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意思本来是没有的,都是后来人不考证,硬着头皮想象而总结出来的“中心思想”,神宗庙号所谓明褒暗贬,就是这么来的。 @上官竹 的答案已经说了宋神宗,这里来贴一下明神宗。
其实明清的谥号庙号的资料最为详细,直接看继位皇帝的实录,里面的谥议就记录着庙号和谥号产生的过程和用意,并不存在想象的空间。
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我还没有见过打了标点的光宗贞皇帝实录,于是自己把下面这一段相关的打了一下标点,方便阅读(要说谥议写的都是极好极工整的,读起来朗朗上口):
臣等历览前徽,参稽令典。帝尧运乃神之德,爰号神宗。成王赞惟显之天,尤称显行。简编具载,轨迹可循。有如我大行皇帝,运际启承,道兼作述。粤自冲龄嗣服,迄夫大化观成。袭德泽于累朝,而以久道滋培元气为之愈浃;法精明于世庙,而以深仁固护洪图用以弥昌。讵惟扬烈觐光,臻四纪垂裳之治;抑且裕昆彰范,奠万年磐石之安。夫非迈百王而独超称昭代之最盛哉?臣等谨协佥同之议,式符节惠之称。大行皇帝尊谥宜天锡之曰: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
自古以来,称治必谈三代尧舜禹,所以给一个皇帝的盖棺定论,比肩尧舜已经是无以复加的夸奖了。而『神宗』这个词,在没有庙号的时候,就是用来指代尧的。在尚书中有: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对此苏轼曾经论述过:
尧之所从受天下者曰文祖,舜之所从受天下者曰神宗。受天下於人,必告於其人之所从受者。《礼》曰‘ 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 ,祖颛顼而宗尧 ’,则神宗为尧明矣。
这就是为什么谥议中说『帝尧运乃神之德,爰号神宗』的原因。
虽然现在『宋实亡于神宗,明实亡于万历』的说法有不少的受众,在此不做评价,但是后人怎么说是后人的看法,至少在当时,万历庙号的用意就是比肩尧舜的,完全没有明褒暗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