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先简单回顾一下魏延都干了些啥。
诸葛亮临终时的部署,是蜀军应当立即撤回——这是任何负责任的领导都会做出的正常决定,毕竟当时蜀军对阵魏国并无太大优势,而且又生出了诸葛亮去世这样巨大的变动。这种情况下再留在关中,很容易就会被魏国人抓住可趁之机,导致惨重损失。此时趁着魏国人还不知道这个消息立即撤退,确实才是最为安全稳妥的做法。
但命令传达到魏延军中后,却遭到了拒绝。
其一 ,魏延一直认为诸葛亮埋没了他。此时诸葛亮一死,正是他实现抱负的好时机,自然不愿意轻易撤退。
其二 ,魏延不愿意听从杨仪的号令。诸葛亮在临终前将军中后事托付于杨仪,但彼时蜀军之中官阶最高的,其实是魏延;杨仪说到底,也不过只是丞相长史——丞相府的秘书长。而且两人关系向来不好。这种时候,魏延当然不愿意听从杨仪的安排。
这种局面,诸葛亮在临终前已经有所预料,因此他的部署是:让杨仪带着大军先撤,姜维随后,最后由魏延所部断后。如果魏延不愿意走,那么也就不等他了。
诸葛亮事实上已经预料到了魏延的决定,他的这个安排,看上去更像是杨仪先行,姜维断后。
杨仪在明确得知魏延不愿意听从诸葛亮的遗命后,随即启程。而魏延因为没有办法阻止大部队的行动,也开始快速南撤。他的部队绕到了杨仪军面前,并在率先通过栈道后,一把火将栈道烧毁,阻挠杨仪行军。
魏延的这个做法,实在不太高明。杨仪很快就找到了另一条路,大军加速行军,不久就又赶上了魏延所部。
两军对阵,都没有展开过一场正常的战斗。魏延率领的士兵逐渐知晓了实情,他们并不愿意跟着魏延反叛,纷纷逃散。魏延父子只得独自潜逃,并最终被马岱斩杀。
《三国演义》在讲到这一段故事时,描述的颇有一些传奇色彩:
魏延当初投奔刘备时,诸葛亮便认为其“脑后有反骨”,要将其斩首。但刘备以人才难得为由,阻止了诸葛亮。
此后诸葛亮一直对魏延暗中防备,并在临终前秘授马岱锦囊妙计。最后,两军阵前,魏延在大喊三声“谁敢杀我!”后,被马岱斩首。
小说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像魏延这样的二等配角,行事只是为了衬托诸葛亮的料事如神,自身并无多少逻辑可言。因此关于魏延的演绎,实在是经不起推敲:
如果诸葛亮认为魏延在他死后必反,那么只要先找个理由,暂时剥夺他的兵权即可。何必要瞒着大部分人,只依靠马岱一人来对付魏延?万一马岱临时反悔,或者没有顺利地取得魏延的信任,甚至又或者骑马时从马上掉下来受伤,没能赶到魏延身边怎么办?
在真实的历史中,所谓“魏延谋反”一事,其实并不似小说一般离奇狗血。
首先,能够确认的是魏延并没有谋反的愿望——这个结论,是记载在《魏延传》中的。魏延当时真正看不惯的,其实主要是杨仪。魏延的真实想法,他应该是想代替诸葛亮来辅政。所以他并没有投降魏国,而只是在回成都的路上跟杨仪不对付。
但他的行径却相当不智。杨仪率领的,是几乎全部的蜀汉军队,魏延竟然烧断栈道,暴大军于外;并且就此把自己跟诸葛亮的分歧暴露出来,这完全不像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深思熟虑,而更像是气急败坏之下的鲁莽行为。
这直接导致了魏延最后的败亡。
后来蜀军主力与魏延部对阵,双方并没有发生战斗。杨仪派出将军何平,何平在阵前面对士兵高呼: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能做出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一番话,便让魏延的军队纷纷逃散。
魏延当时如果想夺权,正确的办法其实应该是:假意同意杨仪的军令,然后再趁机杀死杨仪。
以魏延当时在军队中独一无二的影响力和官职,如果手段得当,确实是有控制蜀军主力的可能的。
但偏偏,魏延却选了一条最没有成功可能的路,莽夫行径,一览无余。
魏延虽然自诩可以代替诸葛亮执政,但现实却是,他根本没有政治斗争的头脑,连杨仪都斗不过。
两人的争斗由来已久。魏延自恃资历老,在军中向来看不起其他人,别人也因此而让着他——除了杨仪。杨仪已跟随诸葛亮多年,每次随军出征,几乎包揽了一切的行政后勤调度事宜。别人都让着魏延,可杨仪偏不,他几乎处处都跟魏延做对。
揣测杨仪的内心,应该就是一种读书人对于大老粗的鄙视,只不过相比别人,杨仪表现得更不加掩饰、更赤果果而已。
魏延和杨仪的这点烂事,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秘密,甚至连孙权都知道了。
有一次,费祎使吴,孙权在半醉中跟费祎说:你们那边的魏延、杨仪,都是小人而已。虽然有助于时务,却无非就是些鸡鸣狗盗之徒。如今你们重用他们二人,一旦诸葛亮不在,必生祸乱。贵国不防备一下,难道是打算把这些祸患留给子孙吗?
费祎回答道,两人关系不和,是因为私事,而并非如黥布、韩信一般,是有异心的人。如今正值用人之际,两人才能出众,正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如果因为两人私德有亏就弃而不用,实在是有点浪费人才。
杨仪和魏延的性格其实差不多,两人都仗着自己能力强而看不起别人,跟人搞不好关系。这种人的特点十分突出,一方面能力的确很强,另一方面缺点也很致命。
诸葛亮对这两人的处理方式,就是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尽力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又能够靠自己的权威,使二人不至于势如水火,影响到北伐大业。此外,诸葛亮还有得力助手费祎来缓和两人的关系。因此在诸葛亮身前,两人能各尽所能,又不至于兵戈相向。
孙权所指出的问题和费祎的回复,也正是这个逻辑。在诸葛亮身前,他确实能把这两人用好,这也正是好领导在用人方面的能力所在。
而诸葛亮也知道,在自己死后,并不一定有人能制约住魏延。因此他才会在临终之前作出那样的安排。
魏延官阶虽高,但从未有指挥方面军的经历,故而将大军托付于杨仪。杨仪一直以来在诸葛亮手下负责具体事宜,相关工作已经得心应手,不至于产生混乱。
而至于魏延,想走就走,不走?也就不等他了。没有人管得了他,那就不管他了。
以上,节选自:
蜀汉里面分偏安派和北伐派。
偏安的多是益州本土士族,90%的官员出自益州本土,所以偏安实际上是底层的民心所向,毕竟老百姓不管啥原因,他们只想安静没有战争,家里不会有儿子上战场回不来,不会有大规模的劳役,不会民有菜色。
益州本土的官员代表着这股民意以及自身的利益,毕竟就算魏国一统天下,益州本土的绝大多数底层官员不会有什么变化,只是比蜀汉时期更宽容,生活也更宽裕一些。
在中低层,偏安派是主流,但是等到了中高层,情况就彻底反过来,高层全是北伐派,多是荆襄一带跟随刘备撤来的荆州人士,已经早年跟随先主刘备南征北战的非益州外地人才。
诸葛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他身边的政府高层,在蜀汉政府进的了决策圈的全是北伐派。
姜维是北面跑过来的,蒋琬是零陵的,费祎是江夏的,马谡是襄阳的,关兴,张苞,廖化,赵云这些大家熟知的就不说了,向宠向朗是湖北人,可以看看当时的政府决策层外地色彩非常明显。
那么诸葛亮有没有启用本土人?肯定是有的,像王平就是巴蜀本地人,但要注意,想在诸葛亮的圈子里呆着,你肯定得是北伐派。
要不你作为一个四川本地人,自己坚定的相信蜀汉会反推魏国,并投身其中;要不就是你爹妈当年根正苗红,比如张飞关羽的孩子,那肯定是不会背叛北伐的,要不就是你从北面和东面逃难过来,肯定想打回老家。
可以看到诸葛亮为了在刘备死后,坚持刘备的理想和意志,是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的,他不惜用小圈子的中央力量,去压制人海一般的反对派。
蜀汉当时的统治格局就是一小撮不占人口1%的北伐派军政府去统治了99%想偏安的蜀汉官民兵。
诸葛亮时期的法令森严,事必躬亲,对少数民族的压制,对北伐派官员的提拔,都是用心良苦的,这都是为了扭转整个蜀汉的偏安格局大势,不惜用自己的残躯去补天,妄图用一己之力扭转乾坤。
但是这种局势,是不可能持久的,当诸葛亮的生命油灯枯尽的时候,北伐派的意识形态就会遭受反攻。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压制巴蜀的偏安派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诸葛亮生生从一个文官亲上战场,把军事上的短板补全了。诸葛亮用军事上的接二连三的胜利,以一州之力调动北魏四五个州的国力,甚至让北魏前线的雍凉二州一片萧条,眼看大业可成。
诸葛亮显赫的军事战绩让所有人闭了嘴,整个蜀汉开始以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开辅助整个北伐战争。
家里有儿子的必须上战场,女的在田里必须当男的用,生产的蜀锦必须卖到吴魏去创汇,地主不能奢侈浪费,因为蜀汉没那么多资源给你们浪费,仆人不用雇太多。官员必须得加紧干活,蜀汉的钱粮少数民族民生军国事情太多,别想着偷懒。
一切都为了北伐大业,人家丞相十几年睡在前线,你们再不乐意打仗,也请闭嘴,将士和官员们都在想办法为了国家努力,儿郎们包括女人们都得争口气,现在苦点算什么,等丞相打回洛阳就好啦!
刘备在世的时候,因为刘备多年的征战,他自有一股神话和封建迷信笼罩的真龙天子之气,所以很多人愿意追随他,打关中和曹操对峙的时候,天下对刘备能否击败曹操至少是有五五开的判断的。
三国出了历史上两场有名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尤其赤壁之战,刘备还是主角之一。
在阳平关一带的曹刘决战,谁敢保证不会出现下一场以少胜多,天下大势扭转的战役?
曹魏的名将,前线最高统帅夏侯渊不也被刘备亲自斩首了么。刘备还有勇冠三军的关羽镇守荆州,谁敢说老刘家不会再续一波?
所以当时的蜀国谋士敢跟诸葛亮拍下豪言壮语,如果曹刘对峙,我们蜀国兵力不足,那就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但是当刘备败于东吴陆逊,病死在白帝城,关羽水淹七军活捉于禁后,被吕蒙偷袭,荆州沦陷。刘备的神话就破灭了,益州的主战派就失去了团结在刘备周围,成为新一个大一统朝代开国将相的希望。
只有诸葛亮这样的天纵奇才才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妄想补天。但随着诸葛亮身体已经弥留之际,诸葛亮很清楚蜀国的全民总体战已经打到头了,他死了,没拿下西凉和雍州,北伐的事业击干到头了,他死了,蜀国唯一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就倒了。
费祎和蒋琬都是有才干也德性很好的人,但他们并没有那个力挽狂澜的大魄力,也没有大决心。让他们政治上继续压制汹涌的反对派,军事上节节胜利几无可能,今后本土派必然要上台了,这在军事上没有出路的时候,是民意之所向。
而魏延呢,不知道他是看懂了这个形势还是没看懂这个形势。
如果北伐派在蜀汉是少数派的话,那么魏延就是这个少数派里的最激进派。
在支持北伐的官员里,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愿意和本土派进行某种程度上的妥协,比如改走水路啦,缩小军队规模啦,改变出兵时机啦,调整布防啦。
但魏延从刘备时代就是以勇猛著称的,“若曹操带倾国之兵而来,我为大王却之;若偏将带10万人来攻,我为大王吞之。”
那个魏国势大,刘备偏安一隅的时代,刘备连众望所归的结拜兄弟张飞都没选,独独选了魏延,可见刘备对魏延的这股勇气和能力的欣赏。
等到了诸葛亮时代,魏延和朝廷一众北伐官员的关系并不好,但危难之际,诸葛亮仍然是对魏延委以重任,甚至对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也赞叹不已。
说诸葛亮对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个解释,是把一些历史史实戏剧化来方便大众来理解。
其实以诸葛亮治军的严格,对法律的病态执着,像魏延这样在诸葛亮弥留之际开始不听话的将军,以诸葛亮的性格肯定是要处理的,不说直接诛杀,用计间接剥夺兵权也是肯定要实行的。
以诸葛亮的谨慎性格,竟然没有对魏延可能违抗军令按照谋反罪来处理,甚至对可能的叛变连后手都没有,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对于诸葛亮这样一个完美主义和严于律法的丞相,让杨仪带着大部队先走,姜维断后,魏延就随便吧,这并不是一个严谨的决定。
这更像是一个老父亲在给自己犯错的孩子一个台阶下,更像是诸葛亮在努力的给魏延找一个台阶,努力的在蜀汉朝廷和稀泥,告诉刘禅和一众朝廷官员:魏延带着大部队不走,不是魏延想谋反,是我安排他最后走的。
诸葛亮可能预料到了魏延的不配合,但他没有痛下杀手,没有按照权力的游戏里的潜规则,不听话的都得死,没有执掌权力者精明的计算,可能背叛的都要处理掉,诸葛亮只是说杨仪姜维先走吧,魏延最后走,如果他不走,就随便吧。
这更像是老父亲对孩子叛逆无奈的一声叹息,不忍杀他,还百般维护。
而魏延呢,或许他预料到丞相死后的蜀汉将不再把北伐当一回事了,或许他预料到他这个北伐里的激进派已经没有最后的容身之地了。
他要殊死一搏,他要拿到军队的指挥权,再赌一把,如果他以少胜多,大胜魏国,蜀国就会继续北伐下去,他不要跟那些躲在后方,嘴里说着北伐,却只想偏安的孬种搅在一起,他不要活在一个失去北伐希望的世界里。
所以魏延把诸葛亮放他一马,给他留的最后一个台阶,自己踢了下去。他率领着军队去捕杀杨仪,妄想夺取指挥权,把这场可能会胜利的北伐继续打下去。
或许是诸葛亮延续了太久蜀汉不该执行的国策,世界线终于重新回到正轨,当魏延的军队碰上杨仪的军队时,手下们全都叛变,都跟着大部队回家了,魏延人生中的最后一博成了笑话。
对于魏延的死,底层们拍手叫好,高层们更是乐得看他的笑话。对于蒋琬费祎来说,魏延就是个刺头,对于姜维来说,少了魏延,他就是军队里的头面人物,巴不得魏延赶紧消失。
对于刘禅来讲,既然本土派们都巴不得魏延死,北伐派也没人同情他,一直要他死,那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是非曲直也很清楚,魏延最后的行为也无可辩驳,于情于理,判他死刑都是众望所归。
所以刘备欣赏,诸葛亮大用的魏延,在蜀汉调整政策后,最后却活成了悲剧。
诸葛亮为了保住魏延,已经尽了最后的努力。
他的遗命是——让杨仪带着大军回去,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断后,那么就改为姜维断后,至于魏延怎么办,随他去。是带着自己的前军部下强攻司马懿,还是老老实实跟着大军退回汉中,哪怕是投降曹魏,诸葛亮都不管了,随魏延去。
按照诸葛亮的想法,魏延是个会打仗的人,肯定不会选择和司马懿硬拼这条路,投降曹魏对于魏延这个忠直之人来说也是不会考虑的,所以跟着大军回汉中是最优选择,魏延不是傻子,应该会选对。
无奈魏延不是傻子,但他是疯子。他为了争夺军权,选择了最作死的一条路。
至于杨仪,他根本就没有跟蒋琬争权的资本,蒋琬是诸葛亮指定的接班人,能力比杨仪强,人缘更是远胜心胸狭隘的杨仪,甚至我认为就连魏延的人缘也比杨仪好那么一丢丢,蒋琬费祎马岱等人帮助杨仪对付魏延也只是因为魏延当时对季汉政局的危害性比杨仪大所以不得已而为之。
我少不经事的时候,觉得魏延的悲剧,是他自己作死导致,怨不得别人。但是等我参加工作以后,我反到觉得这个事跟诸葛亮嘱托后事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其实你但凡在体制内混个三五年就能想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了。
魏延在军中是什么地位?刘备时期就被封为重号将军。到了诸葛亮时期,更是履立战功,被封为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前军师、假节。
可以说此时的魏延在汉军中的地位仅次于诸葛亮一人而已。论爵位,军中更是无出其右者,是唯一的县侯。
总之,无论是爵位、资历、还是实际职务,魏延都明显高于军中除诸葛亮外其他任何人。而杨仪,仅仅是个随军长史而已。
这就好比方说,诸葛亮是某机关单位的一把手局长兼党组书记,党政一肩挑,全面主持工作。
那魏延就是第一副局长兼党组副书记,全面协助一把手开展各项工作,同时还兼任着重要处室的处长。杨仪呢?最多算是个办公室主任。
假如说突然局里的一把手因为特殊原因无法继续主持工作了,那于情于理都应该是由担任二把手的副书记来临时主持工作。怎么可能轮得到一个办公室主任说了算呢?
这并不是说争权夺利,而是说我在其位,那我就得谋其政。组织上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我了,我就得担负起这个责任来。
局里的一把手在的时候,那我作为二把手积极配合他的工作。一把手有突发情况了,我当然要站出来临时主持工作,这就是我的职责所在,我要对得起组织上的信任。
话说回来,诸葛亮做的不妥的地方的在于,既然魏延是军中仅次于他的二把手,还有假节的权力。那你托付后事的时候,就理应让魏延来主持工作。应该当着“全局干部”的面,嘱咐大伙一定要听“魏副书记”的话,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好。
退一步说,如果你信不过魏延,那你就不要安排他在二把手那个位置上。
那你应该把魏延叫来,当面告诉他你的安排。还要召开个“党组会”,起码把“党组成员”们都叫来。当着大伙的面宣布说:以后魏延同志不再担任副书记,这个职务暂时由办公室主任杨仪代理。我要是有啥事,大伙听杨仪的。
然后再跟魏延做思想工作,当面告诉他你的安排、你的顾虑,把话说开了。他如果不听,那是他的问题。可如果你背着人家二把手做出了别的安排,还不跟人家通气,那就是你的问题。
事实上呢?诸葛亮嘱托后事的时候压根没通知人家魏延。不让人家主持工作也就算了,连通知人家一声都没有。等诸葛亮死了,杨仪秘不发丧。魏延是自己探知诸葛亮没了,而且局里边的工作也都暂停了,他当然火冒三丈了。
还是那个道理,比方说我是二把手副书记,几十年勤勤谨谨。局长生病了,应该第一时间通知我,让我来主持工作了。
如果说局长决定由其他人来主持工作,那他必须更应该把我叫到跟前,当面说明白的。这么重要的事,他竟然都不当面通知我一声,请问哪有这样当局长的?
等局长走了,他的办公室主任派了个小弟来通知我:局长走了,局长走之前嘱咐你要服从办公室杨主任的领导。
我特么一定会急眼,第一:局长走了,这么大的事为什么瞒着我这个二把手?为什么不第一时间通知我?
第二:我是作为二把手的副书记,局长不在,于情于理是不是应该由我来临时主持工作?你一个办公室主任凭什么? 是不是你这个办公室主任在背地里捣鬼?
第三: 为什么局里各个部门的工作暂停了?局长虽然不在了,可是我这个副书记还在啊,其他各个副局长、处长都还在啊,怎么能因为少了一个人就耽误工作呢?耽误了工作,对的起组织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吗?
这样说完,你在看看史书上记载的魏延的反应,不就是这么个意思么?史书载,魏延说:“丞相虽亡故,但还有我在...... 怎能因一人之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局长虽然不在了,可我在呀,就因为局长不在了各项工作就撂下不干了?) “况且我居然还得为长史制约?”(我堂堂一个二把手,还要听他一个办公室主任的?)
我觉得魏延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换做别人站在那个处境上,也会有那样的表现的。
我的意思并不是说魏延是二把手,葛公就必须把军权交给他。葛公当然可以另选他人统军。但是,他应该当面跟魏延交代清楚。而不是直接把这个二把手撇在一边。
一把手死了,军中密不发丧,这么大事二把手竟然被蒙在鼓里,能不急眼吗?
诸葛亮是千古名相、臣子楷模,这个毋庸置疑,我对武侯佩服至极。但是两次用错了人,两次都错误把军队交给了文官,一次给了马谡,一次给了杨仪,这是他犯的错误。毕竟人无完人,犯错误也很正常,但是错了就是错了,这个得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