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城市规划的时候,选择了高层住宅,就是这么简单。
日本的一户建容积率很高,类似于有规划的城中村,容积率一般大于1,不能算豪宅。国内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很多超级大城市,因为住宅的容积率本来就不高,有的可以做成一户建。至于为什么选择了高层住宅,完全是城市规划的问题。
哪怕是乡镇的规划,排除仿古建筑的镇、街外,如果设计院的效果图上全是低层住宅,那么这个方案很难通过领导们的审核。而且乡镇的集镇规划,一般容积率小于或等于1.0,完全可以做成一户建,但是这样的方案不能通过领导们的审核。
领导们喜欢高层住宅,问题的核心在于前浪的审美很诡异。
比如某乡镇的集镇规划,Ⅳ类气候区,整体规划的容积率是1.0,早期的方案是几乎全是一户建,住宅楼为2.5层,商场3层或4层,经领导审核后,住宅调整为7层、9层、11层,商场维持不变,容积率还是1.0,所以,根据容积率调整了建筑密度。
大部分南方地区都是Ⅲ、Ⅳ、Ⅴ类气候区划,低层住宅以2.5层为主,可以做成建筑密度是40%,容积率刚好为1.0的小区。
也即是按照规范控制的容积率,能做2.5层的一户建。
假设一个1 000m * 1 000m的住宅区规划,也就是1km²的规划面积,如果人均住宅建筑面积为50m²,假设3口人住一栋楼,每栋楼占地面积即为60m²,那么规划的人口将是 (1 000 * 1 000)* 1.0 / 50 =2万人。也就是1km²的规划面积内,全部建设成类似于独栋别墅的一户建小区,人口就能超过2万人。一座100万人口的大城市,考虑到还有高层住宅楼、高层公寓楼,所需住宅用地约50km²,外加市政,商业用地等,整个城市的面积则约为150km²。
可推出1000万人口超级大城市的建设用地面积,整个都市圈约1500km²,这样的城市可以参考南京城。
仅仅是比今天的南京城略大,至于南京的城市占地为什么这么多,因为江浙沪一带的城中村,宗族势力并不强,好拆迁,所以改造后的小区的容积率其实并不大,超过3.0的都不多,大部分小区容积率在2.0左右,相同建筑面积下,仅仅比1.0的一户建少占一半的土地。
对照于东京都市圈,会发现一户建的容积率并不低,类似于有规划的城中村,日本的一户建主要是控制了楼层高度,东京都市圈的人口并不少,总人口规模在3400万至3700万人左右。
如南京之类的城市,城中村好拆迁,完全可以建成以一户建为主的大城市。
真正无法做一户建的地方是华南地区,特别是广西、广东、福建等地,宗族势力太大,很难拆迁。比如宗族势力稍微弱势的广州,一般拆迁赔付比是4,也就是赔偿拆迁户的建筑面积是宅基地占地面积的4倍左右,大部分珠三角的城中村建筑密度大于50%,拆迁后最小容积率就是0.5 * 4 = 2.0。这种地方不可能做成一户建,考虑到开发商还要赔偿租金、拆迁费等,往往需要小区的容积率大于4.0才有可能盈利。
暨南大学的胡刚教授,他在《高容积率城中村改造模式不可持续》一文中认为:“(杨箕村)6.18的容积率创造了广州城中村公开出让土地的纪录,猎德村改造的时候容积率是5.2,林和村改造容积率为6.21,现在杨箕村是6.18,可以说高容积率已成广州城中村改造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否可行,值得怀疑。”
杨箕村是没有地价的,也就是没有土地出让金,居然达到6.18的容积率,开发商才能盈利。
这种地方以后就是灾难,一群亿万富翁,连物业费都交不齐,甚至连收的租子都不交税,不过宗族好歹有汉族的传统文化护体,毕竟按闹分配好,以后房子老化了,继续按闹分配。
最特别的是深圳,宗族势力因为有外来户多,不是很强,但是赔付比例可能是全国最高的一个。一般是建筑面积乘以1.1,而深圳的城中村一般7层以上,建筑密度大于50%,也就是改造后最小的容积率将近4.0,开发商要做到容积率是6.0以上才有可能盈利。这个容积率不计算地价,如果计算地价,同时考虑到还有超过10层以上的宅基地,深圳某些城中村改造项目,容积率要达到10以上,开发商才可能盈利。
能做到一户建的区域,包括长江流域大部分平原城市,北方城市也可以,比如山东省,好拆迁,随随便便就可以拆迁,不容易出群体事件。
关于拆迁这个,也是广东省非珠地区,广西发展差的原因,因为这些地方真的很难拆迁,更关键的在于没有政治特权护体,广西之所以发展差,跟什么少民没有关系,完全是宗族问题。
为什么追求高层住宅,应该和学习香港、新加坡有关。早期的珠三角地区学习的是香港,以高层住宅为主,而内陆地区,是学习珠三角。其实大部分内陆地区宗族势力并不强,根本不需要学习珠三角。
很多自媒体大v认为日本之所以选择以低层住宅一户建为主,是因为日本多发地震。这种说法基本上不值一驳,因为按照抗震规范的划分,凉山州西昌市,市中心是9度区,地震动参数规范的峰值加速度为0.4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就是最大值。目前西昌市区的人口将近100万,也算是大城市,还是以高层住宅为主。
西昌市市区的航拍截图,一眼看去,全是高层住宅。如果为了抗震选择低层住宅,那么类似于西昌、康定等抗震烈度为9度的地区,没有理由以高层住宅为主,而且几乎没有低层住宅,跟其他城市并没有任何差别。
如果看抗震规范,就会发现,西昌市区的高层住宅,如果是剪力墙结构的话,超过60米就是超高层建筑,需要超限审查;如果是框架-剪力墙结构,那么只有50米;如果是框架结构,只有24米,7层的教学楼一般就会超过24米,就要超限审查。
对照上面的西昌市区航拍截图,就会发现需要超限审查的超高层住宅,一大堆,很多西昌市区的高层住宅都是顶着抗震规范做,或者直接属于超高层建筑。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认为超过100米的建筑才属于超高层建筑,这是建筑规范。跟结构规范不一样,结构设计超限审查是区分结构类型的,比如西昌市区的建筑,如果是框架结构的话,只要超过24米,就算超高层建筑,需要做超限审查。
日本建筑的抗震要求,上限不会突破西昌市区。
说到底,国内选择以高层住宅为主,跟抗震没有任何关系。
真正原因是,房地产学习了香港模式,主要是为了土地出让金,所以选择以高层住宅为主。这个东西类似于一次性收70年的地租,一户建的地租是一次性给土地所有者,土地可以交易。土地出让金是政府收,再给拆迁费,中间商有差价。
比较发展模式的话,明显土地出让金更有优势,政府短期内更能汇集大部分资金,同时也更愿意推高地价,从而推动房价上涨,对地方的控制力也更强。
城市化的推进以土地出让金为主,不学习香港模式,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会太快。
既然学习香港模式,自然也要有副作用。反观香港,号称千尺豪宅(一般套内90㎡),而大陆是大于144㎡(套内约100到110㎡)的也算豪宅,其实两者的差距并没有很多人幻想的那么大。
之所以没有成为北香港,是模式没有学全。
日本的一户建容积率很高,而且是非封闭式街坊。作为对比,广州市番禺区很多新一代的城中村就是有规划的城中村,控制楼层的层数,一般不超过3.5层,但是因为管理问题,很多楼房可能超过高度限制。
高层住宅相较于一户建,容积率可以更大,好规划,但是住房一旦进入维护期,可能会相互扯皮,甚至可能会按闹分配。一户建则简单多了,自己家的房子自己修。
广州新一代的城中村就是有规划的城中村,属于“一户建”,只是占比不大,想在广州落户和买房的可以关注,属于小产权房,有证,可以购买与落户,如果楼层控制的好地方,其实并不差。
房价主要是由土地出让金、增值税等税费组成,工程建设费不值一提。政府要卖地,卖地时候就控制了容积率,图纸要报建,达不到标准打回重来。所以不会出现一户建,别说美国的独栋、联排,日本的一户建都不可能有。而且还禁止独栋别墅。
如果不是大陆的审批控制,大陆的很多城市已经香港化,住房问题甚至比香港还要恐怖,大陆不是北香港,是香港才是南大陆。为什么没有如同香港的小户型住宅,不是房地产商不学香港,比李嘉诚等高风亮节,而是不批,不能建。
某些人嘲笑香港人住鸽子笼,属于五十步笑百步。
有西昌市区作为参照物,就会发现国内大部分城市都是以高层住宅为主,肯定与抗震无关,这或许可以说明国内应该是不会放开一户建的,以后还是会以高层住宅为主。
只要控制了容积率,建筑面积就不会变。某些小地方之所以没有选择低层住宅,应该是跟珠三角城市学习的结果,而珠三角学习的是香港,结论就是,大陆几乎城市都是香港模式。
同时考虑到一户建的人均建筑面积大于高层住宅的人均建筑面积,所以,在同等建筑面积条件下,一户建的总人口会少于高层住宅。与之对应的是,有一种不能核实的说法是,一户建的生育率会大于高层住宅,因为高层住宅太压抑。
生育率这不好说,因为广州土著的生育率明显大于上海土著,而广州住宅的容积率是远远大于上海的,但可能广州的土著,有宗族加成,拆迁后赔偿的住房较多,大部分土著以收租为主,所以没有生育成本压力。
比较完就发现,还是珠三角的土著好。
高层住宅跟土地出让金有关。
最后给2个选择题。
比如广州的珠江别墅,独栋别墅,小区的容积率是多少?
广州二沙岛花城苑,由20栋独立别墅、12栋四层复式花园住宅和21栋7层高级公寓组成,小区的容积率又是多少?
两个小区,哪个的容积率更大?花城苑略大于珠江别墅。
某容积率略大于1.0的小区:
再来说一遍,木糖醇,洋葱,巧克力之类的东西不是对狗没用,但实际操作起来问题很大,要不就是致死量太高,要不就是狗根本不吃。灭杀流浪狗,还是要用火腿肠+异烟肼,便宜实惠,又对人类无害,成功率又极高,是目前唯一安全有效的灭狗方式。
至于灭狗是否违法,灭杀流浪狗自然不违法,而未持有狗证的一样可以视为流浪狗,自然也不违法
“30多年前,我第一次和史蒂夫见面,我们两人生命中的一多半时间是同事,竞争对手与朋友关系。”,比尔·盖茨,苹果最重要的竞争对手,微软创始人在一份声明中如是说。
盖茨说:“世界上很少见到有史蒂夫这样巨大的影响力,其中一些将是后来许多代人会感受到的。对于我们这些有幸与他一起工作的人来说,这是伟大的荣誉。我们会十分的怀念史蒂夫。”
盖茨夫人梅琳达在Twitter上写道:“非常悲伤的获悉史蒂夫去世的消息,他是一位真正的创新者与一个伟大的人。”
微软联合创始人Paul Allen也表达乔布斯的家人与朋友表达哀悼之词,他在Twitter上说:“我们已经失去一位特立独行的科技业先锋与领导者,他知道如何制造令人震惊的伟大产品。”
Ethernet创始人Bob Metcalfe说:“唉,愿他安息。没有他的疯狂而伟大的想法,我们要怎么做?”
Facebook创始人Mark Zuckerberg说:“史蒂夫,感谢你的成为我的导师与朋友。感谢你改变世界的做为。我会怀念你。”
Google创始人Larry Page说,即使处于病中,乔布斯仍然乐意给他提供建议,他说:“我非常非常悲伤的听到史蒂夫去世的消息。他是一位伟人,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与辉煌。他总是有能力用寥寥数语就开启你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自己之前未曾想到的。他用户体验至上的主张总是激励着我。”
Google联合创始人Sergey Brin说:“从Google创业的初期开始,当我们和Larry需求远景与领导力激励时,我们总是朝向苹果总部的方向。史蒂夫,你卓越的热情已被任何触摸了苹果产品(包括我们正在写这段话的Macbook)的人所感受到。我们几次碰面当中,我已经见证了这种热情。”
http://Salesforce.com CEO Marc Benioff说:“乔布斯是我们行业的最伟大的领导者。我真的很悲伤。这是全世界的一个重大损失。我将永远缅怀他。他为我做了很多。”
戴尔创始人Michael Dell说:“今天,世界失去了一位有远见的领导人,科技产业失去一位标志性的传奇人物,我失去一位朋友和老乡,史蒂夫乔布斯的遗产将被世代铭记。”
AOL副总裁Blake Irving说:“鼓舞人心的领导,非凡的远见,他带来不可复制的成功与宗教。感谢你,史蒂夫。”
雅虎Twitter上的一个帖子写道:“他身后是无尽的改变我们生活的创新。”
加州州长Jerry Brown说:“乔布斯是一位伟大的加州创新者,他诠释了一个完全独立与创新的人能取得的成就。很少有人如他一样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力量与优雅。”
小米公司说:(已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