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贡献票房的主力军,到目前为止,从来都不是网民。
贴吧,豆瓣,天涯,知乎,微博甚至网易等社交评论网站有一个坏处,就是你上久了之后,你会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一切。
现在网络舆论的威力是挺大,但远没大到你凑集几十个影评人,内行,作家,段子手在知乎微博豆瓣上骂一骂“去看的人就是猪”,就不会有人去看。
为啥叫商业电影?
因为这件商品,从一开始,压根就没想过赚你的钱。
就像卫生巾,它是卖给女人的,天经地义,且从来没在宣传语上写过“男人也可以试试哟”。
你不爽,你觉着凭啥自己不能用,你指着它大叫,“草,老子不买你,你就会倒闭。”然后集结一帮同样憎恨自己不能用卫生巾,搞不懂为啥女人会买卫生巾的爷们,组成“反卫生巾帝国天团”,在贴吧里刷屏,在知乎里提问,在微博里转发。
你抵制卫生巾,认为帮女朋友买卫生巾的其他男人和去买卫生巾的姑娘都是无法理解的,你抵制他们,鄙视他们,归根结底是因为。
“我们这里,有这么大一群人都讨厌的东西,凭什么还有人去买账?”
是的,当你开始这么想的时候,当你在同一阵营互相洗脑误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时候,你就沦为了,最大的【根据有关规则不能发出的词语】。
郭敬明拍片,从来没叫讨厌他的人去看,你偏要去。
韩寒拍片,从来没叫黑他的人去看,你偏要去。
何老师拍片,从来没想过不看《快乐大本营》的人去看,你偏要去。
苏有朋拍片,压根不想人去看,你还是要去。
看完后,在网上找到一群同样跟你闲的得屁股痛的人一起骂,一起吐槽,一起狂欢,酣畅处,你竟开始觉得,认为好看的人都是【根据有关规则不能发出的词语】了?
有必要吗?
没啥必要。
苏有朋的《左耳》烂吧?很烂。又如何?电影院哭得稀里哗啦的人少了?你朋友间说好看的人少了?你的上司同事觉得好看的,少了?
这些人,要么喜欢苏有朋,要么不挑,要么喜欢帅哥美女,要么吃了晚饭闲着没事,要么可以看完电影后约炮开房。
这一类人,比网上类似我这样逛B站看里番刷知乎玩微博扒各种盗版电影的单身愤青狗,多到喜马拉山去。
他们充实得还真轮不到我们这群键盘侠,自认懂行,或者干脆就是业内的来教育,批评,审判。
通过这种审判,彰显自身的品味。
说远点。
周立波是个【根据有关规则不能发出的词语】大家都知道,但这样的【根据有关规则不能发出的词语】,在你的现实中,少了?
你亲戚就没有重男轻女的?
你三叔就没说过“女人就该好好在家带孩子”?
你二大爷就没说过“这有钱人这么多钱不给点给我真是不善良,有钱人都是傻逼“?
你好朋友的男朋友,就没有劈腿几万条之后,还和你好朋友在一起?
周立波靠着这一群人养活,把话说给这一群人听,或许他活到五十岁的脑子也装着这个想法,他改不了,也没必要改。
所以你骂他一句S【根据有关规则不能发出的】,叫你的小孩不要学他,叫你朋友一起鄙视他,就够。
但你恨他,恨不得他从地球上消失,那就不对。
这世界上,有爱看小时代的,有不爱看小时代的。
有电影专业人士,有非电影专业人士。
有喜欢胖虎的,有喜欢小夫的。
有瞧不起索隆的,有看不起路飞的。
有把榴莲当饭吃的,有一辈子不吃榴莲的。
有喜欢郭德纲的,有恨不得郭德纲去吃大便的。
有天天上网的,还有很多压根不上网的。
几十亿种生活方式,几亿种三观,找到属于自己的族群,三观相同小团体,写点团体内都看得懂的话骂点团体内都懂的词儿,再和另一个对立团体进行互黑,辩论,甚至吵架互相瞧不起,都行。
但当你把对面那一团体的人当成【根据有关规则不能发出的词语】,还要到处去宣传的时候,那你,也差不离了。
记住,网民,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
这世界儿,还是属于现充。
跟三体的。
《聂隐娘》宣传语中有一句话。
一个人,没有同类。
借用一下。
一个人,找到同类。
然后闭嘴。
-完-
PS:
对你们来说电影不是必需品,对我来说是。
然后你们要说我装逼,我就会说是啊,我本来就装逼。
然后你们想利用自己的价值观三观来说服我,说我错了。
但是我压根一点
一丁点
也不想听你们的价值观三观:)
再强调一遍。
是真的不想听哟:)
以及另外一个PS:
我不知道连我这个答案都一直举报,举报到逼着我修改的人,你们是有多强壮呢。
【有关词语】自己参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