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村本质上,其实是贾府或者四大家族选出来的,替那些迷恋享受的逐渐退出一线角力场的普遍不成器的家族三四代们,在当朝权力舞台中央,继续打理照拂家族利益的“白手套”和代理人。
但历来,很多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都比较简单化和脸谱化,认为他不过就是个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奸诈小人罢了。
于是,只能或大意或懒惰地错过那些曹雪芹巧妙安排给他的,很多看上去非常诡异的设定。
比如贾雨村这个人,明明书里都是小人作为,但登场时却给他安排了个身躯高大,容貌甚伟的大气外型。
比如。他与贾府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却偏偏姓贾,且与甄家与贾府都算的上关系密切,不但感情上或比邻互访,或经常走动,而且在实际上还有恩惠输送。甚至他这样一个被读者和时人唾骂的被讨厌的人,竟然被安排成冰清玉洁,孤标傲世的林黛玉的启蒙恩师。书中虽然没明写,但他的开蒙肯定对林黛玉魁夺菊花诗堪怜咏絮才,有至深影响。
贾雨村过河拆桥也就罢了。干嘛安排他教林黛玉啊?不是玷污了林妹妹的冰清玉洁?
一切的答案,都是因为,贾雨村在书中大部分时间或者相当时段,其实充当的就是贾府在当朝权力舞台上的“白手套”。
所以这个人,与贾府在关系上,不能太远。
这个白手套后来逐渐尾大不掉,对贾府进行狮子大开口般的反噬反咬和搬石砸脚,并且在对皇朝权力的终极争夺中背叛贾府,赌对阵营,后话不提。但是起码贾府栽培他,培养他,豢养他的前期,他的职责就是替逐渐退居舞台幕后的贾府平事儿,扛雷。
因此上,贾雨村从人设上,就不可能能太废,太猥琐,太无能。书中对他的评价是,才干优长,但有贪酷之弊。注意,这两句话,没有一个字是说他昏庸,混账和糊涂。很有才干,但手辣心黑,兜得转,玩得开,符合一个代理人和白手套基本的素质要求。
说到底,红楼的宗义,贾府的结局,根本也不是想反映什么封建社会末世,统治阶级即便再苦心经营,也难以避免走向灭亡。
真相是,从豪门权贵代际的传接规律来讲,历代王朝,像贾府这种开国勋贵,随着时间推移,在官职上,一辈不如一辈是必然的。那些在封建皇朝开国之初,官场权势极其煊赫的一代目,二代目,在退出权力舞台之后,整个家族的后辈,无论有意识无意识,都会走向一个甘愿退隐权力舞台之后,不直接占据高官显位,不直接掌握实际权力,而是像改开后很多做实业的初代民营企业家的儿女们一样,讨厌劳累的实业经营,迷恋潇洒的财务投资,追求享受,追求余暇。
比如贾政虽然痛责宝玉不读书,不上进,对走上仕途争夺实权高位的前台经营没兴趣,其实他自己也同样厌恶官场点卯,案牍劳形,一心想要退隐而不得。
所以贾府以及一代目二代目都已去世的四大家族,客观上都需要选送一个有才干,有功名利禄心,争权夺利欲的人出来,替他们走上前台,做他们的利益代理人。
而贾雨村,就是这么被选中的。
英莲,作为贾雨村建功献投名状的开局第一案,他要是主持了正义,那就奇了怪了!不合逻辑,不合书理了。
包括赖尚荣,后来做了一个实权县令,直接权力比贾琏,贾蓉他们都大,但本质上也是一个贾府培养的白手套。
从这个意义上说,英莲,冯渊,都是被用来开张祭旗的。
也因此,他们的名字,一个叫“应怜”,一个叫“逢冤”。
可怜透顶,冤枉极了。
大不了还你半块烂饼
因为贾雨村钻入的,是一个浑然天成的「圈套」。
其实综合当时的官场和司法制度,薛蟠的人命官司并不容易搞定,四大家庭中的贾、王、薛三家,包括黛玉之父林如海,颇费了一番心思。
先说王家。
书中说薛蟠入京是送妹妹薛宝钗待选,第三回借林黛玉的视角,交待薛蟠其实是倚财仗势打死了人命,正在审理。舅舅王子腾「得了信,遣人来告诉这边,意欲唤取进京之意」。因为人命官司,其实薛家已经在应天府迁延了一年多。
王子腾得了什么信?为什么正在审理,现在又可以进京了?(这里又涉及到《红楼梦》有没有平行叙事的争议,我倾向于是线性的,所以王子腾的信在前。)
再说贾家。
贾雨村在林家的家庭教师做到第二年,黛玉因母亲去世生病告假,他得空出来散步。「偶遇」旧友古董商人冷子兴。两人一见面,冷子兴把宁国府、荣国府的情况竹筒倒豆子一般倒出来。连小姐芳名也不避讳,要知道在古代,小姐的芳名可能只有父母亲友知道。冷子兴的身份是王夫人的陪房周瑞的女婿,他话匣子打开前先声明是雨村的「同宗家」贾府的事,这句话竟然有点贾家主动跟贾雨村攀交情的意思。认同宗,只有刘姥姥她夫家赶着认王家,贾家赶着认「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野种」(第48回平儿语)贾雨村,咄咄怪事。
冷、贾二人,真的只是偶遇?
冷子兴的古董商人身份也很有趣,他这个身份出入侯门将府很是合适。后来因为「来历不明」罪吃官司,多半是替贾府做类似联络工作时,出了问题。
贾雨村跟冷子兴谈兴正浓,竟接到通知朝廷要起复旧员的好消息。意思是贾雨村这种有前科的革职的官员,可以再当官了。清代的起复制度需要排队等候,但排队如果朝内无人应援,快的也要三四年。
这个起复的消息,只怕冷子兴比贾雨村更早知道,并且是从京营节度使王子腾那里得来。他紧接着让雨村去求林如海,再求都中的贾政帮忙,一切顺理成章。雨村「领其意而别」。
天底下的巧事,真是让贾雨村一天都碰到了。
再说林家。
贾雨村兴冲冲回到林家,没想到林如海竟然连推荐信都写好了。原因是「此刻正思送女进京,因向蒙教训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仔细看书,其实同贾雨村一起到林家的,还有荣府的几名妇人。她们是不是同冷子兴一起来的?冷子兴作为贾府王夫人的陪房女婿,要不要先拜会林老爷?
黛玉进京只带了奶娘和稚气未脱的丫鬟雪雁,非常低调而弱小。由贾雨村这样一位革职官员护送,黛玉一行人省去了盘问勒索,为行程避免了不少麻烦。但这样一件事,就能换来一个官职?雨村那时还不知道,命运所有的馈赠,都已经标好了价格。
陪着黛玉登舟弃案,来到贾府。黛玉见外祖母,雨村见贾政。贾政与雨村一见如故,题奏之日,说了雨村很多好话,不到两个月,贾雨村竟然就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应天府的职位。这在官场,简直是光速了。
最后说薛家。
《红楼梦》开头就讲了薛家的人命官司,看起来是轻松搞定,其实几大家族都出动了。后来秦可卿去世时,贾珍坚持用上等棺木厚葬,一时找不出来,结果是薛蟠推荐了忠义老亲王没用到的棺木,因为「他坏了事」。
联想到薛父生前是中书舍人,他那一代还在文官体系里。而老亲王很可能就是薛家的靠山。在「九龙夺嫡」的时代背景下,亲王「坏事」约等于站错队。他自己和依附他的人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无论依附的谁,到了薛蟠已经是皇商,四大家族中的薛家首先在官场被边缘化——但不妨碍薛家有钱。每个朝代只要和平几十年,商人的经济地位总归是会上升的。
这就直接导致,薛蟠的人命官司,竟然拖延着没有任何结论。应天府的前任长官虽然没有判,但一直拖着,让冯家「告了一年的状」。贾府和王府,是让雨村去做个了结的。
曹雪芹对官司轻描淡写,其实比较棘手,
被薛霸王打死的冯渊,是乡宦之子。父亲做过官,家里还有地,是有身份的,算是当时社会里的特权阶层。被故意杀害,任何人都不敢直接判薛蟠无罪。最后贾雨村其实也没有判无罪,他判薛蟠「暴病身亡」,直接把薛蟠在金陵的户口给销了。这件事已经影响到薛蟠的官运,甚至宝钗的前程。
在得知英莲的身世时,贾雨村内心不是没有犹豫。但在门子叙说「护官符」的过程中,恰好有位王老爷来拜。要知道王家还有不少人在金陵,其中就有王熙凤娘家一家。心思缜密的王子腾应该不止写信给了王夫人。
让人惊悚的是,贾雨村刚到任,门子竟然知道他是依靠贾府、王府的照应才复职谋缺的。门子的叙述里,简直有威胁的成分,他的信息,又是从哪里来?
圈套已经形成了,只待有心人。贾雨村正是一个在官场上有十二分心思的人。他当初被罢官后,先后去甄家、林家做家庭教师,怎么说也是进士,做家庭教师难道不是屈才?他有他的打算,并且最终如愿。
葫芦案是贾雨村当了几年家庭教师后,好不容易盼来的机会,莫说是英莲,哪怕是同母姊妹,如果往火坑里送更有利于前程,那还是选择往火坑里送。
恩人之女是一个小小的良心考验。良心是什么?是不停攀附的心。雨村其人确实有才,不然不会被四大家族选中并一力保举;确实路径明确,不然不会在被上司参奏、同僚侧目的情况下东山再起,青云直上。
至于雨村前任,是升迁了还是调任了,留待读者意会。
《红楼梦》讲的是一个衰落的故事,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薛家是四大家族没落的前奏。开头作者已经极力点明贾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翻笔写出来,却是四大家族如何显赫威风,视人命如儿戏。整部《红楼梦》就是这么声东击西,藏头露尾,一部书里面藏着十部书。
雨村也是把自己看成宝玉,只遇到最粗的大腿最好的机会才会俯就身子。之前的恃才侮上,交结乡绅都是未来的预演,被革去官职也只是心里mmp,面上笑嘻嘻。
贾雨村的故事,就是一个与梅菲斯特做交易的故事。开始还能倚仗才华,后来胡乱判断恩人之女的案子,再后来为讨好贾赦直接杀人抢夺。一部灵魂的出卖史。
贾雨村其人和葫芦案其案,典型、生动、立体、形象,简直是中国几千年来司法史的浓缩史。
首发于麦读公号:
首先从法律上来讲,贾雨村想救,肯定是可以救的。
红楼梦年代是虚构的,但大体上以明清为背景,对拐卖人口,明律、清律的规定基本上是一样的
凡设方略、而诱取良人、及略卖良人为奴婢者、皆杖一百、流三千里。为妻妾子孙者、杖一百、徒三年。因而伤人者、绞。杀人者、斩。被略之人不坐、给亲完聚。
若窝主、及买者知情、并与犯人同罪。牙保各减一等。并追价入官。不知者俱不坐。追价还主。
不需要像 @刘锦棂 说的那样证明香菱是甄英莲,只要证明香菱是被拐卖的就行。古代也不讲究零口供,有门子的口供,拐子的口供,香菱的口供,足够定案了。按明律的规定,被拐的人要给亲完聚,薛蟠如果知道香菱是被拐的,与拐子同罪,不知情的话,身价发还,但人肯定是能救出来的。
当然这么干的结果基本是把薛家贾家都往死里得罪了,贾雨村这个官能不能干的下去很成问题,但贾雨村但凡有点良心,不走法律途径一样有很大的可能性把香菱救出来。因为薛蟠身上还背了个杀人案,如果按照书里的做法,帮薛蟠把杀人案平了,然后给贾政写信的时候,提一句香菱是恩人之女,想要给价赎身,以贾政的性格,很有可能会成全此事,大概率身价银子都不要,毕竟传出去算一段佳话。就算贾政或者薛家不同意,也谈不上得罪贾家,最多薛家有点不自在,但薛家朝里没人,王子腾也不太可能因为这点事儿找贾雨村的麻烦,而且这么做,香菱的身份就过了明路,后面夏金桂要动手之前,多少要掂量掂量香菱跟当朝大司马的关系。
5.1,看到@三观是什么 的答案,稍微更一下
首先,我不同意四大家族眼里,贾雨村就是“擦屁股纸”的观点。贾雨村可是正牌进士,从他第一次罢官之前,几年就做到知府来看,只怕科名还不低,大概率是二甲,因为三甲的官员多数要在州县上蹉跎很长时间。明清的科举,三年一科,二甲以上的进士不过几十个人,这些人妥妥的都是高级官员的后备军,哪怕被革职,只要不是谋反谋逆的大罪,起复的可能性也很大。不用说四大家族这种已经远离权力中枢的勋贵,就是宰相,也不会觉得这种人是擦屁股纸。
其次,贾政才是贾雨村的恩主,贾雨村请求给香菱赎身,对贾政没有任何利益上的损失。无非是向薛家转达一下贾雨村的请求,如果薛家答应,其实是个三赢的结局,贾雨村得了个知恩图报的名声,贾政和薛家也算成人之美。在官场上,套上一个道德高尚的光环,对官员是一种很好的保护,薛家这种皇商,一个侍妾的赎身银,远远比不上一个好名声,如果薛家不是溺爱薛蟠的薛姨妈主事儿,不要身价直接放人才是常规选项。即便薛家不答应,对贾政也没什么损失。贾政开口,薛家拒绝,实际上是薛家欠贾政一个不大不小的人情,这件事儿贾政是占理的。就算贾政怕跟薛家闹僵,跟着假意骂两句贾雨村,就说我这个学生不知礼,也就过去了,薛家来京是投靠亲友的,不会为这点事儿上纲上线。
最后,分析一下贾政的心理。对贾家这种已经远离中枢的勋贵,帮助贾雨村起复,是花费了一定政治资源的,很有可能是上一代留下来的人情,用一点少一点。不可能为了给香菱赎身这点小事儿,再花费资源去罢贾雨村的官,这是有沉没成本的。另一方面贾政把贾雨村推上前台,最担心的是什么?是贾雨村翅膀硬了以后忘恩负义。实际上八十回以后这种担心很不幸的变成了现实。所以贾雨村给香菱赎身体现的知恩图报的态度,反而会让贾政放心。更妙的是甄士隐是士绅不是官员,而且已经失踪多年,完全不需要担心贾雨村心怀旧主,脚踩两只船。还有一点,就是人情讲究个有往有来,适度的请上官帮点无伤大雅的小忙,其实是有助于拉近关系的。
很可能会。
在日本,对大部分普通人来说看动漫也是小孩子的事,只不过沉迷动漫的人比较多动漫产业庞大,所以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听到支持动漫产业的声音。证据就是很多日本动画里反映出有隐宅的普遍现象。(害怕被人认为幼稚/恶心而隐藏自己的宅属性)
在美国,我不太清楚,但是日本动画一类貌似都非常小众,不成气候。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
1个人干6小时的活,原本4个人就能24小时轮换
现在1个人干18小时,顶了2个人
然后领导说你不干,有的是人(另外两个人)干
你不死谁死?
工贼不杀天理难容好吗
因为曹雪芹是古今中外最不流俗的作家。
我们可以想象下,普通小说人物设定:
【正义女主】
仙姿绰约——必然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着装淡雅,不爱施脂粉也美丽动人。
多愁善感——必然是温婉内向型,说话做事温柔不带锋芒,不到迫不得已不会生气发怒。
【反派女二】
雍容华贵——服饰必然艳到极致,喜欢各种富贵的装饰,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积极入世——性格肯定是活泼热烈型,为人处事积极、很有能量,表面乐呵呵暗地使绊子/或者明着就使坏。
这里坏不坏取决于是否设定反派,也有可能仙女型是反派,玫瑰型是正派,但总有一正一反且人物形象大体如上。无非是淡雅美女/浓艳美女两种刻板印象。而实际上呢?
首先《红楼梦》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女主设定,前期黛玉戏份较多,后期(包括流失的后文)应该是宝钗戏份多,曹公对两位女主都是特别欣赏的态度,并不存在反派设定。其次,仔细看人物设定,完全不是流于世俗那种。
【黛玉】
仙姿绰约——但也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很有生活情趣,收拾屋子&打扮自己都有一套,穿衣打扮并不朴素,美商很高。
多愁善感——但是言辞犀利,爱说笑打趣,有点傲气,性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向,相反善于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很享受成为关注的焦点。
【宝钗】
雍容华贵——却并不喜欢富贵装饰,也不爱打扮自己,住的屋子也跟雪洞一般,是真的天然去雕饰。
积极入世——性格并不算外向,不喜欢显山露水表现自己;虽然看起来八面玲珑,但内心很豁达、淡然,是君子范儿。
所以如果按照刻板印象,不好好读原著,get到黛玉宝钗几个关键词就先入为主,很大概率会误解甚至完全搞混两个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