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农民的立场来随便说说:
1、当年只有公务员和工人是有免费医疗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甚至结婚生孩子都由单位包了,逢年过节的那些福利就够农民眼馋得要命了!
2、工人对国家有贡献,而且有少部分工人的贡献非常大,但对于大部分工人来说,贡献不是无偿的,福利和收入与当时的“贡献”是相匹配的,甚至超过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想进去“奉献自己的青春”而不得呢?
3、当时岗位是可以世袭的,也就是接班(不了解的可以看看这则新闻
大庆招工欲破"世袭"遭千人抗议 现在考试都能过),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越来越臃肿、越来越散漫,为后面的破产埋下了伏笔,当然这个也算是制度的错。
4、到9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企业的机器已经停止运转、库存积压、人浮于事、迟到早退……“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句话很熟悉吧?但这只是极少数企业干部才能享受的“福利”,而且这也还算是好的,至少还在岗,更多的人是在打牌唠嗑了。
5、企业没效益没收入,但又不能破产不能下岗,工人要吃饭要养活家人,怎么办?总不能像对待农民那样任由饿死,只能靠财政输血!
6、工人下岗有买断工龄的补偿,当然那些钱不能跟现在拆迁补偿相比,不可能一夜暴富,但相对于当时农民的收入来说,还算是可以了。另外,政府还积极帮助下岗工人进行技能培训帮助再就业,对创业的下岗工人给与政策优惠和扶持,对于吸收下岗工人的企业给与政策优惠。“再就业工程”总听过吧?
7、当时中国的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南方很多地方都出现了招工难的问题,有技术没技术的下岗工人找份吃饭的工作应该是没什么问题。
8、下岗工人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以前让人眼羡的铁饭碗说没就没了,也从此不再属于体制内了,要靠自己养活自己了,一时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心理上产生巨大的落差。
9、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当时的改革政策是正确的。
10、农民饿死很常见,工人饿死的很鲜见!我父母小时候的记忆满满都是一个“饿”。
估计会有很多工人家的人会点反对被折叠,但我还是要说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