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向小朋友解释为什么太阳和月亮挂在天上掉不下来? 第1页

  

user avatar   fang-shi-yi-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小的时候我问我娘:为什么晚上没有太阳?

物理系出身的我娘找了一个晚上,在她任职的学校里借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白色的乒乓球,和一个毛线团,打算用这三样东西告诉我太阳,月亮,和地球是怎么转圈圈的。

然而她忽略了一个致命的问题:

她只有两只手。

和我讲解的时候,她左支右绌,一会儿用一只手拿着月亮和太阳,一会儿把月亮扔在椅子上,一会儿两只手交缠在一起导致公转无法进行,只好让地球翻个跟头……

年幼的我深深被这一幕打动了。

在她问我明白了没有的时候,我宽宏大量地点点头,假称自己明白了。

……其实我没有怎么介意这件事,后来看幼儿科普书的时候毫无压力地搞懂了。

所以有时候,比起目的,更重要的是表达诚意…………………………………………………………

(她至今认为这是她成功教育的一个绝佳例子,我们不要告诉她真相。)

——

我个人反对用讲童话故事的方式来解释自然科学以“避免剥夺孩子的想象力”,你告诉他真相或者童话故事,对他来说都是“定论”,那是你的,童话作者的想象力,不是他的。

事实上只要你不打压,就不可能剥夺任何想象力。我小时候知道树的影子是树的影子,仍然可以把它想象成死亡领域,巫师,大爪子。现在我看着夜空,也能开无数脑洞。

反倒是我娘尽管没能成功地告诉我这仨球是怎么绕圈圈的,却给了我从来没想过的方向:原来我们生活在一个球上,这个球还会动。

由此展开的想象非常多。

因为当你明白一件事后,你能接触到的“不明白”就会更多——为什么我们不会掉下来?有没有一个人在玩弄地球就像我们玩玻璃弹珠?——你的好奇心也会越发重,想象力也会越发强。

相反,童话故事那一套,也就是常见的“拟人化”,却反而很难跳脱出小孩子的想象——这类东西童话,故事,画册里太多了。

而当小朋友追问为什么时,你只能继续用那一套来弥补漏洞,提供不了新讯息。

如果连父母都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扼杀想象力”,又怎么能让小朋友对星空充满好奇?

我至今也喜欢童话,但是,“童话能引发小孩子的想象力,事实不能”,这不过是大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事情有那么复杂么?正确的知识就一定是深奥得让小朋友无法理解的么?难道小朋友就只配听童话么?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好解释,觉得不好解释的家长们其实都是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罢了。

因为太阳和月亮实在是太远(太高)了,所以他们不会掉下来。

正确,又不难理解。

为什么说这个解释是正确的?因为距离的确是决定太阳和月亮不会和地球撞一起的重要的因素,即使地球公转立即停止,等地球掉到太阳上去(或者反过来说太阳掉到地球上来)也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所以距离的确是非常正确的一个解释。

而且,同样的逻辑,也可以解释卫星、火箭、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都可以用距离这个决定性因素之一来解释就可以了。


说分明是速度问题的,你们可以完全自己去查一下几个速度:

1、地球自转速度是多少?

2、月球公转速度是多少?是地球自转的多少倍?

3、冥王星公转速度是多少?是月球公转的多少倍?

























1、地球自转速度赤道附近465米每秒,折合1674公里每小时。非常快对吧?要不怎么一天只有24个小时呢?但是,这个速度让我们在赤道附近根本感觉不到任何离心力,一个物体在赤道附近受到的重力和南北极相差无几。

2、月球绕地球的公转速度仅有1023米每秒,仅仅只有地球自转速度的2.2倍,也就是说这俩速度是一个数量级的!一个对于重量的影响可以忽略,而另一个直接成了环绕速度了(甚至于目前月球还在缓慢的远离地球),,,,所以你觉得是速度关系大,还是距离关系大呢?

3、冥王星绕太阳的公转速度仅有4749米每秒,也就是仅有月球公转速度的4.64倍,也就是说这俩也是一个数量级的!达到这个速度在冥王星那个位置已经可以环绕太阳旋转了,,,,,


所以,你们还要坚持是因为速度太快么?

所以我一再强调,家长不懂可以翻书,科普是个专业的事情,别以为自己比小孩懂。


user avatar   baolongt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解释不了。

以前认知心理学课老师讲过一个笑话:她从女儿懂事起就教育孩子“独自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孩子也记得非常牢。可后来有一天她回家发现报纸不是像平常一样躺在门外,而是放在茶几上的时候。这时候她觉得可能有问题了,于是和女儿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这报纸怎么在茶几上的?”

——“送报纸的人来了,他放在茶几上的。”

——“所以你让送报纸的人进来了?”

——“是啊。”

——“不是一再告诉你一个人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么?”

——“可他不是陌生人啊,他是送报纸的。”

这个笑话可笑吗?其实一点也不可笑。人没有直接的抽象思维能力,这是现代神经科学研究出的结论。人对于抽象的东西,总需要在大脑内转化为形象的东西去理解。而这样的思维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行。发展心理学早已表明:抽象思维是人很晚才形成的东西。不要以为“抽象思维”是格林公式、麦克斯韦方程这种复杂的东西才有的,实际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活动都是要进行抽象思维的。像上面例子中的“陌生人”就是一例 。同样还有“黄色”,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在《撞上快乐》(Stumbling on Happiness)一书中描述了这一种概念的抽象性:

“Consider, for instance, how we might define a very simple subjective experience, such as yellow. You may think yellow is a color, but it isn't. It's a psychological state. It is what human beings with working visual apparatus experience when their eyes are struck by light with a wavelength of 580 nanometers. If our alien friend at the pub asked us to define what we were experiencing when we claimed to be seeing yellow, we would probably start by pointing to a school bus, a lemon, a rubber ducky, and saying, you seee all those things? The thing that is common to the visual experiences you have when you look at them is called yellow. Or we might try to define the experience called yellow in terms of other experiences. Yellow? Well, it is sort of like the experience of orange, with a little less of the experience of red. If the alien confided that it could not figure out what the duck, the lemon, and the school bus had in common, and that it had never had the experience of orange or red, then it would be time to order another pint and change the topic to the universal sport of ice hockey, because there is just no other way to define yellow.”

同样的,小孩子连什么是“大小”、“你我”、都不知道,更不可能知道什么是“力”,“速度”,“运动”。你不但要被迫解释更多的概念,而且还不得不用非常不准确的“打比方”的方法来解释,这样的结果就是你的回答会很长而且有很多比喻。而小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而对于比喻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其结果很可能就是:孩子记住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比喻,并且弄错了本体和喻体之间相似的地方。

开脑洞设想一下各种答案会面临的情况:

讲解的当时:

“地球和月亮中间的线在哪里?”

“为什么地球和太阳中间的线看不见?”

“太阳那么多火,线不会烧掉吗?”

“可是月亮明明没有转呀!”

“地球被太阳和月亮的线绑着,不是动不了了?”

“那爸爸你给我仍一个掉不下来的石头吧!”

……

讲解完了他会跟小伙伴说:

“我爸爸跟我说了,所有的东西之间都有根线绑着,你跟我之间也有,我一走就把你拉走了,我现在没把你拉走是因为我还是小孩子,等我以后长大了就可以把你拉走了。”

“以后着火了不用怕了,我爸爸说有一种看不见的线,不怕火,能把东西拉走。”

“你看天上有个太阳吧,其实那是老神仙用线给绑上去的。”

……

所以,其实最好的回答应该是:“真聪明,不过爸爸现在还不能说,等你长大了才能告诉你。”




  

相关话题

  皮筋能提供多大的动力? 
  如何看待MIT教授文小刚 "matter = quantum information"的观点? 
  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你最喜欢的公式/定理是? 
  如何看待许多大学生宁愿听网课,也不愿意自己看书? 
  作为一名物理爱好者,哪些关于物理学的科普书必看? 
  相对论质能方程 E=mc² 和非相对论动能公式 E=(1/2)mv² 相比,少了的 1/2 去哪了? 
  4-6 岁孩子无聊的时候家长要怎么办? 
  能否请详细论述热力学基本公式在可逆与非可逆过程均成立原因? 
  如何证明能量守恒定律? 

前一个讨论
使用了GPL软件开发的产品,如何避免GPL感染?
下一个讨论
体型瘦弱的人长期健身变壮是一种什么体验?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