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就是没办法翻拍的,过了那个点,就再也没有了。
首先,拍摄地是在故宫紫禁城,就这一个门槛就把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翻拍希望掐死了。
《末代皇帝》拍摄于1987年。
1987年是个微妙的年份,中国正处在和西方世界蜜月期的尾巴上头。
无论如何,像当年那样,为了配合一部电影拍摄而封闭整座紫禁城,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来华都参观不得的事情,再不会发生了。
到今天为止,中国政府开放故宫全力配合的西方电影只有两部,一部是《末代皇帝》,另一部是Lucy Jarvis1973年为NBC公司拍摄的纪录片《紫禁城》。
据说贝托鲁奇当时向中国政府提交了两个拍摄计划,除了《末代皇帝》,另一个是安德烈·马尔罗的小说《人的命运》。
中国政府同意了末代皇帝的拍摄,并且对内容没有作任何限制,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末代皇帝》动用的人力物力之大,今天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
影片一共使用了1万9千名临时演员。
片中出现的喇嘛是禁止被女人碰的,所以剧组特地为他们聘请了男性服装助理来协助他们穿衣。
为了制作朝廷上人们的假发,发型师Giancarlo di Leonardis使用了2200磅头发。为了登基那场戏,他的工作人员花了10天培训了50名中国员工,使他们能在两小时之内搞定2000名临时演员的假发和辫子。
剧组聘请了一名意大利厨师为摄制组的外国成员做饭。他一共带来了2万2千瓶意大利矿泉水,450磅意大利咖啡,250加仑橄榄油和4500磅面粉。
片场的管理非常严格,饰演溥仪的英国老师庄士敦的彼得·奥图有一次因为忘带通行证而被剧组拒之门外。
为了饰演旗人,2000名士兵剃了光头。干部们劝说他们这显示了与意大利和英国间的国际友谊,并给每名士兵发放了3.5美元的奖金。
其次,这部电影的顾问,除了溥仪的弟弟溥杰和帮助溥仪完成自传的李文达以外,还采访了溥仪的妻子,看管溥仪的监狱长和溥仪身边的侍从。
这些人已经全部作古,再也不可能找回来。
从演员的角度来说,溥仪这个人太复杂了,要把他的一生展现出来,而且跨度如此之大,难度太高。单单就溥仪那种阴柔气质,现在的华人演员里,没有能达到尊龙那种高度的。
所以结论很简单,翻拍的各种条件没有了,也就没有人拍了,毕竟珠玉在前,何必给自己找罪受。
拍点有钱赚的片子不香吗?
哪个导演敢翻拍这个片?怕不是疯魔了哇?
《末代皇帝》于1986年由意大利,英国,中国三方合拍,最早上映于全球22个国家,一经上映享誉全球,并且斩获九项奥斯卡轰动世界影坛,是第一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的中国题材电影,在世界影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已经过去33年,迄今为止能超越它的在奥斯卡历史上只有四部,1959年的《宾虚》,1961年的《西区故事》,还有就是《末代》十年之后的《泰坦尼克号》,最后一部是《指环王》。前两部还是在五六十年代,后两部是在末代之后,所以当年的《末代皇帝》可以说是横空出世,举世瞩目。而当年的《末代》,是九提九中,把此类电影能提的都提了,提了的都拿了。后来导演贝托鲁奇在一个视频采访中曾骄傲地说道:“我打开了欧洲电影的先河”。小金人晃瞎眼~
导演是世界殿堂级的电影大师贝尔纳多•贝托鲁奇,摄影师是三次斩获奥斯卡世界殿堂级的摄影大师VittorioStoraro,剪辑师,服装设计师,造型师也都是什么奥斯卡,艾美奖各种大奖光环加身当时世界最顶尖的,
贝托鲁奇当时请来了溥仪的弟弟溥杰做顾问,制作团队花费数年时间钻研晚清历史,大到紫禁城实景拍摄,小到服装、配饰、发型,都严谨得仿佛学术研究,所以服化道方面基本上是完全还原。电影中溥仪三岁登基用到的玉玺是货真价实的玉玺,从库房里拿出来,电影在这边拍着,保管员在边上盯着。。。
(其他涉及到的贵重文物可以想象一哈)
对了,还有世界级的大作曲家坂本龙一。
演员方面,语言原因,大部分主演为海外华人,所以首先英语你得过关,就算你说汉语还必须得考虑演技,毕竟《末代皇帝》可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电视剧或脑残电影,演技正常过关的演员就能演,为什么呢?角色不是一般的难演哪!复杂还层次多呀,还是超出现实生活中的角色,之前有一个综艺《我就是演员》,里头三个或许可以称之为演技过关的演员翻拍的一个小片段崩成什么样了?凭着《末代》三个角色的演绎,35岁的尊龙、26岁的陈冲差点提了奥斯卡的影帝影后,19岁的邬君梅成了第一个提名意大利奥斯卡的华人,后来他们仨都成了奥斯卡终身评委,还是在那个华人倍受歧视的年代,他们仨本身就是创造历史了,扪心自问,现在演艺圈里哪还有像当时的陈冲,邬君梅,尊龙这样的年轻演员了?那是真没有啊。提个金鸡百花都费劲。。。(补:是我没见识了,现在演员得这俩奖容易得好像过家家,奖项的评审标准好像也…ಥ_ಥ)
配角方面,九次提名奥斯卡最后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彼得•图尔,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泰斗级的宋怀桂(饰演隆裕太后),卢燕(饰演慈禧),这样分量级的演员,要么去世了,要么请不动,对了,当时是有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另一主笔李文达和溥仪的弟弟爱新觉罗•溥杰做顾问的,现在没法了吧?
群演,政府当时拨给剧组了两万名群演,学生是学生,官兵是解放军,就连慈禧去世做法的喇嘛都是货真价实的喇嘛,女子不能近身导演还特意去好莱坞调了十个男性造型师,除此之外,贝托鲁奇还派助理和副导演遍寻北京城寻找“上世纪的面孔”,面相“古老”的群演,气质符合呀,其实群演还得看导演,culture revolution片段, red guard跳革命舞的时候,导演就一直激怒他们,否则演不出那种气势,现在我估计要想和政府合作很难。。。这些片段也拍不大出来,拍出来了也过不了审。。。
无论从导演、音乐、剪辑、摄影、化妆、服装、道具以及演员都可谓是世界级的,所以说它的制作班底是强大到强悍的存在。。。现在上哪儿去集结这样的制作团队?别说四亿美元了,你十亿美元也集结不起来呀,有些人不是你有钱就能请得动的。。。
还记得1988年第六十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颁发最佳影片给末代皇帝时,主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好莱坞已经拍不出这样的作品了”。
综上所述,如果不是有投资方或者是导演疯了,应该是不会有人会翻拍这个作品的。下场的话,参考刘德华致敬《泰坦尼克号》翻拍的《爱情梦幻号》(也叫爱情命运号)?
哈哈,我记得当时好莱坞的五大制片厂的高层,听闻《末代皇帝》的制片人杰瑞米•托马斯单枪匹马从欧洲的五个银行贷款了2500万美元,要拍一部世界观众根本一无所知的别国历史,都觉得贝托鲁奇和他疯了,也许只有疯了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吧。。。
————————————————————————
修改了不太准确的地方,心血来潮的回答没有料到有这么多赞,写的时候以为这个回答会遵循我其他回答的风格泥牛入海,但既然这么多人点赞,我就补充一下吧!想到什么说什么(大部分内容回应评论以及其他回答)评论区各位请友善发言。
新增必看回答,跪求点进下面这个链接并认真阅读
然后继续我的回答
(超长文警告!!!非情节剧本类,仔细看到最后你会收获满满)
1.补充条件:故宫不可能移除所有的围栏就为给你拍电影提供场地了,就算真的让你进去大张旗鼓的拍电影(好像是在做梦),故宫也不是原来那个状态了,还有我看一些推文中宣称的末代皇帝是唯一一部在紫禁城中实景拍摄的电影,这个是有错误存在的,在末代皇帝之前有故宫实景拍摄的记录片但只有少部分场景尤其是没有进入太和殿(溥仪三岁登基的宫殿),准确的说末代皇帝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官方允许进入紫禁城太和殿内部拍摄的电影(这个拍摄要求被提出时,考虑到推车、摇臂和灯光设备会给宫殿带来潜藏的撞击和火灾风险,最终该片段仅由一名摄影师使用手持单机拍摄完成,光线均为自然光,且严格把握拍摄时间,难度极大),并且是政府官方鼎力支持、规模阵仗最大的剧组。更准确地说该片是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许可在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来第一部得到中国政府全力合作的关于中国的西方电影。
(因此众多推文宣称的那句话倘若加上正式两个字就对了)
末代在北京拍摄时是在紫禁城,移到长春之后则是借用了伪满洲国皇帝实际居住的宫殿以及在大连的关东军司令部。还有一部分场景(如婉容离婚)是在意大利完成。
2.有些人提出质疑,在末代皇帝这部影片斩获提名如此多奖项的情况下,唯独缺了男女主角的奖项,这个我要说的是,光论奥斯卡来说(其他奖项不是很清楚但可以类比一下,没有拿到戛纳威尼斯电影节的奖项是因为末代根本就没有参加它们的正式竞赛,贝导想特地让它角逐奥斯卡奖的),在1988年末代皇帝之前,奥斯卡历史上是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的身影的,直至末代皇帝的原创配乐之一,苏聪,获得了中国人的第一个奥斯卡,声势浩大到中央电视台都特意报道
以及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几乎所有报纸杂志铺天盖地的报道
(1988年2月19日人民日报《末代皇帝》获九项奥斯卡大奖提名)
后来还有几期,1988年第2、3期
上海电视一台还做了“第六十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仪式精编”,算是中文转播,以1988年中国的情况,我真的怀疑这是国内第转播的第一个国外视频。。。
直到现在许多官方还在纪念:“历史上的今天”。
况且苏聪他只是作了一首曲子,用餐那曲,原创配乐主体是坂本龙一,大卫伯恩做了两首,苏聪一首,整体来说,大卫伯恩和苏聪都是沾了坂本龙一的光才得了金像奖,所以你实际点来看,就是中国的第一个奥斯卡是沾了旁人的光才得的,这就是当时的现实。。。
那个时候就粗糙不完善到什么程度,1988年6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时候,因为没有人料到会有奖项颁发给中国人,就没有特意安排中文翻译,国内媒体当时也没有派人去。这一点我有点头大,但确实是苏聪在领完奖接受媒体采访时,因为语言不通的问题造成了很大的尴尬,主持人当时通过广播在全场寻找会中文的或者是会德语的(苏聪当时在德国进修过所以会德语),主演尊龙当时的国语水平实在是一地鸡毛,陈冲就不得而知了,最后是美国驻华大使夫人做的翻译
(这个人在末代皇帝拍摄期间和剧组交往比较多)
综上所述,那种情况下你想让奥斯卡把影后影帝颁给华人那简直是异想天开+痴心妄想。
好莱坞排华这一点从来都是不可否认的,但1985—87年这个年份比较特殊,中国和西方国家建交的蜜月期,末代由中意英三方联合出品(意大利扬科电影公司、英国道奥电影公司、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制片地区涉及中国、法国、英国、意大利、日本。
并于1987首映于意大利,它不是好莱坞电影,而是欧洲电影,贝托鲁奇是欧洲共产党,除此之外导演组核心成员一大票意大利共产党法国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对于男女主角来说,确实就是因为华人歧视的原因才没有获得奥斯卡奖项,而当时由于末代皇帝九项提名,九提九中,唯独缺了男女主,对于这部影片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非常非常不正常的,有人提到伟大的史诗剧很容易把演员给淹没,有一定道理,但明显尊龙,陈冲他们两个扛住了并且大放异彩。
因此也就掀起了不小的风波,这一点在奥斯卡第一位华人评委、华人演艺圈的泰斗级人物卢燕在央视的一个影评节目中有非常明确的批判,许多还有接受美媒采访的泰斗级的好莱坞华人演员如马泰等等,当年不少美国媒体也对奥斯卡进行了批判,直至去年寄生虫获奖IMDb头条还把30多年前的末代演员受歧视而没能得奖翻出来进行批判,能想象到吗?美国媒体因为一个华人演员对自家的权威奖项奥斯卡进行多次批判,已经非常说明问题了。但尊龙凭借末代皇帝获得了金球奖影帝的提名已经是创造历史了,在上世纪80年代,一些重要奖项提名基本等于获奖,因为有些提名的作品(演员)本身分量是要重于获奖的作品(演员)的,这个是共识。况且尊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两次提名金球奖的华人演员,30多年过去了,大国影响力日益提升,这个奖项只有章子怡提名了一次,尽管提名这个奖项和30年前比已经容易多了,记录竟然还是没有人打破,对华人歧视的因素已经缓和很多了,但既然有尊龙的存在就说明只要演员水准足够硬,限制是可以被打开的,尤其是现在中国影响越来越厉害,套用卢燕的话:“现在年轻的一代演员和影视艺术家们赶上的是一个当初尊龙、陈冲和其他老一辈演员们未曾拥有的时代”。关键因素就是演员水准,如果以后中国还有尊龙,陈冲这样水准的年轻演员,有机会出演末代皇帝这样十年难遇顶尖艺术(注意是艺术不是商业)团队操刀的大制作且发挥良好,或者说把末代皇帝放现在,不说帝后双提,尊龙斩获奥斯卡影帝也是板上钉钉的事(卢燕也是这么说的)奥斯卡历史上至今没有一个华人演员获得演技提名或奖项,所以尊龙也被称为是离奥斯卡影帝最近的华人,但问题是放不到现在也没有这样的机会。提出关于末代众多奖项却唯独缺了男女主角这个问题的可能真的要好好去了解一下当时电影这方面的知识了。
现在资本可以通过砸钱拍合资片使劲往电影里放中国演员,有钱能使鬼推磨嘛,好莱坞和奥斯卡商业化气息本来就很严重,结果崩不崩咱另一说,但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来说,电影这方面真的是个弟弟,众所周知,电影是舶来品,而中国的电影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起来就是改革开放以后,是没有争议的落后于人,北京电影学院甚至没有自己的教材而要去翻译美国的教材,那个时候中国电影拍摄的各种资源也实在是贫瘠,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之类的。1987的末代皇帝是中国题材电影中拍的最成功的一部,它开创了中国电影的一波热潮,90年代霸王别姬,活着,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一系列优秀的中国电影受其影响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了出来,创造出短暂的华语电影的巅峰时期,陈凯歌的(应该说是芦苇的但其实也不算应该是贝托鲁奇《1900》的,算了就说霸王别姬的吧)大时代裹狭小人物命运,张艺谋的色彩及光影的应用,无一不受贝托鲁奇以及末代皇帝的影响(尤其是霸王别姬呀),无论是剧本还是拍摄手法,情节人物,所以有评论说它们的风格基调相似。(底下有评论说国际上获奖的优秀国片大多都给人这种感觉,如果你说的是90年代华语巅峰时期的优秀国片类似霸王别姬,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等等的话,因为他们都有受末代皇帝不同程度的影响,霸王别姬基本就是翻拍,末代皇帝独创了不同光影、不同色彩代表人物心情(状态)甚至开创了一种拍摄手法,而社会历史裹挟人物命运的“史剧式”创作手法,是贝托鲁奇在电影《1900》中开创并给后世导演做出了范本的,他将这种手法沿用至末代皇帝中,而后对中国第五代导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个可能要去深入的了解一下贝托鲁奇这位世界级的电影大师及其众多作品在第中国第五代导演心中的光辉伟岸的地位。而没有末代皇帝的奥斯卡九提九中,张艺谋也没有那么快就能得到奥斯卡的提名,所以啊,90年代它是一波热潮,当时国内大导们也比较有干劲,相对于现在来说思想更活跃,你看现在,反正老谋子已经投降了(可以去看看采访),过了那个时代你看近十年以来。。。虽然不是完全没有,但真正意义上的好电影又有多少呢?又现回原来的原型了。。。还不如原来,原来还没有遭到商业的荼毒。。。真正意义上的好片需要花更多的时间用心去思考、理解才能够参透,所以它们才不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就不像之前很火的少年的你,或者是中国机长,战狼这样,它们的主旨非常简单,就是校园暴力、家国情怀、爱国主义,非常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不需要具备太高的理解水平或者是专业的素养就可以理解,所以它能够很火,这也是大多数国内在拍片子的时候一直致力的。另一方面就像陈冲在接受高晓松采访的时候说的,大致意思差不多是时代不同了,科技在进步,导演们在拍电影越来越少的去注重电影镜头语言的一些运用,确实很少有注意这方面的东西的,这样传统电影中的一些美感就很大程度就缺失了。。。她说的着实是很委婉。她说的是漫威那方面的东西,但国产电影包括电视剧给人最大的感触也就是惨白的滤镜和毫无美感可言的镜头之类(强烈建议现代导演去进修进修美学),这种变化你不得不承认是时代变化所呈现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是不是好咱也没资格去评判。有兴趣的可以看看陈冲的采访。
等等,我看一个回答说末代皇帝除了服化道配乐以外其他很一般?剧情平淡昏昏欲睡?末代皇帝不是大IP?拍傅满洲就能得奥斯卡?末代刻意丑化矮化清庭,充斥东方主义?影片太优秀就没人翻拍很可笑?
无知不可怕,用在针尖大小的世界观上塑造出来的三观去评判世界还倍感自豪才是最可怕的。
光影以及色彩的应用,拍摄的构图,叙事的手法……不提上面所说的“以光书写”的摄影大师VittorioStoraro、贝托鲁奇改编的剧本杂七杂八的,哪怕没专业学过电影,选修一个电影史也能知道末代皇帝的光影技巧到底多难描述清。(我尝试粗糙简练地描述,编辑个把小时以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也许它更适合一定专业基础的人群去学习)
思想挣扎过后还是稍微描述一下,已经是找到的最简单易懂的版本了(仅供参考)粗糙简练地描述一下人物溥仪身上的光影应用(其他人物类比,非人物部分能力有限就不描述了)
为了形象的呈现溥仪的心理状态,影片在溥仪一出场的时候几乎都用了侧光,他的脸部总是被光线分割成阴阳两面,以暗示溥仪不自由的状态以及他内心的阴影。
1924年离开紫禁城时,溥仪的脸上第一次没有用侧光,而是用顺光呼应他重见天日的欣喜,但一到了天津和满洲,他的脸又马上被侧光包围,以表现他又再次陷入外界和内心的阴影之中。在战犯管理所,他更是从未远离这种阴影。
溥仪晚年重回太和殿时,影片仍用一个近乎逆光的侧光来展现仰望龙椅的溥仪,这次的用光更像是对溥仪一生的概括:他的一生仅有那么一点光亮,其余部分全是阴影,这些阴影或许来源于现实秩序或历史情境,或者来自于他内心的欲望。
直到溥仪和守卫的儿子谈话时,他的脸上才没有用侧光。
确实,在生命的暮年,是非荣辱都已不重要,他这时只是作为一个普通老人在与一个孩子谈话,他的生命已重获澄静,因此用了顺光。
作为战犯的溥仪,情绪低落,万念俱灰影片在呈现战犯管理所的生活时主要用冷色调色彩以灰、黑、白为主,有光源的光线几乎没有,整个场景都是灰蒙蒙的,没有生机,没有希望,对应着溥仪的心境。
这时紫禁城的生活在溥仪的回忆中就显得格外温暖和温馨,色彩以红、黄为主,且呈现为一种过度饱和的暖色调,这是溥仪生命中最浓墨重彩的一段经历。
而天津时期的溥仪,虽然享受过短暂的自由,但是去过皇宫的庇护和权力的威严之后,生活显得单调冷清。
因此,天津时期的主要场景都是夜景,文秀离开的时候更是个大雨的黎明,蓝光弥漫的冷色调投射了溥仪的内心情绪。
1934年第二次登基时,影片再次使用了暖色调,但这是一种不饱和的暖色调,没有第一次登基时的那种温暖和煦,而是放在灰蒙蒙的外景下,甚至有一丝阴郁的气息。
尤其随着傀儡皇帝的本质越来越清晰地暴露出来,场景更是逐渐变得阴沉、压抑、灰暗。
最后经过战犯管理所的改造,溥仪能够平静淡然的看待过去的荣光和耻辱,也卸下了一个皇帝的父类,恢复为了一个普通的公民这时溥仪周围的光影柔和了许多,色调仍以暖色调为主,但没有过度饱和,也没有刻意弱化,而是现实生活正常光影的还原。
至于色彩,放个链接简单了解一下
其实我遇到的很多和影视、新闻专业沾一点边的同学,末代基本是大学四年里绕不开的一部教材一般的作品
(截自的另一位答主的图,侵删)
网络上分析末代光影色彩的内容其实不少,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见仁见智吧。
但我认为“一切尽在不语中”的理解方式似乎更适合普罗大众。
放一波图,简单欣赏一下
看一下故宫真正的门和斯托拉罗&贝托鲁奇镜头下的门,把故宫的历史感和厚重感的这种美拍得很极致了
剧情平淡?溥仪这一生跌宕起伏成那样还平淡?娓娓道道来是真的,欣赏电影也是需要一定的素养水平,观影群体鉴赏水平参差不齐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这儿而不是影片本身。当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看得懂影片中的光影技巧,色彩应用以及各种镜头语言,但看懂这些不是欣赏这部作品的必须。套用尊龙的话:“观众未必能才思敏捷,对作品条缕分析,但观众对于好的作品是心神领会的,有发自内心的感知力”。用心去看哪怕看的不是那么懂的人都会觉得这三个半小时过得很快,高度还原的古典美、恢弘震撼的场景、感人至深的音乐进而让自己沉浸其中甚至于不觉得有这么长时间,事后一看电影长度然后一惊,“天呐,竟然三个半小时!”但如果观影水平实在不行,剧情不带感看不下去、其他一切自行忽略或者只是偏爱战狼这样的电影那么这三个半小时对于你来说确实是公开处刑。
至于末代到底是不是大IP?不好意思之前是我误解了IP的定义,如果按80年代的情况来看,末代皇帝溥仪这个题材应该属于烂IP,溥仪的形象哪个心智健全的中国人不知道,所以当年贝托鲁奇也是顶着一片骂声和质疑声开拍的,但问这个问题的人以为末代皇帝是某些流量明星演的粉丝向电影电视剧呢???还是某些只为圈钱的商业片?在大片粉丝期待的眼神中开拍,表面上吹得天花乱坠实则一心恰钱不管拍成什么样都坐等收割韭菜?而且哪部流传后世的经典艺术片竟然不论制作班底论IP?当下最热的IP百年之后还能保证继续热?花木兰倒是经典大IP但一心恰钱的迪士尼又拍成什么鬼样子了呢?况且大IP拍成的片子,基于IP本身自带的群众基础和口碑以及一众资源,片子拍成功赢得的一片掌声中有一半都是属于原IP的,剩下那一半才是给电影本身,这还得是在拍成功的前提下,有些IP哪怕拍成鬼照样有大片粉丝控评洗脑。。。实话说,某部电影要是只靠IP立身拍出来只为迎合粉丝赚钱也是真够失败的,按照王晶的话说,娱乐片给钱就拍拍出来大家开心嘛,艺术片那就毋宁死!不拍了!
想来大概是关于制作班底的问题原回答的描述还不够清楚,那就再补充补充:
1986年投资高达2500万美元,约2.5亿港币,相当于现在的四亿美元。(当时香港电影最高不过600万港币)
全球选角。(大多来自香港/海外华裔,其中有梁朝伟(他自己坦言英语水平也不行),梁家辉因为恩师李翰祥的原因,外加当时的英文水准确实不行,没有参加《末代》的选角试镜)
另外,尊龙1952年(有传言49年,他本人也不太清楚)按52年的话大张丰毅4岁,大梁家辉6岁,大刘德华9岁,大梁朝伟10岁,大黎明14岁…说这些只是为了提醒大家,有些东西不是自己印象中那样的,拍末代的时候,尊龙35岁,让年轻10岁25岁的尊龙演溥仪他也绝对演不到这种程度。
贝托鲁奇当时试镜第一个就是尊龙,一眼相中,但总觉得这个男主角不应该来的这么容易,后来面试全亚洲男演员上千人,光选男主角用就了9个月,找了一圈还是觉得尊龙最合适,那时尊龙已手握金球提名(华人第一也是唯一)外加两座奥比奖(戏剧奥斯卡),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意版《Vogue》的亚裔,被美国媒体评为“有史以来最帅的黑帮老大”,并且当时的很多亚洲青年都喜欢模仿他饰演的泰乔伊(主演电影《龙年》中的形象),模仿的热度直到一年后出现了小马哥才减退下来。
咖位演技英语综合来看,确实没有比他更合适的。(然而张丰毅等人认为尊龙不过是运气好,让他来演他也行。。。
What? 那两部片子全球选角的时候你在哪儿呢大哥?!?!
一棒子把尊龙十年的戏班子功底,十几年的龙套外加舞台剧话剧磨练给打没了,所谓同行嫉妒分外眼红。。。)
陈冲因为参演《大班》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其实在她出国之前因为《小花》(1979年观影人次高达3亿,当时中国人口不到10亿)在国内基本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了,贝托鲁奇在接受采访时说,他找了中国当时在海外最好的两个演员,不是没有道理的。
上面之所以强调文化部副部长英若诚的参与,并不是因为这个人的“分量”有多重,再重对于影片来说最多也只不过是一个重要的配角,他本身的“分量”并不会影响到影片,而是因为他对于这个角色而言是最为合适的:首先,作为影片中的监狱长是有一定的官场气的,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英若诚刚好符合这个条件,能够镇得住场,而他本人又是满清贵族的后裔,在culture revolution那段时期有一些不堪回首的回忆,因此他能够非常准确地掌握角色的内心,看过影片的人也应该知道老爷子的英语口语有多好(毕竟是当代很有分量的翻译家,老舍的《茶馆》,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等很多中外著作都是由他翻译并出版的,曾跟随曹禺前往英国进行戏剧交流,后因艺术工作繁忙辞去文化部副部长的工作),种种原因集合下来英若诚基本就是改造溥仪的监狱长这个角色的不二人选了。
溥仪老师庄士敦候选人:彼得图尔、马龙白兰度(巴黎最后的探戈、教父),肖恩康纳利(007)。一个配角的候选人级别也能见微知著,自个掂量掂量吧。
我。。。(ー_ー)!!
瞅瞅这都是些什么想法,觉得当年政府的做法很失败吗?那也太坐井观天小瞧政府了吧?合着政府的眼光竟然还没有你长远。。。
中国是经历了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以前不是市场做主的,对电影影响就好,上面有任务到各制片厂组队拍就行了,都是为了冲奖提升电影的世界话语权涉及文化地位。(不考虑票房,张艺谋做出商业电影之后中国人才有了票房这个概念。)
第一部进入紫禁城实景拍摄,Lucy Jarvis1973年为NBC公司拍摄纪录片《紫禁城》,能看出意大利这个国家对于中国来说稍显特殊:在1973年拍摄有关culture revolution的纪录片,并且得到中国官方的许可,这是冷战期间是非常不能想象的。过后反响还不错,中国方面尝到了甜头,因此基于贝托鲁奇的身份、专业水准以及成就的考量,想进一步打开中外文化交流的窗户向世界推广中国文化同意了末代的拍摄请求,政府做什么都是自然都有考量的,当时的政治背景,这个影片对政府而言更多的被当成是一种外交的媒介。因为版权的问题贝托鲁奇动用了意大利共产党的身份去找邓公特批,当然,中国政府同意他的拍摄计划,更多也是因为他的水准和能力。末代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是第一扇打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窗口,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化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它的成功已经是被载入历史的了,不清楚自己去查查各国政府对于末代皇帝到底是怎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待遇,在这里不做赘述,单纯放两张照片感受一下
法国首映礼
陈冲接受采访时回忆,当时已经老态龙钟的李先念主席见到她的第一眼,眼睛一亮脱口而出:“诶,小花!”
英国首映礼
查尔斯王子也有出席,照片找不着了。。。
1987年《末代皇帝》剧组欧洲首映纪录片
(图源:比利时 安特卫普市媒体频道)
主创人员还受邀参加了英国国宴,在《末代皇帝》的二十周年纪念展时,主创人员由各国政府与皇室接待。(不过尊龙这货傲娇得没有去,因为他认为电影拍完了就不关他的事了。。。)
一篇88年的报道上曾说,巴黎街头很多女人穿上了旗袍。
而《末代》在世界影史上的地位除开获奖记录与纪念展时皇室与政府接待以外,2012年时《末代皇帝》进入了戛纳电影节的经典致敬单元,并专程进行了3D修复,2015年修复版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重映,2016年在北京电影节重映。2020年5月15日,4D修复版台湾重映。(作为时隔32年重映的老电影首周末票房登顶,32年前首映时就曾拿下当年的全台票房年度冠军,并创造了台湾影史首部票房破亿电影的记录,而且是第二名《第一滴血3》和第三名《致命诱惑》的票房总和的两倍。
除此之外其实当年的末代在最早上映的22个国家中的大部分国家都是刷新票房记录的存在)
倘若像这样的顶级大制作如果都不算的话,那世上真是没有大制作了
最后,贝托鲁奇是第一个斩获奥斯卡的意大利导演,上世纪80年代,奥斯卡对于欧洲导演来说也只是一个遥远的奖项,想要斩获也是非常难的,更何况他还是共产党,所以他才会激动的说:“我打开了欧洲电影的先河”。所以别把当时欧洲导演得奥斯卡就感觉理所当然了似的。也千万不要轻视贝托鲁奇这个外国导演,不行去谷歌百度,世界殿堂级的电影大师不是白叫的,高晓松都感叹欧洲导演修养之深厚,拍电影看着五线谱导戏,除了西方文化,他对于中国文化,孔子,老子,庄子的钻研比一般中国人都要深入。。还喜欢鲁迅。。。
贝托鲁奇说:
“如果问我溥仪多大,我会说,四千岁。
中国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他们比我伶牙俐齿,比我精通世道,
也比我简单纯朴。”
虽然是外国人,但贝托鲁奇真的懂中国。
贝托鲁奇喜欢在片场边吹着中国民歌调子的口哨,边用望远镜观察中国传统民乐队的演奏
中国有浓厚的历史文化,
中国人有丰厚的历史感,
但拍不出这样的作品。
张艺谋拍《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
曾经给著名编剧芦苇看过剧本。
芦苇一看,就说这个剧本不行,
张艺谋说:
“你信不信,凭着周润发、巩俐、周杰伦这几个名字,
票房就能收回来。”
吓得芦苇出了一身冷汗。
这是中国最好导演的识见与眼光。
财大气粗,
热钱滚滚,
但有时并不那么尊重自己的文化。
恰好看到一个回答,不同于以往的影评,有关于贝托鲁奇寄托在影片中的他经历的左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民主自由思想的感情和思考。
有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完整回答
影片将溥仪的人生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紫禁城时期(1908—1924)、天津时期(1925至1931)、伪满时期(1931—1945)、战犯时期(1950—1959)、特赦后(1959—1967),其实我看过一个更加完备的回答,把贝托鲁奇一生中各个时段接受的思想洗礼与电影中人物不同时期暗含的思想变更一一对应,非常清晰完备,让人能够体会出这个电影暗藏最深层的奥妙,也可以看出这部影片实际上是贝托鲁奇非常个人化的一部作品,但我不太能找得到了,以后找到再贴上来吧,但即便是用上面非常简略的介绍也可以稍微看出贝托鲁奇“美化”溥仪的缘由,他不会甘于仅仅是拍一个忠于历史的人物传记片,那样影片也会失去它大部分的重量,贝托鲁奇是一个诗人,是一个艺术创作者,并且是极其成功的大师,又怎会甘于单纯的还原历史?其实他说过
“如果我对溥仪没有同情,我就不会拍这部影片。”
他知道“任何人都不过是历史的牺牲品”,电影其实是他献给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的悲歌。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并高远于生活的。除了上面所说贝托鲁奇的思想革命的深层奥妙,从内涵上来说,这部影片让人领会更多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人得以从另一角度重新审视这个身为末代皇帝的“人”。
引入精神分析学的内涵,以自然人的角度来看待溥仪这个人而非皇帝,并且没有按照历史进程来线性叙述溥仪的一生,而是以闪回的手法让身为战犯的溥仪来回忆他的前半生(这样“回忆”就染上了浓重的主观情绪色彩)
如果是中国人拍大几率就不会有这样的视角,我们被历史主流裹覆的太严重了,对待历史人物的视角态度很容易很单一(但这也不意味可以完全凭借电影去看待这个人物,末代只是一个电影,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另一种视角而已)不管怎么说,众多奖项加身自有他的理由,不是专业评委,没有办法把影片的每一个细节抽丝剥茧给分析介绍,分析了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看懂,所以只能列奖项外加少许分析,这也是最通俗易懂的方式。
末代刻意丑化矮化清庭,充斥东方主义?
末代拍摄过程中,所有关于服装道具场景的细节信息都被要求标明真实信息来源,高度还原历史,还有那众多重量级顾问,有艺术化的成分,因为它不是纪录片,更多是一部艺术美学片,但也绝对比你看到过的所有电影电视剧更高不止一个量级地还原历史,以至于吃瓜路人以为它是个纪录片,就比如开头慈禧去世骇人的面容,慈禧晚年面部抽搐是有记载的,奉茶的太监多看了一眼就被打死了。。。还有宫人太监的形象,导演助理遍寻北京城寻找“上个世纪的面孔”也不是白找的,清朝的妆容肯定比不上现代妆容符合现在的国人审美,面孔如果过于现代化还能拍的跟纪录片似的?所以不要拿自己印象去判断真正的历史,再说晚清政府还需要矮化吗?真以为晚清真正的历史面容是国产电视剧那样?不然去看看真正的纪录片吧,美化的太多了给你还原一个真实的就成了矮化了?东方主义刻板印象的是好莱坞,是迪士尼,而不是他身为意共并且热爱中国文化的贝托鲁奇。况且当时好莱坞的商业片模式以及运作非常规范,说成世界第一都不为过,并且还能够保证这部影片商业运作利益的最大化,但他害怕好莱坞的商业利益会影响到导演的独立创作精神(真的,看看花木兰就知道艺术创作被商业裹挟限制的影响有多大了对于贝托鲁奇这样的电影大师而言堪称毁灭,毋宁死!)因此拒绝了好莱坞的众多赞助邀请,甚至背上了影片失败倾家荡产的风险,这,是出于一个世界级电影大师对于艺术的热爱与尊重。
(一个欧洲大师拿巨作砸欧洲电影奖项自然比拼遥远的美国奥斯卡来得轻巧,但他拒绝过度商业化拒绝好莱坞投资自己担风险拍部个人化的片子又来拼美国的奥斯卡也真是刚,大概所谓大师都是有追求的吧,贝托鲁奇的电影创作也受到了法国新浪潮的影响,欧洲艺术电影也确实是唯一能和美国商业片抗衡的流派了,感受一把来自大师的倔强与执拗。。。)
因此不该说出口的嘲讽还是就此打住。
末代皇帝这部鸿篇巨制是陈冲艺术领域的启蒙,贝托鲁奇这位电影大师是第一个也是真正让她领进电影这个艺术殿堂的导师,八个月的拍摄让26岁的她体会到了和全世界最顶尖的艺术家共同感知艺术的美,对她以后做演员和导演都奠定了基础。
我也就不明白了,倘若张艺谋为了拍一部有关意大利的电影了解并爱上了意大利文化,国内肯定会有一大批网络喷子蓄势待发,对他以及作品展开猛烈攻势,那贝托鲁奇为了拍一部有关于中国的电影深刻钻研并爱上了中国文化,意大利人没说他崇洋媚外反而中国人对他以及作品大肆抨击?BBC拍摄的有关于杜甫的纪录片貌似也是这样吧?有些东西国人拍不出来或者根本不屑于去拍(毕竟现在商业利益至上),外人拍出来了还拍的挺好,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深刻反思?反而还去抨击人家?贝托鲁奇一个外国人,被旁人视作疯子一般集结了世界上最顶尖的团队,各种途径凝聚最大的投资,不在乎别人怎么想,别说当年了,就是现在看看一部分评论以及回答,末代皇帝溥仪这个题材怎么看也是不怎么受人待见的,电影出来之前就是一贯的奸佞傀儡卖国贼的形象,但他坚持自己心中的艺术创作,不计工本精雕细琢拍摄出了有关中国末代皇帝的人物传记片,并在影片人物身上寄托了自己大半生思想革命,那样一个中国电影行业还未迎来市场化,专业度更是望不到欧美的车尾灯的年代,创作出这样一部史诗级巨作来高度还原那一段历史面貌,展现中国清朝的古风古韵,引发众人对历史人物另一个角度的思考,直接或者间接催生中国电影短暂的辉煌时代,打开中国与文化世界交流的窗户,我。。。无话可说了。。。还不能让喷子们闭嘴吗?
至于影片太优秀以至于没人翻拍这个说法到底立不立得住,建议参考《大腕》,追求越高要求越高,毕竟评论区的各位也不是名导,也看看其他名导是怎么想的。
下面这个回答描述了《大腕》中想要翻拍末代皇帝的名导的想法
来自导演贝托鲁奇,作曲坂本龙一以及服装、造型制作团队1987年的采访,贝托鲁奇在里面阐述了一些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想法,电影拍摄花絮也详细的记录了整个电影拍摄的过程,另外也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部分精神面貌,非常难得。
末代背后纪录片《贝托鲁奇•中国之行》(相较这个还是更推荐上面的采访+花絮合集,倘若有足够的时间也可以都看一看)
然后这里介绍一个帖子,来自故宫吧,很详细地介绍了《末代》的一些拍摄重点(有点杂乱)
另一个回答介绍了一些镜头、导演自述的关于电影细节的小秘密
PS:1.奉劝同志们不要在评论区试culture revolution了,好好活着不好嘛╯﹏╰
2.不认识尊龙,陈冲,邬君梅,彼得图尔,马龙白兰度,肖恩康纳利,宋怀桂,卢燕,英若诚,甚至贝托鲁奇、VittorioStoraro、坂本龙一的小可爱,现在信息更新换代的这么快也好,术业有专攻也好,上个世纪传说泰斗大师级的人物不认识完全可以理解但别太张扬好嘛\(〇_o)/,虽然像这种级别的人物向来是只闻其名不知其作品,但是让我陈述他们的履历也实在是压力大呀,英若诚除了时任文化部副部长以外也没有太多了解,其他人哪怕把那几个国外的大神去了剩下的加一块估计我也能边打字边膜拜,膜拜到极致不能自已然后猝死在电脑屏幕前,简单介绍两句
尊龙:自李小龙后第二位跻身国际的华人巨星,(第三位是成龙大哥),他身上各项第一的成就记录好多。。。不说了有兴趣自己去查吧(在那个中国国力不怎么行华人倍受歧视的年代里,媒体评价他能取得那样程度的成就难度堪比黑人的篮球革命,真的令人尊敬)
首次将东方人儒雅英俊的翩翩公子形象带给世界(在那以前是李小龙式功夫形象),在那个闭塞的年代里代表了西方世界对于东方所有美好的幻想。
(人生经历太太太坎坷了,个人思想境界吧退隐的早,演艺生涯辉煌而又短暂,主要是舞台剧和电影,舞台戏剧生涯辉煌但网上资料极少,他和舞台剧领域早期的人生伯乐黄哲伦是最早在西方世界为华人发声致力于改变西方世界对于华人刻板印象的一类艺术家,黄哲伦,20世纪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建议百度)
陈冲也算是个人物,妥妥的大知识分子世家,往上数三代都留过洋都是分量级中的分量级人物,自小饱受文学艺术熏陶,哪怕是那局势混乱的十年也能听录音学英语博览群书,好友严歌苓(知名作家,著有《金陵十三钗》《陆犯焉识》《小姨多鹤》等多部作品)戏谑道,她是在读书的间隙去当了个明星,具体不赘述去百度吧。
邬君梅,出道即末代这般史诗般的宏大巨作,后来和Evan伊万合作了格林纳威的艺术大作《The Pillow book》枕边书,96年欧洲艺术先锋作品,影响很大,(R级片,国内网站上连中文字幕都没有。。。说实话我看完有些不适。。。一般人别尝试着去看了,看不懂的ಥ_ಥ)
尊龙,陈冲,邬君梅均为最早的一批华人奥斯卡终身评委,和16年奥斯卡扩招以后进入的奥斯卡评委不是一个量级的(奥斯卡评委在16年以前是终身制,扩招后改为会员制,扩招前后的华人评委进入委员会的难度以及评委本身的分量真的不是一个量级的)三人跻身国际位于成龙巩俐章子怡之前,据说好莱坞导演接纳后三者有部分原因是出于对尊龙能力的认可,但三人早期主要发展阵地在国际,国内知名度低于国外,邬君梅后期因家庭原因转回国内。
卢燕:1927年生于北京,华人首位奥斯卡终身评委,京剧大师梅兰芳义女,混迹好莱坞半个世纪而后归国,金马奖三次斩获一次提名,国内国际各种终身成就奖项。。。不列举了。。。
反正演艺资历是实打实的刚,没有更刚的了。
(说出来的话分量肯定也足够。。。)
宋怀桂:中国时尚教母,第一代中国模特创立者,1981年她已开始培养并启用中国模特。1985年,她首次把中国模特带到巴黎表演,轰动欧洲,一张中国模特手举五星红旗、在敞篷车上经过凯旋门的照片,成为20世纪80年代经典的历史记忆之一。
中国第一批模特都由宋怀桂一手选拔, 80年代叱咤风云的名模们都有她的点化,她策划了展示中国5000年服饰文化的大型秀在全球几十个时尚大国演出,观看演出的包括各国元首;促成了众多中国国际文化和时尚活动的举行,令全球时尚界开始关注中国。第一个国际服装品牌进入中国的代理者,而后爱马仕、LV、迪奥等众多大牌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
著名马克西姆餐厅老板,年轻的小可爱们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个餐厅,上世纪它可不只是一个“餐厅”
宋怀桂女士去世后换老板了,有种时代落幕的感觉。对了,她的跨国婚姻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桩涉外婚姻,周总理特批的。。。
不行我要跪了,写不下去了。。。能和这些人物活在同一个世界我实在是荣幸(同样都是人怎么我就这么菜ಥ_ಥ),本来想简单介绍两句也简单不了啊。。。
关于宋怀桂女士参考央视纪录片《缪斯之旅》第五期
两篇推文(有介绍宋怀桂和马克西姆餐厅)
剩下稍微具体的麻烦小可爱们自个儿偷着补习补习,百度知乎都可以的,年代久远加上国内外信息不平等限制,网络上关于他们的资料以及作品不是很全面但也能见微知著,不然有点儿(太)暴露见识了。
放点图片好啦。。。
历史上华人首次站上奥斯卡颁奖台
1988年,第六十届奥斯卡颁奖典礼 https://www.zhihu.com/video/1261669998936137728尊龙
陈冲
邬君梅
(吐槽一句,邬君梅年轻时候照片太难找了)放张尊龙邬君梅另一部电影里的合照吧
找到几张补上
卢燕年轻照(横跨世纪的绝代芳华啊)
宋怀桂女士
一些剧照
其实我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脑中所想翻拍的定义不只局限于人物,如果人物一样都算翻拍的话那翻拍的电视剧多了去了,就拿最简单的《末代皇帝传奇》来说,你敢说它是翻拍的电影版《末代皇帝》?不好意思,除了都讲溥仪,我找不到任何更深层次的联系。首先,电影和电视剧这两种形式就已经差别极大了,最表面的:电影演员去演电视剧基本无压力,电视剧演员要想演电影那还得努力努力。翻拍电视剧翻拍的是故事,意义在于把故事讲得清晰完整,观众能够看明白“发生了什么”、“什么样的”,也更侧重于历史的还原(古装偶像剧除外哈),对于各种生活化的细节,衣食住行的镜头也都会给的更多些;翻拍电影翻拍的则是更深一层的东西,通过上面链接里电影《大腕》的图片也能看出来。
也像综艺演技派中李立群所说“电视剧其实是一种妥协的艺术”,确实也没怎么听过哪部电视剧因为观众看不懂而被骂得风评两极分化,而这种现象在电影中却经常可以看到(末代1987年在中国上映时就是这种情况),尤其是那些比较先锋前卫、强调感官刺激比较极端的作品,(比如大卫柯南伯格,除了《蝴蝶君》就没有豆瓣上8的作品,6、7分居多,戛纳金棕榈提名的《大都会》竟然才5.3你敢信?但你能说它们是烂片吗?奖项在那儿摆着呢,不过也说明了豆瓣评分真是和影片专业度关系不大。)这类片子在国内比较少见(但也不意味着名导导出来的烂片都是因为观众看不懂才风评极差,名导也有智商不在线或者像国师拍长城那样妥协于市场、流量或者资本的情况)。
有句话说得好,真正好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时间是艺术的试金石。(要想一两句话就把电影和电视剧的差别侃清,我是不太能行,有兴趣的自己去补习补习吧。)
电影末代皇帝是通过讲述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展现人物在时代的潮流中翻滚的无力感,即“历史的人质,自我的囚徒”,让我们得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人物,更多的寄托了贝托鲁奇更多思想上的东西有很大的象征意义,重点在于后面,而电视剧末代皇帝传奇基本就是流水账,洋洋洒洒事无巨细生活化戏说性质地讲述了溥仪的一生,并且叙述手法极其低端,也就是因为同一个人物能让两部作品出现在同一个页面,怎么敢说是后者翻拍前者?陈道明版电视剧演的很好,黄子华版非常公民也很好,但我同样不认为它们是在翻拍电影版末代皇帝,还是那句话,电影电视剧两个事物差别太大。在我眼里,翻拍一部好的作品至少应当是以同种形式,同样出发点,同级别投入,以类似眼光进行同等高度的创作,即便达不到同等级别也要努力往那方面靠拢这样才是翻拍,(我想题主问这个问题也是基于类似这样的想法)不一定要忠于原版,甚至可以用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但你不能拍个流水账就把它定义为翻拍,哪怕人物一样但所有更深层次的艺术内涵一概打死?
其实《霸王别姬》算是对《末代皇帝》另一种程度上的“翻拍”,从人物、情节、剧本再到拍摄手法,等等等等,而芦苇所谓的“精神教父”又何尝不是美其名曰?但“翻拍”也不是人人都能拍好的,范文摆在那里不是每个人都能照猫画虎写出佳作。在华语影史上,即便是“翻拍”,霸王别姬也算是拍得很成功的作品了。虽然霸王别姬的班底远赶不上贝托鲁奇世界级的班底,但也已经尽量向那方面靠拢了,基本是当时国内最好的,但依旧改变不了当时国内外电影拍摄水准以及资源相差悬殊的事实,无论是物质还是非物质,所以可以算是低配版。某种程度上高超的一点是,霸王别姬使用了国语。。。
有人让我提一提陈凯歌,那就放张剧照好啦
(当年的陈凯歌不是有明星梦。。。而是因为崇拜贝托鲁奇,才想方设法到他的摄制组里跑跑龙套,见见自己崇拜的大师。。。)
以上,评论区请友善发言,友善讨论,不定期翻阅,看心情回复更新。
———————————————————
评论区的一些人实在是刷新我的认知
一段历史之所以被电影人所捕捉,一定是因为那段历史或者文化有它独特的魅力和吸引人的地方,所以那些电影人才会突破一切困难把它呈现在不了解它的世人面前然后惊艳众人,然而这样的举动到了那些不怀好意的人嘴里就变成了猎奇?那么接下来请思考,难道其他优秀的电影人在创作以及观众在观看绝代艳后埃及艳后以及所有涉及到历史的别国史诗大作时是否也只为猎奇?但我认为好奇总是有的,那段历史,那段文化,观众们并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就如同一个孩子打开了一本以前从未读过的童话书,就此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不还好意的人便说道,这本童话书是为了迎合孩子的猎奇心理而创作的。。。有时候在你写下一些言论时,是否应该注意?是否应该思考?那些想法是否太过恶意?
中国末代的那一段历史阴暗与魅力并重,这是无可否认并且无法避免的现实,但就冲贝托鲁奇镜头下尊龙陈冲邬君梅演绎出来的溥仪、婉容、文绣的形象,再和传统意义上东方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傅满洲、蝴蝶夫人、龙女相比,你敢说末代刻板印象?
还有人说末代在中国所受到的关注度不高,就像知乎的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人会觉得末代皇帝的知名度不高?”
经典回答
这个回答稍微认真点
天知道北京国际电影节末代3d修复版重映的时候一张末代的电影票有多难抢(是真滴难抢ಥ_ಥ)
(豆瓣上看到的一篇日志,侵删,另外,北京国际电影节实际上不咋滴,但每到这个时候都有一批老片子重映是它的一大亮点)
又或者前一阵子台湾重映票房第一的数据难道是造假的?虽然说现在商业片票房造假普遍存在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但有人会自掏腰包给时隔30多年重映的老电影造假票房?为了谁呢?去世的贝托鲁奇?退隐十几年的尊龙?意义在哪呢?满头小问号。。。
看到这样的评价我只能说很无奈(同时还是要感谢肯定的啦),原文根本也没几个字,一段时间没看结果奇奇怪怪的评论越来越多。。。怪我咯┐(─__─)┌
12年的《老梁看电影》有两期节目专门分析这部电影:《中国人的奥斯卡梦》、《溥仪不为人知的故事》
分析得很到位,包括意识形态相关的一些原因(强推)
最后以二更回答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
无知不可怕,用在针尖大小的世界观上塑造出来的三观去评判世界还倍感自豪才是最可怕的。
————————————————————————
不…底下有些楼怎么扯的这么远?几十年前的事都已经2020年了,都被被篡改的百度百科和当年的营销号洗脑了?那我回复一下?
(营销号为了赚钱什么话都说得出来,百度账号达到一定级别也都能篡改百度百科,还是有点自己的判断力吧。。。)
霸王别姬程蝶衣第一人选是张国荣,当时暂定了张国荣,香港导演杨凡和尊龙是朋友,把剧本拿给了尊龙想让他演霸王,结果尊龙想演小豆子于是就此作罢,后来张国荣那边档期又不合适太麻烦,陈凯歌那边就去美国联系了尊龙演小豆子,后来仔细一谈发现尊龙片酬太高实在应付不了于是一边吊着尊龙一边等张国荣,在这期间利用尊龙的名气拉投资做宣传用完以后大肆抹黑,以及各种小题大做疏远他的事情
剧组想要体面想要噱头又不想背违约的锅
一顿操作下来尊龙嫌剧组(主要是导演陈凯歌和制片人徐枫)没有给他作为演员应有的尊重,和这些人呆八个月简直可怕于是火速单方面宣布辞演,张国荣那边协调档期正式接下角色。
看这个吧,谣言的始作俑者、尊龙本人以及第三方,挺全面的。。。
其实我觉得作为始作俑者的制片人徐枫固然可恨,但完全可以理解,好莱坞是拿数据说话的,以演完末代皇帝作为奥斯卡九项大奖电影的男主的水平应得的片酬,好莱坞付的起,但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付不起即使尊龙自降30万美金,她也是有认真考虑过尊龙的,一度为他把预算追加到3000万人民币(一开始是2000万已经算是那个年代国产电影的天价了),但有可能是真的扛不住了,她也很难啊。。。
但是你难归难,扛不住了直接说呀,弯弯绕绕利用名气也就利用了,抹黑人家算怎么回事。。。过河拆桥?几十年过去了,作为谣言的始作俑者,从来没给人家澄清过。。。┐(─__─)┌澄清就是正面打自己的脸,确实是没啥指望。。。
作为第三方,杨凡导演在霸王没有合适人选且尊龙不知情的情况下推荐了尊龙演霸王,结果尊龙因为个人情怀(尊龙少年同小豆子如出一辙乃至更甚于)想演虞姬,在我看来就跟杨凡导演自己在自传中说的:
尊龙交我(杨凡)不慎
但要不是杨凡导演前两年写自传的时候提到了这个事,被假新闻黑了几十年的尊龙有可能要被继续误解下去。。。百度百科上那看似清晰实则错漏百出的五条“刷大牌”的严苛条件,不知道有多少人信了。。。
实则全程只有一条空运狗但不让狗过检疫的条件还是经纪人提出的尊龙不知情,为此还向徐枫解释,徐枫就是揪着不放想把他踹了顺势给片子炒一把热度,于是这个条件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导火索,香港娱乐圈浸淫多年深谙港媒路子的她在报纸上猛烈抨击身在国外鞭长莫及的尊龙,大吐苦水说自己想自杀。。。
(此时此刻屏幕前的我真的只想拍手称道厉害厉害)
当年造谣尊龙耍大牌的新闻满天飞,记者都追到国外去采访,丝毫没人提他1992年为了这部电影自降30万美元片酬,推掉法国电影,全球广告,推掉百老汇话剧腾出了大半年的档期在家里每天练习坐等拍戏
有些东西,看清楚弄清楚,根本没那么难,只是有些人根本不想看清,就希望它永远成为一笔糊涂账。
我想有些东西尊龙也知道自己无能为力,零几年回国接受采访被问及这个事的时候都不愿(不屑?)再提。。。
还有个尊龙有关的采访
更新找到的最权威可信的分析
1995年出版的China Pop(中国波普),其中Shadow of the Screen(银幕阴影)章节里面客观叙述了电影霸王别姬的创作过程,也简明扼要的解释了程蝶衣角色换角的核心原因:制作人徐枫认为尊龙片酬(太高) 前期投入过大。作者査建英是陈导演的多年好友,著名的非虚构作家曾为纽约客,纽时撰稿。
抛开国际明星空运狗这些赚尽眼球的耸动标题。艺术和电影的表象下,名,利,资本的运作与妥协无疑才是这场罗生门的根源。
除此之外负责霸王别姬戏曲教授的著名京剧演员温如华先生的回忆录里面也有讲
由此见得事情真相看似复杂实则行业内的人心里都清楚,真相昭然若揭,不过是某些人为了面子继续冠冕堂皇地强行粉饰。
然后。。。
能不能把话题回到末代上。
┐(─__─)┌
——————————————————————
关于主演尊龙和末代皇帝这部影片,微博上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不太见人用“稀薄贫瘠”一类词来形容尊龙,非贬义,而是“古典”的错节。
坂本说他长了张无牵无挂无依靠的贫乏脸,兼有self-made的高傲,这种错节对比正是贝托鲁奇拿来塑造电影溥仪的特质。
(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因素,这种特质也正奠定了溥仪除了尊龙别无他选的最大缘由,不是光长的好看能够取悦观众就行,坂本和莲实不愧两位大神,真的好会。。。
但“倘若不是做演员,应该会是非常贫穷的人”这句话实在不能让人苟同,以他的经历背景,从事艺术行业都会不错,在步入影坛之前的舞台剧方面,编舞、作曲、编剧、导演…,导演的舞台剧、电视剧也曾得过奖,因为不了解摇滚乐不携带随身听和磁带就认为他没有音乐,似乎是对他的戏剧背景不了解,作为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很明显,这些人和他相处时只是感知到了他的一面,但又不得不说他们感知的单一面又很准确。)
尊龙就是之前说的对从未拥有事物的nostalgia,稀薄和浓烈两面一体,因为没有实在的容器反而更能泛滥,“无父的孩子出演父亲缺席的电影借此回归motherland”也令人恍然大悟,nostalgia是怀念自己从未有过的也是怀念根本不存在的过去,这样一看又多了一层味道(没有容器这点我真没想到过)
东亚文明相互探寻,乐此不疲地帮对方找自己。艺术家对艺术的感知会迟到但不会缺席,Lone先生回到母国首次听到【一无所有】意外点燃蛰伏的摇滚细胞,一直爱到暮年未有稍减。末尾对母权的观点很绝,东洋人未见得了解他更多,只是解读电影,没想到直捣关键,电影是生活的比喻,帮助我们窥探一点幽晦的人性。
差不多得了。说句实在话,溥仪是屠杀者的帮凶,是侵华日军的朋友,是二战的战犯。他是被超越司法力量的权力特赦出来的,原本他不被枪毙也应该在里头蹲到死,国家考虑到善待前朝皇帝可以提升国际影响力才把他放出来养花的——这个工作本身就是另一种福利。
溥仪本身并没有把罪行彻底偿清。恰恰相反,他享受了许多超越他身份的优待——他所说的中国普通公民的身份。溥仪出狱后的生活根本不能代表普通中国人。
1964年的2月13日(农历正月初一)下午3时春节座谈会,谈了对党外人士生活上关心的问题,他语重心长地对与会者说:“对溥仪,你们要好好团结他。”说到这里,他还加重了语气:“听说溥仪生活不太好,每月只有180多元工资,怕是太少了吧?”他扭头对坐在右侧的章士钊继续说:“我想拿点稿费通过你送给他,改善改善生活,不要使他‘长铗归来兮,食无鱼’。”
1964年中国人均年收入只有170元左右,即使不算《我的前半生》的稿费,溥仪一个月工资也顶的上普通人一年的还多。哪里像个普通人了?
我举个例子,2020年中国人均年收入3万。溥仪如果活到现在,工资就是普通人的12倍还多十七分之一,年收入近乎40万。而他的工作是养花,几乎没有任何门槛,没有任何技术难度,甚至可以抽空写书赚外快。这是普通公民?
猜猜溥仪有没有继续雇人伺候自己?
当然,既然是国家的安排,我们应当承认他作为自由人的身份,这是我们对国家的忠诚和信任。但描述这么一个人的影片,无论电影还是电视剧,都有严重的洗白倾向,我个人接受不了。
拍个《末代皇帝》并不难,但是想要拍真,拍好,肯定要挨骂
首先,演员不能找尊龙那范儿的,太帅了,得找个符合溥仪真实面貌的,观众一看,我去这颜值也下降太快了吧!老子是来看豪门帅哥落难的,不是看普通人遭罪的,看这个还用进电影院吗?同情心一下子少一大半。
另外要把溥仪前半生那股子四处认贼作父的劲儿拍出来,比如说扶日本皇太后上台阶说像扶自己爸爸一样,把老太太感动的稀里哗啦像见了自己早逝的小儿子,再加个日本天皇和群臣在一边怀疑人生的表情。观众想这特么不就纯汉奸吗???咋还有脸在东京审判上出庭当受害人呢?
又好比被俘虏之后给斯大林写信,表示可惜呀,你们苏共咋就不接受我呢,你们错过了一个皇帝党员呀!要拍出慈父看完信之后脸上出现地铁看手机老人的表情。
然后必须要拍溥仪前期看不上志愿军,后又听闻志愿军打胜仗,第二天就去献宝表忠心的谄媚姿态,从感觉自己分分钟会被美国人“解救”到感觉自己再不好好改造可能要玩完的心理转变,这三段拍出来,真实感劝退一大批抱着同情心过来观影的观众。
当然要加上解放之后的名场面:
“报告首长,现在伙食虽然不如宫里,但是我以前食之无味,现在一顿饭能吃一斤包子,香!”
“辣椒真好吃!真好吃!”(一边吃一边擦汗)
“我进自己家也要买票?你这画像挂错了,那是我爹我能不知道?”
这仨场面具体发生在哪里评论区可以走一波。
总之这一套拍下来,观众看的没胃口,叫好不叫座,票房肯定歇菜。
一、无法达到当年的高度,是自取其辱。
二、清宫戏太多了,各个皇帝轮流登场,后宫娘娘轮流亮相,就连太监都拍的差不多了,大家都快吐了。
不说剧本、导演、配乐、道具、化妆等等,就演员,你再找一个尊龙这种帝王气质的试试?
这片子意义已经超过了电影本身。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至今为止我搞不清楚80年代到底发生什么。
为什么那时候,剧院每周都有歌舞晚会,工人下班之后还能欣赏歌舞晚会?现在没有了?
为什么那时候,有那么多舞厅,现在没有了?
为什么那时候,最牛B的不是你有钱,而是你会写诗?会写诗有毛用?
为什么那时候,杂志里的女郎不穿衣服还能公开发行?
为什么外国人能在紫禁城里拍电影?
我只能摇摇头,实在搞不懂80年代。
溥仪:辣鸡吧倒吧,我在抚顺战犯看守所的时候你们这群包衣奴才怎么不出来劫狱?
赶紧爬爬爬。朕的大清都亡了,伪满那事再提就朕要被枪毙了。
成吉思汗亡于西夏王妃之手,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当然是不是真被咬断命根,很难讲。
关于成吉思汗为何暴毙,有一种说法是:当初,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被俘,献给成吉思汗。西夏王妃是个绝世美女,但同时也是个非常生猛的美女。
据说,性格刚烈、不甘受辱的王妃在陪寑当夜,借行房之机,将他的男根咬了,成吉思汗遂卒。西夏王妃自尽。
还有另一种传说,说是西夏王妃在成吉思汗的酒中下毒,导致成吉思汗毒发身亡。
这两种说法,在外蒙古中,流传久远。
但据《元史》记载,成吉思汗乃病卒:
“(公元1227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
《元史》语焉不详,令人产生猜测。
关于成吉思汗的死因,众说纷纭,大致还有以下几种说法。
据《元朝秘史》(卷十四):
“成吉思既住过冬,欲征唐兀。从新整点军马,至狗儿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从行。冬间,于阿儿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坠马跌伤,就于搠斡儿合惕地面下营。次日,也遂夫人对大王并众官人说:‘皇帝今夜好生发热,您可商量’。”
也就是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国时,在一个叫阿儿不合的地方打猎。他的骑的马,让一匹野马惊了,成吉思汗坠马受伤,当夜发高烧,落下了病根。经医救无效,卒,时年67岁。
时间节点也是发生在征讨西夏期间。
又据出使蒙古的罗马教廷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记载,成吉思汗可能是被雷击而亡。“在那里却有凶猛的雷击和闪电,致使很多人死亡。”
但是,约翰·普兰诺·加宾尼为葡萄牙人,出使中国的时间是公元1245-1247年,由教皇诺森四世派遣而来,此时,距成吉思汗亡已有18年,他这个记载估计也是道听途说,是最不足采信的一个。
又《马可·波罗游记》,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时,围攻太津,膝部中了毒箭。经救治无效,毒发身亡。
马可·波罗是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1275年到达中国。其时已是元世祖忽必烈当政,他这个说法应当也是道听途说。因为作为一个外国人,不可能掌握朝廷的如此重大的机密。
又据成书于清康熙年间《蒙古源流》记载,说成吉思汗是被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刺杀身亡。西夏王妃在陪寑首夜,用事先准备好的匕首,刺杀了放松警惕的成吉思汗。
1766年,蒙古喀尔喀部亲王成衮扎布将此书手抄本进献给乾隆皇帝。乾隆令人将其译为满、汉两种文本,并题书名《饮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
据我推测,成吉思汗亡于西夏王妃之手,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当然是不是咬断命根,那就很难讲。即使是真的,史书也不可能记载。《蒙古源流》记载情节还比较详细。而且,蒙古传说中,成吉思汗也是因西夏王妃而卒。这个西夏王妃,在史书记载中和口耳相传中,都同时出现,都同时指向她与成吉思汗驾崩有关。可见很不正常。
至于成吉思汗是坠马或者中毒箭之说,可信度不高。成吉思汗打猎,场面一定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居然能冲出来一匹野马,惊吓了他,并且从此一病不起,可能性太小了。
至于攻取西夏国,成吉思汗更不可能亲自上阵,导致中了毒箭。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