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理解一个人,请仔细观察他/她的异性父母。
一个人,爱的能力来自于异性父母,纪律性来自于同性父母。
有人不明白“异性父母”是个什么意思,举个栗子:如果你是个妹子,那么令尊就是你的异性父母,如果你是个汉子,令堂就是你异性父母。对于15岁到40岁之间的人,异性父母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一年龄段出现的臭毛病,大部分来自于异性父母,性格亮点则是受同性父母影响。再大一点,你要么就已经成功,要么已经放弃了人生,心理学已经没有什么用了。
而在人际交往中,性格亮点很好办,臭毛病才是值得关注的地方,尤其是把妹/撩汉。
我知道,对于某些同学而言,谈恋爱无非是以下这么一个非常非常简单的过程:
如果你不是长得物理学意义上的丑,那么经常遇到这种简单到极点的恋爱多半是你自己身上的问题,仔细想想你的异性父母,还是很有帮助的。
谈恋爱无非是一个投其所好的过程,喜欢谁,就去讨她/他欢心。如果你意识不到这一点,或者意识到了但是无能为力,多半你小时候异性父母并不喜欢你,给你的爱太少了,你没有习得被爱的能力。
有另一种极端,就是无穷无尽的撩汉/把妹,轻松到了极点并且乐此不疲。这也属于有问题,根子多半还是在异性父母身上。
男性多半都有更广泛传播自己基因的本能,更多的把妹是基因里的毛病,克制冲动、遵守道德规范主要是靠同性父母的纪律约束。
女性则并不本能倾向于找更多伴侣,而是倾向于在众多异性中选择最优的一个。所以要是一个妹子乐于跟收集芭比娃娃一样收集男朋友,那多半也是异性父母出了问题,缺乏关爱或者关爱过多。
注意,龙牙老师并不是来教大家把妹/撩汉的。原则上讲,龙牙老师作为一个种地的,心理学知识并不扎实,心理学训练也主要是靠人品,我也并不大会运用那一套话语体系来阐述问题。但是你作为一个农场主,难免需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不懂一点心理学容易被坑——懂太多又脱离了种地的本分。因此,稍微懂一点原则性的东西非常重要,不要把原则性的东西滥用更为重要。
所以,这个知识仅仅是个原则,运用的时候“活学活用”非常重要,千万不可以死搬硬套。同时,心理学还是个并不十分靠谱的学科,理论优雅简洁的并不精确,理论精准扎实的又只不过是“训练小白鼠走迷宫的小把戏”。我的办法是记住优雅简洁的理论,然后灵活有限的运用。
在观察一个人的过程中,其心理表现,也就是遇到事情处理方法的规律,往往就是源于爱与纪律两个方面的正反作用。一个来自异性父母,一个来自同性父母。如果这个人对于你十分重要,请尽量认识其父母。
当然了,不要把你找不到女/男朋友的事情怪罪到你父母身上——你怪罪往往也没有什么卵用。爹娘能养你一辈子,不能管你一辈子,出了青春期你还怪他们并不解决实际问题。
懂心理学的朋友已经看出来了,龙牙是佛洛依德老师(老司机)的死忠粉,佛洛依德老师的话,对的要落实,不对的更要坚决落实。
会的同学不要来侧写我,我比你想的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