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多,这答案是我花了100块钱,坐在西夏王陵前写的,一边写一边瞅了瞅身后的大土堆,害怕埋葬在这里的九代帝王还魂出来打我。请大家赶紧找个能辟邪的wifi掩体免费观看。
写作背景:我从黄河源头顺流而下,用一条小橡皮艇漂到西夏王陵所在的银川市时,已经漂了2415公里。犹豫着是要找家宾馆蒙头大睡,还是去看西夏王陵。奈何我一心奢望凭一己之力,完成NHK纪录片般的大作,只能忍着疲倦去了西夏王陵,因为日本人拍黄河纪录片时曾经去了那里。
最近写的答案都很沉重,这次趁机写个轻松的自恋文,有道德洁癖者勿入。
-引子
西夏王朝在国人的记忆中,大多只能联想到虚竹和梦姑,究其原因有四:
一、倪匡小说写的太好看(天龙八部里,虚竹梦姑这段是倪匡为金庸代笔的)。
二、西夏的文物和文献,都沉睡在俄罗斯的博物馆,国内专家不方便下手研究。
三、西夏自己没有修史(可能是西夏字太难写,用汉字写又有失颜面)。
四、元朝史官修了《宋史》、《辽史》、《金史》,唯独没有修《西夏史》,因为西夏是他们不共戴天的仇人,是成吉思汗在遗嘱中下令要屠城的地方。
国内关于西夏的遗址主要是西夏王陵和黑水城,王陵早被成吉思汗派人捣毁过,黑水城实际上已经被俄罗斯人掏空。
- 西夏为何无缘进入正史
世界历史记载,南宋时期中国有宋、辽、金和西夏四国,大理国虽然当时也是独立国家之一,因其国力羸弱,并未被赋予笔墨。不过对现在的中国人而言,只对“宋”有归属感,中国正统历史中,也只认为“宋”是当时的中国。
约900多年前因贺兰山庇护而崛起的王国“西夏”,不但无缘步入中国正史,还在成吉思汗“全部诛杀”的遗嘱中,在蒙古大军的铁蹄下,这个王朝连同它的辉煌与梦想,统统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
- 西夏后人
自称是西夏后人居住的南长滩,就在黄河边。我漂流经过时,特意留心观察了四周。南长滩地处黑山峡,两岸崇山峻岭,山峰像木头被火不完全燃烧后变成的木炭一般。当然,峡谷山坡上的,是黑色的石头,而非木头。
图:漂流在南长滩边
百度百科上说:这个神秘的村落,虽小却拥有三个宁夏第一。宁夏黄河第一村、宁夏黄河第一渡、宁夏黄河第一漂。群山环绕使得南长滩村几乎与世隔绝,村里人姓拓,自称是西夏后裔,并保存有完整的族谱。2008年12月,被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宁夏首个 “全国历史文化名村”。
漂在南长滩旁边时,我犹豫了一下要上去看活人,还是去西夏王陵看故去之人。到底他们谁才会讲真话呢?至少,死去的人讲假话的概率更低吧,这样一想,我便一溜烟漂过,去银川找西夏先人们去了。
-进入西夏王陵
图:大土堆就是西夏王陵,带个红头盔的就是我,样子有点傻,但其实非常有文化。
西夏王朝与现代宁夏的唯一联系,是一张100元的门票,通过一张印着毛主席的钞票,你就能穿越到西夏九代帝王的安息之所。看来,想见帝王,终究要有帝王级别的引荐。没有毛主席,我们是看不到西夏王陵的。
其实,我有点怀疑陵墓内是否真有尸体,因为1226年,成吉思汗亲自带兵征讨西夏,蒙古兵直驰贺兰山下,焚烧西夏陵,挖陵暴尸,1227年,西夏王朝覆灭,城中所有军民均被屠杀殆尽。
难道,这些从王陵中被残忍拖出来的尸体,成吉思汗会安排人放回去?还是已经被围困多时的西夏王朝兴庆府曾经突出重围,把尸体又放回陵墓?这两种可能性貌似都很小。
最大的可能,是陵墓已经尸去墓空,而旅游局又担心, 大家不会为了几个土堆掏100块,毕竟谁都想看干货,因此欲盖弥彰,没有公布陵墓中是否有尸体。
要单纯从西夏王陵这个旅游景点中,看清饱含人性中的血性和劣性的西夏王朝,你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无边的想象力,因为真的就是几个大土堆啊。
一位宁夏朋友说,他曾经爬上贺兰山顶,遥看这片陵园,顿觉豪气横生,概叹实在是一片风水宝地。陵园背靠贺兰山,面向黄河,属于风生水起之地,也许这是西夏王朝能够异军突起,称王近200年的原因吧。
图:西夏王陵模型,王陵背后便是贺兰山脉。
- 临死前的诅咒
这个短暂的王朝最吸引我的,是他们强悍的战斗力和淫逸的生活。也难怪我的红颜知己说,暴力和情色,永远是最吸引男人的地方。其实我觉得这同样是最吸引女人的地方,只是被兑换成力量和爱情两个词语罢了,其意想通。
蒙古大军消灭西夏整整用了22年,这是他们横扫欧亚大陆遭遇的最顽强抵抗,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都中了西夏人的毒箭。可见西夏人的战斗力和坚韧都不是一般人可比,因为强悍的西夏,使得蒙古大军侵略宋朝的步伐慢了许多。
图:成吉思汗立遗嘱
也正因为如此,在和西夏交战中重病于六盘山行宫的成吉思汗,生命垂危之际,仍然咬牙切齿地立下遗嘱:死后秘不发丧,待夏主献城投降,将他与兴庆府内所有兵民全部诛杀。
是谁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又或许是帝王将相终是与我们凡人百姓不同,生命的最后一刻,惦记着的不是爱人儿女,而是敌人。换个角度来看,成吉思汗的内心,是多么强大啊!
西夏都城被攻破后,蒙古军队带着复仇的情绪烧杀抢掠,西夏宫殿、庙宇、祖坟都成了开刀的对象。考古报告《西夏三号陵〉记载,在发掘清理地面遗址时,发现了5个大灶坑,灶壁烧结层厚10厘米,这些都是蒙古军队焚烧挖掘西夏王陵的证据。
有时想想,带着金银财宝去死,招来的不外是盗墓者和复仇者,或者是考古者。死后的安宁一去不复返,倒不如一把火把自己烧成灰,撒进江河湖海,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图:蒙古与西夏的血战
当然像我等平民,死后怎么着都行。只是有点担心,我死后你们就没有这么精彩的探险文章可看了。
- 富二代的优势
让我们忘记死亡,以平常人的视角,来看看西夏的整个兴衰史吧。其实也就是扒一扒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发家史。
李元昊的远祖拓跋思恭,在唐末,作为夏州党项族首领,率部参与平定黄巢起义(黄巢就是那个把百姓磨成肉酱作为军粮的人,吃人不吐骨头说的就是黄巢,鲁迅称当年被黄巢活生生磨成肉酱的不是人,而是“两脚羊”),因功被唐王朝封为夏国公,授定难军节度使,赐李姓。从此拓跋带领下的党项族,不断向西开拓。
尽管朝代更迭,这支党项族却混的风生水起,唐之后又对宋俯首称臣,被赐赵姓。
为什么皇帝都觉得自己的姓那么高贵,非要赐给别人呢?果然,不止我一个人这么想,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想法与我是一样的,待我向大家慢慢道来,从这位伟人的出生开始说起吧。
宋景德元年五月初五(1004年5月26日),元昊出生在灵州(今宁夏灵武)。他爷就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曾经反抗宋朝并屡打胜仗。他爹更胜一筹,虽然表面上对宋朝称臣,私底下却积极准备党项立国的各种事宜。
尽管毛头小伙李元昊一再催促父亲当老大,但姜毕竟是老的辣,他爹赵德明(有些唐粉,非要叫人家李德明)又向辽为元昊请婚。
辽兴宗 封宗室女为 兴平公主,嫁给元昊。宋朝一看坐不住了,立刻封德明为夏王,“车服旌旗,降天子一等”,以此来抵销辽同党项建立的姻戚关系。
明道元年(1032年),元昊他爹终于完成了建国称帝的各项准备,就差宣布登基了。
就在此时,他死了,时年51岁。
别问我他怎么死的,总之元昊顺利登基称帝,成为西夏王朝的开国皇帝,自号“大白高国”。登基后的元昊迫不及待地废除唐朝和宋朝的赐姓-李和赵,改用党项姓“嵬名”(不会念“嵬”字的童鞋请自觉关注我),又废去宋朝西平王的封号,用本族语自称“吾祖”。
图:元昊塑像
所以现在还老叫人家李元昊李元昊的,是一种歧视性称呼,人家跟唐和宋,早就撇清关系了。后面我只好叫他元昊了。
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能不能成功,和你爹或者你爷是谁,或者你远祖是谁,有太大关系了。
我爷我爹都没混出名堂,但我严重怀疑,我是不是跟元昊有什么远亲关系?因为内心隐隐感觉,我将来也能混出名堂。
图:左元昊右闪米特,像不像?
- 论发型的重要性
元昊称帝后,第一道命令,便是下令秃发。当时党项族人已经被汉人同化,沿用了多年结发风俗。元昊想强行去汉化,效仿鲜卑族发型,自己麻利地先剃了,然后下令境内百姓三日内必须秃发,不服从命令者杀头。
可以想象,当年多少西夏帅小伙,在头发和脑袋之间纠结挣扎啊!
图:最终的发型是酱紫,没全秃,两侧各留一撮头发。
我有个大胆的假设,西夏王朝的覆灭是否也和这个发型有关。试想当时的西北并没有各种温暖好看的帽子,室内又无暖气,大冬天的秃着个头,能不冻傻吗?
这点从元昊自身和其后代的变化,就可以窥见一二。
少年时的元昊,就被认为:英气逼人,文有韬略、武有谋勇。据说当时驻守陕西沿边的大帅曹玮,一直想目睹元昊风采,派人四处打探他的行踪。曹玮听说元昊常到沿边的榷市行走,几次等候,以期会面,但总不得见。
后来派人暗中偷画了元昊的画像,曹玮见其貌不由惊叹:“真英物也!”
我怀疑这曹玮是个同性恋。但也由此可以推测,元昊在青少年时期,还是很英明神武的。
但看看元昊秃头后干的一些事情吧。
- 夺妻弑父
励精图治之余,元昊也不忘享受美色,怎奈女人都是别人家的看着顺眼,他杀掉自己的小舅子野利遇乞,将其妻子没藏氏揽入怀中。在没藏氏怀孕后,他没有像我们的某些富一代,迫其堕胎或是以钱安抚,而是直接废了现任皇后和太子,扶没藏氏上位,并立了她的儿子谅祚为新太子。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小三要拜神,非没藏氏莫属。
图:元昊遭废太子刺杀
没藏氏成为新欢没多久,身强力壮时年43岁的元昊,又看上了废太子宁令哥准备迎娶的媳妇没移氏,迅速将其占为己有,并在贺南山和天都山建了多处行宫,终日和没移氏寻欢作乐,将国事交予小舅子没藏讹旁打理。讹旁为了自己和妹妹的未来考虑,挑唆宁令哥刺杀元昊,以报夺妻废母之恨。
从这一点来看,小舅子都是靠不住的。
宁令哥趁父亲不备,在元昊寝宫门口,挥剑削掉了父亲的鼻子,元昊痛极,失血过多,翌日死亡。
弹指之间,灰飞烟灭。
抱歉,又回到了死亡这个话题。没办法,你坐在墓地写东西,大脑会控制不住地想到“死”。
总结元昊秃发后干的事:废后立小三,霸占儿媳,同时,他还兼有杀母、杀舅、杀妻、杀子(元昊将自己一个预备谋反的儿子沉到河底淹死了)、杀大臣的罪名。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其后代的故事,继续研究发型是否影响了西夏王朝的命运。
- 通奸的正能量
元昊被削鼻流血不止而亡后,废太子宁令哥被没藏讹旁(教唆他去刺杀父亲的人)处死。元昊和没藏氏不到一岁的儿子谅祚当上了皇帝,没藏氏和他哥哥没藏讹旁长期把持朝政。
没藏氏耐不住寂寞,又大权在握,便弄了两个相好,怎奈她毕竟还年轻,周旋的功力不够,公元1056年,情夫李守贵因妒生恨,把没藏氏和她另外一个情夫保吃多砍死了。
我觉得找情夫,名字还是很重要的,像什么守贵啊、富贵啊,保吃多之类的,最好不要找。一定要选一个脱俗且霸气的名字,闪米特这个名字就挺不错。
讹旁一看妹妹没了,赶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年仅九岁的谅祚,舅舅变岳父,政权依旧被没藏讹旁把持。
谅祚长到15岁,不但通晓了男女之事,也慢慢知道世界是怎么回事了。想着撒撒娇向过去的舅舅现在的国舅要点权利,没想到没藏讹旁不但不给,还开始嫌弃谅祚碍事了,准备密谋砍死谅祚。
没想到,这个秘密被讹旁的儿媳妇梁氏听到了,而梁氏正是谅祚的通奸对象,她屁颠屁颠地跑去给情哥哥报信,恐惧和愤怒让谅祚变得心狠手辣,麻利地将没藏氏家族80人全砍了。
一场惊魂后,谅祚知恩图报,把梁氏立为皇后,把梁氏给自己生的儿子秉常立了太子。
说实话,这是我听到的最正能量的一个通奸故事,通奸男因为通奸,保住了生命和王位,通奸女因为通奸,变成了皇后,没有验过DNA的儿子变成了太子。
太励志了!
- 短命的皇帝
遗憾的是,公元1067年,时年21岁的谅祚死了。看吧,秃头之后,帝王一代比一代短命。7岁的秉常成了新皇帝,梁氏成了太后,她让自己的弟弟当国相,将朝政把持在娘家手中。
图:小皇帝秉常
于是,历史开始重演。梁氏弄了几个情人一起玩耍,因为心里有鬼,老担心小秉常坏事,所以和一位脑子比较好使的情郎共谋,把小皇帝给软禁起来了。
虽然自己风流成性,梁太后对自己的儿子管教甚严,简直就是中国现代父母的样板啊。他不允许秉常自己找女人,硬着把自己的亲侄女小梁氏嫁给儿子当皇后。
因为情人太多,招致梁氏阴气大损,华年早逝。皇帝秉常觉得自己这辈子活的太过窝囊,无颜面对西夏父老,公元1086年,在26岁的美好年华,纠结死了。
于是,老梁太后的亲侄女小梁太后给秉常生的儿子乾顺,3岁就继承了皇位。朝政由乾顺的舅舅,小梁太后的哥哥粱乞逋把持。
图:粱乞逋
粱乞逋的性格和小布差不多,是个好战分子,大权在握5年间,发动了数十次对宋朝的战争。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这位梁哥哥还想当皇帝,梁妹妹也不是吃素的,设计把自己的哥哥杀了。
粱乞逋死后被风光大葬,现在西夏王陵的108号陪葬墓,便是这位梁哥哥的墓地。因为正当壮年被谋杀,这位梁哥哥的冤魂久久不散。宁夏考古工作者在他的坟墓中,发现了两具盗墓贼的尸体。
盗墓绝对是个技术活,而且要有操守,像这种杀气太重的墓就不该动手。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富二代们一定要小心舅舅。
- 儒学兴国与亡国
舅舅死后,经过数次战争和皇权更迭,公元1099年,16岁的乾顺终于掌握大权。他对外采取和解政策,让西夏人民休养生息。并礼聘名儒,传教汉学,让党项人重新系统地接受汉文化。
图:重新接受汉文化
乾顺死后,他的儿子仁孝继承父志,大力推行儒学,并请高僧到西夏讲经,是一位虔诚的礼佛者。
父子俩在位的108年间,西夏王朝在政治文教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好景不长,公元1193年,仁孝驾崩,西夏国势迅速由盛转衰。
在西夏王朝的最后35年间,共经历了5位皇帝,和金国进行了长达10年的战争。
无论西夏的皇权争斗多么狗血,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彪悍的战斗力。
西夏自元昊算起,共有十代皇帝,它以弱小的实力,在长达约190年的时间内,先后与同时代的宋、辽、金相抗衡,其中著名的战役有“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之战,都取得胜利,使宋朝损失惨重。
在定川寨之战后,宋朝宰相吕夷简惊恐地说:“一战不及一战,可骇也。”这些战例已被列入中国战史的典型。
最可以用来显示西夏实力的,当然是成吉思汗铁木真临死的耿耿于怀。
- 西夏文字与装逼派鼻祖
让我们再回头看看元昊的其他事迹。
元昊其实还是“装逼派”的鼻祖,他在登基5年后(大庆元年),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当时党项族已经使用汉字多年,耗时三年,野利也就倒腾出五千多个西夏字。
其实也就是野利老师,对着汉字使劲琢磨,要怎么加笔画,才能把原来所有人都认得的一个汉字,写成一个所有人都不认得的西夏字。
图:野利老师在艰难创字
虽然只有五千多个字,但元昊已经等不及了,宣布西夏文字创制成功,并推广使用。但是,所有人都不认得,野利老师有时自己看着看着,也忘记是什么字了。
不得已,元昊又安排人编撰了一本《番汉合时掌中珠》,其实就是一本西夏文和汉文的双解词典,西夏人要利用这本“掌中珠”,把西夏字翻译成汉字,他们自己才能整明白是什么意思。
可惜这本《番汉合时掌中珠》在19世纪初,被俄罗斯人挖走了,但俄罗斯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挖走了这本神词典。所以尽管他们将黑水城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几乎洗劫一空,但也是束之高阁,因为俄罗斯的汉学专家也不知道这些鬼画符般的文字是什么。
元昊成功地在俄罗斯也装了回逼。最遗憾的是,元昊的后人们,并未能用野利老师辛苦创造的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历史,实在是太难了啊。
【后记】
看看表,西夏王陵要关门了,我明天也还要继续漂流黄河呢,回见了哈。
感谢点赞的知友!
你不能认为成吉思汗杀光了西夏人。合理的推论就是,蒙古在灭西夏的时候狠狠地杀了一通,但是没有被杀光的西夏人,在过了那一波以后,也就没有继续杀下去,然后他们就顺服了元朝,在元朝时,西夏人被认定为色目人,是色目人中人数最多的一支。并且在整个元朝都保持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在元朝时,一直有很多西夏诗词人,比如甘立,余阙。
《题柯博士墨竹》元朝·甘立
嶰谷春回落粉香,拂云和露倚苍苍。月明后夜吹箫过,应是伶伦学凤凰。
《吕公亭》元朝·余阙
鄂渚江汉会,兹亭宅其幽。我来窥石镜,兼得眺芳洲。远岫云中没,春江雨外流。何如乘白鹤,吹笛过南楼。
元朝的杭州,也有一定规模的西夏人社区。西夏人和契丹人不一样,他们当然都崇尊儒学,但契丹人信的是汉传佛教,西夏人信的则是藏传佛教和道教,今天的杭州飞来峰就还有些藏传佛教的遗迹(在明朝嘉靖年间遭到杭州太守陈仕贤的破坏),我想就是元朝时供西夏人参拜留下的。这个民族后来消失自然是因为长久没有其民族政权,另一个原因则是新中国(明朝)建立后,明太祖和明成祖的强制汉化政策。明朝皇帝为了恢复中国的纯洁性,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至少到明朝中期的弘治之后,西夏人作为一个民族就消失了。最直白的就表现在文字上,西夏文根据中文而造的文字,在西夏亡国后,西夏文仍在继续使用,当时西夏社区用西夏文印刷了很多儒书佛经道经,以及小说戏曲。但明朝之后就很少出现了。现存年代最晚的西夏文文献是在明朝弘治十五年,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消极怠工是消极怠工,但是可以把国防部长丢死牢里,可以自己派税吏去刮地皮,哪个君主立宪的皇帝有这么潇洒?
消极怠工是消极怠工,但是可以把国防部长丢死牢里,可以自己派税吏去刮地皮,哪个君主立宪的皇帝有这么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