巅峰,能够将“能聚能散”做到极致的志愿军却完全没有取得胜利的信心,这才开始了板门店谈判。
板门店谈判后双方又反复拉锯了好几年。
志愿军一时没法弥补自己在后勤上的短板——这主要还是工业能力太差,所以放弃了发起大规模战役,采用零敲牛皮糖的模式给美军放血。
具体模式很简单,志愿军因为战斗精神无比旺盛,小群作战技巧娴熟,所以战场中间地带完全被志愿军控制。
志愿军利用这个优势,将部队提前潜伏在美军阵地前(最近距离美军阵地只有几十米),然后天一亮就突然发起攻击。
美军面对这样的攻势完全无法抵御,志愿军就这样每次只攻击美军一个连级阵地,每次歼灭一个连来给美军放血。一个季节攻势就能敲掉联军好几万人。
美军也想利用自己装备与火力的优势发动小规模攻击来给志愿军放血,但是志愿军却发明了反斜面坑道战术成功化解了美军的火力优势。
这个反斜面坑道战术非常经典,是志愿军在装备火力居于绝对劣势下智慧的结晶。
在抗美援朝战争初期,志愿军还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在正斜面构筑野战工事来防御美军攻击,后面发现在正斜面构筑工事完全没用——
主要是美军火力太猛了,其炮弹与航空炸弹完全不计代价的乱炸,不管构筑多么坚固的工事也没法扛住美军暴雨般的轰炸。
所以在抗美援朝后期,志愿军发明了反斜面坑道战术,将屯兵坑道构筑在山岭的反斜面,在反斜面,美军炮弹与航空炸弹很难直接攻击到。等到美军发起攻击后,志愿军就从坑道里出来,躲在棱线后扔手雷。
这套战术让美军火力优势完全无法发挥,在志愿军没有发明反斜面战术之前,美军平均发射40—60发炮弹就能杀伤志愿军1人,在发明反斜面战术之后,美军平均要发射660发炮弹才能杀伤志愿军1人。
即使美军占领正斜面阵地,控制棱线也很难直接进攻反斜面志愿军坑道——因为反斜面坑道又处于对面志愿军阵地火力保护之下,不仅如此,美军如果不拿下反斜面志愿军坑道,又无法组织对下一个志愿军阵地的进攻,因为一旦美军进攻,这些反斜面坑道又成为从后面倒打美军后背的火力点。
最神奇的是,志愿军发明的这个反斜面坑道战术美军还没法模仿。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一旦敌军控制棱线,就可以通过火力打击切断这个反斜面坑道的后勤补给线,也只有志愿军这样具有高度信仰并且自我牺牲精神的部队,在后勤补给切断后还能顽强坚持下来。
大家知道上甘岭战役中,我军坑道部队是怎样在补给中断之后坚持下来的吗?
喝尿!部队集体喝尿!最长有支部队整整喝了21天人尿!
就这样,志愿军用自己的智慧以及高度自我牺牲的精神在抗美援朝后期的反复拉锯战中做到攻必克,守必固,打得火力与装备都有绝对优势的美军完全没有脾气。
在抗美援朝后期,志愿军还利用控制战场中间地带的优势,发明了冷枪冷炮战术,对防线上的美军进行广泛的狙击比赛。所谓冷枪冷炮就是利用美军换防、洗漱、解手、透风等等机会对美军进行狙击。
这场狙击战仅1952年5月—8月就击杀联军1.3万人,差不多相当于一场战役的战果。到了冷枪冷炮狙击战后期,美军几乎就是缩在防线里一动也不敢动,连大便都是拉在罐头铁盒里往外扔,士气越来越低落。
而美军虽然也有专业的狙击手,但是因为丧失了中间地带的控制权,所以根本无法组织起对志愿军狙击战的有效反击。
1953年7月,美军在胜利完全无望,部队士气也越来越低落的情况下,无可奈何地签订了停战协议。
抗美援朝战争,志愿军从鸭绿江边打到三八线签订停战协议,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数十万志愿军将士卧冰嚼雪,以大无畏的精神打出了国威与军威,塑造了一座现代战争标杆级的丰碑。
这是中国在百年屈辱的历史中第一次用铁与火的方式赢得世界的尊重。
今天中国能够屹立在东方,是因为我们的前面站着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以及19万有名无名的烈士;
在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长河中,抗美援朝战争是凤凰迎风重生燃烧的火焰,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感谢那些为了重塑民族尊严而燃烧自己的志愿军将士。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号,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
知乎:花猫哥哥,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
因为有这么一群送外卖的女人。
不想看图的国男们,可以看看文字,看看中国新时代女性是如何理直气壮“送外卖”的,省得以后被骗接盘。
今天我碰到了一件令我匪夷所思的事情。
我和朋友(女)去中超买食物(当时我们都戴着口罩,),碰(未和她打招呼,她没认出来)到的那位来自西安的同学(跟波兰人谈恋爱,未婚先孕,正在备孕),她在中超里和老板娘夸夸其谈,说自己的波兰男朋友不关心他,说她怀孕如何痛苦。
这都无所谓,但是当她说"当我波兰男朋友这么冷漠对我,我都极其包容,因为我想着文化差异嘛,要是我谈了个国男,我的分分钟两耳光扇过去!”我很震惊,这凭什么,为什么穷得吊儿郎当的波兰人就可以无限被包容,中国男人就必须对她无限好,否则就是两耳光,我觉得这是对我们的侮辱。
后来出了超市,实在忍不住了,就问了问我的朋友,她居然也认同那个姑娘的,她说"这不是双标,不是区别对待,这是文化差异,她男朋友是波兰人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这样,所以那样对她,情有可原。但是中国男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要对女生百般呵护,要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一旦对女孩子冷漠了就应该被责罚。”
虽然她们这么说,但我还是坚持我的看法,这是一种双标,是一种侮辱。后来我见再讨论下去会很尴尬,就岔开话题了。这难道不是一种侮辱吗?凭什么对中国男人要求就必须这样那样,对波兰男友就可以无限包容?
作者PS:渣男送盘,老实人接盘,所以国男不能太老实。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希腊罗马伪史论,都已经够奇葩了。
还没过百年呢,没想到苏联伪史论的都有了。。。
(全文稍微有点长,大约需要10分钟左右,这里有你想要的98%以上的观点,汇集了各位小可爱的智慧和输出,请耐心看完)(不建议跳读欧)
(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可评论可留言,欢迎友善交流,随时抱上更新推文中)
因为高价彩礼分手的,听过。
因为买婚房谈崩的,听过;
因为双方家长棒打鸳鸯分手的,听过;
因为劈腿分手的,听过;
......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但因为要吃“拦门酒”摔花就走的,头一次听说。
不得不说,每个地方有各自的习俗。而贵州又是全国能吃辣好喝酒的省份之一。
入乡随俗,设“拦门酒”没错,但排场确实有点大了,整整两排凳子上都摆满了。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
视频中最起码有20个凳子,一个凳子上两杯。一个一次性塑料杯子装满可达300ml,算不装满的吧,一杯250ml,两杯加起来就有1斤了。
我不知道贵州的迎亲队伍大概有多少,即便有20人,也得每人平均喝掉一斤白酒。
结婚本来是喜事,意思意思差不多就行了,为何一定要把气氛搞得这么僵持不下。传说贵州人民酒量是好,但迎亲当天还有很多事要办,迎亲队伍还要接了新娘后返回到新郎家。迎亲的人全部喝醉了,路上万一出点事,他们的安全又如何保证尼?
结婚的确是人生的头等大事,需要办得热热闹闹的。但凡事都要把持好一个度。俗话说得好,物极必反。
我看到了小伙伴的评论,一杯可能不到300ml,大概可能只有2-3两,也就是100-150ml左右。但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其实总的杯数也不少的。如果是实打实的喝,要全部喝完,我看有点悬乎。
对于部分酒精过敏体质,遇到这种场合和情况,可以说是超级难堪了。我们自己出于安全考虑委婉拒绝,毕竟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最为清楚,别人却觉得你这人不够意思,不够爽快。
以下内容为引用:
根据《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发醉酒人心脏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作,导致伤残、死亡等损害后果的情况下,是否知道对方的身体状况,成为同饮人应否承担过错责任的前提。如果同饮人不了解,在劝了少量酒的情况下,诱发对方疾病,此时同饮人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依据《民法通则》中的公平责任原则,同饮人应承担一部分赔偿责任。如果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劝了大量的酒,则应按照《侵权责任法》的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2.强迫性劝酒
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当然,此种情况下,醉酒人也有一定的过错,因为这种强迫并非是暴力性的,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应当减轻劝酒人的赔偿责任。另外,劝酒,还要认清对象。根据法律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饮酒不在未成年人的可为之列。《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3.酒后进行驾车、游泳、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
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因为此时共同饮酒人应对醉酒的人负有加以阻止的义务。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免责。同样,在明知一方喝多、神志不清的情况下,同饮人应及时予以劝阻。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以致出现意外,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果未将醉酒人送回而发生类似“酒后跌伤”等情况,同饮人是否要承担责任呢?对此,应结合饮酒者当时的神志状况来加以判定。如果饮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此时同饮人负有一定的监护照顾义务。如果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让其达到有人照顾的情况(比如家中无人),此时若出现意外,根据《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同饮人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有的小伙伴评论说,自己也做过伴郎,也经历经历过“拦门酒”,但庆幸的是杯子里是水,自己没醉。
当过伴郎,替新郎挡过一杯拦门酒,喝了,没醉,杯子里是水。这事分人,习俗是死的,人是活的。
的确有些习俗是几千年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不好的习俗,甚至是陋俗,短期内可能无法一下子被取缔,它的矫正和根除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必要的仪式感很重要,但我们绝不能拿生命开玩笑。
遇上结婚嫁娶,亲朋好友,本来也是图个喜庆,这么一杯杯正二八斤的白酒,除了难堪还是难堪。如果人人迎亲都如这般,必须实打实的喝完,估计以后也没几个亲戚敢再去迎亲了。
回过头来,再看视频,视频中的一个细节让人五味杂陈。看着摆得整整齐齐的两排白酒,迎亲队伍都愣住了,有的抱着礼品,有的两手空空立在那里。唯独有一个穿着粉色衣服的女子,看着众人没有反应,自己默默地弯腰蹲下去,端起一杯白酒毫不犹豫地就直接一口干了。
看到这个场面,暂且不论这位女子酒量如何。自己看了着实有点心酸。我想这位女子和新郎关系一定不错吧。在这种僵持不下的情况下,她做了第一个举杯的人。说实话,我作为一个男生,都觉得自愧不如。
不提倡劝酒,也不提倡过度饮酒,但我打心里地敬佩这位女子是条“汉子”。
换一个场景,我们便可以想象。当你落水后孤立无援的时候,岸上的人都在看,而只有一人二话不说赶紧想办法怎么才能让你上岸。
2020/12/5更新:
翻了几百条评论和留言,也貌似只有一个小可爱和我一样,注意到了视频中二话不说直接干掉一杯的“汉子”
看到你称赞这位喝酒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想起来在一个法学生的问题下面,也看到一个答主称赞一位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子敬她是条汉子,结果就来了一群拳师疯狂打拳,我感觉你也要小心了
看到这里,首先感谢这位小可爱的关心。忍不住延伸一下,其实视频中我称赞为汉子的女子,和状告迪士尼的女孩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状告迪士尼的女孩和新郎倒是有几分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9年1月30日,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小王进入上海迪士尼乐园时被园方工作人员翻包检查,并禁止其携带零食入园,小王认为园方此规则不合法,侵犯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便将上海迪士尼乐园告上了法庭。
面对存在的这种明显不合理的搜包、不让带零食行为,其他消费者都选择做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而唯独她勇敢地站出来反抗,捍卫了自己的权益。
新郎也是一样,面对这种“拦门酒”陋俗也不再沉默,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闹归闹,但不要太过分。
甚至有网友称赞,新郎的做法“大快人心”、“他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
而视频中饮酒的女子选择的是服从,她的初衷当然是义字当头,为新郎解围,让其赶紧迎到亲。脱离难堪的局面。
除了上述问题,评论区讨论最多的,是有关于新郎的体面与尊严。有小伙伴说,迎亲的时候就不应该让新郎处于极其尴尬的状态。
众人都站在原地不同,难道让新郎给队伍的人劝酒嘛?我想以新郎的性格,此事绝无可能。
还好我们这里的习俗是不闹新郎新娘,不管怎样都保证新郎新娘足够体面…
新婚那天新郎基本不用喝酒。
闹归闹,玩归玩,但凡事都要有个度。用我们内心仅存的同理心,来确保给新郎足够的体面。
骂人不骂祖,打人不打脸。成年人都不易,请给新郎i新娘保留最后一点最起码的尊严,或者尊重。
引用一位高赞小伙伴的话说:
结婚嘛,两个家庭都开开心心的事,这个开心的前提是新郎新娘都神志清醒的站在那里给大家参观,而不是新郎新娘衣冠不整,酒水糊涂的面貌出现。
(作者:多说先生)
不用人主家多说,被要求去当伴郎或伴娘的。结婚当日伴郎要穿西服西裤加皮鞋,伴娘也要稍微收拾一下,穿事先准备的礼服。
至少要穿戴稍微正式一点,得体一点,以式对婚礼的重视和对新娘新娘的尊重,但势头绝不能盖过新郎或新娘,抢了新人的风头。这是细节,也是最基本的礼节。
(来自抖音视频截图)
来自抖音新郎新娘发视频回应:
新郎:
没想到结婚视频收到那么广大网友的关注。现在我给大家说一下当时的情况。当初是我冲动啊和不了解一些情况,才导致此事件的发生。
后来经过我们双方沟通,误会解除。我们的婚礼正常举行
新娘:
没想到被网友说的那么严重。但是这个误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感情。所以,希望广大网友不要再关注此事情啊
尽管迎亲过程比较“曲折”,甚至有点“喜剧”,但结局还是美好的。祝新娘新娘百年好合!
看到有小伙伴回答和留言说新郎情商和智商都不高的:
引用小伙伴的回答:
只能说新郎情商、智商都不高。
对于这个说法我不能完全认同。就像网友说,无论是开心还是闹着玩图个喜气。至少事先新郎新娘两人之间互相通个气(关于拦门酒的处理方式,具体有没有事先告知,这些其实都不得而知)。
新郎心里也好有个准备,想好拆招的方法,比如网友说的洒红包、故意一拥而上把酒打翻等等。但从视频中看,一群人呆站在那里,显然对这个突发情况是没有准备的。
洒红包确实管用,评论里很多人都有实战经验可以学习参考。
但问题是,如果没有事先告知,没有策划和准备,红包从哪里来?
当然了,这种情况也可以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如果情商高一点,也不会摔花就走。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当一个人比较恼火的时候,情绪上来了,那几分种内是没有冷静的。尽管知道自己的做法也欠妥。但还是本能地做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对新郎的做法我们还是需要一定的宽容。
用网上最近比较火的一句话开个头:
我们仍认为我们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家乡摆脱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大悲大叹之时,偶尔总有那么一两个暖心的故事,让人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或者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淡无奇,内心却已激起千层暖流。有一个回答中,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哥们迎亲的经历:
有几个人说开车,说喝不了。老丈人就说,没关系没关系,酒喝不了,那就吃块糖,一样甜甜美美。等晚上你们再好好喝。
然后新郎酒端了最近的酒杯,因为平时也不喝酒,就抿了一口。另外有两个同去的哥们好酒,就端了一杯一口干了。
老丈人还说,少喝点,这是自己酿的,烈得很。然后歌声就换了,周围的小伙子就把凳子抬开了,酒就他们自己喝了。
作者:Tensor
人间百态,遇上一个好的老丈人也是三生有幸。身体要紧,这才是好的楷模。
俗话说,“女婿抵半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心疼女婿就是心疼自己的女儿。这样的结合才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最诚挚的祝福。
2020/12/6更:
过了一夜,消息99+,如约继续更文。尽管比较多,但是各位小可爱们、大可爱们发的每一条消息、回答或者评论我基本上都会仔细看的。
有的回复了,有的相似的问题其他的小伙伴也热心地回答了。看了小伙伴的评论,约莫估计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是想着帮新郎如何拆招、如何解围、出谋化策的。
现如今很多人都说各种动不动就网络暴力什么的。我想说的是,任何事都有它的两面性,关键看你怎么用了。
就比如说这网络,尽管有的时候会不经意间遭受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但在信息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你想要了解的信息。
回到这件事情上,假定在其他都不变的情况下,新郎但凡是在迎亲前上网搜一搜,提前想想“拦门酒”的预防措施,也不至于在现场落得如此不堪。
持续更新的回答和评论中,一个声音特别响亮,那就是要坚决摒弃陋习。
有一个小伙伴是这么说的:
我姐结婚那天,就有人闹新郎,这是日照那面风俗,大冷的冬天,就有人把我姐夫脱的只剩内衣扔进了海里!真的扔进了海里!
我都懵了,竟然来真的,这人的身体怎么受得了,但是你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所以建议取消这种没有任何意义的婚闹!
(作者:希刺克厉夫)
看到这里其实有点心酸的,尤其是“还不能生气,只能默默忍受”。言外之意,一旦你生气了,别人立马就炮轰你,什么开不起玩笑,什么情商不够高等等。站在制高点,以高标准来束缚和要求你。
我想,不能说全部,但很多人都应该经历过或听说过比较过分的婚闹陋习。也正是因为经历过痛苦,所以对于这种婚闹才更加反感和厌恶。
当然我相信,通过这件事情发酵、传播、讨论,也会给其他人更多的思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推动摒弃陋习有一定的意义。
2020/12/6更:
继续深扒,延伸思考。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天在翻小伙伴们的回答时,看到一个赞并不多但比较新奇的观点。其中提到了“服从性意识”。特意抱上来与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原文如下:
喝还是不喝,放在职业群体叫服从性测试。放农村就是势力比拼了,看过树先生吧,桌子上的树哥回里屋还是给村长儿子跪下了。决定事务发展的不是表面的技巧,而是内在实力。这里的摔花走人就是一种实力展示,最后依然抱得新娘走说明大家都认可这种实力。有人看到爱情有人看到习俗,现实如我看到的是一场交易之中的主被动关系。
作者:mayan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我查阅了“服从”、“意识”、“势力”的定义:
服从:外部明确命令引发的跟随他人的行为(多发于军队,威权体制)。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
势力:一指权力,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二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三指方言。犹派头,架子;四犹势利。
关于服从和意识,很好理解,这里所说的“势力”大概就是指“处于高位而产生的威力”或更接近“方言中的派头,架子”的意思。
而结合这么一出“拦门酒”闹剧,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的画面就是公司团建中的“服从性意识”训练。参加过团建的人都知道,尽管那些活动看起来很简单,也很无聊。甚至很多人认为团建是很傻的活动。但细思恐极,这团建中其实有很多讲究的。
在团建设计之处,有些活动和行为是有标准答案的,根据“导演”的设计,在特定的情况下,总有一些环节是很难去选择做某一种行为,但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会被认为是不服从组织,无团队意识。
这时候,老板包括你的领导想看到的必然是你的服从,个人服从组织的意识。有时候结果不好也重要,但要是没有服从的意识,那距离outing也就不远了。
而为什么他们认为能在很短的2-5天之内,通过团建的表现能够大致看出一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据大概是:一个人的状态和行为在短暂的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是保持不变的,且可以从微观的表情和细节体现出来。
回到正题上来,在职业群体中有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组织,理所当然。但对于婚姻来说,众人都在提倡男女,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并不存在所谓的上下级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所以,自然也不存在新郎是否应该具备“服从性意识”的说法。
那就只能是第二种势力比拼了。但这并不局限于农村。这种势力的比拼,在大城市也屡见不鲜。我们常常听说农村穷小子入住家境优越的独女,做了上门女婿,受气且没有话语权(当然这里之只是部分,有很多家庭还是很幸福的)。大概也就是在“势力比拼”和“实力比拼”中处于弱的一方。
而视频中的新郎摔花出走,又继续迎亲成功,且随后两人发抖音澄清是误会。这个结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在“势力比拼”中成了赢家。
2020/12/7晚更:
到这里,文章更新已经接近尾身了,说几句比较煽情的话吧。
从2020/12/2起一直到今天,这几天的时间里。承蒙各位小伙伴不弃和抬爱。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高赞超过1000、阅读量25W+的文章。
说实话这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
不是客套的话,能有这个结果其实都是各位小伙伴们,包括更多优秀的答主支持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我们各位小伙伴一起的贡献值的总和。
我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人,也是一个温和之人,正面的观点会倾听,反面的观点也能接受和认同。
在小伙伴们的支持下,这几天也从来没有断更过。当然,可能有部分小伙伴觉得太累赘了。我也看到了评论。
确实有点长,大概快接近7000字了吧。语言没有经过组织,很乱。希望再接再厉,能与各位小伙伴们一起讨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哪怕只是无聊的时候瞎扯扯,也可。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每天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
2020/12/8更:
如上说《结尾的话》,关于“如何看到‘贵州新郎接亲被逼喝白酒当场摔花走人”的文已经高一段落了。从今天起,隔三差五更新一点其他的讨论与分享。
本来已经不打算在这个基础上更新了,主要考虑有两点:
第一、文章已经超过7000字了,太长了,让人感觉压抑。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看完这么多字,对大多数人来说简直太折磨了。读者的体验感大大地降低了。说实话,作为答主,心里是有一定的愧疚的。我愧疚的不是我的观点是否能被小伙伴们认同,而是不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小伙伴们花最短的时间能读懂你要表达的观点。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的确是极其宝贵的。哪怕是逛知乎的时间也是宝贵的。
第二、要尽可能保证文章的质量。
我常常会反复地看自己堆的文字,不断细嚼。我一直认为,不管自己的表达水平如何,码出来的字一定要对读者负责,也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推敲和考验。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遵旨。尽管断断续续,但从高中起到现在码字的爱好也从来没间断过。
但是今天看到有5人追更,还是忍不住又来更新了。没错,尽管前面提到的两点顾虑使得我失去了动力。但转念一想,喜欢小伙伴自然会一直看着你的更新。不感冒的,即便只堆了一句话,他都不愿意点开折叠。所以,我决定了。从今天起,在这片文章下继续更新。内容不限,先说好,想到啥说啥。
留言和评论也可以继续,大家一起继续讨论。未来方便追踪,我也会标注出更新时间。如“2020/12/8更:”
2020/12/12更:
最近一个问题突然从朋友口里蹦出来,“你觉得人为什么要结婚?”。我瞬间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我要说繁衍后代,他必然会问,科技如此发达,有试管婴儿,为什么非要结婚才能繁衍后代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相互扶持,他必然会说亲人朋友也可以相互扶持帮助,要是再混得差一点,说不定国家都会寄予帮助。所以,为什么一定要通过结婚卡号互相扶持尼?有道理……
我要说是过一个更好的生活,他必然会说,单身的时候,他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自己挣的钱随意支配,结婚了就没那么自由了。所以,在如今压力山大的今天,结婚酒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吗?有道理……
……
思考了近一分钟,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如果说非要一个答案的话,那可能是老祖宗就是这么过来的,我们大多数人可能到了一定阶段也应该这么做。固定的阶段做应该做的事情吧。
从他的表情看出,显然他对这个回答是不满意的。但我不能敷衍了事,确实是回答不上来。至少说以我目前所知所学不能自圆其说地给出一个原因。
2020/12/17更:
最近有点忙,尽管更文比较少。但还是会浏览看看最新的动态。是不是看到有很多新赞,内心还是忍不住有点激动。
悄悄地告诉大家,有那么一瞬间,我有一个梦想。我想通过持续努力突破人生的第一个1W+的赞。但是我知道,就目前还是有肉眼可见的差距(其实就是鸿沟……)
对于新赞我也思考了一下。我觉得可能是因为编辑看我太可怜了,辛辛苦苦码了这么长,就顺便推荐了一下。大概是不想让持续坚持输出的人心寒。当然,有可能这一切都是我自己构想出来的。
在这么多评论中,我看到也有极个别人说我是营销号。其实,说实话,内心还是买开心的。能把我这种文看作是营销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也是对我的一种认可。
我也一样某一天,这篇持续更新的文能获得1W+的赞。加油 打工人,明天继续搬砖!
最近,浙江一对夫妻因为孩子到底跟谁姓的问题产生了争执,男女双方包括家长互相都不妥协。最终闹上法庭离婚,孩子才三个月大,判给了丈夫带。
我也做了相应的回答,因为考虑到是同一个话题,所以特意附上回答,仅供大家交流讨论:
各位小可爱的留言评论回答,我都会一个个看的,可以继续更新,我也会挑选出部分更新到回答里,供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哦!一起感受人间百态。
最后给一个小小的赞和关注呗(卑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