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看到这个标题的第一反应就是“大众太低估舞者的力量了“。
这里只谈芭蕾。没有学过,或者好好学过芭蕾的人通常觉得芭蕾只有柔美的一面,甚至觉得男生跳芭蕾很奇怪,所以忽略了舞者强大的力量(尤其是爆发力和控制力)。没错,芭蕾的一些女生的动作确实看起来柔美,但是需要的力量远远大于柔美本身。男生就更不用说了,力量远重要于柔软。
下面我们来摆事实讲道理。
上面来自世界一流芭蕾舞团的舞者们,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有着明显的肌肉线条,尤其是男性舞者们。这些肌肉对于不锻炼,不运动,或者不跳舞的人来说是没有的。我们上面提到爆发力和控制力两个概念,我之前在“Rainbow:如何训练身体的柔韧性?”一文中提到肌肉的四种素质,分别是:力量(strength),爆发力(power),柔韧性(flexibility)和持续性(endurance)。托举和控制需要力量,任何弹跳和加速运动需要爆发力,舒展的舞姿需要柔韧性,控腿需要持续性,由此可见上述四种缺一不可。
那舞者的这些肌肉怎么练出来的?再看如下动图。
Tendu中练习到了外开肌肉群,VMO(大腿内侧),脚趾、脚底肌肉的力量。
在这里Grand battement, battement en cloche and grand battement piqué 三个动作练习到了肌肉的力量,爆发力和柔韧性。
这是芭蕾中的developpé,是adage慢板训练最基础的动作之一,训练的是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和持续性(控制力),尤其是力量和控制力。
舞者的力量不仅存在于腿部,还有强大的腹部核心肌群和后背肌,用于保持整体身体姿态和展示各类舞姿,所以从今天开始要记住一个事实,芭蕾舞者腿部,腰腹以及后背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除了汉字、彝文、谚文等极少数文字外,无论欧亚,绝大多数现存文字都能溯源到腓尼基字母,都很难算是严格意义上的“原创文字”。
“谚文借鉴八思巴字笔画”的说法未有实证,至少组合结构是截然不同的,八思巴字仍以线性排列为主,而谚文反倒有些效仿了汉字的结构。
当代各种文字间的借用关系,主要分为两类: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一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少”。
如果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语言按第二种方式借用文字,就会让人觉得“文字种类多”。
第一种方式即使用到极限,也就是像越南语这样,多出些变体字母和加符,比如
而第二种方式直接各定字形标准,起步就是abcd和αβγδ的差别。
比如东南亚常见的tuk-tuk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现实中tuk-tuk指的是下面这个:
这个拟声词来源于机动三轮车马达的“突突”声。
在柬埔寨、泰国、老挝三个国家的写法如下:
一看就是三种不同的文字,没错。
下面放大再看——
是不是好像有点关系了?
如果将腓尼基字母衍生出来的文字体系视为一棵参天大树,以上三种文字的差别,只相当于在一根枝梢末端,几条新杈的距离。
发源于南亚的婆罗米文字系统,则相当于一根繁茂的枝干。
下面再看个例子,
动画电影《寻龙传说》中“龙”的原型,据说参照了南亚神话中的“那伽”。
这个梵语借词用中南半岛几种文字写出来分别是:
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先对内部结构进行“对齐”
也就是严格按原字母对应关系来“转写”,忽略各语种正字法的差别
得到这组:
放大再看——
是不是也好像有些关联?
或许有朋友注意到,左边的梵语天城文、缅文,和后边几种文字差别更大。
这是因为,相比于高棉文、泰文、老挝文的关系,它们只能算是“远亲文字”。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相应历史时期,这片区域未曾出现像罗马、隋唐那样的“绝对中心”。
古印度之于南亚、东南亚,古高棉之于暹罗、澜沧,顶多像古希腊之于欧洲多数地区那样,只是处于“文化高位”,而非在整体国力和影响力上的全面碾压。
而在中南半岛内部,西边的孟族、缅族,中间的高棉、泰族,东边的占族、京族,也没有任何一方长期受到整个区域的推崇。
欧洲其它语言借入希腊语的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拉丁字母和西里尔字母来写。
东南亚语言借入梵语巴利语高级词汇,最终还是用各自改订后的文字体系书写。
甚至,即使在南亚次大陆,天城文也不过是用来书写梵语的众多文字之一。
这就好比,假如东亚历史上始终并立着众多实力相差不远,谁也不服谁的政权,几套意音文字各自发展,或许也就不知分化成多少种文字了。
延伸阅读:
多邻国,免费学习英日韩法德西等39种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