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是形成间隙杂质还是置换杂质。
一般来说,杂质的原子半径是影响其固溶形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小半径原子倾向于形成间隙型杂质。而大半径原子带来的晶格变形太大,难以形成间隙杂质,反而会通过挤走一个晶体原子的方式来降低变形,形成置换杂质。
宏观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绝对纯净的材料,总是会多多少少的含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可能是生产过程中不小心混入的(例如空气之中的氮和氧),也可能是人工掺入以提高材料性能的(例如铁掺碳变成钢)。
在金属这样的晶体材料中,单个杂质原子一般有两种存在形式:间隙型和置换型。
把原子看成一个个球,规则的堆积起来就变成了晶体。显然这种堆积不能完全填满空间,会存在许许多多的间隙。占据这些间隙位置的杂质,就属于间隙型杂质原子。
除了占据间隙以外,杂质原子还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挤走一个原来的晶体原子,然后占据它空出来的位置。这种杂质原子被称为置换型杂质原子。
那么,如何定量的判断某种杂质掺入晶体中之后,是倾向于形成间隙型杂质,还是置换型杂质呢?这里就要判断哪种杂质的能量低了。
把间隙杂质变成置换杂质,主要会带来两部分能量变化:
1)间隙位置带来的晶格变形,一定大于其处于置换位置带来的变形。因此,杂质占据置换位置,能降低晶格变形能。
2)形成置换型杂质需要挤走一个晶体原子,带来额外的能量提升
假如间隙杂质半径很大,引发的晶格变形能也很大。杂质原子就倾向于占据置换位置,来释放掉这部分晶格变形能。
假如间隙杂质半径较小,晶格变形能的降低不足以抵消挤走一个晶体原子带来的能量提升,那么杂质原子就倾向于占据间隙位置。
举个例子,在钢材中,各种小半径元素(氢、碳、氮、氧等),一般都占据间隙位置。而大半径的元素(铬、钴、镍等),则占据置换位置。
再谈谈杂质能否进入晶体这个问题。
杂质能否进入晶体,取决于三个因素:1)杂质在晶体中的溶解能;2)杂质在晶体中的扩散速度;3)外界施加给杂质的溶解驱动力。
1)杂质在晶体中的溶解能:顾名思义,指杂质从外界进入晶体这个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若杂质溶解提高能量,则难以溶解,若降低能量,则会自发溶解。这个能量取决于杂质和晶体的化学性质,没有简单的判断标准。
2)杂质在晶体中的扩散速度:即使杂质溶解在热力学上是可行的,但如果杂质在晶体内的扩散速度很慢,溶解过程则需要要花上很长很长的时间。所以杂质需要有足够的扩散速度才能进入晶体。
一般而言,间隙杂质的扩散比较快,所以钢铁很容易被氧原子渗透,从而生锈。置换型杂质扩散很慢,例如铬在铁中形成置换杂质的溶解能很低,但你把铬和铁压在一起,过上十年也没有多少铬能溶解到铁中。
3)外界施加给杂质的溶解驱动力:氢不容易溶解在铁中,但如果给氢气加足够的高压,氢压得受不了,就会往铁中跑了。这类驱动力可以是气压、浓度等,也可以是电压(电化学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