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军战后的调查结果而言:
相较于英美标准,日本的损管水平略低,但双方的差距并不巨大。
对此问题我将从以下两个切入点阐述:
一. 海军省内的损管事务:
1. 技术委员会:负责损管方面的调研与技术改进
2. 战报调查委员会:负责根据战斗详报分析损管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 教育组织:
(a). 海军教育局:督导各舰进行实地损管培训
(b). 教授损管课程的学校:
(c). 三校的培训时长(括号内为战时时长):
(d). 军官教育:航海学校选拔舰上军官作为未来的应急指挥官培养
(e). 士官教育:工机与工作学校选拔水手在两校分别进行教育并最终决定未来方向
(f). 海军省对一线部队的监管:每年海军省派出观察员对各舰队损管演习进行观察
二. 各舰队内的损管事务:
1. 舰队层级的损管事务:
(a). 各舰队均设有损管部门:平日负责航海事务,战时负责损管事务
(b). 联合舰队与各机动舰队设有特别损管部门:
损管部门由一位大佐或中佐担任运用长,由一名技术大佐或中佐管理损管器材
2. 单舰层级的损管基本结构:
(a). 单舰层级的指挥组织结构:
(b). 以正规航母或战列舰为例的指挥组织结构:
(c). 海军省《舰内编制令》关于损管部门编制的说明:
第三十五条运用科ノ编制左ノ如シ
运用长
运用士 运用长ノ命ヲ承ケ其ノ业务ヲ补助スル者ニシテ乗组士官ヲ以テ之ニ充ツ
掌运用长 运用长ノ命ヲ承ケ兵器、需品等ノ供给及整备ヲ掌リ又诸作业ヲ直接监督スル者ニシテ乗组特务士官、准士官ヲ以テ之ニ充ツ
运用科要具库员 掌运用长ノ命ヲ承ケ要具、需品、応急材料等ノ配给ヲ为ス者ヲ谓ヒ他ノ配置ニ在ル者ヲシテ之ヲ兼ネシムルヲ例トス
応急干部
応急部
第三十六条 応急干部员ノ编制左ノ如シ
応急指挥官 舰长ノ命ヲ承ケ所掌応急业务ノ全般ヲ指挥监督シ必要ニ応ジ応急作业ヲ直接指挥シ又他科ノ応急业务ヲ援助スル者ニシテ运用长ヲ以テ之ニ充ツ
応急指挥官附 応急指挥官ノ命ヲ承ケ其ノ业务ヲ补助スル者ニシテ运用士ヲ以テ之ヲ兼ネシムルヲ例トス
応急干部附 応急干部ニ属スル下士官及兵ノ総称ニシテ其ノ主要分担业务ニ応ジ左ノ如ク区别呼称ス
第六十四条注排水部员ノ编制左ノ如シ
注排水部指挥官 舰长ノ命ヲ承ケ注排水装置ニ依ル注排水作业ヲ指挥スル者ニシテ工作长ヲ以テ之ニ充テ又必要ニ応ジ分队长又ハ乗组士官ヲ以テ之ニ充ツルコトヲ得
注排水部附 注排水部指挥官ノ命ヲ承ケ其ノ业务ヲ补助シ又ハ一部ノ指挥ヲ分掌スル者ニシテ乗组士官、特务士官、准士官ヲ以テ之ニ充ツ
副长ハ応急ノ全般指挥ニ関シ舰长ヲ辅佐シソノ命令ヲ执行スル场合ニハ特ニ之ヲ応急総指挥官ト称ス
(d). 损管作业部门:
当应急状况发生时,附近战位上的人员应优先处置应急状况。因此损管队将主要负责舰内没有战位的部分。但在实际上损管队往往也会参与战位附近的应急作业。
三. 结论
由于需要对美日双方的损管水平进行对比,我们将选择二者所处损管条件类似的案例进行分析。
一. 炸弹决胜:九九舰爆与SBD的毁伤效果
九九舰爆可以挂1枚250kg和两枚60kg,总重有370kg,无畏通过减少机内燃油可以达到454kg,事实上二者的载弹量差异并不大,但炸弹的性能决定了所谓的“损管水平差异”。
日本俯冲轰炸机主要挂载航弹:
实际上日本二战前就有一种250公斤的(陆用弹炸药量150公斤,系数60%),但二战航母好像没有配备。
美国俯冲轰炸机挂载一般分成两类:
瞬爆引信的陆用弹与长延时引信的通常弹对飞行甲板的摧毁效率都很差,无法满足瘫痪敌方航母起降能力。航母决斗时,日本的250公斤通常弹和陆用弹是混用,一般是2比1的比例,作为主力的通常弹设置了长延时大多在穿透四五层甲板后在船体深处起爆,炸点在船体深处,对飞行甲板的破坏就是一个小穿孔,而陆用弹则是触发引信用于压制防空炮,往往触及甲板就爆炸,炸点在飞行甲板上,对飞行甲板的损害只是一个向下的破洞,再在加上装药不足,对飞行甲板破坏并不严重,可以用木料把飞行甲板补上。
美国通用炸弹倾彻力理论上来说和日本没什么区别,但美的引信设置导致炸弹在上机库爆炸,这客观上达成了更好的杀伤效果,通常将日本航母飞行甲板炸的向上翻卷鼓起,根本无法做战地维修,这是比较理想的效果。再加上装药量巨大,对飞行甲板损毁极其严重。
日本实际仍未触摸领悟到航母对战的核心法则,依旧是一种大舰巨炮式的思维,追求所谓的穿甲深度。日美两国航母的飞行甲板,在结构、易损性和维修性上,是没有区别的。如果美国投掷的是日本的250的陆用炸弹或者通常弹,日本人照样可以用木头把破洞补上,问题都是该死的引信造成的,炸点决定后效,1942年日本人的血白流了。
日本250公斤陆用弹(炸药量96公斤,系数38%)造成的杀伤效果,假如99舰爆装备一枚370公斤陆用炸弹(炸药量222公斤,系数60%),并配上适当的引信,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东所罗门海战中250公斤陆用炸弹在企业号飞行甲板爆炸瞬间
上图的瞬爆炸弹对飞行甲板造成的后效
中途岛约克城锅炉舱上面爆炸的250通常弹
即便是防护不强的约克城级,日本炸弹也从来没有穿进过核心舱室,对核心舱室造成的损害都是次生灾害。
企业号在127炮炮台爆炸的250陆用弹造成的飞行甲板破坏效果
再看看翔鹤在东所罗门海战与珊瑚海的惨状,当日军舰船的损管队也着实太辛苦。
二. 内爆危机:列克星敦与大凤
当炸弹从天而降时该怎么办?无论是列克星敦还是大凤都遇上了航母损管的最大难题:
如果航母中弹,是应该先发送飞机以排除殉爆风险呢?还是应该为了排除油气爆炸风险而回收飞机呢?
列克星敦可以说是美国海军在损管方面上到的第一课。
珊瑚海海战的第二日(1942年5月8日)11时13分,日军舰爆队与舰攻队几乎在同时向列克星敦发起攻击:舰爆队由17000英尺的俯冲点开始急降高度;舰攻队由6000英尺进入攻击位置,在高度250英尺,距离700码处投雷拉升。
九九舰爆投下了两枚直击弹与至少五枚近失弹,由于担心舰爆会投下1000磅航弹(也就是先前说的370kg航弹),列克星敦上的舰员都以为命运将就此终结,但没想到日军投下的竟然只是60kg的瞬间引爆航弹。(下图可以见到美军大难不死后深深的嘲讽)
正在美军庆幸这两枚捉急的小炸弹连飞行甲板都没能摧毁的时候,日军舰攻队的两枚鱼雷命中了列克星敦的右舷,第一枚鱼雷(靠近舰艉)爆炸的震动切断了左舷前部的消防系统,破裂的水管倒灌入2、4、6号锅炉。从损管的角度来说这枚鱼雷不足为惧,尽管航速从30节下降到了25节并发生微倾,但它压根连列夫人的鱼雷防御系统(TDS)都没能击破。
请注意(4)和(6)关于油气的描述,真正的考验从现在才正式开始,因为——第二枚鱼雷来了。
第二枚鱼雷的爆炸使得主升降机的液压失灵,而空气压缩系统的损坏使得油气伴随着高压气体以极快的速度逸出,发电机室的排风系统因为爆炸而停止工作,毗邻发电机室的汽油控制站观测到了油气的泄露,然而损管部门却并没有汇总处理这两个信息。他们乐观地认为油泵站虽然受损但并未发生大规模泄露,而汽油控制站仍然完好无损。出于保险起见,他们向油泵站注水并将二氧化碳充入汽油控制站。
从(6)到(9)我们可以注意到列克星敦的损管态势在短时间内迅速恶化,油气顺着破裂的燃油管线迅速窜上了第三甲板的主工作站与军士长集合室。12时42分,当损管人员意识到高浓度油气的隐患时已为时已晚。12时43分,列克星敦开始起飞战机替换直卫机队。12时47分,发电机恢复工作后打出电火花使得淤积在第三甲板上的油气发生大爆炸,军士长集合室瞬间燃起大火,位于此处的25名舰员几乎全灭。尽管发机工作未受影响但主工作站宣告报废,油气爆燃带来的浓烟以及消防系统的损坏令损管作业雪上加霜。
14时42分列克星敦发生第二次大规模爆炸,损管彻底失去控制,最终宣告不治。
马里亚纳海战的时候同样问题来了,大凤早上发机时中雷,油气开始泄露。在这个两难抉择面前,小泽只能让损管队用拆下来的桌椅堵上前升降机14米的大洞。在中雷后的4小时(也就是12时左右),油气已经越漏越多,成功发完两波飞机的小泽下达了这样的命令:「気化ガス充満、タバコ禁止、火花が出るような作業も禁止。」由于大凤的全封闭机库结构,只有用机械方式排风才能保船。大凤把后升降机降下用于增强空气流通并强行破拆打开了机库侧壁。开到最大功率的排风系统引燃了油气并引发大爆炸。虽然引爆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砸舱壁排风时候砸出的火花,也有人说是排风系统叶片摩擦打出的火花(也就是和列克星敦一模一样)。列克星敦沉没后,美军迅速对同级舰萨拉托加和其他航母进行了损管方面的改进:
就日美双方针对油气泄漏的应对表现而言,二者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损管的过于乐观以及当时态势下的战术需要导致了两舰命运的殊途同归,只不过美军更早交了学费。
三. 摸爬滚打:翔鹤与损管抗争的一生
(先放张图,明日更新wwww)
参考资料:
海军学术月刊社译《日本海军史·第十四卷:海军军制、教育及技术》
雨仓孝之《海軍ダメージコントロール物語》
美国海军船政局《U.S. Navy War Damage Reports》
美国海军史政局微缩胶卷版《Reports of the U. 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S-84(N) Japanese Damage Control》
档案网址:
http://www. fischer-tropsch.org/pri mary_documents/gvt_reports/USNAVY/USNTMJ%20Reports/USNTMJ-200I-0718-0742%20Report%20S-84%20N.pdf战列舰论坛:
STG44突击步枪 【周末讨论会】二战美国日本航母的这个或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