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因为青铜是需要专门熔炼的合金(铜、锡、铅)。而石器时代之所以以“石”为名,就是因为只能加工材料的形状,几乎不改变材质(偶尔也用火烧一下木矛的尖部)。两者之间隔着一个技术层次。
但红铜(即紫铜)和陨铁都可能,因为自然界都有大块金属单质,即特殊的“石头”。单质金属块在火堆上加热后用圆石捶打可以成条状,再用石板打磨就是石器时代的刀剑。这些刀剑虽然粗糙,但动量大,韧性强,锋刃锐利,挥动起来可以轻松击碎石器,砍断木棒,是诸多“上古神兵”的传说来源。
(天然铜)出现于含铜砂岩中。在氧化条件下不稳定,常转变为铜的氧化物和碳酸盐,,如赤铜矿(Cu2O)、黑铜矿(CuO)、孔雀石、蓝铜矿等。
(天然铜)是地质作用中还原条件下的产物,形成于原生热液矿床;也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下部,常与赤铁矿、孔雀石、辉铜矿等伴生,由铜的硫化物还原而成:
至于陨铁,有这么大的:
中国也有这么大的:
相对来说,红铜柔软,韧性不错,硬度不行,作为工艺品比作为工具更合适。在青铜之前最适合打造刀剑的还是陨铁,尤其是用木柴烧火加热,反复捶打,运气好的时候可以掺入合适的碳含量,获得硬度韧性都不错的钢铁材料。
我曾经设想,在文明萌芽的时刻,半夜星落如雨,早晨一个小部落战战兢兢走出山洞,发现了一大批神之赠礼——1000年内全世界最好的兵器材料,从而开启了征服世界的历程……
研究人员推测,这颗陨星的坠落地点大致是在今天格陵兰岛西北部的约克角半岛附近,时间大约是在1万年前。坠落时这颗陨星至少碎裂成了8块大型碎片。
其中就有一块巨大的铁块,被称作“Ahighito”或“帐篷”,其重量超过31吨;另外还有一块被称作“男人”的22吨重的碎片,一块2.5吨被称作“女人”的碎片,以及一块被称作“狗”的碎片,重大约半吨。以上提及的这几大块碎块现在都已经被放置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展出,它们是19世纪的探险家们从格陵兰运回来的。
研究人员推断,当时的铁匠应该会用力敲下一小块铁块,随后将其锤成扁平状并磨出锋利的刀锋,这样便可以将其用作箭头和刀片。
对该区域内古代居民使用铁器情况进行的研究显示,制造这些工具所使用的铁的确源自陨星,因为这些铁料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微量的镍。
相关内容(都是金属和历史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