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我隔三差五就能接到一些人发的私信,问我当如何考研、考博或者读书之类的事情。从这些人的描述看,他们中有的人是工科生,觉得大学里学到的都是技术,解决不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些困境;有的人是金融专业的学生,觉得周围的人谈来谈去都是钱,非常的压抑与烦躁;还有的人困于单位内的各种人情世故,觉得能专心做文学研究是一个很开心的事情……
另外,在豆瓣的985five小组里,我也能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一方面,一些文科生在那里吐槽文科就业多么难、多么不好找工作,但另一方面却也有一些理工科的学生在那里吐槽意义的迷失,想去跨考读历史、哲学、文学等等。那个小组里,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各个专业之间相互劝退。文科生劝退工科生,工科生劝退理科生……
虽然这些人对于文学都有一些可能与现实有所偏差的想象,但从另一个方面也能说明,并非每个人都那么喜欢人情世故,这种“幼稚”恰恰是很多人所追求的。
当然,你可能会说,不会待人接物挣不到大钱的——但很多人本来也没打算挣大钱。
前两天有个人在私信中跟我聊一些文学问题。谈到自己的人生规划时,她就说自己非常想写写作,并且自己对物质生活没什么要求,有份能糊口的工作和收入就可以。她不想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待人接物上,她只想安静地写自己的东西。
其实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说,人文科学自古以来就与挣钱关系不大。文学、哲学这类专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群有闲的人思考世界另一面的结果。世俗意义上的待人接物处事,往往是有功利诉求的——当然,有功利诉求也十分正常,但诉诸功利的话,那就应该是经济学等等学科的事情了。当一个人真心喜欢哲学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他放弃了某些功利化的诉求,自然也无需把太多精力放在待人接物处事上。
既然如此,你指望从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中获得所谓的“指导”,本身就是不现实的。那些学科在一开始,就并不是为了指导你待人处事而出现的。(不过在现实中,却会有一些人打着哲学、心理学等的名义,教给你“处世哲学”、“恋爱心理学”等等。那些东西倒的确可能有实用性,但在稍微专业一点的人眼里,就知道那些东西跟哲学、心理学本身的关系,不比马德华与刘德华小)
我觉得无论学习任何学科,最理想的情况是你能从专业的知识里获得快乐,并且他能够带给你一个满足的生活状态。如果说一个人喜欢哲学、文学,虽然不会待人处事,但既不影响别人的生活,同时自己也生活得非常开心,那对于这个人来说,这个专业带给他的价值就是完全正面的。反之,如果一个人待人处事的东西玩得相当6,但是这些东西都是被动学会的,他自己也从未在这种状态中获得一丝一毫的快乐,那么所谓“待人处事”的价值就真得那么重要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矫正一下题主的错误,文学并不能使人成熟。套用叔本华的解释就是:
小说里所表现的,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人生和世界的状态。但年轻人却轻信并易于接受小说中所说的人生观,并成为他们思想中的一部分,他们所面临的并不是纯粹消极的无知,而是百分之百的谬误。
这种谬误会引起一系列的错误概念,这种错误概念对人生经历却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还会对经验所传授的东西进行曲解。如果年轻人在这以前没有一盏明灯指明道路,那他现在就会被鬼火引入歧途,对少女同样如此。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的头脑中,都充斥了一些从小说中得来的糊涂概念,其结果导致永难实现的期望。
在此我补充一下叔本华的观点:之所以这样,“学习”并不是看文学书的目的,我们去看小说、看文学,是因为自身的经验受到困囿,而文学,毫无疑问,可以让我们超脱于现实,体验现实中所无法触及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让我们体验到了不同的人生旅程,相当于变相了延长了我们的生命,这是他的主要使命。
文学不仅仅不会带来学习,相反,文学常常会推向情感的两极——至喜或者至悲,会让人思维走向偏激是真的,能不能成长就全看造化了,谁能保证那些看《小时代》的文学少女们能成熟呢?
文学经常写的是单个人物或一类人的命运,并不具有普适性和规律总结性。就像你看《羊脂球》里的主人公是个妓女,会误以为妓女都是好人(事实上中外文学中绝大多数描述的妓女形象都是好人),这个比例相当高。但《水浒传》阎婆惜又是个坏人——不论妓女是好是坏,两者均没有普适性和规律总结性,他只是框在了当下的故事中,为剧情而服务。因此,想通过文学来总结人生规律,实为南辕北辙。
就像你翻朋友的日记一样,内心细腻仅仅是内心细腻,细腻会让人对待事物更加的细致认真,但同时,也让人变得脆弱而敏感,这与成功拉不上任何干系。
最后,哲学并不是教人与人相处,而是追求的真理。相反,很多哲学家都是深居简出,提倡少与人打交道。比如叔本华是这样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
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当中必然要求人们相互迁就和忍让;因此,人们聚会的场面越大,就越容易变得枯燥乏味。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谁要是不热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拘谨、掣肘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社交聚会。
他们的成熟,并不是对别人的成熟,而是对事物理解的成熟。
然后来回答你的问题:读书但是不成功有很多原因 ,比如不会读以致用、比如行动难于理论,在这里我只拣一个方面回答:我们所谈的成功,通常讲的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哲学家追求的成功,是自身的成功。
我们去参加同学聚会,几个大老爷们坐在一起,基本上就是几大问题:“结婚了没有?生小孩了没有?小孩读什么学校?买车了没有?买房了没?月薪多少?”
以上几点均做到了,那么你就是成功的,你没做到,你就是不成功的。其中很大原因,还是单一的价值观引起的:你有钱,你就成功,你没钱,你就是个loser。
但事实上他们本身幸不幸福呢?就我看到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能大声说:我很有钱,能说:我过得很充实,能说:我很满足,但是很少人说:我很幸福。现代社会里,大多数人都活得很焦虑是真的,哪怕是我们觉得很成功的马东这种人,也在媒体上说自己很焦虑。
我们看到的朋友圈、跟人饭桌上吹的牛逼,这些只是他们想让别人看到的一面,而我看到的真实生活,往往和他们描绘的差十万八千里。
再来让我们看看哲学家叔本华的一生:
1.终身不娶。
2.靠父亲遗产度日。
3.深居简出。
4.跟老妈不合(因为老妈生活放浪),直到晚年两人才恢复通信,叔本华跟老妈临别时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只会因为我而留名后世。(不幸言中)
要以我们世俗价值观来评价他,大概是:
“这么大了还不结婚,不是生理有问题,就是心理有问题。”
“啃老还这么屌,自己断手断脚吗?”
“长期不和人交往,一定是心理孤僻。”
“工作不稳定也就罢了,居然还没工作?!我的女儿坚决不嫁给他,不是公务员!”
“一个人跟自己的亲妈都相处不来,对他人一定不好。”
但事实上呢,让我们来看看叔本华的一生:
1. 25岁写出处女作《论充足理由律的四种根源》,30岁即写出哲学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2. 这一辈子基本上没有工作过,就是读书、做学术、世界各国游历。
3.晚年声名大噪。
4. 最后没有任何病痛,于72岁躺在沙发上安详地去逝。
你这样看叔本华的一生,你就会发现:虽然他过得跟正常人不一样,但是毫无疑问,他的一生是成功的,比大部分人都要成功。
对于自己,他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一辈子基本上心无旁骛地在做自己喜爱的事业,没有任何挂碍。对于别人,他贡献了自己的思想,影响了众多后人。
哪怕最后死也死得比很多人成功:古代的不必说,大部分人能完整地活到最后已经是不错了。即便是搬到现在,能毫无病痛,躺在床上自然地死去,这样的人也是极少的。
同样的还有康德,你要说世俗上的成功,他是很失败的:身高1米5,身体健康堪忧,终身不娶,46岁才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在大学任职教授。穷困潦倒一辈子,金钱观念被人引作笑话。
但另一方面,对于人类社会,他这一辈子写了三本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奠定了近代哲学的基础。
对于自己,每天都过着恬淡适宜的生活: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一辈子为了自己喜爱的事业而活着,这样的人生能说不成功?
归根结底,我们所谓的“世俗的成功”,大都是建立在别人认可的基础上的,需要别人来认可自我。你去相亲终于成功,父母觉得你很成功。你把小孩养得很好,小孩觉得你很成功。你赚了很多钱,周围的人觉得你很成功。
别人的羡慕、别人的肯定,又会反哺过来,让自己觉得很成功。而事实上,这种成功是有所牺牲的,他牺牲的是自我,换取来的是他人肯定,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
你父母催婚,父母的要求是:家境殷实,工作稳定,对方最好是公务员。按照这种要求,你最后娶回来老婆,可以说是成功了:第一,你满足了父母,这是孝顺。第二,你因为催婚,比其他人结婚早,这是同龄人中的比较成功。而至于娶回来的这个人究竟和你适不适合,反而成了最末考虑的问题。
我们出去旅行,匆匆赶去一个又一个景点,将时间表排得密密麻麻,为的是拍多点照片发到朋友圈:你看,我很幸福。而牺牲的是自己享受美景的时间,都把他用来赶景点拍照了。
哲学家们所谓的“成功”,大多是一种自我的幸福感的成功。而这种幸福感都来自于自我,和他人肯不肯定、喜不喜欢,没有太大关系。那些肯定别人成功的人,很多连自己都活得不满意,怎么去肯定别人的成功呢?
叔本华在他的文中这样描述道:
无可置疑,人生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就整个人生来说,就在于人的构成,人的内在素质。这是由人的一切情感、欲望以及各种思想所引起的内心满足的直接源泉,而环境对人生的影响则是间接的。
反观这些世俗的成功,留下来多少时间给了自己,这辈子究竟有多少时间为自己而活,这种活法算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这些恐怕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他们一个人反思的时候,才能得出真正的答案了,个中滋味,并不是能灌一口鸡汤就能说得明白的。
最后推叔本华的几本书吧,最基础的入门,普通人都能看懂的,《人生的智慧》:
如果喜欢用京东的,又考虑到收藏价值的,可以买这个京东定制版:
如果上一本书你能看得下去,还能看他的进阶版,他吃亏在书名起得比较糟糕,很多人以为是本学术书籍,但其实他的内容非常通俗易懂,我上面摘抄的那一段话就来自于这本书:
我对这两本书的评价就四个字:说尽人间事。基本上将一个人活着能遇到的苦恼、困顿以及解决方法都说白说透了。
当我第一次看完这两本书时是28岁,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得太晚了”,他大约等于现实生活中所有人教我的“人生哲理”+鸡汤再乘以十倍,句句金句,毫无废话。除开看得比较累,每一句都要反复回味外,没别的毛病了,看完你会回来感谢我的。
哲学系学生怒答。
因为现在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严肃的世界”(serious world)里的。他们遵照社会的既有价值和固定准则生活的。他们内化社会的评价标准,把社会定义的价值当作自己的价值,把社会定义的成功当作自己应该追求的东西。他们上大学、找工作、结婚、买房、买车、买驴牌包CL鞋蒂凡尼珠宝,追求一种所谓的“幸福”的生活,一种所谓的“成功”, 却不知道这些对“幸福”对“成功”的定义都是社会-或说是他人-赋予他们的;他们20岁时就计划好了大学毕业前要做几个实习,毕业后要进哪些公司,35岁之前要升到什么职位,40岁时要拿什么薪水……这些人以一个社会赋予的价值指导自己的生活,为了一个社会赋予他们的目的而奔忙, 却从不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种价值是否是正确的呢?它是否对我是好的呢?我为什么想要它们呢?我为什么要追求这个目的,要关心这种“幸福”或“成功”? 当他们问哲学家:你为什么这么幼稚,不去追求一些实际的目标呢?哲学家会反问他:你为什么那么幼稚,让自己停留在表象的世界里,却不去审查自己追求的东西到底有没有价值呢?
你以“严肃的世界”中的标准衡量哲学家,发现她似乎并没有在社会期许的方向走得太远。她没有什么钱,没有什么名望,也没有什么权力,然后你说哲学对她无益,这是何等荒谬。哲学从来不是为了把人束缚在严肃的世界里,而是恰恰是为了让人脱离这个“严肃性”,让她去审查自己的观念和生活,不再由社会或是他人定义的价值束缚自己的生活和个人发展,让她获得真正的自由, 去过真正的好的、自由的、有意义的生活。
归根到底就是苏格拉底那句话:The unexamined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补充——
评论里有知友说我答非所问,且容我辩驳下,我并不觉得自己离题了。
一般语境中所谓的“生活上幼稚”,归根结底往往指的是不知道达到某个目的的手段,尤其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手段。比如说买菜不知道哪里新鲜又省钱,遇到坏房东不知如何处理;再比如遇到在酒席上不会“来事儿”,到大学暑假里不去找好实习,到毕业后不去做赚钱的工作,都会被称为“幼稚”、“不成熟”。这里“幼稚”似乎是指不明白某一些行为是实现某一目的(e.g. 买到好菜、减少损失、建立社交网、找好工作、获得富足安稳的生活)的方便的、高回报的手段。
而我的意思是,这些目的本身是值得审查的。说哲学家幼稚,就好像是嘲笑一个人不知道怎么从中关村去颐和园。但为什么我们理所当然地把颐和园当目的地呢?为什么不能是别的地方,比如北海?如果你只是听别人的话要去颐和园,却没想过颐和园是不是你真正该去的地方,没想过你内心里到底想不想去颐和园,那么在你想明白之前,知道去颐和园路怎么走对你意义有多大呢? 当然,或许你想明白之后发现还是得去颐和园而不是北海,但要是自己不检查下目的地对不对就上路,岂不是把一切都交给运气?如果一个人反复审查自己的目的与价值,另一个人却未经反思、审查,就遵照社会、他人赋予的价值,把他们规定的“成功”当作自己的目的追求,或许比起前者不了解一些手段的“幼稚”,后者在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上的不审慎,才是真的“幼稚”吧。
——又补充——
澄清一下拒绝“严肃性”和“审查人生”的意思。
严肃的世界不是说现实的、“世俗的”生活,拒绝严肃的世界也不是直指“追求精神超脱,贬斥饮食男女的欲求、拒绝追求功名利禄“本身。
“严肃的世界”(serious world)是波伏娃“ethics of ambiguity”里的概念,指的是facticity,意思是把世界既有的价值和权威当作客观正确的事实(fact)来接受。身处“严肃世界”不是指参与社会本身,而是指把社会既有的价值内化,不加疑问地听从。脱离严肃世界指的认识到社会既有的价值和权威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不再遵从它们规定的标尺生活。拒绝严肃性是不让社会的价值——本质上是别人的价值——决定自己的生活,从而实现真正的自由。
我写答案时刚交了篇存在主义的论文,就顺手用了这个概念。当时感觉自己解释清楚了,但现在一看大概是没有。结尾用苏格拉底那句名言,也只是觉得这句话很好地总结了哲学教人去审查所有价值、观点为什么对人非常有用。 苏格拉底本人认为对人生的“审查”只会得到一个唯一的正确的结果,即只有一种“好”的生活值得过。我个人倾向认同苏格拉底,但在这个答案里我并不想做这种“强论断”——即只有哲学的/道德的生活值得过——只想做一个弱论断,即不审视自己究竟想过、应该过怎样的生活,盲目遵循社会价值,并不是一种审慎的态度。
如果因为我表述不清造成误解,非常抱歉。
返璞归真嘛,你别乱奉承,做得到的没几个,都是在模仿,所以可笑。
这个这个
因为类似于心理学,哲学这些东西都基于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具备基本的道德素质。往往是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的。
但是这个假设在真实的世界里面不存在。因为如果心理学和哲学的这些假设是真的。那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罪犯,没有刑事案件。没有诈骗犯,没有人欠钱不还。
例如,这种研究真空中的球形鸡的科学其实还有古典经济学。例如很多经济学家一辈子研究假设政府不干涉市场的前提下的经济活动规律。还不时提出一些幼稚的言论。
声明:本回答对部分人群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阅读。
对于多数人文学科(包含心理学和哲学)的爱好(而不是研究),很多人处于叶公好龙(低情商:民科)的状态。
业余爱好者与专业研究者的区别是,业余者缺乏: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完备的基本功,怀疑权威的能力,以及纯粹的动机。
前三项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正确的学习路线图。
而人文科学的亲和力和非数学化给人一种错觉,不经历长期的训练,不采用正确的学习路线图,也能学会。
这是人文科学存在大量民科爱好者,群魔乱舞的根本原因。
在哲学的学习动机上,很多人将哲学和玄学等形而上学的东西,与辩证法等同,认为是一种可以直接指导行动和博弈的方法论。
但实际上,哲学和玄学,与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形而上学无法直接指导博弈和行动。
这种认知,会让爱好者,倾向于习惯用各种逻辑谬误,来归因到形而上学的有效性,从而制造所谓的“修行”。
在心理学上,很多爱好者,对源自弗洛伊德的分析法和动力学推崇很高,其原因是,这个很容易看懂,且源自哲学,很容易包装出不可证真的体系和方法。
因此我们很少看到源于非哲学的心理学(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在中国被爱好者广泛认可。
而爱好者学习心理学的动机,往往是非常功利的。
把心理学包装的普适化,认为其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比如把人分为几种或者几十种标签,以此推测人的性格、动机、行为。仔细思考下,这与星相学有区别吗?
有一说一,我在知乎上看到的心理学爱好者和所谓心理学的答主,靠谱的可能不会超过20个。
爱好人文科学,希望充实自己,这是很好的事情。
但是不要走捷径,不要用亵玩的态度去对待学识,更不要期待亵玩一样的所谓爱好会给你带来增值。
真的爱好很简单,先把大学教材啃完。
以上。
供参考。
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你用法拉利来耕地肯定比不过拖拉机。
哲学不是用来解决如何发财,如何升官,如何找个帅气多金的男朋友的。就像法拉第不是用来耕地,不是用来拉煤,更不可能用来杀了炖肉吃。
自古至今,有哲学气息的人一半以上日子都过得不咋地。孔夫子周游列国自己说自己像个“丧门之犬”,耶稣从成年以后就被打压,最后活活被钉死,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尼采抱着驴子大哭穷困潦倒,疯在精神病院,佛陀天天在城外乞讨,最后吃坏了肚子,拉稀拉死了……
所以想通过学哲学就富贵宦达,这是缘木求鱼。哲学最大的作用在于,它给人不同的价值。比如孔子困于陈蔡,断水断粮,危在旦夕,仍然可以从容自得的抚琴雅歌;耶稣受尽讥嘲和迫害,始终从容自若,不惧不悲;苏格拉底有无数次机会逃得性命,却从容接受审判;尼采到死都在反对基督,毫不动摇;佛陀吃剩饭,拉肚子,死前毫无畏惧,视死如归……
说白了哲学是让人心安的,境界高了,富也好,穷也罢,得也好,失也罢,都能处之泰然,不怒不怨,这才是哲学真正的功用。
至于问主所谓的“哲学境界”跟世俗智慧不兼容,这其实不意外。能把二者融通的人不是没有,只不过比较少。
比如王守仁,算是极为罕见的一个。除此以外,我一时想不起还有谁。
当然了,问主所谓的研究心理学,哲学的人,可能更多的跟先贤不同。先贤比如佛陀是享尽荣华后开始追求境界,但问主看到的这些人恐怕更多的是得不到世俗成功而逃避到另外一套价值体系里。这两者最大的区别是面对世俗成功的态度,佛陀就算中了一亿的彩票,该苦修古修,该乞讨乞讨。可是后者,估计立马就把这些书抛之脑后嗨皮去了。
因此,许多自称境界高的人其实更可能是世俗智慧太差而不得不“境界高”。这就是《金刚经》里说的着了“我相,寿者相”
人有千千万,道有千万条。只是境界这东西若不是给自己开悟的,都是着了“我像”。看哲学书,心理书如果得出的结论不是“我当如何”,而是“别人当如何”,话说得再漂亮,人再仙风道骨也不是正道。
搞研究的一般都很担心过拟合。。
《西部世界》与自我觉醒
看过《西部世界》的小伙伴一定会被剧情丰富的想象力所折服,剧中女主角多洛瑞斯是最早一批觉醒的接待员,她本来生活在一个被创造者设定好的剧情中。在她眼中,世界非常美好,每天在跟父亲打完招呼之后,她会去湖边写生,遇到好奇的游客,也会热烈地表示欢迎。但不幸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当她和同为接待员的泰迪回到家中,就会遇到强盗杀死多洛瑞斯的父亲,还会遇到可怕的游客和强盗,对她施暴,创造者的设定是她不会反抗,觉醒之前她的生活就是如此循环往复。而在她看到父亲捡到的一张老照片后,觉醒悄然发生。
心理治疗中会强调自我觉察的重要性,尤其是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告诉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做的过程中是开心愉快还是痛苦不堪对每个人都有重要的意义。好好读书,考入理想的大学,毕业后顺利读研或者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子,这是大多数家庭给孩子们设置好的路线。有些人可以不假思索地、按部就班地推进下去,当然他们很幸运,过程中没有遇到太大的阻力。但有些人的遭遇会更加坎坷一些,他们会对这个游戏本身产生怀疑,甚至会像多洛瑞斯一样,不按照设定好的剧情推进,而是试图自己主宰个人命运。
意识到这些可能并不一定能够帮助我们在原有路线上做得更好,甚至会因为你不可避免地会质疑现在所处的道路,而表现地更差。但你可以在独处时认真想想这个被设定好的剧情是你想要的么?如果不是,你或许还有其他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