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孙皓像执政前期一样贤明,吴国能不能不会灭亡的那么快? 第1页

  

user avatar   xiao-xia-y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把孙皓换成孙权孙策甚至孙坚,280年吴国一样灭亡。晋朝统一时,口数1600万,去掉吴国的230万则是1300多万,双方实际控制的人力比接近7:1,这种情况要还能守住,除非晋军将领都是白痴。然而对于吴国不幸的是,司马炎称帝后,晋又连出了杜预、王濬、马隆等名将(连李世民都说这几人是大将之才)。之所以一直没打东吴其实主要靠秃发树机能,马隆平定凉州之后,晋朝就有能力大规模伐吴了。

孙皓毕竟是亡国之君,所以陈寿对他多有指摘也很合理。但是平心而论,孙皓用人的眼光其实不错,比如说升陆抗为大司马(一年后陆抗就挂了),如果说陆抗能力摆在那重用也正常的话,还有交州刺史陶璜,不仅曾击败晋军收复交州,在任期间还深得当地民众爱戴。在他去世时,史称当地“举州号哭,如丧慈亲”。此外用的张悌(丞相)、伍延(江陵督)、沈莹(丹杨太守)以及陆晏、陆景等,也都是能尽忠死节之臣,所以陈寿说的“上下离心,莫为皓尽力“之说其实很有问题,灭吴之战吴军高官的阵亡率非常高,像张悌本来可以不死的,都非要决死突击,结果死于阵中。

孙皓本人的眼光似乎也有两下子,体现在吴灭亡前他还不断试图进攻西晋,如果开了上帝视角就知道,口数比都1:7了还守什么守,就算没开上帝视角晋军也已经控制了长江上游,还不进攻就只有坐以待毙了。

最后的结果,是双方力量对比实在太悬殊。晋军伐吴一线兵力大体是20万,按照”运兵过半“之说,发动军民可能有50万以上,还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水军。东吴全国兵力23万,但分散在全国各地,而且因为已经达到了口数的10%,不具备太多补充能力,打掉一点少一点。所以情况跟蜀亡之战也有点像,吴国扬州、荆州基本兵力被打掉之后孙皓就选择了投降,因为建业已经不剩多少兵守了,逃到交广去继续抵抗也不过是让臣民继续无谓牺牲而已。




  

相关话题

  历史上有什么人在人生最得意的时候遇到巨大挫折的故事? 
  为什么临高的钱币上有拉丁文? 
  现代伊拉克人、埃及人会对古两河文明、古埃及文明产生自豪感吗? 
  电视剧《知否》对北宋历史的还原度高吗? 
  如何评价王耀武? 
  《三国演义》中除了关羽,当时在场的人还有谁可斩华雄? 
  如何看待“有缝纫机和机器裁剪就不算汉服”? 
  维希法国到底对纳粹德国是有助力还是拖后腿?或者没有任何作用? 
  为什么古人认为君君臣臣理所当然? 
  有哪些“不学如清”的典型例子(不学如清,出自左侯,用于批判清朝在文史哲方面不学无术,胡编乱造之举)? 

前一个讨论
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是英国和法国争斗的副产品对吗?
下一个讨论
如果你处在诸葛亮的位置,当魏延提出分兵一万出子午谷奇袭长安的建议,你会采纳吗?





© 2025-04-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