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是什么造成了「出国才会爱国」这种现象? 第1页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原因很简单。

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渣渣,甚至还不如让人出去走一遭培养的爱国情怀。

就这么简单。



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教育主要讲了三件事情:

1、我们以前老牛逼了。

2、近代我们落后了,挨打了。

3、党和国家带领我们在追赶。


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的方式方法极为落后,以灌输为主缺少思辨


譬如说这个口号我们可以经常听见: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甚至编成了歌谣来唱。

但是,why?



我相信有人是可以说得上来的,是可以引经据典,对近代史侃侃而谈,最终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这句话是正确的。

但是问题在于,我们负责教授这一知识的老师是否具备这样的技能,是否对这一点产生了共鸣并且深信不疑呢?



显然不能。

在这种情况下,这句口号就反而成为了执政党的一种自吹自擂自我感觉良好的一种反面教材。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只能是越教越烦,尤其是在青春期叛逆期的年轻人接触了这种教育,反而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否定一切教材的内容,甚至否定一切TG的功绩,这也是国粉的来源


这种爱国主义教育,还真不如不教




爱国主义教育,以我浅见无非几个重点:


1、增强民族自豪感。

我国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主要还停留在我们祖先老牛逼了的层次上。这是非常糟糕的。

我并不是说我们不应当去强调祖先的牛逼,而是仅仅只是强调祖先的牛逼,远远不够。

过分的,单一的强调祖先牛逼,只会让人反思,那为什么我们不牛逼了?为什么祖先能做到的,我们都做不到?祖先是不是真的很牛逼,是不是说大话啊?

事实上,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也已经很牛逼了,我们整天和美国比,我们还需要努力如何如何,但是放眼全世界,美国只有一个,而除了美国,咱和谁去比都不怵。

强调祖先牛逼还有一个很麻烦的事情,那就是不管我们现在多么牛逼那都是理所当然的

开玩笑呢不是么?你以为人家的祖先不牛逼?

何况,我们祖先也没做到美国那样全球驻军,影响力遍布全球。



2、增强民族凝聚力。

怎么增强民族凝聚力呢?首先就应该是增强民族识别度。

我们是谁?我们是汉族/中华民族。

汉族/中华民族和其他人的区别是?

不知道。

目前的爱国主义教育,貌似是默认大家都已经清楚的明白,其他国家地区的人都是啥样的,所以只强调我们民族是啥样的。

这真是哔了狗了。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怎么可能知道其他国家的人是咋样的?

结果就是,经过这种教育出来的人,以为一切我们存在的习俗全部都是我们特有的,我们过春节,你们不过吧。啥,你们也过春节?这不科学。

我们中秋节吃月饼,你们没见过吧。啥?你们也有月饼?啥?你们还吃粽子?也有庙会?咱祖先有五千年的历史,历史上可牛逼了,唐帝国听说过没?那时候咱祖先真是天下无敌。啥?你们祖先还把咱祖先打败过?还是唐朝的时候?胡说吧?


很多人吐槽说西方人分不清中国人和日本人。

我就问你,接受完现有的爱国主义教育,你告诉我中国人和日本人有神马区别?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区别在哪?

连这都搞不清楚,我们到底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因为某些原因,本文原则上禁止转载。
认为删减后可以转载的,请使用佚名作者,无需标注来源信息


user avatar   biao-ge-7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着实没想到这个回答会过千赞,比之前真正用心打的科普文接受度更高。

这种话题各有各的理,我也只是简单描述一下现在身边具有代表性的几个人,这几个人所代表的人群我觉得还是比较明确的。至于最终是否留美的影响因素太多,但选择不留美国的,肯定有背后的原因。毕竟换成十几二十年前,绝大多数留学生,无论是什么家庭背景,哪怕找不到心仪的工作都会选择强行留下来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以及带来的大量机遇,我相信以后爱国(不管是狭义还是广义)的人群会越来越大。

--------------------------------------------------------------------------------

A 女:东北资源城出生,父母下岗工人,自称从小乖孩子,东北某985一路本硕博,单身,申请CSC出国,来波士顿呆了半年后准备不惜一切代价留在美国。理由:任何方面都比国内好。

B 女:西南十八线小县城出生,有一亲弟,父母体制内边缘人员(别问我为啥能有二胎),西北某985本科,top2 硕博,已婚已育,已落北京户口,丈夫年入税后约50万。夫妻双双来美,丈夫即将毕业。到时候准备根据丈夫在美国找工作情况(大热门行业)决定是否回国。理由:各有各的好,如果丈夫能成功就业那当然在美国更好。

C 男:华中某省会出生,父母体制内人员,C9本硕,当地预备婚房一套,在上海无力购房。来美后准备毕业后轮博后,最后争取青千回国。理由:到时候我回国还算个人才,在这里啥都不是。

据说是被一个修水管的骂了句ching chong more后下的决心。

D 男:浙江某经济发达小县城出生,父亲做不大的生意,母亲普通公务员,在杭州有一套房(当地标配)。C9本科,未婚。来了后明确表示想回去,理由:哪个沙比跟我说美国是天堂?

其父母曾强烈建议他留美,他把父母接过来玩了1个月,“深入平民百姓生活”后,父母遂表理解。

E 男:徽京(?)出生,父亲副厅级实权一把手,母亲高收入体面职业。无不良作风,C9本科,未婚,有点缺爱。从来没想过留在美国。理由:嘿嘿嘿。

请各位自行对号入座。

为免人肉略有改动。碍于本人实力和圈子问题,未能深入接触真·富二代和真·官二代。

-------------------------------------------------------------------------------------------------------

真正为求学而来美国的留学生,大部分应该是属于B-D的家庭背景,即低产-中高产之间。这批人“美分转自干五”一点都不奇怪。

但是,国内大部分网民,或者普通民众,家庭背景或经济状况其实和A姑娘类似。


user avatar   Stooog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以下回答引用 张维为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不久前,在上海某知名大学谈中国崛起与中国话语,一位年轻教师站了起来,不紧不慢地提了一个问题。他是这样问的:“张老师,听完您的讲座,给人感觉好像中国人生活得都很幸福,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中国人要求移民,您能不能劝他们不要移民,留在中国?”下面不少人笑了,大概感到这是一个刁钻的问题。不过我也笑了,我告诉他:“您可问对人了,因为我认识的海外移民朋友太多了。”我说:“我非但不会劝人不要移民,我还要鼓励他们移民呢,因为对于移民海外的国人,我有一个粗粗的估计:一出国,就爱国,这个比例至少有70%,那些在国内骂得越多的人,出去后往往转变得越快,因为他们把国外想象得太好了,他们对欧美的印象是电影和广告上看来的,和真实的西方差距太大了,结果出去后失望者众多。”我告诉这位提问者:“一出国,就爱国,效果比党的教育还要好。”

我顺便告诉他:“如果你想移民美国,我给你支个招吧,我对纽约还算熟悉,你要从上海去纽约,不妨从浦东机场或者虹桥机场起飞,到纽瓦克机场降落,你可以先感受一下,什么叫做从第一世界的机场到第三世界的机场。如果你有胆量,我建议你还可以尝试一下在纽瓦克住一夜,看看晚上敢不敢出去散散步。”我还告诉他一条额外的信息:纽瓦克有个医学院,一位曾经在那里学习过的朋友告诉我,这个学院最发达的科目是枪伤科,因为那个地方时有火拼。

我们一些公共知识分子把美国吹得天花乱坠,忽悠中国老百姓。但只要对美国真实状况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知道,美国是一个由“三个世界”组成的国家。如果你不幸地坠入美国的第三世界,那你的命运恐怕比在许多非洲国家好不了多少:吸毒、抢劫、街头火并等可能与你须臾不离,你的最大感受恐怕是失望和恐惧。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像不少中国留学生那样,进入了美国的普通中产阶级,但从过去20来年的情况看,情形也不妙,你不妨问一下自己:这些年来,你的实际收入增加了吗?你拥有的资产增值了吗?你对自己未来的退休生活有信心吗?恐怕给否定回答的将不是少数,说不定你还会像许多美国人一样,质疑“美国梦”风光不再的原因,甚至同情“占领华尔街”运动。当然,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闯进了美国的第一世界,我也祝贺你,不过这种成功的概率比你在中国成功的概率可能要低很多。

其实,过去30来年,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变:假如你生活在中国,你的财富可能已经增加三五倍了;假如你移民去了美国,你的收入可能走了下坡路,你的财富也可能因为赶上了金融危机而缩水四分之一,今天要衣锦还乡都不容易了。错过了中国迅速崛起的伟大时代和机遇,又赶上了西方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至今都是许多海外华人的心头之痛,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

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简单的事实:中国在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势头和规模崛起,多数人的财富在迅速增长,当然这个过程也带来了许多问题,而美国确实在走下坡路,过去的 20来年里,多数人的财富没有增加,而是减少。美国是否可能扭转其总体的颓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是否能够推动实质性的改革。世界在巨变,中国进步快,美国退步也快,一进一退,双方的差距就缩小了,不少领域双方的情况已开始逆转。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的提高,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赶上,甚至超越西方。

我在西方生活了20多年,去过无数次美国,走访了所有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在国人的印象中,西方成了“发达国家”的同义词,但我在西方国家走得越多,我就越感到西方国家内部差异巨大,“发达国家不发达”的情况比比皆是,发达国家内部的“第三世界化”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中国震撼》一书中,我曾引用过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 2008年访问上海、北京、大连后的感叹:“相比之下,纽约更像第三世界”,这种感受是真实的。美国所有的大城市内部都有庞大的第三世界街区,外人一般不敢涉足。法国大中城市的城郊接合部、马赛市的大片城区、意大利从那不勒斯开始的南部多数地方等等,都给人一种第三世界的感觉。最近几年,美国自然灾害比往年多,由于基础设施严重失修,许多地方出现“逢灾必停电”的状况,成百上千万户的居民深受其害。美国前能源部长比尔·理查德森(Bill Richardson)惊呼“美国的电力系统还停留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水平,近十年来鲜有进步,各地电网各自为政导致了效率低下、抗灾能力差”,他说“中国是美国学习的榜样”,希望美国能像中国一样大规模地投资改造自己的各种基础设施。

西方世界的“第三世界化”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法国 2003年一场热浪袭来就导致 1万多老人非正常死亡;每个新年之夜法国都有上千辆汽车被无业人员烧毁;首都巴黎的治安也每况愈下,这些年当地华人甚至说:“巴黎只有两种华人:一种是已经被抢过的,一种是将要被抢的”; 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南部,美国政府的救灾毫无章法,新奥尔良市顷刻成了犯罪和死亡之都;意大利南部最大城市那不勒斯多年来垃圾满城,臭气熏天,政客们连如何处理城市垃圾都达不成共识。意大利一位前领导人曾亲口对我说:“我向中国总理建议过,由中国公司出资来收购意大利航空公司和罗马机场,让中国人来管。”我自己也对希腊学者说过,希腊政府的治理水准确实不高,如果从中国派个团队,可以治理得更好。

今天国内一些人还天天在贬低自己的国家,开口闭口西方如何,对于真正了解西方的人,着实有点贻笑大方。其实西方也好,中国也好,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今天的中国人对西方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而是要平视,唯有平视才能把自己和对方都看得比较清楚、比较准确,才不会被别人随便忽悠。

国内流传了一种说法:西方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是“好脏好乱好热闹”,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多数中国人的确害怕寂寞,喜欢热闹,所以即使有“好山好水”,时间长了也寂寞难耐。但这个说法只是看到了西方“好山好水”的一面,没有看到西方“好脏好乱”的一面。我讲的西方内部的“第三世界化”,其主要特征就是脏、乱、差,还要加上吸毒泛滥与各种犯罪情况频发。同样,中国确实有“好脏好乱”的一面,但中国壮丽秀美的大好河山还在,“好山好水”的地方也非常之多。尽管中国也像西方历史上一样,为自己的工业化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但中国模式总体上的纠错能力比西方模式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有可能引领世界的新能源革命,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现在,中国的发展已由过去解决温饱的“雪中送炭”阶段进入了全面实现小康的“锦上添花”阶段。通过不断努力,中国“好脏好乱好热闹”一定会转变为“好山好水好精彩”,古人说的由“乱”到“治”也包含了这层道理。

还是回到移民的话题吧。随着中国的崛起,移民问题将越来越去政治化,变成钱钟书所说的“围城”现象,即“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换一种方式生活早已是全球化后的一种普遍现象,不必做过多的政治解读。此外,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任何一个谣言都可能忽悠一大批不明真相的人,一个“去伊拉克可以发财”的谣言,大概可以让 10万人上当,一个“去阿富汗可以发财”的谣言,大概可以再忽悠 10万人。这些年,中国“公知”编撰的美丽动听的美国故事早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难怪很多移民美国的国人竟然以为美国拥有“优厚的社会福利”,对美国的资金监管、税收、遗产继承等均毫不知情,直到移民美国后才恍然大悟,但悔之晚矣。

中国人口基数大,移民的比例迄今为止仍然非常之小。以我自己的观察,即使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而移民欧美的所谓中产阶层人士,绝大多数都把自己的根留在国内,包括自己的企业和资产等,因为他们也了解至少今后的二三十年内,中国仍将是世界上机会最多的国家。每年流入中国的资金也远远超过流出的资金,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从 2009年的2万亿美元一跃到2014年6月的3.99万亿美元,远远领先世界外汇储备第二大国日本的1.28万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的32%)。 "留学人员回国已成潮流。2012年当年留学回国人员已达27.29万人,同比增长46.56%,占当年出国留学人数的70%左右,形成了“史上最大的回国潮”。2013年,回国的留学人员再创历史新高,达到35.35万人,比2012年又增加了29.53%,也就是8.06万人,相比之下,当年的出国留学人数仅增长3.58%。专家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比出国人数多的历史拐点,中国将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有些人担心贪官移民,其实我们也不用过分担心。随着中国进一步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加,贪官迟早要被通缉遣返回来,赖昌星都被遣返了,其他贪官还能持续在逃多久?

从中长期的战略视角来看,适度规模的移民其实对中国的利远远大于弊。世界上最具有移民倾向的肯定不是中国人,而可能是盎格鲁 –撒克逊人,也就是英、美的主要族群,过去三个世纪中他们移民到了全世界,按人口比例,他们一定是移民最勤的族群。但回头一看,效果不错,英国的影响力随其移民和语言也扩散到全世界,使英国至今享受着远超其国力的国际影响力。一些老喜欢把中国移民问题政治化的人,不妨思考一下另外一个问题:台湾地区已经“民主化”20多年了,台湾的人口是2300万,比上海还少,但一般估计,至少有150万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生活或学习,如果一定要从意识形态解释的话,这不就是“用脚投票”吗?

我们还可以比较一下中国大陆过去 30多年如此大规模的留学生现象。根据中国教育部的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到2013年为止,留学生人数加在一起共305.86万人,其中72.83%学成后回国发展。假设中国移民的人数能达到留学生一样的人数,那也才300来万人,即使再增加两倍,也就是900多万,少于我们一个苏州市的人口。这些人以后回来也好,长期待在海外也好,保留中国籍也好,加入外国籍也好,对中国都是非常好的事情。中国的利益已经覆盖全球。如果有一批人愿意克服重重困难,在海外安营扎寨,并最终加入到推动中外关系的事业中来,海内外华人一起推动整个中华民族在世界范围内的崛起,这才是真正蔚为壮观的前景。

我在《中国触动》一书中曾提及,有媒体问我,你是不是认为中国已经比欧美好了,我说,我没有说过欧美比中国好,也没有说过中国比欧美好,因为这样的比较太笼统、太简单。如果你看重的是官方汇率计算出来的人均GDP,那么非洲的赤道几内亚都比中国好,但它首都一半居民连自来水都没有。如果你像大部分国人一样,认为只有拥有房产才有幸福感,那么中国比瑞士要好得多,瑞士住房自有率只有中国的一半。如果你喜欢社会治安好的地方,那中国比美国好无数倍。如果你喜欢吃西餐,那么法国更好。如果仅从有品质的生活角度来说,一个有一定财富积累的中国人生活在上海或者海南应该比生活在纽约或伦敦自在和舒服得多。对于一个仍在奋斗的年轻人,中国能够提供的发展机遇也远远多于西方。

突然一想,国内极端自由派的最后一张王牌,不就是他们想象中的无比美好的西方世界吗?当这张王牌也失灵的时候,他们还剩下什么东西来帮着美国忽悠中国呢?而这种王牌的日益失灵已是一个趋势。中国崛起的广度和力度及其所提供的大量发展机遇,整个人类历史上都从未见过,一个人能够亲历、参与和见证这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当属真正的幸运者。如有人要放弃这种幸运而移民,把自己国内的位子让给别人,还极有可能培养出更多的爱国热诚,那岂不是太好了吗?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


user avatar   zhi-jian-liu-shi-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没人提《圣斗士星矢》啊?

这个系列作品的特色不就是回回都是一部的戏就半天时间么?

黄道十二宫篇:纱织中了天箭座的箭,必须12小时内突破圣域十二宫。

北欧篇:奥丁代言者希露达被海皇戒指蛊惑令冰川融化,纱织代替希露达阻止冰川融化但是只能坚持12小时,必须在时限内摘下希露达的戒指。

海皇篇:纱织代替人类承受波塞冬的洪水,应该也是只能支撑一天之内的时间。

冥王十二宫篇:被哈迪斯复活的圣斗士要在12小时内取下雅典娜的首级,实际目的则是为了雅典娜去冥界并且唤醒女神圣衣,12小时候被复活的圣斗士们就消失了。

冥界篇:记不清打了多长时间,但从纱织被塞到缸里抽血开始到解决应该也是一天之内。

黄金魂:在本篇剧情里有好几天,但对应到冥界篇时间仅仅发生在冥界篇12黄金击破叹息之墙到打死神之间。

火星篇:马尔斯获得阿丽娅的权杖后建立起巴别塔吸引火星,会在12小时内毁灭地球,主角们必须在12小时内突破新十二宫。

土星篇:这篇好像打了很多天……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小特朗普称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为「北京拜登」? 
  如何看待联发科已向美方申请,力求 9 月 15 日后仍可向华为供货?后续会如何发展? 
  世界是否又在慢慢重新变成对峙的两大阵营? 
  如何反驳越有钱的人越不爱国? 
  为什么共产党称“党和国家”,国民党称“党国”? 
  扫黄有意义吗? 
  留学就要读名校吗?英国G5院校王牌哪个专业录取难度大? 
  如何评价美国议员麦凯恩一生? 
  孙中山跟天地会什么关系? 
  日本留学,手机可以用国内的小米手机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中法战争?
下一个讨论
中国有哪些世界领先的产品?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