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unting 的回答真是一语道破天机。本宝宝也忍不住抖落一下过去两年搬砖攒下的八卦。
五因子模型提出的时间真是非常的诡异。我根据不同人的信息把所有八卦拼凑成一个统一的故事。故事中只陈述我确实有消息来源的事实,背后发生过什么不做推断。我也不保证消息来源的真假。
第一个实锤是下图:
这本身是一篇准备进行的刊印的顶级期刊Journal of Finance论文,注意第一个时间点2010年4月。当时陈龙与张橹的论文中对经典的Fama French 三因子模型进行了挑战,并用了一个会让三因子的原作者内心一万只草泥马奔腾的词"Better"。
啥意思么。。。二位是说原来的三因子模型是“Worse”么。。。
其实这篇文章中最早流传的标题中没有Better这个词,后面被改成了Better是因为二位作者听从了当时审稿人Titman的建议。没错,就是那个发现动量(momentum)效应的Titman。
这篇文章会被接受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如果负责审稿的人来自于芝加哥学派中的任何一人,都不可能给予接受的评价。只有Titman这样久负盛名又价值观独立的学者才有可能愿意承担挑战Fama的后果。
好,如果现在去JF网站上找这篇文章,会发现这篇文章并不存在。Are you kidding me???文章不存在这幅图是从哪来的(我不会告诉别人这来自于我的私人收藏)。
原因是,这篇文章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撤稿了!!!
又是哪里的人有本事让张橹的文章撤稿呢?
猜一猜无妨,这个人来自于——芝加哥。曾任教于芝加哥,现任教于罗切斯特大学的Novy Marx。他仅凭一己之力就让张橹的这篇大作受到了长达数年的折磨。Novy Marx发现了文章中的一个重大错误,ROA变量在其进行股票分组时,并没有办法完全获得,用这样的变量进行分组其实相当于使用了未来的信息,分组当时的股票(look ahead bias)。相应的信息出现在原文575页中。
文章这种事情,阴差阳错太正常了,错误没被发现,发出来也就发了,但是一个错误一旦被人发现了,那无论如何解释,都不可能再发表了。
后来陈龙和张橹团队将ROA换成ROE作为sort变量,重新投稿到JF,希望继续审稿。由于之前一次审稿已经出现一次错误了,即便是Titman本人也无法承担再出现一次错误的后果。因此The reasonable Titman则给出了一个非常严格的标准,继续审稿肯定是不可能了,你们需要重启审稿流程。但这次审稿则需要有一个不同意见的人保证观点的客观公正,那么只有两个人选审稿并且say yes,才可以让大家都无话可说:
Fama 和French。
事实也是如此,第二次负责审稿的学者便是三因子模型的另一位贡献者Kenneth R. French。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他是一个不记仇的人,他应该怎么做???
当然是直接给reject了!!!原因很简单,如此重大的利益冲突,没人会期待你让文章审核通过。直接拒绝节省投稿人的时间,才是比较善良的选择。
但
French没有,他给了这篇文章返修并重新投稿(R&R)。其结果便是张橹与陈龙团队不得不面对漫长的修改与等待。
像JF这样的期刊,审稿周期有个两三年是再正常不过了。恰恰在这两三年间,Fama French 在JFE发表了一篇新的文章:
五因子定价模型。
而在五因子定价模型发表后,张橹团队也收到了本该在两年前收到的rejection。
回到题主的问题,如何评价五因子模型呢???这是FF应战的一篇文章,如果显得有点矫揉造作,只是因为他们太想赢了。不过Anyway,人家就是赢了,以事实说话。
说回陈龙,重大的学界挫折倒是没有打垮人家,人家现在在业界做的风生水起。蚂蚁金服的首席战略官。
故事的结尾,那篇文章最后究竟怎么样了???
挑出他们文章问题的Novy Marx成为新作品的合作作者。名字也改成了An alternative factor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