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很多重型战斗机及攻击机、轰炸机都有机枪、机炮等后射护尾武器,专治各种不长眼睛近距离死咬六点的。到冷战早期,还有不少轰炸机保留了后射护尾机炮。
不过现代很少有类似的设计了。首先,后射护尾机炮已经过时,可以说就是死重。而如果要以后射导弹护尾,如何解决对后半球目标的探测、识别和锁定又是一大难题,毕竟战斗机雷达一般都装在前面,而如果朝后扔纯红外格斗弹不仅包线堪忧,还要考虑自身发动机高温排气的影响。
再者是空中威胁的类型变了——现代战斗机在正常的空战中打BVR都是隔着几十公里互相抛中距弹,没什么机会咬人尾巴或者被人咬尾巴。假设活过了BVR进入狗斗,则还要面对射程可观、可以大离轴角发射的先进格斗弹。这并不是二战那种两三百米决胜负的机炮空战时代了,现在人家甚至根本不用绕进你护尾武器的杀伤范围就可以扔过来一颗AIM-9X之类的,然后结束战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