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这个词所蕴含的潜台词。
使用频率极高,大家也都习以为常。媒体上最多打个引号。
但很多女生听到这种词总感觉不太舒服,甚至比“单身狗”这种带动物字眼的词语更令人不舒服。
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在“3000万光棍”、“男多女少”的大背景下,“剩女”这个词听起来有点“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入大海也不愿分给饥荒的劳动人民”的感觉。
很多语境其实隐含着这样的带有谴责色彩的潜台词:这些“剩女”宁愿单着、变成老女人,也不愿嫁给穷光棍。男多女少,剩女也不少,宝贵资源浪费了,好可惜。
这实际上是一种国家主义和夫权-男权双重视角下的“物化”女性,把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自主的选择权和个性化偏好的女人,隐喻成“民生物资”、“国家战略资源”,和资本家倒掉的牛奶、种植园主销毁的咖啡,成了同一个性质的东西。
当然大多数历史时期,多数女人的地位确实只相当于某种“物资”、“资源”、“战利品”,用途是给男人传宗接代、发泄性欲。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