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毛细管内液体临近沸腾时凹液面是否变平? 第1页

  

user avatar   xu-ke-92-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会出现这种现象。

首先需要指出题主的逻辑错误:界面凹凸是由能量最小化的热力学原则决定的,因此在存在毛细现象的体系中你永远不可能得到界面两侧压力相等的平衡态。如果强行使界面两侧压力相等,体系就一定是在加速中的非平衡态。

下面是问题被修改前的答案(抗议这类科学性题目中对原问题原意的根本性修改,这样很坑答主啊喂题主要是觉得想换个问题可以去再问一个啊现在这样显得我答非所问好尴尬…)

表面张力本质上可以理解为界面两侧分子间作用力的差异;而相态的不同本身意味着分子间作用力的不同。沸点只是一个气-液两相共存的温度,也就是说仍然是存在两种稳定的相态的。既如此,水-气界面的张力就仍然存在。感谢

@金晨羽

姐姐提醒,现附水-空气界面张力vs温度的数据:

虽然随着温度增加有所降低,但是距离0还差得远~

当然,有一种情况下气-液界面张力会趋于0:当温度和压力条件趋近于超临界态区域的时候,气-液界面会逐渐模糊,生成超临界流体;这本质上是通过增加压力和温度使得气体中的分子作用力愈发的显著(压力增加导致气体分子间距减小作用力增加)而液体中的分子间作用力被热运动稀释(分子热运动显著增加使得分子间作用力对分子的束缚减弱)直到界面两边旗鼓相当的过程。

比如,沿着二氧化碳的气-液两相线(下面相图的TC)向右上方移动,接近超临界点(C)的过程中,你就会看到气-液两相界面张力逐渐减小(或者说毛细现象愈发不明显),直到最后相界面消失体系变为超临界态的全过程。




  

相关话题

  使劲一握手可以在手上创造一个暂时的无菌环境吗? 
  根据现有的物理定律,能存在一个比地球体积大多少的固体星球? 
  疫情导致入睡时间延迟 2 到 3 小时,重要的不是睡 8 小时而是睡够睡眠周期,有哪些科学依据? 
  超人等超级英雄用双手举起飞机、大楼之类的大体积重物时,真的是可以正常托举,而不是在重物的表面戳个洞吗? 
  圆柱绕流,在很小的雷诺数下为什么阻力系数反而很大(雷诺数为1时阻力系数大概10)? 
  物理学各二级学科内鄙视链是怎样的? 
  当算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游戏是否可以突破“多边形”的框架,进而模拟粒子,从而达到复刻现实的程度? 
  如何看待虎门大桥事件所暴露出的许多常人科学知识欠缺的问题? 
  为什么说两条腿的就应该跑不过四条腿的,有科学根据吗? 
  生活中有哪些技术是由凝聚态物理的研究成果转化而来的? 

前一个讨论
魔方如果不套公式的话如何玩?
下一个讨论
北京地铁15号线西线未延伸到圆明园连接4号线是否与清华大学有关?





© 2025-04-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