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多数女司机不会开车」是偏见还是事实? 第2页

     

user avatar   an-xiang-shu-ying-yue-huang-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写在前面的话

女司机会不会开车这个问题本质上是在问整体上男司机开车技术好还是女司机技术好。

这个问题大体回答分为两派:

一派以 @太平洋的季风 @hello 等为代表,主要以现实经历为例子,用现实的例子证明女司机驾驶技术整体较差。

一派以 @涂子@chenqin 为代表,其回答的特色就是用统计数据证明女司机开车事故率小于男司机来论证女司机技术更好的观点。

很显然粗看起来@涂子@chenqin拿了很多统计数据,论述过程更复杂,看起来更有道理。但是他们真的就对吗?

二、事故率高就真的代表驾驶技术差吗

@涂子@chenqin 的回答都假设了一个条件:事故率高=驾驶技术好。

但是,事故率低就等于技术好了吗?

2.1 F1赛车的例子

如果我们统计2017、2018两年的F1比赛,按事故率从低到高排名,可以得到如下排名(括号内为事故退出比赛的次数)

汉密尔顿(0)、博塔斯(0)>维特尔(1)、佩雷斯(1)、马格努森(1)>莱科宁(2)、里卡多(2)、嘉斯利(2)、范多恩(2)、埃里克森(2)、哈特利(2)>奥康(3)、阿隆索(3)、霍肯伯格(3)、斯托尔(3)、格罗斯让(3)>维斯塔潘(5)、塞恩斯(5) 。

如果事故率低等于技术好,那么马格努森这下成了超越莱科宁和维特尔一个级别的顶级车手,维斯塔潘和塞恩斯则是F1里驾驶技术最差的车手。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事故率高不等于驾驶技术不好。

2.2 事故率与驾驶技术到底有何关系

虽然事故率高不等于驾驶技术好,但是说事故率与驾驶技术无关很显然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很多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驾驶技术不好,比如说下面这个当年非常出名的例子

因此,驾驶技术不高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发生率。

然而又有很多交通事故的发生与驾驶技术并没有关系,比方说醉酒驾车,比方说闯红灯等等,这些显然应该归入漠视并违反交通法规而不能说是驾驶技术不行。

与此同时,我们又知道驾驶技术不行并不一定会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最简单的例子,有些人驾驶技术不行,停车入库要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但没有造成事故。再比如驾驶技术虽然不高,但是开车小心谨慎,尽量不超车变道,开车时离前车远远的,这样就可以避免交通事故中占比最大的追尾、变道碰擦等类型事故的发生。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一个关系——驾驶技术不高是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事故发生率的一个因素,不是必要条件,其逆反关系同样不存在。

可以用图来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用多元线性函数来描述的话,比方说Y是交通事故率,X1是驾驶技术水平,X2……Xn是能影响交通事故率的各种因素比如酒驾、闯红灯等等,ε是误差

则可以用 Y=β1*X1+β2*X2+……β2*Xn+ε1来描述

当然也可以用Y=β1X1+ε2来描述,但是很显然Y=β1X1+ε2的拟合优度要更差,对问题的描述更加不完善。

用现实中的例子来理解更容易,不能简单根据高考语文成绩高低来确定高考总成绩的高低(即使是在统计上我们往往可以得到高考总成绩同语文成绩之间的线性关系)。

三、男女司机的驾驶技术水平比较

讲了那么多,终于可以直接回答提问者的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用交通事故率直接来衡量驾驶技术水平并不靠谱。而即使是可以用交通事故率来衡量,也有太多可以考虑的统计变量比如驾驶车型、驾驶路段、驾驶时间、驾驶里程等等等等,对这些统计变量的统计是极度复杂且难以实现的,而即使实现了,对这些变量进行通盘考虑分析的难度也很大。

那么有没有那么一种驾驶环境,能提供一个男女驾驶员进行近乎完全公平较量的条件呢?

答案显然是有的,诸位在驾校拿驾照的环境不就是近乎完美的较量环境么?

2016年全年,在济南市驾驶员科目二考试中,男性考生的考试合格率为80.53%,而女性考生的考试合格率为72.78%。
在科目三道路驾驶技能考试中,男性考生的考试合格率为82.61%,女性考生的考试合格率是70.12%

很显然,在近乎完全公平的驾驶技术考试中,男性占有显著优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统计上:男性司机的驾驶技术比女性司机更好。

四、写在后面的话

@chenqin 的回答中有些数据非常值得关注

比方说这张

从这张图里,@chenqin读出来的信息是1、女司机的单位时间事故率也要低于男性司机。

如果这张图只读出这个信息是不合格的,至少我们还可以得出以下几个信息:单位驾驶时间内

2、在18-44岁区间段,司机的重伤事故率呈现下降趋势;

3、男性司机的重伤事故率下降趋势远高于女性司机;

4、至45-64岁区间段,男女性司机的重伤事故率几乎一致;

5、65岁以后男、女性司机的重伤事故率快速上升,女性上升率更高。

我们重点关注45-64岁区间段,男女性司机的重伤事故率几乎一致。

再结合

虽然我们没有45-64岁之间男女司机“醉驾”“路怒”的分性别统计,但是仅从总数据上男女性司机悬殊的比例来看,我们也可以认为45-64岁之间男司机“醉驾”“路怒”发生的概率>>女性司机。

显然的酒驾后、路怒时后事故率更高。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对45-64岁之间的司机,排除酒驾后、路怒时的情况,男性驾驶员的事故率低于女性司机?


user avatar   hai-ge-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同意所有人的观点,为女司机平反。

因为大家的遇到的所有奇葩车祸都是女司机干的,什么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特别吸引眼球。我曾经见过保险公司楼下,刚理赔完的女司机,和自己女儿的车撞在一起,现场理赔,特别痛快,负责她娘俩业务的保险公司业务人员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保险业务员求娘俩换家保险公司,因为投保半年,娘俩每人撞了十来回,保险公司不是怕赔钱,是被她娘俩折腾的受不了了。

而男司机就不一样了,每次车祸都是那么低调,不肯张扬,经常撞车的老司机下车互相一个眼神就知道,该咋办了。打电话拍照片走流程,三分钟搞定各回各家,后面的车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两人已经消失在车海了。

但是女司机就不一样了,首先女司机就一定争口气,然后耗他个大半天,吵一架,让所有过路的车看一下女司机的风采。然后在把路堵上,必须交警过来定责任。基本大半天几百辆路过瞻仰了女司机的风采,然后传颂天下。

女司机出车祸一般即使破个小皮,也要大哭一场表示内心的苦闷,然后见人都表示的恐慌,让所有人知道女司机的可怜。但男司机一定要死撑,表示自己没事,用来彰显自己车技之之高超,哪怕吐血也要到医院吐,现场吐血掉价。

女司机出车祸有时候可能为了躲一只兔子而翻车。但是男司机的车祸基本都是一招致命,从不肯少撞任何一个可见物体,但是不奇葩。

女司机车里活动比较多,比如化妆,吃薯片,吃虾条,听音乐,电话和老公吵架,和闺蜜扯淡,涂涂指甲油,发个短信,照照镜子痛苦发泄等活动。

男司机则活动较少,除了抽烟,摸个胸,摸大腿,听个黄色小说就没有其他的了,除了探头能发现,一般路过的司机是看不到的。


女司机比较爱惜车,同时也知道别人的车也很宝贵,于是停车的时候很慎重,一定要停的完美才可以停进去,于是浪费很长时间,所以给很多人造成误会以为车技不好。其实那是爱护别人的车造成的。哪像男司机不管不顾,从爱护自己的车,总是先倒进去再说,这是对别人不爱护的体现。

女司机就这样细致的爱惜车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1752530392457216


女司机比较爱护车,一般不会很踩油门,所以开的很慢,让路过的车以为她不会开车。其实她这是爱护车,有的女司机开了十年车,车的磨合期都没到。哪像男司机,一年开完,车的保修里程就用完了。

女司机一般正义感爆棚,见到碰瓷这种危害社会的事情,基本正义感都会促使她撞上去。男司机就要批评一下,太怂,一定会停车下去妥协,然后照成了这种不法现象频发。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男司机擦挂、出车祸能找到原因;女司机则不行,女司机找不到原因。。。


大概两小时以前,一大众车在我左前方(左转加直行)打着左转灯突然实线右变道,我刹住的时候距离它可能就20厘米。我从后视镜看后车急刹车后离我也很近,后车鸣笛表示不满。


我冲上去一看女司机,但是还是没压住,问她——你不会开车哇?(她前面有左转车等待)

结果她答:我要直行的嘛。。。


你变道不打灯就算了,你都要直行了,打毛的左转灯啊?


来来来……爆个家丑……


上个月,我家领导开车上班,我休息在家睡觉,

出门后二十分钟给我电话:老公,我把人家挂了……

我:弄的凶不?咋回事?

领导:不凶,我在直行,前面车停在路边,挡了半边路,我想绕过它,结果尾巴把对方左边前面挂了。

我:对方啥车?动没有?

领导:桑塔纳,司机都没在上头,动都没动。

我:照几张照片给我看看。

然后发了这两张对方车辆照片:


我一看地上的线条,结合她的描述——对方停着没动,她想绕没绕开,把对方挂了。。。我们全责,没问题嘛。。。


我问:我们车呢?伤了几个面?露底漆没?

领导:一面。没露底漆。

我:对方咋说?

领导:对方说三百。

三百加我一个面六百,九百块钱,已经报过一次保险了,这次再报又要涨;没露底漆,可以将就开,不用补。私了划算。

我做出了一个事后才知道错误的决定:三百不贵,给他嘛。

我就安安心心睡觉了……


下午老婆回来,我还和她开了玩笑:你看这个车目前为止出了两次擦挂,都是全胜,你一下就把胜率给我降低了。。。

然后,我就优哉游哉的去看车了……


到了停车场一看。

确实没露底漆,确实是一面——整整一面,不是一个面,这特么算下来五个面。。。


故事完了吗???你们以为完了吗???


没完,这事儿没完。。。


五个面,这个样子,起码三千才能解决,肯定只有走保险了,那就只有找对方报警走保险。。。


我问:对方电话好多???

领导:安,我想到都私了了,又扫支付宝给的钱,有凭证,就没留电话。


好嘛,只有去4S看能不能做单车了。。。


结果到了4S,4S一看,报价三千三;并且说现在不能做单车了;要想走保险必须有事故责任认定书;建议我去报警,看能不能找到对方车主,然后补一份。。。


我又到交警队,给警察一讲清楚原委,警察压根就不信。

警察说:咋可能?挂这么长不报警???

我说:我老婆开的。

警察问了半天,然后帮我们查对方电话,结果所有处理违章的,买车的电话,不是打不通就是不认识。。。

警察说:这找不到人,我也不能给你开事故责任认定书啊。。。

我已经失望了,都打算自己给钱修了。三千三就三千三嘛,出钱给她买教训嘛。。。

警察说道:你都不能证明发生过这起事故,就两张伤车照片,没法证明,除非你有证明,我可以给你开个单方面的,联系到对方之后让对方来签字就行了。。。


我一听,这不简单吗?

我有行车记录仪啊……然后我把行车记录仪交给了警察。。。然后我们一起观看了视频…………

高潮!高潮!高潮!来了……视频内容我只能口述了。


我老婆沿主道直行,对方车停在人行道和主道的线上,我老婆左打方向占用对向车道准备绕过对方车,对方车在快要从记录仪里面消失的前一两秒,启动了。。。启动了。。。启动了。。。


也就是说,对方压分道线停车影响道路交通,起步不打灯造成交通事故,全责。。。()


然而,我老婆告诉我,对方司机没在上面。。。

警察直接给我老婆一句话:你开啥车哦,以后你最好不要开车了。。。


开不开心?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跌不跌宕?起不起伏?


要说一句:因为这件事,这一个月以来,家庭十分的和谐。。。


目前为止,我的车三战两胜,外加一次主动认输!!!

另:此答案抄送领导阅,以巩固家庭地位保持不变!!!


user avatar   yanghf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偏见。

开车有两个要素至关重要:

1.一个是当机立断(尽管极端了容易鲁莽,但逻辑上肯定优于磨磨唧唧的,因为车上了速度后,你判断的时间本身就短。)

2.身体的协调性。

中国女性在这两点上都弱于男性。特别是第2点,中国女性参与运动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平均来说协调性自然差得很远。如果放在米国,因女性参与运动的比例与男性差不多,米国女司机与男司机相差不大。


简单点就是:身体协调性差的人,无论男女都不适合开车,杀人杀己的概率太高。

中国女性里协调性不好的比例高于男性。


说实在的,在马路上看到开车慢慢悠悠,不敢换道的,这群人的危害不亚于酒驾。到路口突然窜几道的大多也是这群傻比。国内路考肯定是有黑幕的,在国内开车比在欧美难太多。因为路上运个球都不会的傻比太多。


user avatar   tian-xing-jian-57-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1.很多评论提到的男女比例,开车里程,公共交通等论文中都已经考虑进去了。

2.关于事故率与“会不会开车”,有知友认为二者并不等价,说的也很好。但是关于“会开车”的定义是什么,并没有人给出肯定答案。但是就从这篇论文给出的事故率数据而言,在考虑到提及的各种因素下,女性的事故率低于男性。

尽管不能说事故率低就一定“会开车”,但是硬要说“事故率高才是会开车”,一部分人特别“会开车”才事故率居高不下,甚至这些数据能颠覆整个群体间对比的结论。很好,这很任性,但也请给出数据支持。

3.记得之前有新闻讨论为什么高考女性比男性考的好,“男孩危机”。

嗯,男的比女的好天经地义,女的比男的好,夭寿啦!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最后讨论结果认为高考模式不适合男的发挥,应该改,改成让男的考的比女的好就合理咯(^_^)

m.sohu.com/n/470009205/

“方法三:女教师评价有利于女生,发挥男教师的价值

有女教师提出,就算她关注幼儿的性别差异,由于自身的性别特征,在组织活动时,也会在无意中忽略学生的性别差异,对男生、女生统一评价,而这些评价更有利于女生获得积极认同。”

忽略性别差异同一评价,有利于女生获得认同??所以要改??你真的不多考虑考虑没忽略差异时带给女生对负面影响吗??


——————原答案——————

“女司机”更不安全吗? 三联生活周刊 官方资讯 生启示

m.baidu.com/from=100225

2010年,约旦大学的学者Adli H. Al-Balbissi围绕“性别是否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到的一系列结论。

研究首先按照收入水平,选择了高、中、低三个地区,再选取这三个地区在1997、1998、1999三个连续自然年的交通事故数据,作为分析样本。在连续三年间,每千名驾驶员中发生事故的比例,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其比例为女性比例的三到四倍。

Adli H. Al-Balbissi论文中的交通事故数据

为了使结论更加完整,研究考虑到了行驶里程这一变量,因为在现实中存在大量的情况是女性虽然拥有驾驶证,在统计意义上被认为是“驾驶员”,但实际上很少驾驶甚至并不驾驶。一位通过了驾驶资格考试,但从不驾车上路,只是把驾驶证放入皮包里的女性,显然不会发生任何事故,而其对降低女司机事故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有必要引入里程数这一变量,消除女司机可能相对驾驶里程较少对结论造成的影响

每千名驾驶员在每万公里的事故数这一指标中,依然是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差异比例较引入里程数变量之前有所降低,但依然是女性的两到三倍。

摘自约旦大学的学者Adli H. Al-Balbissi的论文,这次研究考虑到了行驶里程这一变量

到此结论似乎已经很完整了,但研究人员并不满足,考虑到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共交通工具(公交、出租车等)事故,而公共交通工具所雇佣的驾驶员一般为男性,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男司机女乘务员的常见公交车配置,因此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员的性别分布更为偏向男性,也有可能影响结论的准确性,于是研究人员进一步在数据中剔除了公共交通工具的事故,得到了再一次修正的结果:

在公共交通工具事故数据被剔除后,每千名驾驶员中的事故数,男性依然高于女性,平均在1.7倍左右。至此,Adli H. Al-Balbissi谨慎地提出了观点,从统计数据来看,男驾驶员比女驾驶员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年龄小的驾驶员更危险?

依据统计样本不同以及相关概念定义不同,男女究竟在开车这件事上谁更适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有着各不相同的结论,不仅仅是性别,年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对驾驶安全的影响,都被当作过研究对象。Adli H. Al-Balbissi梳理了这些研究,并将其结论按照是否与自己的结论相同,进行了分类:

不难发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似乎还没形成过什么“统一意见”,既然大家的样本都可能不全,定义方式都可能不科学,得到的结论最后也只能“仅供参考”,不妨让我们任性一次,按照最原始的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看看这些研究中哪些观点看起来更可信:

首先是不存在争议的观点(所有研究成果皆支持):事故率与驾驶员年龄存在函数关系、年轻的驾驶员更容易出事故、女性驾驶员的态度更负责。

然后是相对偏向某一结论的观点(大多数研究成果支持,少数反对):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交通事故、两性驾驶员在态度和行为上存在明显差异。

最后是争议性较大的观点(支持与反对的研究数量差别不大):性别与交通事故的发生不存在显著关系、男性驾驶员造成的交通事故更加严重。

这样的对比已经让人眩晕了,我们来以此总结下,看看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在说明什么:年轻的驾驶员可能更危险。

看了评论只想到一句话:

人只会看到他想看到的。——Charlotte Elizabeth Diana


user avatar   54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不要只玩梗嘛。我来正经回答一下问题:

元老院的“恶”,大致上和我们这个位面的殖民帝国们所做的恶是差不多的,之所以元老院能比殖民帝国们好看一点,是因为元老院的“善”比它们是要高出不少的。但是既然问题问的是“恶”,我们就只说“恶”——


1.带有殖民意味的倾销:

糖业战争,以及正式进入广州后带来的小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2.奴隶贸易:

夸克穷的奴隶贸易的专利权证书,前往马尼拉完婚的贵族私生女唐娜玛丽娜·德·阿雷利亚诺小姐的遭遇。早期的生活秘书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奴隶贸易。

3.武装侵略他国领土:

典型如济州岛。同人里就更多了,但没转正不拿出来说了。

4.文化侵略:

借灾荒趁机传播天道教,张教主和崔道长干过的事都不少。当然这种文化侵略带有一定启蒙性质,但此处只谈“做了哪些恶”。

5.滴着血的原始积累:

天地会趁风灾吞并小地主和自耕农土地;赵引弓的蚕吃人;薛岗村的集村并屯。

6.挑拨战乱:

在登莱之乱趁火打劫的发动机行动;插手东南亚诸国的战争;官方同人里还介入了日本的岛原之乱。

7.海盗式的直接掠夺:

西班牙盖伦和部分地区的合理负担(在抢劫盖伦船的过程中还用了丧尽天良、灭绝人性的化学武器)。

8.制毒贩毒:

张道长的土制吗啡,工人们的可卡因精力茶。

不过这些罪名,也要看历史的进程,毕竟我们这个位面的灯塔诸国也是干着这些事一路走过来的,如今人家不还一样是人类文明的典范、世界历史的灯塔么。大英……呃,美利……呃,元老院,对尔等落后民族小小的征服,算得了什么?


user avatar   luo-xie-92-30 网友的相关建议: 
      

wait...這個地方不是割讓給蘇聯了嗎?現在屬於俄羅斯啊。

說話確實硬氣,一般來說俄羅斯也不會去打芬蘭,但是上趕著當小醜這不好吧...

還有,蘇芬戰爭主力不是烏克蘭人?

不會忘了和蘇聯簽的協議內容了吧?主動撕毀協議,美國也不會當你是正常人啊...要是俄羅斯先背刺也就算了,主動搞事情是瘋了?就不能悶聲發大財?

當領導人不用學歷史和地理?


user avatar   qiao-nuo-98-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问题一定要搞清楚,

她的正义之所以能够声张,

是因为她本身足够强大,

还是仅仅因为她背后有个强大的祖国?


user avatar   hu-bo-95-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都是同体型的普通人打架的话,那主要看的是斗志。。。。。

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黑人的斗志一般都不太行,中国人打架哪怕是因为很小的事情,也经常会表

现出我要和你玩命的态度,黑人一般不会,他们欺软怕硬的非常明显。你只要表现的气势很足,

很猛,他们很快就怂了。我觉得是文化原因,黑人不太讲面子,怂了就怂了,自己也不会觉

得有啥丢人的。中国人经常会有“我为了面子也不能退缩”的心态。

但是受过格斗训练的,真正的亡命徒,以及和你有真正的利益冲突时候,上述观点就不成立。


user avatar   zheng-mou-mou-7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他演的是胤禛啊

在他20来岁的时候,被康师傅批评喜怒不定,并且在《康熙起居注册》三十七年三月的记录中存档

他30来岁的时候,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十一月,他央求康师傅:“今臣年逾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请“将谕旨内此四字恩免记载”。得康师傅旨谕允:“十余年来实未见四阿哥有‘喜怒不定’之处”,“此语不必记载”

胤禛花费了十多年改了自己脾气暴躁的毛病,也可以说没改,但是起码他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

康师傅临终前还给了胤禛四个字“戒急用忍”

这几点加起来,能大体上得出胤禛的形象

一个多疑的帝王也不会喜欢下边的人靠猜他表情得知他爱憎

说回陈建斌演绎的胤禛,还是演的非常到位的

《甄嬛传》适合多看两遍,演员细微的表情很值得琢磨,尤其是题主说的几乎没什么表情的陈建斌,我甚至觉得在剧中他的表情可谓是最出彩的

面对胤䄉挑衅的时候,面对年羹尧让苏妃伺候吃饭的时候,面对皇后劝他不要再喝汤要懂节制的时候,非常多的细节,他的神色表情是很到位的,很符合正史中描述的胤禛的性格

一个随时挤眉弄眼,吹胡子瞪眼睛,大声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的皇帝只有紫薇他爹




     

相关话题

  特斯拉驾驶位没人也能自动驾驶,如何看待特斯拉自动驾驶?你会购买自动驾驶的汽车吗? 
  见过世面的男人会娶历经风霜、什么都见过的二十五六岁的女人,还是会娶刚到社会且十七八岁情窦初开的女孩? 
  如何看待货拉拉案司机认罪了? 
  手动挡堵车蠕动的时候一直半踩着离合走好累,有没有什么技巧? 
  怀孕期间如何预防妊娠纹? 
  假如人类只有雌性,人类社会会不会和平许多? 
  手动档刹车后或减速后,需不需要降档? 
  为什么说女性是实际上的强势群体,表面上的弱势群体? 
  为什么生活中很少看到长得帅的男性和长的美的女性? 
  长的一般但是很有味道的单身女孩子是什么体验。? 

前一个讨论
台湾为什么没有诞生三星这样的综合性财团?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腾讯宣布投入 10 亿元由马化腾和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科学探索奖」,用以激励青年科技工作者?





© 2025-02-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