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你也太流氓了,二战前后的武器是有质的改变啊,零战(37年还没零战,最先进的是当年试飞的九七式战机)碰上歼-5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后者怎么说都是高亚音速的喷气式战机!噫!我国完成一五计划是1957年,二十年前就是1937年。1937年的日本绝对不敢向1957年的tg宣战,根据以下收集的资料显示,如果这种穿越真的发生了,我国应立即对日本宣战,以免夜长梦多。
这些资料大部分来自于三十至五十年代的各方军事情报文件,已过我国(10~30年)与美国(20~50年)的保密期。
一、工业产量
首先看1957年的我国与1937年日本的工业生产力对比[1][2],通过这个对比,你不得不承认“一五”计划的实施让我国一下摆脱了工业弱国的帽子,除了铜、锌产量以外的主要工业原料产值均是明显优势:
- 原油 1600 vs 269 (千吨)
- 焦炭 117 vs 31.2 (百万吨)
- 生铁 5375 vs 2342 (千吨)
- 钢材 5400 vs 3510 (千吨)
- 铜 13.6 vs 64.8 (千吨)
- 铝 20 vs 9.0 (千吨)
- 铅 23.1 vs 6.52 (千吨)
- 锡 16.0 vs 1.59 (千吨)
- 锌 11.0 vs 29.6 (千吨)
- 水泥 6.4 vs 4.5 (百万吨)
- 纸 800 vs 680 (千吨)
差距应该来源于“一五”计划中有关铜、锌的精炼厂并不够,但从武器生产的总体角度来说,拒敌于本土之外的制空权更重要。20千吨的铝产量对于制造飞机所需,是充足有余的。作为对比,美国在1937年的铝产量也只有14.6千吨。[3]
二、陆军实力的比较
美国中情局通过朝鲜战争时期与之后对我国内地的高空侦查,与1954~1957年运抵中国主要港口船舶所载物资相结合的统计数字得出,我国陆军于1957年拥有约两百五十万名现役与预备役部队,其中一百八十万现役部队构成36个集团军与后勤军单位;其中每个军级单位约由五万名兵力组成,每个师级单位约由一万五千名兵力组成。
1957年的PLA陆军下属114个步兵师,22个炮兵师,3个装甲师,1至3个空降师与3个骑兵师(!)。
每个步兵师包括:每个装甲师包括:
- 一个炮兵团,装备24门轻型迫击炮与12门重型迫击炮
- 一个防空营,装备12支防空轻机枪
- 一个反坦克营,装备12门苏制47mm反坦克炮
- 部分步兵师(约15~20%)配备一个坦克团,编制800人,配备36辆中型坦克(很有可能是T-34、T55,都是五对负重轮)
22个炮兵师包括:
- 满编六千名士兵
- 80辆中型坦克
- 10辆重型坦克(是1950年从苏联买的IS-2)
- 8门自行火炮(应该是SU-85、SU-100之类,50年12月的时候苏军撤离大连的时候把机械化坦克全部出售给了PLA)
- 12个野战炮兵师,每师下属108门各类火炮,最大口径至152mm
- 5个防空师,每师下属108门轻重防空炮
- 3个反坦克师,每师下属72门反坦克炮
- 2个火箭炮师,每师下属72门132mm “喀秋莎” 火箭炮
旧日本陆军在昭和11年(1936年)的“军备充实计划”中,日军设立了17个甲种师团与12个乙种师团。在该计划中,一个甲种师团的战时编成平均为25000人左右,乙种师团则只有8000~10000人。与57年的解放军相比,日军“师团”的武器多样性与人员规模远大于一个普通师,接近一个集团军。
拿1937年参与南京大屠杀,装备精良,战术野蛮彪悍的第十六师团为例,其参与南京战役时含有25000名编员以及7500匹马匹。具体编制为:
- 两个步兵旅(19、30),每个步兵旅编制约7500人,马1100匹
- 一个骑兵联队(20),约450人,马450匹
- 一个野炮兵联队(22),约2900人,马2300匹,三八式75mm野炮36门,92式105mm加农炮12门
- 一个工兵联队(16),670人,马100匹
- 一个辎重联队(16),3500人,马2600匹
三、空军实力的比较
我国空军于1957年拥有约八万七千名现役部队,2600架可用作战飞机,其中1870架为喷气式飞机。[1][4] 空军部队的平均年龄偏低,充满朝气与斗志(CIA文件原话)。在朝鲜战争中与美军交战所获得的经验使得PLA空军能够执行航空轰炸、拦截缠斗以及物资运输的作战目的。主要的喷气式战机部署在大型工业区与大型城市附近,特别在上海周边形成了严密的防空圈,不知道日本还会不会考虑冒着被mig15吊打的风险打淞沪会战?
1957年我国空军的总编制如下:
- 395架轰五(IL-28) 喷气式中型轰炸机,最大航速833km/h,最大升限10670米
- 220架Tu-2 螺旋桨式轻型轰炸机,最大航速521km/h,最大升限9000米
- 1475架MiG-15与MiG-15bis,最大航速~1033km/h,最大升限15500米
- 510架各类螺旋桨式作战飞机
旧日本的空军并不像陆军或海军自成一个独立的军种,而是因为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被拆分为陆军飞行战队与海军航空队。由于早期对空军力量的不重视,日本航空技术的完全自主化直至1936年以后才逐步实现,在这之前制造飞机的数量一直少于飞行员的训练数量。1937年,属于陆军的飞行战队才刚刚改制成立,而海军的航母战斗机载机数则仅为160架,是1930年的两倍不到。如下图所示,日本飞机的大规模生产于1938年开始爆发式增长[5],1937与1938年的年产量分别为1533与2652架。[6]
(所述国家从左至右分别为日本、纳粹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与苏联)
可以看出,除了意大利以外,日本是参与二战主要工业列强中生产飞机数最少的国家。更致命的是,日本没有生产远程四引擎轰炸机的能力,与其相比,英国生产了近一万五千架,而美国则生产了近三万五千架。
由于资料所限,以及全面抗战初期日本的频繁军事调动,有关旧日本空军力量的详细编制只能找到1938年12月的统计数字,以下是1938年12月日本陆海军投放于中国战区的航空力量总体编制[7]:
- 陆军一个航空联队,下属四个航空旅,共56架战斗机,45架轻型轰炸机,45架中型轰炸机与23架侦察机
- 陆军下属六个独立航空旅,共36架战斗机,45架轻型轰炸机,与13架侦察机
- 海军下属两个航母飞行队,共21架战斗机,48架轻型轰炸机
- 海军下属两个特混大队,一个高雄飞行队,一个战斗机大队,一个轰炸机队,一个水上飞机大队,共54架战斗机,41架轻型轰炸机,59架中型轰炸机与27架水上侦察机
日本陆海军于1938年12月,总计在中国战场空军总数为167架战斗机,179架轻型轰炸机,104架中型轰炸机与50架侦察机,总计刚好500架作战飞机。
好了,你告诉我吧,要是换了你是日本这仗该怎么打?如果打陆战,先不论57年的PLA有各种中型重型坦克,后面又有数以百计的大口径火炮,恐怕日军一来就得吃个下马威。如果打空战那就更不用想了,到38年底日本在中国只有一百来架战斗机,对抗一千多架mig15。唯一靠谱的只有海军,因为PLA第一颗反舰导弹在1966年才被制造出来(仿制苏联SS-N-2“冥河”),如果把大半个联合舰队开到上海跟前,然后用重炮猛轰,PLA估计够头疼一阵子的。
参考资料:
题目说穿越回去打二战,但二战可不止限于中日,还有英美苏德法。
当时主席和总理可是都在,以TG的外交斡旋能力加忽悠力,外加手里一大堆天顶星技术,在列强中搞出个亲中团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至于我朝届时最缺的,很有可能就是相对孱弱的海军了。
放眼望四周,从哪里能拿现成的海军过来呢——日本。
接下来就简单了。
陆地上狠咬旧日本陆军(IJA)一口,一举解放朝鲜半岛。
随后在朝鲜半岛南侧部署伊尔-28(共171架),不定期到日本本土扔些铁炸弹外加传单等。
伊尔-28航程大约2200公里,所以这样炸还是够的到东京的:
由于日本本土遭受空袭,又拦截不了这种升限万米的喷气式轰炸机,内阁很可能已经崩溃了。
外交讹诈一下,旁敲侧击的表示:嗯,我们就想购suo买yao一些日本土特产,比如航母和战列舰。
哦听说日本不给啊?
“1937年7月7日莫斯科电,苏联红海军正在认真考虑辅助与PLA合作进行大规模海外作战的建议。”
……
目测1938年就会看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长门号战列舰和赤城号航空母舰了。
哦对了,还有另外一个战场。
“1938年8月1日东京电:
日本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4年10月份才结婚的,N线小县城一个。
我们那边不流行闹洞房,但是很流行扒灰,基本流程大概就是主持人会在新人和双方父母 六个人都在台上的时候,故意将公公和媳妇往那个话题带,比较过分的还有让公公抱儿媳妇、背儿媳妇、亲儿媳妇等等,总之毫无下限。若是主持人得到主人授意避开此节,又或者是外地请来的“名嘴”不懂规矩,客人们会起哄完直到成以上行为。等交换戒指等仪式完成后,台下早已跃跃欲试的亲友们就像一群恶狗一样扑上来,给公公套上古代新郎的装束,扛着钉耙(意思是扒灰专用),让新娘跟在后面牵着衣服走,婆婆也不闲着,必须拿着一面锣跟在后面边走边敲(具体意思不太明白,我猜是指奸情暴露了的意思),新郎和女方父母走在最后。此时所有宾客几乎都会跟在后面一起大喊“某某(公公的名字)扒灰咯”,如此绕全场一圈至半个小时不等,背景音乐往往是时下最流行的口水歌,从多年前的两只蝴蝶到最近的江南style,那画面岂止太美。。。。无论你是在农村办的流水席,亦或是高端酒店,这个环节几乎都会有,内容大同小异,也从来都是整个婚礼最火爆的时刻。
此风俗流毒之广泛,以至于我们当地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和流程,如果你的婚礼上没有这个项目就意味着你的婚礼不够热闹、主人(主要是男方家)混的不行,不够体面;而起哄者也没有丝毫负罪感,普遍观点是我们帮你闹那是给你面子,甚至是拍你马屁,一般交情的还真懒得掺和。最可怕的细节是,当我父亲带着我去发请帖时,几乎所有人都会冲着他眨眨眼说:哟,讨儿媳妇啦,然后会心一笑,丝毫不顾忌旁边身为新郎的我的感受。此陋习根深蒂固到如此地步,令人匪夷所思。
我有一发小,筹办婚礼时寻死觅活的要求父母绝不允许有这个环节,父母也同意了,结果还是没能躲过“热心”的亲友们,被强行塞给新郎一首打油诗要求当众读出,内容之低俗下流,令人发指。我发小拿到纸条当场脸色就变了,硬着头就是不念,还好司仪给力,完美圆场。事后竟被家长责怪,说这样不好,搞得大家都下不来台,如此任性不成熟如何在社会上立足云云,让人欲哭无泪。
以上都是我亲身经历,或是参加婚礼亲眼所见,我至今无法理解这个风俗的来源和意义,也不知道那些起哄的宾客们自己的女儿将来结婚时是否也希望看到这个场景。我们家算是书香门第,虽然我和我老婆都是当地人,女方家也默认能理解这个环节,事先并未提出反对,但是我们家主动表示坚决不能有这种情况,必须给予女方足够的尊重。可笑的是我父亲为此还得事先跟宾客们一个一个的说抱歉打招呼,请他们手下留情,不要出现扒灰相关的言行,一众我完整姓名都叫不出的亲友们纷纷深表遗憾,说钉耙等物早已备好,怎能轻言放弃。 WQNMLGB!
中国各地的婚礼都有些陋习,我和老婆当时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能做到的只是跟我们自己邀请的同学同事们说:谢绝一切形式的随礼红包。我们不想在收人家红包的时候,被人家背后咬牙切齿的骂一句:这个月又要破费了,结你MB的婚!(随份子窃以为也是一大陋习,就不展开了)
如今很多“传统”早已失去了原先祝福的意义,变成了欲望畸形的宣泄方式,或是兴师动众的繁文缛节,我由衷的希望不在我们下一代看到它们,如果实在无法改变身边的人,最起码,不要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