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博物院"一词,诞生于中国人接触博物馆这一文化现象之初。博物馆本事西方近代社会的产物,其发端为1683年在英国创立的阿什莫林博物馆。鸦片战争叩开清王朝的国门之后,一些缙绅开始游历西方。在游历过程中,他们接触到了博物馆,并且记载于游记之中。这种记载一开始就要解决名称的翻译问题,当时的先贤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给Museum起了很多中国名字,譬如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的“古玩库”,斌椿考察团的“万种园”“积宝院”“集奇馆”等等。而“博物院”这一词汇的最早发明,则是清末思想家王韬在十九世纪中期成书的《漫游随录》中形容卢浮宫博物馆。而“博物馆”则是1877年黄遵宪在诗作《日本杂事诗》中用来形容日本的博物馆。
2.几乎同时或稍晚,西方来华的知识分子,开始在中国建立博物馆,考察1935年建立的博物馆中,叫“博物院”的有徐家汇博物院、香港博物院、上海博物院、美国博物院、烟台博物院、华北博物院、北疆博物院7座;而叫“博物馆”的有北京北堂自然博物馆、上海格致书院博物馆、京师同文馆博物馆、德华学校教育博物馆、满蒙博物馆、松江省科学博物馆、成章博物馆、台湾总督府民政部殖产局附属纪念博物馆8座,两个词汇几乎打个平手,这一阶段也放映了社会主要用“博物馆”或“博物院”来称呼Museum,如果考察再晚些时候国人自己举办的博物馆,“陈列所”这一词汇的使用,可以和以上二者打个平手。
3.当时的知识分子,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对“到底给Musuem起什么中文名字?”这个问题已有讨论。博物馆学家杨钟健先生认为当时所有的称呼都无差别;而蔡元培则强调博物院的永久性,和展览会的临时性相区别;但是当时的讨论着重于功能区隔,并没有讨论到馆院这一字差别这么细致。1930年国民政府《古物保存法》中使用了“国内各博物院”的说法,似乎“博物院”一词要成为通称;但1935年中国博物馆界的专业组织“中国博物馆协会”的创建,还是选择了用“博物馆”来称呼“museum”。
4.考察故宫博物院的建立时间是1925年,当时对于Museum的中文定名尚未有规定和一致共识,选择叫“博物院”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