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你们怎么想怎么做,都是个人选择,无所谓的事儿。
但有一点是非常确定的:几乎没有人天生懂得如何与异性在泛亲密关系中和谐相处。
而异性之间的 “泛亲密关系”,是一个很宽的范畴,且并不是非零即一,而是个连续变量。可以是暧昧,可以是不以约会为名的约会,可以是随意的约会,可以是半固定的相处,可以是fwb,可以是有些承诺共识的交往……都属于 “泛亲密关系” 的范围。
但不论如何,我都建议你们真的去做,真的去和三次元中的异性打交道,这都比你们没有依据且真空球形的无止尽的脑中自嗨思想活动要强。
且这不仅有关两性交往,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或缓解年轻人中颇为常见的气质性抑郁、群体性孤僻、社会性幼稚,和政治性魔怔。
生殖欲外溢为性欲,性欲外溢为爱情。
性欲是一种毒品,恋爱是一场聚众吸毒,能让猕猴和狒狒纠缠在一起。
爱情的三个步骤:无心插柳,自欺欺人,木已成舟。
好感总是偶然地产生,无论一见钟情,见色起意,还是日久生情,这个过程都一样。灵魂伴侣这个词等同于用神秘主义纹饰的偶然性。
产生好感后,隐蔽地接近。我必须假装自己没有目的,对方则必须假装不知道我有目的。双方各自心知肚明,脸上不动声色,云淡风轻。然后在不可言说之地此来彼往,相互试探,刀光剑影,翩然起舞。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悬置几个重大问题,以便给爱情留下位置。
我是不是真正地爱她?这个问题超出我的能力范围。我稀里糊涂,因为我TM哪知道我能和谁共度一生。
她是不是真正地爱我?这个问题超出她的能力范围。她稀里糊涂,因为她TM哪知道谁能和她共度一生。
其实大部分人在一开始都没什么准备,她将来和谁在一起,很大程度上要看哪个异性主动接触她。如果这个异性率先主动接触,而且整个过程当中表现的都还不错,那么这个时候她基本上就会默认和锁定这个异性。
这一段感情的结局?恋爱有个问题,在于恋爱到达高潮之后如何处理。热烈燃烧之后无非反目成仇,平淡分手,走入婚姻,无论哪一种答案,都过于艰难沉重,是当前不可言谈之物。
(我认为我真正地爱她,和我能够真正地爱她,这是两码事。)
理论上这些问题都是进入一段真爱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一旦提出来,在我解决它们之前,它们会先解决爱情。
所以必须悬置这些问题。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人能对另一个人负责。我爱你这三个字分量太重,较起真来,一万个人人里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人都不配讲。但恋爱里的人必须信誓旦旦,面不改色,敢于许诺。
爱情上,存在先于认识。
当双方的互动形成路径依赖,爱情就这样被塑造出来。
1、关于定义:
否定神秘主义,肯定爱情虚无主义。真爱是个虚浮词汇,空洞无物,自欺欺人。社交语言中, “灵魂”不过是个混沌的臆想。爱与喜欢没有本质区别,用词不同而已,指向相同。掺杂了荷尔蒙,欣赏,依赖,无聊,烦闷,激情,安全感,新鲜感,生殖冲动之流的混合体。一般生活中的爱情的定义,通常是参照一种集体的看法,由书本和传说负责提供来源。
恋爱和婚姻,两者都是公司制度的变种。恋爱是非正式公司制度,婚姻是正式公司制度。
围绕性资源的交换和融合,恋爱这种非正式合作关系得以创立;性资源和经济资源,二者各自的交换和融合,以法律明文的形式落实下来,婚姻得以形成。
恋爱涉及是性资源的问题,婚姻是异性资源为纽带建立的经济关系。
2、关于单身:
(1)单身是一种痛苦,结婚是另一种痛苦。我要做的事情,往往不是从痛苦和幸福里选择幸福,而是两种痛苦里选择一种。
(2)单身有时很浪漫,它目标明确;有时是被迫的,这种情况居多。
(3)单身代表不打扰别人,有时是不能打扰别人,有时是求打扰而不得。
3、关于对象:
爱的对象是模糊,流动,变化的,爱情不过就是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走就要求自由的爱,至于与道德法律人伦相不相符,那是另一码事。亲密关系无关道德判断。两个烂人也可以组成亲密关系。
4、关于模式:
(1)模式多样,其中一对一关系极不稳定,不好,但在所有魔鬼中,它最好。乌托邦模式,是以情感为前提(痴迷、依恋、激情),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去中心化的开放式关系,但会被现实力场扭曲,面目狰狞。
(2)单调递增的热情有其极限,且极限不可维持,最终难免崩溃;相比而言,脉冲式的热情有稳定可控的基线,冷却期间隔爆发情感高潮,可持续发展。
5、关于定位:普通的刚需,与吃喝拉撒持平,但更难实现。
6、关于作用:爱并不应允幸福,也无法因为被爱得到保证。
7、适用范围:具体方法的选择,主要还是取决于所选择的对象是谁。不管我为别人考虑了多少,但人性是复杂又难以捉摸的,就算某些事我们觉得不好,但依然会有人去做,因为在她看来,那不在不好的范畴内,也就是我所做的必须对方也同样的理解我,我的做法才有意义。
8、关于批判:与人生其他追求相比,爱情是普通人唯一可拥有的廉价戏剧,庸俗的避难所。
9、关于女性:
围绕着性别的战争让人忽视了,个体差异和阶级差异,其实要远远大于性别差异。性别主义的最大错误就在于认为性别有本质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物种来说,性别只是一个功能性的区分,并不是物种的本质。
性别这个标签,有效性仅仅限定在医学范畴。
不轻易使用“女性”“女人”这类说法,女性已经不是一个有效的集合名词,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体。而每一个个体持有何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从最封建的模式到最现代的模式都可能有。性别从来不是一个有效的分类方式,尤其是在构建自己的人生坐标系的时候。
女性这个标签,除了能揭示她的染色体构成,生殖系统特征外,不能揭示更多的东西。温柔、细心、安静、热烈、敏感等等特征,并不与女性这个性别锚定;狡诈、阴狠、恶毒、残忍、愚蠢等特征,同样不与女性这个性别相冲突。
性资源很重要,不要轻易攫取他人的性资源。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
当我完成针对自身的三非约束,与对方互动时,对方首先展现出基于性意识的防御或攻击,那不是我的性意识问题,是她的性意识问题,也就是说对方在常规生活中,将自身的性角色作为一个很靠前的考量因素。这时候答应自己,不要生气,要原谅她,她只是一个**。
1、关于底线:
(1)我爱她,与她何涉。永远不要为了爱情丧失自我。
(2)认真的感情,必须押上自己将来的全部人生,必须做好随时可以结婚的准备。除此以外,都是随便玩玩,过家家。对于感情,认真谈有认真谈的做法,过家家有过家家的玩法。玩的是过家家,就不要用认真这两个字给自己脸上贴金。
(3)尽力门当户对,委屈了谁都不好。
(4)诚挚的爱要求将自身的一切都投入进去,包括感情、金钱、自由、生命。结婚远不是代价最大的一种投入。都爱到死去活来了,结个婚算什么。结婚证明不了两个人是否真的相爱,但不愿结婚证明两个人肯定没那么相爱。
2、关于技巧:
(1)不要主动让对方做选择,没有几个人能承担选择的分量,它太过沉重,以致人们偏向否定。大部分爱情的允诺,都是脑子一热。
(2)自己要主动付出。主动去去看她喜欢的书,听的歌,发过的微博、朋友圈,去过的城市,走过的路,还可以问她的朋友。
(3)尽力完善形象。在爱情上,以为凭一颗心就可以无往而不利,那完全错!形象的吸引力,残酷得使人要抢天呼地而只得默默无言。由德行,由哀诉,总之由非爱情的一切来使人给予怜悯、尊敬,进而将怜悯尊敬挤压成为爱,这样的酒醉不了自己醉不了别人,这样的酒酸而发苦,只能推开。也会落入推又推不开喝又喝不下的困境。
(4)从不重要的事情做起,慢慢来。用力过猛会吓到人。
3、关于自省:
4、关于禁忌:
5、关于止损:
6、关于危险:向一位漂亮女生说“我喜欢你”,同时意味着向她周围的数位男生高呼“向我开炮”。
7、关于价值:潘驴邓小闲。
关于结局:
(1)走入婚姻。
单身是一种痛苦,结婚是另一种痛苦。我要做的事情,往往不是从痛苦和幸福里选择幸福,而是两种痛苦里选择一种。往好处想,单身获得自由,婚姻获得陪伴。
(2)迈向破裂。
一段亲密关系通常包含共情和功利两种成分,情侣走到一起往往是因为共情,当亲密关系建立后,做不到有情饮水饱,两人时空上关系又紧密,这时各自的功利生活必然会相互掺杂。处理不好,亲密关系就变味。心脏挨了一枪,英雄然后成为英雄。亲密关系在共情顶峰时死掉,爱情然后成为爱情。
(3)发生背叛。
倘若我离开一个女人,绝不是对她不再有性欲。一个漂亮的女人总是引人产生性欲的。而我是否对另一个女入产生性欲,那不是一码事。
(4)无疾而终。
走了就别回头。真正的别离,往往关门声最小。一个合格的前任,应该像死了一样。
关于同居:
同居代价很大,对个人价值有极大的折损,但同时又是必须的,因此应当慎之又慎。同居应该是结婚的前奏,是以个人价值为献祭,在结婚前的最后一次试探。
谈恋爱这事不能往深了想,想得太清楚,就不想谈了。
我一男的活了这么大,知道自尊自爱,爱己及人。谈恋爱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也要有所考量,很多的恋爱随大流,图个新鲜,最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
爱人之前先学会爱自己,太多人把大学的恋爱看做自己的体验活动,如果你愿意为这个买单当然可以,但是我的时间很宝贵,她的时间也很宝贵,我尊重差异,但绝不苟同放纵。
我认为不能单单凭借恋爱是否快乐来判断恋爱的成功与否,很多情感,经验会随着时间发酵,不是说所有的伤心,担忧都不美好,只是那些情感都是快餐式恋爱所不能给予你的,而那些看似负面的情绪也是对恋爱的考验,能让恋爱更加稳固美好。
我希望多少能从恋爱中学习一点宝贵的东西,快餐式的恋爱真的内涵不多,缺乏审慎的思考,到头来留在回忆里的可能不是那个人,而是花钱所带来的欣快感。
那你告诉我大学生法餐一般的恋爱怎么恋?
大一社团相识,
大二感情升温,
大三互相表白,
大四才有初吻,
毕业一个读研,
一个南下工作,
全靠微信视频,
每年见少离多,
七年应届签约,
为了户口纠结,
分歧渐渐产生,
争吵没有结果,
忍受工资微薄,
忍受深夜独坐,
谈婚论嫁没房,
也没彩礼和车,
女生含泪说出,
算了我好累了,
家里要我在这,
将来我弟找我,
多年感情不易,
难敌生活坎坷,
我们好聚好散,
祝你有更好的。
大学生恋爱的本质是人间实习,不必在乎是不是快餐还是罐头,关键是有没有深入体味到人间方方面面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及其给你的教益启发与提高。
5%左右的海后海王“攻略”完另外15%同学,
这20%人的现象因为过于离奇,所以就具有了——报道价值。
通过媒体传播+固化标签宣传,这20%的情况成功掩盖了剩下80%老实人的真实生活,以至于成了这代大学生的符号,最后被提上知乎讨论。
然而实际中,绝大部分的大学生每月拿着不会超过2000块的生活费(普遍就是1K—1.5K/月)
在一二线城市中,过着恩格尔系数90%+的生活,
别说快餐式恋爱,
能满足女神6块钱一个的凤梨酥甜点供应,
能满足女神在肯德基、麦当劳动辄50元/餐的“高额”开销。
狗哥们已经竭尽全力。
狗哥们不高
狗哥们不富
狗哥们不帅不美,
狗哥们的单调生活被恩格尔系数完全支配,
女神是他们生活中唯一的光,
因此ta们连被记录的价值也没有,
果然ta们就是
背景板、NPC、工具人。
请问什么样的恋爱是不快餐的恋爱?是不是先要认识个一年半载,然后再培养感情个一年半载,最后再男方追求女方一年半载,之后谈个几个月就大学毕业了,这叫“大餐”似的恋爱?如果为了避免快餐般的恋爱,导致大学四年都未能谈恋爱,毕业工作以后又会被家长催着相亲,恐怕那要更加快餐吧?
爱情的本质就是荷尔蒙,荷尔蒙来得快去得也快,那可不就是快餐吗?
东亚的很多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总是误导人。比如国内的偶像剧,韩国的肥皂剧,男女主角谈恋爱的模式那都不是正常人类,牵个手拍十集,接个吻拍十集,上床那简直就是十八禁,各种欲拒还迎欲说还休,把爱情包装的太理想化,男女主角都是不食人间烟火没有色欲的神仙,这就很容易给青少年的恋爱观不切实际的幻想。
要我说还是欧美人做得好。你去看欧美的电影、美剧,那才是赤裸裸的把爱情的真面目展现给大家看,这就是好莱坞电影工业厉害的地方,一边告诉了观众真实的恋爱是什么样,一边又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被感动,认为这不就是美好爱情的模样吗?其实欧美的那些恋爱影视剧,完全没法细看,没法深究,因为你仔细一研究就会发现:
恋爱的本质很俗气,主要是欲望,类似动物发情,而完全不像文人墨客描绘的那么圣洁。
举个例子,全人类影视票房前三的《泰坦尼克号》,家喻户晓感动了无数青年男女的爱情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抛开恋爱的躯壳,那不就是一个帅气有才贫穷的男屌丝,仅仅一面之缘,就绿了一个有钱帅气无趣的男贵族,然后跟这个贵族的未婚妻,一个美丽有才落魄的女贵族一夜情的故事吗?
当然了,小李子扮演的这个男屌丝,人家确实帅,确实有才,让这个恋爱故事看起来非常唯美,什么一起看海,画裸体素描,舍命救女生,但故事的本质并没有任何的改变。这就是感动几十亿人的“爱情”,你能说这不是快餐么?
再比如,小李子另一部很经典的《华尔街之狼》,里面也活生生地反应出了真实的爱情模样:男人有钱就变坏,尤其是一个长相英俊,有钱,有才的成功男人,一开始事业没起步还能跟朴素美丽的糟糠之妻共同奋斗,但成功了以后就立刻变心,被外面更美貌的模特勾引,最终原配在老公的豪车里捉奸。你说小李子跟原配没有爱情了?不一定,可能还爱着。你说他跟模特的不是爱情?不好说,可能也算。
看到没,如果一定要定义爱情,那么男女之爱非常微妙,爱情本来就是在某个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的上头,就像小李子一开始爱原配,后来转而爱情人,都是爱,来得快去得快。
再说个我身边的例子。我有个不知名的海王朋友,非常会玩,曾经说过一句很深刻的话:爱情的本质就是情绪波动。用他们PUA的话说,一切的相处目的,都是为了带来正向负向的情绪波动。一起吃美食,打游戏,喝酒,蹦迪,打球,看展,日常的聊天,说话,所有的一切行为,作用都是殊途同归,都是要让对方上头,感性大于理性,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渣男渣女,虽然伤害过很多人,但是他们的前任很多都无法自拔,甚至念念不忘。归根结底就是,渣男渣女是操控情绪的高手,可能是有意,可能是无意,他们非常懂得如何让你在恋爱游戏中玩得痛快,玩得过瘾,玩得不可自拔,以至于当最后脱离游戏回归现实,你会感受到巨大的痛苦跟折磨。
其原理,类似药物上瘾者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强烈的戒断反应,是渣三分毒,去渣真难受,这就是很多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写照。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年代都这么礼崩乐坏了么?大学生如何才能想谈一场走心的恋爱,找一个靠谱的另一半,不被渣男渣女所伤害呢?
在这里,给广大学生,年轻人实用的三个建议:
第一,知道自己是什么类型的人。
了解自己是最难的。如果你是一个保守朴素的人,那么最好找同样类型的对象。
注意,不是说也要找保守朴素的人,而是说找一个想找保守朴素的对象的人。这其实挺难的,因为保守朴素相对的,往往是不注重外表,缺少情趣,兴趣不那么广泛。
千万要考虑清楚:好看的、有才的、有钱的,大概率不保守,不朴素。这是一把双刃剑,自己取舍。
第二,找相对靠谱的人。
学历、家庭、兴趣爱好、职业、收入,基本上可以把那些不靠谱的人拦在外面。
就像公务员的政审非常严格,就是为了杜绝不靠谱的人为人民服务。
大学里的环境相对单纯,没有社会上那么多尔虞我诈,找同学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一来单纯,二来学历有保证,找对象的下限其实不低,其他方面就看个人的眼光了。
第三,拓宽交友面。
多参加活动,多结交异性朋友。我身边异性缘好的朋友,无一例外都喜欢参加各种饭局,酒局,羽毛球局,密室局,狼人杀局……
胆子大的可以考虑搭讪,胆子小的就多参加活动,实在不行先跟异性做朋友,关系好了让她们把身边朋友介绍给你。
对了,父母介绍的相亲也可以考虑去。不论结局任何,多尝试多接触,总是没错的。
公众号:小舜利
私人vx:xiaoshunli798
留学咨询/商务合作/约稿,非诚勿扰。
情感干货:
你们有没有发现,爱鼓吹学生时代的爱情最真挚的人,大多数是男人,而且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上社会后,可能会被现实打脸打得非常悲观失意愤怒。
所以他们的真爱最爱,就是人生巅峰的学生时代了。
他们所谓的真挚,就是【老子没有钱也能泡到妞】。
实际上,【没钱也能泡妞】是男人的浪漫。
那些小三上位的油腻老男人,可能也会被小三逢场作戏的【我不要名分不要钱,只要你】感动得违背契约抛妻弃子呢。
每个人都有被承认被肯定被需要被依赖的需求。
只是成为一个社会人后,条件就不仅仅是颜值才华性格了,还有很重要的物质。
毕竟大家不再被父母养着,要自己负责自己的衣食住行。
这是成长的代价,独立的代价,自由的代价。
而学生时代的爱情,就是跟柴米油盐酱醋茶毫无关系的互相吸引,是精力最旺盛时的荷尔蒙碰撞。
两个根本养不活自己的孩子,在绝对安全、很少矛盾很少考验的环境里,那种easy模式。
所以,在安全的环境里,得到美好的恋爱体验是绝对很容易的。
不用担心房租,不用担心明天吃什么,不用担心如何处好和上司同事的关系。
满心都只有喜欢和欲望。
就连异地,也只是小长假和双休日见不到罢了。
能有啥矛盾?有啥需要非常头疼也要面对的现实?
大家都是被父母保护好的孩子,有父母在负重前行。
然后,很多人所谓的真挚感情,其实根本扛不过异地。
不然哪儿来这么多毕业就分手?
这种清明节扫墓时学校门口小摊上买的几毛钱一朵的小白纸花一样的感情,哪儿就美好真挚最爱了?
该不是对真挚最爱有什么误解吧?
小孩子在认识不到未来有哪些操蛋的艰难险阻之前,嘴一秃噜就蹦出来的誓言,都脆弱得跟一次性的小白纸花一样。
用完就扔了。
就好看那么一会,有用那么一会。
扫完墓,谁还把那当宝贝。
无非就是唏嘘一下那花当年老纯洁了,又白又便宜。
正好用来祭奠青春。
想要一起进步,走下去的方法也有。
有人的爱情要牢靠很多。
1.真正考虑未来,俩人都有充分的物质认知,且彼此人品靠谱,守约。
以后想过什么样的生活,过那样的生活需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并且,言出必行,说到做到。
幸福是有门槛的。
莫欺少年穷的前提,是少年少女的共同努力。
都觉得值,都努力修炼本事,才能一起对抗世界。
我师兄师姐当年谈对象时,全校通报批评。
但是我师兄体育贼好啊,第一年就考上了个能拿得出手的学校。
师姐发愤图强,第二年也考上了。
俩人要去省会城市生活,所以各自学了在省会城市好找工作好挣钱的专业,强强联合。
现在都当了老师、买了房办了舞蹈班,孩子都好大了,日子不要太滋润。
成了我校的一个传奇。
2. 考虑清楚再谈,包括但不限于彼此的性格合适不合适,遇到冲突怎么解决,对方人品怎么样,对方家庭如何。
这些问题,等你长大了一样要考虑。
成年人进入社会了都不一定能想这么清楚,小孩子谈恋爱一定是有运气成分在的。
我师兄师姐是恰好都是好人,爱得够深,也都很有契约精神,都很靠谱,才能走到最后。
眼神不那么好的人,尤其是姑娘,并不会觉得学生时代的爱情很美好。
她们更悔恨自己眼瞎,为什么初恋是这么个屎黄屎黄的颜色,只能破罐子破摔,拿【年轻时谁没爱过个把人渣】来自我安慰掩耳盗铃。
大家都想看清。可是因为阅历的局限,很难看清。
所以大多数学生时代的恋爱都是稀里糊涂谈的,在一个相对来说安全安稳的环境,很难暴露出人性的坚韧和弱点,更加难以判断。
所以能走到最后的,只能赌彼此是不是够爱,彼此是不是都是好人。
对相当一部分平庸贫穷的男孩子来说,学生时代的爱情的确是他们的人生巅峰。
出社会后的确要拼爹拼能力。
他们的确会非常怀念当年不花钱就泡妞的辉煌历史并使劲美化它们。
我扎个心,持这种想法的男人,主动分手的大多是男方。
如果是女方甩了他,指不定怎么骂人家吃了他五块钱的蛋炒饭没AA是个蹭吃蹭喝婊呢。
而出社会后的女孩子,大多长了脑子,开始考虑对方的物质条件人品性格原生家庭。
不会随随便便把真心交付给一个自己没想明白的、可能并不合适甚至并不负责的男孩子。
当然,还有一种好聚好散哒。
彼此心甘情愿共同走一段路,分手的时候都很平静。
可惜能如此自如操控自己心境的神人不多见。
越是投入,越难脱身。
反正我做不到,难以面对正在喜欢的人突然离开这样的事实。和丧偶之痛差不多吧。
大家喜欢的程度都不一样。
我个人没兴趣去了解没那么喜欢的人,也不愿意和不那么喜欢的人在一起谈个对象玩儿。
所以选择自己有能力有眼光选择对的人后再去恋爱。
我对爱情的理解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选定后的磨合、相互退让相互信赖,是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是共同面对异地、疾病、贫穷失意这些人生低谷。
既能同甘,也能共苦。
家暴出轨黄赌毒之外的理由,不足以分开。
我就纳闷,我们这种深思熟虑、认真磨合、一起打拼后,得到彼此家人祝福的感情,怎么就不真挚美好不配得到真爱了?
我老公的性格、才华、人品来自于他原生家庭的培养,谁又不是TA父母精心制造的作品呢?
只喜欢某个阶段的对方的某个点,到底比喜欢完整的对方,包括TA的缺点,到底优越在哪儿呢?
离开了特定环境就再也不能不花钱就吸引到可爱姑娘的人,真的太可怜了。
算了,人艰不拆。
话说,像这种人,正确回怼姿势是这样的。
望周知。
感谢你看到这里,我年轻时迷茫时也是有很多比我年长的姐姐在拉着我往前走,所以少走了很多弯路。
而现在,我想把我走过的弯路与逃过的弯路的经验都告诉有缘的你。
你发现了我,可能再熟一点会感慨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我。
公众号:杜嘟嘟嘴很毒。
每周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可以直接实操的恋爱相处干货,一个一语中的的犀利吐槽。
快来,置顶星标,就不会错过每周的三篇干干干干货了!
知乎干货已获赞170万➕,收藏40万➕。我希望在恋爱婚姻家庭上,能够守护好善良的你!比心~
因为劣币把良币给驱逐了啊。
好男孩比不上渣男,好女孩玩不过绿茶,这不是常识吗?
不是每个人天生就是海王,曾经都是动过真心的,只是没有什么好结果。
他们发现:什么深情,什么长情,统统都是假的。
你付出一切的真心真意,始终比不上另一个人的惺惺作态。
于是,你顿悟了。
一个真心实意追逐真爱的人,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什么都得不到另算,还要被羞辱成舔狗舔狗,一无所有。
既然如此,大不了内卷,一起当渣男渣女吧。
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大家都别玩真情了,一起撒网捕捞,看谁卷得过谁,这岂不带劲儿?
都在陌陌或者米觅软件上yp,反正都是玩,那就大家一起玩呗。
其实,很多人都没意识到,中国人的恋爱史是很短的。
封建社会,没有恋爱一说,新婚夫妇往往此前都没见过面,都是婚后再培养感情,所以很多文人写的恋爱小说讲的都是青楼的故事。
大清亡了,自由恋爱兴起,年轻男女们开始摸索感情,这算是中国人恋爱的黄金时代。
改开以后,流氓罪入刑,中国恋爱再一次陷入低谷,严禁男女之间没羞没臊,早恋的概念就是在这个时段兴起,——其实,很多人不知道,那时候全世界可能就只有中国在禁止所谓的“早恋”。
千禧年之后,中国的恋爱观再次走向开放,那时男男女女们还在拙劣地模仿西方,什么男大学生在女宿舍楼摆心形蜡烛,抱着吉他唱情歌,还有吃饭电影上床约会三步走等等,都是那个年代流行起来的。
可随着观念的逐步开放,爱情还是败给了情欲。
没有礼仪和法律束缚的欲望,走向失控,代替了真挚的爱情,社会上开始出现渣男渣女。
男人希望女朋友和日本姑娘一样,白天照顾他的情绪,晚上伺候他的肉体。
女人希望男朋友和韩剧欧巴一样,成为恋爱机器,满足自己对“爱情”不切实际的幻想。
可他们都忘了,男朋友和女朋友都是有独立人格的存在,你们需要一起照顾你们的爱情慢慢长大,而不是让对方成为满足自己爱情贪欲的工具人。
他们眼中的爱情,始终都是索取,而不是奉献。
他们从来不肯在一段爱情中承担任何责任,而是斤斤计较自己做出的任何付出,把爱情当成了自己摆脱匮乏生活的解药,
一旦当他们发现在这段爱情中索取不到自己想要的,也懒得奉献交换,而是单纯认为自己没有遇到“对的人”,那就甩了,继续寻找下一段爱情,这就是快餐恋爱的实质。
他们的爱情底色,从来不是“我爱你”,而是“我能从爱情里得到什么”,那必然不能持久,其本质无非就是自私与贪念罢了。
我们都说爱是纯粹的,可人不是。
但不纯粹的人去追求纯粹的爱,这本身就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
在追求的过程中,真爱可以净化一个人,让人变得更纯粹。
爱不仅是一个名词,更是一个动词。
她需要你身体力行去实践去学习,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而不是在某个深夜忽然网抑云,或看到某个优质的美女帅哥便心神摇动,继而自语道:
“哎呀,好想谈个甜甜的恋爱哇。”
你谈你二大爷的三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