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很多时候答主和评论者的矛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反对的意见本身,而是反对的态度。
也就是,本来是就事论事的问题,因为一些原因,上升到了彼此对人的否定上。
比如答主写一篇文章,费了两个小时,先要写出来,然后梳理逻辑,再调整表达,最后结果不敢保证有多高的质量,但态度没话说,是认真的。
这时候,如果评论中有不同意见,是这样的:
1、谢谢答主,但我觉得……
2、受教了,但是有一个地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
这样的反对评论,答主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就事论事上。
但如果是这样的评论:
1、呵呵。
2、什么玩意儿啊,狗屁不通。
3、鸡汤,毫无意义。
4、通篇废话,小孩子都知道的东西,好low啊。
……
答主的肾上腺素立刻就会上升,因为这样的评论,不是对事,而是对人。
你否定的不是答主的观点,而是ta这个人,以及ta刚才的努力。
起码容易被答主解读成这样。
-------------------------------------------
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很多时候,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意见本身,而是表达意见的方式。
举个我家的例子。
我爸属于超级不会说话的类型,我妈做的拉面很好吃,可是我妈就是不给我爸做。
一开始我还劝我妈,说他也挺辛苦的,就给他做顿拉面吃吧。
我妈说:就不给他做,说个话能气死人。(生气脸)
原来,我妈平时做了饭,如果做的好吃,我爸也不夸奖,如果偶尔有一顿做的不怎么好吃,我爸一定脸一黑,把碗一推,说:
这是啥玩意儿!难吃,不吃了。
时间长了,我妈自然就不愿意给他好好做饭了,因为做好了没奖励,做差了一堆抱怨。
本来是这顿饭好不好吃的问题,因为我爸不会说话,导致我妈认为我爸不尊重她的努力,不值得好好给他做饭。
饭好不好吃的问题,成了价值和尊重的问题。
----------------------------------------------------------
如题所说。
“反对,加没有帮助”
为什么很容易惹毛答主,就是因为这样的表达方式,很容易让答主认为,这个评论是来找茬的。
不是讨论,而是找茬。
是主观上有恶意的。
这倒不一定是评论者的本意,只是这样的表达方式,容易被解读出这样的恶意。
----------------------------------------------------------
写这个答案也没啥用,知乎该什么样子还是什么样子。
不过还是写了,就想说一个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是客观的矛盾,其实是主观的矛盾,认为是内容的问题,其实是表达的问题。
问题的焦点,其实早已转移。
ps:这只是一种普遍情况,具体问题里自然需要具体判断,不做更周延的解释了。
南海问题上中国不会抽身,中国正在大力插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