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多中国父母的教育是单向的。而真正有效的教育方式则是双向的。
单向的说教让人反感。因为它忽略了对方身上的“人性”。
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大概在3岁左右形成。自我意识一旦形成,ta就不再是谁的附属品了,ta就成为了一个不同于父母、有自己的脾气秉性、自己的喜好、自己的思想的人,即便这个人只有3岁。
但是,在父母眼里,小孩子是人吗?在老师眼里,学生是人吗?在上级眼里,下属是人吗?在亲密关系中,对方是人吗?是,又不完全是。是生理意义上的人,却不是身心灵完整的人。所以你只会、也只乐意于做单向的输出。小孩子懂什么?学生懂什么?下属懂什么?老婆懂什么?
没有被当作人来看待,这是我们反感长辈的“教育”最根本的、最深层次的原因。
真正有效的“教育”是什么呢?
首先,不管你是几岁的小孩子,我都尊重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不同于我的人的存在。
其次,我要用你能明白的语言、你能接受的方式告诉你我的意见。
然后,我等待你告诉我你的想法。
最后,我们一起来讨论看看,什么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在意见不统一,但不违背原则和法律的情况下,情愿让步。
看起来很麻烦、很花时间对吗?我们太习惯粗暴简单的对待别人,因为我们没有把对方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否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麻烦”、花时间的。
输出观点是快捷的,而付出尊重、耐心、和理解,永远都要花时间、永远都比单向输出麻烦,没有捷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出来不被人反感的“教育”,才能产生健康、快乐的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
人的认知高度,决定因素大体有四个:1,天赋智商;2,知识和信息;3,经历和见识;4,思考的意愿。
爱说教的长辈们大多无法知晓,或不愿承认,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自打走出学校,知识面扩张就已停滞;自打进入一个体系,信息来源就已固化;自打生活变得稳定,经历和见识本质上都只是重复;自打遵从传统,思考便不复存在。
而 “我们”,因为年轻,依然处于无法知晓,或不愿承认,“我们” 中的绝大多数人,很可能包括自己,将来,甚至是当下,与长辈中的绝大多数人(会)是一样一样一样的这一惨痛现实的阶段。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从出生到十几二十多岁,才姑且可称得上是 “人生”;再之后,仅是 “岁月” 罢了。
希望 “你” 能成为那少数的人,经历世纪的 “岁月”,拥有百年的 “人生”。
作为一个过来人答一下吧。
好为人师是人的本性。否则知乎这类社交媒体也不可能存在。双向就成讨论交流。单向则为师生间“教育”。而且越老似乎这种欲望越强。(因为现实社会中的大多数,是相当势利只听地位高的人说话,不会听道理本身。人自身的相对地位,是随时间升高的。多年媳妇儿总算熬成婆了)
自以为是也是人的本性。这个不是线性的,是曲线。越两头的人越自以为是。(幼儿貌似不强烈不过是被父母几何级强势硬掰过来而已。)
强烈的好为人师,与强烈的自以为是碰到一起,会是什么结果?不用多猜。
现实是残酷的,不会因为个人好恶而改变:
1. 长辈还会不停的唠叨。
2. 晚辈只会逆眼前权威的反,而给远方的更大权威跪(高票答案已经把长辈说的话与社会地位不符作为主要理由了)。长辈前面如果加“马云”二字,晚辈就不会反感了,还会主动叫爸爸。
3. 从统计意义来说,多吃过几碗饭的前辈们的见识,在很多层面一定是高于后辈的。
4. 后辈们大概率是不会听。
能从自身教训中不摔二跤的人,必定是了不起的成功人士。
能从别人教训中少摔跤的人,必然是伟人。
大多数人只是普通人,不听人言是烙在基因中的。(包括俺自己)
5. 等后辈们长大了,大概率会唠叨后辈的后辈。
作为中年晚期,俺能做的就是:
1.你想说,我尽量听。
2.你不想听,我绝不说。
有人把这叫。。。圆滑。
因为时代所限,社会断层,我们的“长辈”自身大多数没有受过良好的通识教育。
即使教育层次较高的,一般也不具备持续学习的资源和意识,离开学校后,知识系统已经不再更新了,而被各种电视节目和公众号粗制滥造的内容渐渐填塞。
所以他们对“后辈”的教育,在理念上,更多是一种个人经验主义的灌输,在方法上,机械重复,简单粗暴。
甚至可以说,他们的目的并非是传授给后辈正确的知识或信息,而是通过所谓的“教育”,完成对自己个人价值观的书写和肯定。
电影《狗十三》中的这一幕,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
这位长辈还算是个“读书人”,引经据典之间,引来左右一片称赞。他故作谦逊,实则坐在鄙视链的顶端谈笑风生,臧否四座。
他这一代中国人,信的不是知识或理论,而是屁股底下的这个位置。
我比你资格老,我坐在这个位置上,我说的话就是供你深入学习的课本。
你坐在这个位置上,说什么我也得听,不仅听,还得鹦鹉学舌,举一反三。
这其实不是教育,而是一种试探,一种控制,一种确认势力范围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