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唐朝怛罗斯之战中,详细的参与人物有哪些,具体的战争经过是怎样的? 第1页

  

user avatar   zhu-sheng-song-4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红茶魔术猫

实名反对大佬的一些说法

这个地图远近的问题随便用个谷歌就测得出来吧

大佬太不仔细了吧

木鹿和怛罗斯,直线距离978KM

2000KM?

这木鹿是德黑兰吗?

龟兹到怛罗斯

直线距离994KM(实际地形两张图都有)

直线距离1000KM

请问虹猫大佬是如何得出860KM这个数据的?

碎叶城到怛罗斯

318KM

220KM是唐军折越了吗?

唯一正确的估计就是撒马尔罕到怛罗斯了




问题1.碎叶城是不是唐朝大军朝怛罗斯进发的前线基地,甚至天威军也参加了怛罗斯之战?


答案是否定的

《唐天宝十载二月十二日制授张无价将军官告》

记载“四镇平石国, 及破九国胡并背叛突骑施等贼”

杜环《经行记》:天宝七年, 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碎叶), 城壁摧毁, 邑居零落。昔交河公所居止之处, 建大云寺, 犹存。

这里的天宝七年,薛宗正先生认为是其实天宝十年


那么说白了

公元751年,唐朝的西部征伐包括了碎叶城和怛罗斯两个方向

碎叶城根本不是唐朝的前进基地,739年“开元二十七年秋七月辛丑

北庭

都护盖嘉运以轻骑袭破

突骑施

于碎叶城,杀苏禄,威震西陲”——《资治通鉴》


而是唐军敌人突骑施的驻地,是唐军同期重要的讨伐对象突骑施的驻地


就算没有,之前也被打烂了,不可能变成唐朝行军支撑点


同样的,高仙芝也没有办法使用唐朝的“碎叶城方面军”——因为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参加怛罗斯之战,而是为了保障高仙芝的后方,去清理突骑施军队,因为从同一批文书来看,的确抓到了不少突骑施俘虏


《唐天宝十载七月交河郡长行坊牒为补充缺人事》







天威健儿赴碎叶

《唐天宝十载交河郡客使文卷




押突骑施生官果毅栾贵一人, 乘帖马八匹

无论是八月四日还是九月二十日,天威军能够从碎叶城押送回俘虏就说明了一点

他们根本没有参加怛罗斯之战!

原因很简单

相持五日,葛罗禄部众叛,与大食夹攻唐军,仙芝大败,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


高仙芝代灵察,举兵围怛逻斯,黑衣救至,仙芝大衄,军士相失。夜中闻都将李嗣业之声,因大呼责之曰:“军败而求免,非丈夫也。”嗣业甚惭,遂与秀实收合散卒,复得成军。


仙芝曰:“吾方收合馀尽,明日复战。”嗣业曰:“事去矣,不可坐须菹醢。”即驰守白石,路既隘,步骑鱼贯而前。会拔汗那还兵,辎饷塞道不可骋,嗣业惧追及,手梃鏖击,人马毙仆者数十百,虏骇走,仙芝乃得还。



唐朝军队在怛罗斯之战里结果是惨败,即便以2万兵力来计算,损失比也达到7成了,败到需要陌刀达人李 嗣业对着费尔干纳的唐朝仆从军进行无差别杀伤来逃命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唐军还有心思带着一堆突骑施俘虏?




问题2


唐军可不可能出动7万人去怛罗斯或者投入怛罗斯之战


郭虔瓘请募关中兵万人诣安西讨击,皆给递驮及熟食;敕许之。将作大匠韦凑上疏,以为:“今西域服从,虽或时有小盗窃,旧镇兵足以制之。关中常宜充实,以强干弱枝。自顷西北二虏寇边,凡在丁壮,征行略尽,岂宜更募骁勇,远资荒服!又,一万征人行六千馀里,咸给递驮熟食,道次州县,将何以供!秦、陇之西,户口渐少,凉州已往,沙碛悠然遣彼居人,如何取济?纵令必克,其获几何?傥稽天诛,无乃甚损!请计所用、所得,校其多少,则知利害。昔唐尧之代,兼爱夷、夏,中外乂安;汉武穷兵远征,虽多克获,而中国疲耗。今论帝王之盛德者,皆归唐尧,不归汉武;况邀功不成者,复何足比议乎!”时姚崇亦以虔瓘之策为不然。既而虔瓘卒无功


——《资治通鉴》

秦、陇之西,户口渐少,凉州已往,沙碛悠然遣彼居人,如何取济?


旧镇兵足以制之...... 岂宜更募骁勇,远资荒服



715年的时候西域就已经这样了


以至于张孝嵩讨伐费尔干纳的阿拉伯傀儡时也只是


“帅旁侧戎落兵万馀人,出龟兹西数千里,下数百城,长驱而进”


然后唐朝七万大军出发翻葱岭去怛罗斯.......


好,即便我们不讨论后勤问题,强行认定高仙芝有办法解决7万唐军远征怛罗斯的后勤供应


士卒死亡略尽,所馀才数千人——《资治通鉴》



为大食所败,残卒数千。——《旧唐书·列传第六十三》



大唐的伟大名将高仙芝同学

在安西都护府镇兵2.4万的情况下

再加上北庭军2万人可能也强行参加了怛罗斯吧(为了体现唐军的弱比之处,当然正规军越多越好)


还得找2.5万安西的炮灰募兵


凑了七万人,到了怛罗斯一战送光,回来几千人


等于安西四镇节度使+北庭节度使精锐全灭


如果北庭军没参与的话,就是安西都护府一次性损失7万的丁壮


回来的高仙芝同学什么待遇?


九载,讨石国,其王车鼻施约降,仙芝为俘献阙下,斩之,由是西域不服。其王子走大食,乞兵攻仙芝于怛逻斯城,以直其冤。仙芝为人贪,破石,获瑟瑟十馀斛、黄金五六橐驼、良马宝玉甚众,家赀累钜万。然亦不甚爱惜,人有求辄与,不问几何。寻除武威太守,代安思顺为河西节度使,群胡固留思顺,更拜右羽林军大将军,(十四载)封密云郡公


这就是一战败掉七万大军的惩罚?

随便找几个对比

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领兵五万以击吐蕃.....薛仁贵、郭待封至大非川,为吐蕃大将论钦陵所袭,大败,仁贵等并坐除名。

大非川之战,唐军损失5万人,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一撸到底


证圣初,(王孝杰)复为朔方道总管,与吐蕃战不利,免...会契丹李尽忠等叛,有诏起白衣为清边道总管

兵部(夏官)尚书王孝杰,收复安西的大功臣,与吐蕃作战不利,一撸到底


结果


高仙芝攻打大食惨败,葬送7万大军

给高仙芝的处罚:

1.挪掉安西节度使的职位,准备换成武威太守和河西节度使

2.河西节度使安思顺不肯,就把高仙芝封成北衙禁军的右羽林大将军

3.过了几年还给爵位

对比

薛仁贵:一撸到底

王孝杰:一撸到底

武则天的亲戚武懿宗,得宠的要死,面对契丹人仅仅是不敢打(懿宗不从,退据相州,委弃军资器仗甚众。契丹遂屠赵州,丢地丢装备还没损兵力

下场都是

时契丹入寇,河北诸州多陷贼中。及事定,河内王武懿宗将尽论其罪

将尽论其罪


这就是河内王原本预定的处罚

然后高仙芝在西域损兵折将,回来还能加官进爵


更拜右羽林军大将军



北衙禁军啊!


还有一边劝着高仙芝跑路一边“陌刀向着队友们头上砍去”的李 嗣业


回来结果都是


仙芝表其功,加骠骑左金吾大将军


看到没有,高仙芝七万人剩几千人回来,不仅自己没事,还给手下加官进爵讨赏!


就算学鲜于仲通去舔杨国忠,结果也是败的太蛋疼被踢了啊

鲜于还只是六万人

高仙芝败了七万啊!

但高仙芝就没事,呆在京城过了几年还得了爵位

““啖狗肠高丽奴!啖狗屎高丽奴”!

我第一次觉得这话骂的没错

高仙芝这不是和唐玄宗有PY交易是什么?


但是这PY交易也很奇怪


安史之乱的时候高仙芝打了败仗,怎么就被砍了呢?




最后补充一些战后的结果

安西节度使由王正见接任

没错,就是在“天宝七年(十年)”?疑似带着天威军攻破了碎叶的王正见

担任安西节度的实职

进一步说明了北庭调来的天威军没什么损失,要是真的北庭也大败了,王正见不说撸到底,接任安西就不合适吧。

封常清在王正见死后接任安西节度

753年翻越葱岭讨伐大勃律

754-755年讨伐回鹘“天宝中,匈奴、回纥寇边,逾花门,略金山,烟尘相连 ,侵轶海滨,天子于是授钺常清 ,出师征之”

这就是一次性损失了七万有生力量的安西唐军?

吹唐不带这么吹的吧。


user avatar   ke-lu-si-bei-te-gu-si-ta-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兵力方面

唐朝三万,阿拉伯军四万以上

唐军方面:

安西镇兵二万人【仙芝率兵二万深入,为大食所败】有人说唐军算上城榜有五万人,因为天宝年间唐军总共有五十七万多人,但是,这五十七万里就有四十九万是镇兵,还有八万分别是城榜、彍骑、团结,安西不可能一镇就有城榜三万人(要真有三万城榜当年打突骑施时还需要从河西调兵过去?)开元二十七年盖嘉运率安西军、黑姓突骑施、拔汗那、粟特联军征讨突骑施时兵力也不过数万人,某些唐黑是哪来的勇气扯唐兵有五万的?【二十七年,有诏四镇诸军,大出汉南垒,问罪苏禄,洗兵滇河,旌甲数万人】【莫贺达干遣使告碛西节度使盖嘉运,上命嘉运招集突骑施、拔汗那以西诸国;吐火仙与都摩度据碎叶城,黑姓可汗尔微特勒据怛逻斯城,相与连兵以拒唐。】

拔汗那兵力为数千人,因为此前开元十年(722年)时拔汗那王曾经仅率兵一万人进攻阿拉伯军【当阿拉伯人熟睡之时,费尔干纳王(拔汗那王)率领士兵一万人对其进行突然袭击,杀死许多阿拉伯人。阿拉伯军主力闻警来救,将费尔干纳兵击渍,斩其王及随从两千人。】又景云二年(711年)拔汗那王仅派二千人救援康国来看,拔汗那全国的兵力也不过一~两万而已。怛逻斯之战拔汗那不可能把所有兵都带上,所以怛逻斯之战拔汗那的兵力应该在数千人左右。

关于葛逻禄,这个是争议最大的,很多人认为《通典》所说的七万人,《段秀实别传》说的六万人,《肇始与历史》说的十万人里面占一大半都是葛逻禄人。不过我认为这种说法很可笑,首先要知道葛逻禄在天宝六载的时候曾与回纥进行过大战,最后兵败逃往十姓地区【鸡年(745年)(第11行)三姓葛逻禄心怀恶意地逃走了.他们在西方进入了十箭之地 (即西突厥)(地方)。】如果葛逻禄真的能拉出五万人以上的军队为何不继续与回纥打下去,而是跑到西突厥故地呢?贞元六年北庭之战时回鹘能出动的兵力也不过五、六万人【吐蕃率葛禄、白服之众去冬寇北庭,回纥大相颉干迦斯率众援之,频败......十年秋,悉其国丁壮五万人,召袭古,将复焉。俄为所败,死者大半。】,这还是国力算是强盛时候。而从葛逻禄被回纥赶到西突厥地盘来看,天宝六载的回纥-葛逻禄之战葛逻禄应该是惨败的,因为惨败而逃到西突厥地盘,所以怛逻斯之战时葛逻禄兵力应该也不会太多,最多一万人左右。

阿拉伯军方面:

齐亚德·伊本·萨里率领的呼罗珊军团约两万人以上,751年河中布哈拉(安国)起义,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命其副将齐亚德·伊本·萨里率呼罗珊兵一万进行镇压,但是阿拉伯军却连战连败,最后还是靠库特巴率领的一万援军支援才击败起义军。镇压布哈拉起义后,齐亚德·伊本·萨里又继续征服撒马尔罕(康国),也就在齐亚德·伊本·萨里征服撒马尔罕的同一时期,石国王子逃难至撒马尔罕请求阿拉伯出兵,艾布.穆斯林答应了石国王子的请求并命塞义德·本·侯梅德先率少量兵马进入怛逻斯城驻守,又命齐亚德·伊本·萨里率领呼罗珊军团两万余人并招募大量兵源进行援助。艾布穆斯林则亲自坐镇于撒马尔罕为齐亚德·伊本·萨里和塞义德·本·侯梅德进行后勤援助【他(艾布.穆斯林)派遣齐亚德·伊本·萨里继续挺进,后者征服了河外地区的城镇乡村,阿拉伯帝国将士一直抵达怛逻斯和伊特莱赫。于是中国人出动了,发兵10万余人。塞义德·本·侯梅德在怛逻斯城加强城防,艾布.穆斯林则在撒马尔罕的军营中镇守,大批将领和招募来的兵士聚集在塞义德那里。

石国兵力未知,大概数千人左右

突骑施兵力,很多人认为怛逻斯之战突骑施并没有参战,这其实是不对的。因为怛逻斯城一直以来都是黄姓突骑施的地盘,而天宝九载时高仙芝曾率兵征讨并俘获了黄姓突骑施可汗,黄姓突骑施必然会对唐军不满,又听闻唐军屠杀石国百姓,于是乎便联合石国又通使阿拉伯一同抵御唐军。而且黄姓突骑施与石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天宝四载夫蒙灵詧讨黄姓突骑施的同时又命封常青攻打石国,可见这俩的关系一直保持的很紧密【明年(天宝三载),元帅封常清署公行军司马都虞侯,西讨石国,观兵海隅。】根据《新唐书西域下》记载,石国以北的碎叶川地区有异姓突厥兵数万人,而且石国在当地也有军队在此驻扎【(碎叶)川长千里,有异姓突厥兵数万,耕者皆擐甲,相掠为奴婢。西属怛逻斯城,石(国)常分兵镇之。】所以突骑施的兵力应该在数万人左右。


战争起因

唐朝进入天宝年间时国力到达鼎盛,天宝三载夫蒙灵察西征讨平黑姓突骑施与石国威震西戎,大食、康国、史国、西曹国、米国、谢国、吐火罗、黄姓突骑施、石国、陀拔斯单(里海南岸)国皆入朝朝贡,唐玄宗册封曹国王为怀德王、米国王为恭顺王、康国王为钦化王、安国王为归义王、陀拔斯单王为归信王、都盘王为顺化王、勃达王为守义王、阿没王为恭信王、沙兰王为顺礼王、罗利支王为义宁王、怛满王为奉顺王,唐朝在河中地区的影响力基本恢复至高宗时期。恰好此时的阿拉伯帝国爆发了呼罗珊起义,艾布.穆斯林率兵夺取了呼罗珊地区并击败了伍麦叶王朝的军队,兼并了伍麦叶王朝在呼罗珊地区的残余军队,748年艾布.穆斯林率兵击败了伍麦叶将军纳斯尔,伍麦叶王朝主力尽丧,已经是名存实亡了。750年1月,阿布·阿拔斯在扎卜河战役中彻底粉碎了倭马亚王朝最后一任哈里发马尔万二世的军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同年,唐将高仙芝应邀拔汗那请求率军西讨石国,石国见唐军到来于是开城投降结果唐军入城后到处烧杀抢掠又把石国国王捉到长安给砍了,石国王子侥幸逃出于河中诸国到处散播唐军屠城的恶行。高仙芝在攻破石国后继续领军北上进攻黄姓突骑施并俘获其可汗。

751年,河中爆发了布哈拉起义,兵力多达三万多人。艾布.穆斯林派齐亚德率呼罗珊军团一万人进行镇压,但是齐亚德镇压不利。于是艾布.穆斯林又命库特巴率呼罗珊军团一万人进行支援,库特巴通过截断起义军粮道的方法取得了胜利,镇压了布哈拉起义。就在高仙芝入朝献俘的同一时期,石国王子逃难至撒马尔罕请求阿拉伯出兵,艾布.穆斯林答应了石国王子的请求并命塞义德先率少量兵马进入怛逻斯城驻守,又命齐亚德率领呼罗珊军团两万余人并招募大量兵源进行援助。艾布穆斯林则亲自坐镇于撒马尔罕为齐亚德和塞义德进行后勤援助。塞义德率军进入怛逻斯城后立即下令加固怛逻斯城的城防,与石国盟军一起驻守以待唐军进攻,黄姓突骑施军则驻扎于城外。艾布穆斯林又散播谣言称阿拉伯军将要入侵四镇,高仙芝听闻阿拉伯军将要入侵四镇于是决定先发制人,率安西唐军二万人和葛逻禄军一万人西讨,此次唐军西征的路线和天宝三载封常青西征石国的路线应该差不多,都是从龟兹到疏勒,从疏勒到拔汗那征调拔汗那军,又从拔汗那进军至石国,从石国北上进入怛逻斯。

战斗过程

高仙芝率兵至怛逻斯城下时立即命唐军攻城,葛逻禄军则是进攻驻扎于城外的黄姓突骑施军。不久,齐亚德率领的呼罗珊军团以及从康国、安国招募而来的兵源和从呼罗珊地区征调而来的兵源赶赴战场。高仙芝见阿拉伯援军到来,于是令拔汗那军继续攻城,自己则率领唐军背水一战迎击齐亚德军,由于安西军和呼罗珊军都是两大帝国的精锐,所以双方交战五日都不分胜负。但是到了第五日时,原本应该与黄姓突骑施交战的葛逻禄军却突然进攻唐军,导致唐军阵脚大乱,齐亚德立即命阿拉伯联军发起猛攻,唐军大败仅剩数千人逃离战场。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唐军的战斗力,在高仙芝等人率领唐军、拔汗那军撤退时,唐军居然还能够击退阿拉伯军的追击并收集散卒成功撤退至安西都护府。深入敌境七百余里,居然还能在战败后顺利的将军队撤回,高仙芝的治军能力可以说是完全不逊于齐亚德的。

结果

唐军大败死伤一万多人,被俘数千人。

后续

天宝十一载,齐亚德为艾布穆斯林所杀。

天宝十三载,封常青率兵平定葛逻禄。【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单于指的是葛逻禄叶护,金山西葛逻禄居地为金山一带。

天宝十三载,艾布穆斯林为阿拔斯哈里发所杀,呼罗珊爆发起义。东曹、安国等九国立即请求唐军趁机西讨阿拉伯,被唐玄宗拒绝。【十三载闰十一月,东曹国王设阿及、安国副王野解及诸胡九国王并遣上表请同心击黑衣辞甚切至。帝方务以怀柔皆劳赐慰喻遣之以安西域。

后世影响

造纸术西传(存疑)

双方将领结局

高仙芝被太监边令诚诬陷导致被杀,齐亚德则是在与艾布穆斯林争夺呼罗珊总督之位时被艾布穆斯林所杀。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从大背景讲起,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东扩的时代,也正是唐朝摧毁西突厥进军中亚的时代。倭马亚王朝东征中亚时占了不少便宜,因为大敌西突厥正在跟唐朝作战时降时叛,而跟阿拉伯毗邻的基本都是以前臣服突厥或者突厥分封出去的小国。所以第一阶段就是唐朝灭亡中亚霸主西突厥后费力平叛,阿拉伯在一旁捡漏消灭或者压服西突厥的附庸国。

由于阿拉伯军队的残暴和高昂的异教徒税,臣服阿拉伯的中亚小国分封上《请讨大食表》给唐朝,先后有康国(撒马尔罕)、俱密国(帕米尔地区)、安国(布哈拉)、吐火罗(阿富汗东部)、石国(塔什干)、曹国(撒马尔罕西北)等国。外加中亚超级大国波斯早就被阿拉伯吞并,唐廷对阿拉伯深怀戒心,但又无法直接抽调军队远赴中亚,于是从西突厥别部中培养了一支较强悍的部落,就是突骑施部。封突骑施首领苏禄为顺国公、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驻碎叶城(李白出生那地儿),统率西突厥各部保护中亚诸小国抵抗阿拉伯。

苏禄刚上任时期,对阿拉伯的战绩非常辉煌,两次大败阿拉伯大军,被阿拉伯人称为“奔突的公牛”,对抵抗阿拉伯入侵做了很大贡献。

但苏禄毕竟在西域唐将眼里是外人,抵抗阿拉伯的功劳西域的唐将也无法分享,所以几次和唐军引发摩擦,但基本都在被唐军击败后重新臣服。几次摩擦的引发基本都是一个套路,无脑唐将听信假情报把苏禄的手下抓着杀了,无脑的苏禄大怒也不知道上奏弹劾,就带着兵来揍。基本上双方都是火爆脾气,脑洞开大的话或许就是阿拉伯人的反间计所致。后来无脑的苏禄越整越大,唐廷决定不养活他了,于是诏令北庭都护、河西安西节度、东突厥、中亚诸国齐讨突骑施。

这时候阿拉伯也趁火打劫,表示响应唐朝,呼罗珊总督阿瑟德率军也加入讨突骑施联军,不过打了一场败仗后就走了,这八成是作秀来了。

突骑施在唐军合围后屡战屡败逐渐分裂,公牛苏禄可能觉得自己给唐朝玩弄了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拒不投降。一直坚持三年直到公牛苏禄死了,已经一盘散沙根本无力抵抗的突骑施才投降唐朝。

这件事情对以后的中亚政局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此之后眼馋苏禄战功的唐将可以自己捋袖子去中亚建功立业外带抢劫宝贝了,但突厥各部乃至中亚各国首领也开始怀疑唐朝不是童话里的天使了,他们开始首鼠两端,不再忠于唐朝了。

可在此后,正在得意的阿拉伯帝国自己内讧了。为了防止唐朝趁虚而入,倭马亚王朝破天荒地给唐朝进贡了六条豹子。进贡之后没几年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推翻,一个新的统治重心东移的阿拉伯帝国就此出现在了唐朝面前。

就在阿拉伯改朝换代的时候,高仙芝在中亚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有一种唐朝在中亚根本不需要扶持突厥仆从国,自己光膀子就能拳打契丹脚踢中亚头顶东突厥屁股压吐蕃的假像。这种假像是建立在安禄山筹备谋反和阿拉伯内战无暇东顾的基础上的。所以说,这时候的唐朝就像走火入魔前的内功高手一样,自己觉得天下无敌,可等会就不知道是啥结局了。

等阿拉伯新朝建立,中亚的局势就忽然紧张了起来。这时候高仙芝扳指头一算,唐朝在中亚的盟友,就只剩了宁远国(东拔那汗)和吐火罗两个袖珍小国而已,其他的国家要不是阳奉阴违地勾结阿拉伯,就是公然叛变投靠阿拉伯和吐蕃,虽然高仙芝同志会马上过来重新带兵杀你直到投降,但肯定的是,在中亚人眼里,唐军真不是啥好货色了。换句话说,尼玛阿拉伯人是要钱,这些汉人是要命!更雪上加霜的是,名将高仙芝还是个非常贪财的家伙。

这时候亲唐的小国宁远国和亲阿拉伯的较大小国石国交恶,宁远国国王求大哥助拳,高仙芝早就想教训石国这个被阿拉伯人扶持的新国王了,也深知攻打石国可能引发阿拉伯援军,但他大概想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于是宣布石国“番臣无礼”,率领唐军(最多两万四千,实际数字不详,因为他麾下的编制满编就这个数)开始向石国开拔,并下令刚投降唐朝的突厥别部葛罗禄人出兵。葛罗禄人刚刚归附,就乖乖地带兵来了。

石国国王在向高仙芝乞降的同时密报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对与唐军决战准备已久,立刻派齐雅德率军大约十万,分两次向石国进军。

到怛罗斯,唐军和阿拉伯军相遇,唐军有正规唐军大约两万,宁远国大约一万,葛罗禄人派来打酱油的有大约五万。对面阿拉伯人虽然数量略占优势,但也影响不大。这时候谁赢谁败还不一定。两方虽然没有宣战,但都心照不宣,打起来了。

交战五天之后,本来只想打个酱油顺便再石国抢个小劫的葛罗禄人,发觉他们这回上当吃大亏了,糊里糊涂地卷入了唐朝和阿拉伯在中亚的决战,他们熬不住了,忽然临阵倒戈。然后结果很显然了,只有不足三万人的唐军和宁远国联军肯定傻眼了,当场被杀得大败。唐军损失惨重,高仙芝仅率几千残兵逃走。

本来此时阿拉伯可以挟余威进逼中亚乃至威胁西域,可惜阿拉伯又内讧了。齐雅德率军回去参加内讧被处死,阿拉伯帝国从此之后也没有大举东扩。伊斯兰教在中亚的大举扩张,还得等到阿拉伯附庸小国萨曼王朝崛起之后。

而高仙芝惨败而归后,整顿兵马继续备战,可惜被唐朝一纸诏令带着安西残军入关抵抗安禄山叛军了。安史之乱,修炼葵花宝典的唐朝从此走火入魔由极盛转极衰,别说回去争夺中亚了,兵力空虚的西域就要被吐蕃抢走了。

所以说这一仗……实际上影响并不大。阿拉伯也没有因为胜利而东扩,唐朝还有更糟的安史之乱所以怛罗斯的败仗也是不足一提。大国中唯一得利的,就是此后攻占西域,进而染指中亚的吐蕃了。

当然还有打得一手好酱油的葛罗禄人,此役之后,葛罗禄逐渐崛起,争霸七河流域,虽然臣服草原霸主回鹘,但他们无疑是中亚小国小部落中得利最大的了。


user avatar   hongchamoshum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怒(wa)答(keng)


知乎终于有大螺丝相关问题了~这个话题涉及的背景知识较多,边翻大约十年前开始做的札记边回答,完坑可能需要花一些时间,请做好心理准备~

【起因】

河中地区作为夹在大食与唐朝势力间的交汇地区,双方虽然在历史上扩张的顶点时都曾短暂占据该地区,但恰好对方收缩期而没有发生冲突。而在怛逻斯之战前,双方都积极于重新恢复在河中的影响,以两个小国——石国与宁远国——的交恶为导火索,东西方两大势力不可避免地在此冲突了。

自天宝八载至十载,亲唐的宁远国与石国交恶,开始频繁遣使入唐。

天宝九载,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以“不忠”的名义伐石国,虏石国王而归,石国陷入内乱。

天宝十载,应石国王子的邀请,大食出兵石国提供保护。而高仙芝因此再次出兵石国。


【作战序列】

唐朝方面联军:总兵力约10万

唐军(包括镇兵及城傍诸军):6~7万(注1)

葛逻禄部、宁远国等仆从军:3万以下(宁远国主要负责后勤)


大食方面联军:数量不明(注2)

怛逻斯城守军:石国军,大食赛义德·本·侯梅德部

大食援军:大食先锋将齐亚德·本·萨利赫部


【战役经过】

第一阶段,高仙芝所部围攻怛逻斯城

第二阶段,大食援军到达,双方相持5日

第三阶段,唐朝方面葛逻禄部倒戈,唐军大败,仅余数千逃回

第四阶段,唐军撤退途中与宁远国后勤部队冲突


战役前,双方的动向如下——

【大食】天宝十载年初,在布哈拉3万阿拉伯人叛乱,大食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派遣先锋将齐亚德·本·萨利赫与另一名先锋将阿布·达乌德·哈立德·本·伊卜拉欣·祖赫利前往平叛,战斗过程中祖赫利阵亡,齐亚德·本·萨利赫又从河中的安国借兵1万,才最终平定叛乱。

战前,休整中的齐亚德·本·萨利赫先行派遣部将赛义德·本·侯梅德,与石国军队一起进入怛逻斯城固守,而他则随后赶往战场,总督艾布·穆斯林也从木鹿来到距离怛逻斯400公里路程的撒马尔罕组织防御。

【大唐】天宝九载刚刚攻陷石国首都的高仙芝,在宁远国(拔汗那)国王阿悉烂达干的邀请下,再次组织对河中地区的远征。在交河郡(吐鲁番),留下了包括多名唐廷内侍与军需官过境的记录,驻扎在吐蕃前线的天威军士兵也经此开赴距离怛逻斯200公里的前线基地碎叶城(安西四镇之一)。而北庭的仆从国葛逻禄部也被征发参与此战,而当地的宁远国则担任了后勤支持的工作,派出了大量的牛羊牲口辎重随军。


战役过程——关于战役开始阶段的记载仅见于阿拉伯史料,而唐朝史料则记载了葛逻禄部的倒戈后的战败经过。

【大食】赛义德·本·侯梅德依城固守,而齐亚德·本·萨利赫率援军抵达后,对围城的大唐联军形成了夹击之势,相持五日之后,据记载“分几次”将唐军击败。

【大唐】唐军很可能没有摸清大食方面的兵力,只记载了印象深刻的葛逻禄部的倒戈,黑夜中唐军溃败。


战役尾声——唐朝史料着重于溃败后收拾残军的过程,而阿拉伯史料则是清点战果。

【大唐】副将李嗣业呼喊奔逃,被别将段秀实所制止,并收拢残兵;高仙芝曾经尝试集合残军再战,“期一胜耳”,但是最终被李嗣业说服撤退;唐军撤军途中,发现退路被负责后勤的宁远国(拔汗那部)的人畜所阻,情急之下李嗣业率部“奋大梃击之”,打散了友军之后才逃出生路。最后存者仅数千。有史料称损失总计7万人

【大食】一种战果统计为杀死4万5千人,俘获2万5千人;另一种为消灭5万人,俘获2万人。这其中应包括溃散的唐军及宁远军等,不包括倒戈的葛逻禄部。两种记载大唐联军的损失总数,都是7万人



【战役结果】

虽然大食大大扩大了影响力,但唐在河中地区影响力仍在,宁远国、康国、安国、俱密、花剌子模等仍然表态亲唐。

战后与石国新王与大食反目,新王被杀。天宝十二载,唐朝册封另一石国王子为王;天宝十四载,石国副王正式遣使入唐。

大食在战后没有东进,唐朝也没有反扑,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双方自身都陷入了内乱。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双方不得不共同面对8世纪横亘在中亚的巨无霸——吐蕃。这个共同的敌人,使得东西两个大国在战后走到了一起,结成了反吐蕃联盟。再次证明了一点: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注1】
关于唐军兵力,分别按时间顺序中阿两国史料的记载整理如下——

[唐] 杜佑《通典》:“于怛逻斯川七万众尽没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引[唐]《唐历》:“将蕃汉三万众击大食”
[宋]司 马光《通鉴考异》引[唐]《段秀实别传》:“蕃汉六万众
[后晋] 刘昫等《旧唐书》:“领兵二万深入胡地与大食战”
[宋] 欧阳修等《新唐书》:“仙芝率兵二万深入”
——中国方面对此战唐军人数,有两种记载:1、6~7万;2、2~3万

[阿] 穆塔海尔·麦格迪西《肇始与历史》:“中国人出动了,发兵10万余人……分几次将他们各个击败,共杀死4万5千人,俘获2万5千人
[阿] 伊本·阿西尔《全史》:““中国国王派出10万大军驰援……穆斯林们最终战胜了他们,消灭近5万人,俘获约2万人
——2种阿拉伯史料对唐朝联军总数的明确记载是10万人,关于具体损失数虽略有出入,但损失总数都是7万。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史料中《通典》部分与阿拉伯史料所记载的唐军损失总数惊人地一致,都是7万。在这个基础上,中外史学界从一开始就接受了阿拉伯史料中对于唐朝联军总数10万的说法。


但是,这样就有一个矛盾了,就是以两唐书和资治通鉴在内的中国官方史料对唐军的记载是2万或者3万,这无疑与7万的损失数矛盾了。另外,唐代史料记载,安西镇额内兵数2.4万,也无疑与此矛盾了。


围绕这个,曾经出现过几种解释是:1、唐军兵力3万,各仆从国军合计7万,联军总兵力10万;2、唐军兵力2万,各仆从国军合计1万,联军总兵力3万(理由是7万的记载错了)。


后一种说法的错误是没有正确理解唐代史料中“蕃汉”的概念,以为这里的“蕃"是区别于唐军的仆从国军。而多民族国家的唐代语境下,城傍蕃胡与汉人都是唐军的来源,除了以部落为单位组成城傍军,也大量应募从军。
而前一种说法的问题同样在此,安西镇额内兵数2.4万,是不包括城傍兵在内的各种兵源的。天宝年间唐军兵力除了镇兵(额内兵)49万的记载以外,还有“天下健儿、团结、彍骑等,总五十七万四千七百三十”——由此可见,安西镇可调动的兵力远远不止2.4万。


正因为宋代以降对唐代制度并不甚解,司马光面对唐军兵力3万和6万两种唐代史料记载时,选取了他认为较为合理的3万——好在他将舍弃的6万的记载也记入了通鉴考异,给了我们更多可供分析的数据。


而到了2004年,随着吐鲁番一批唐代文书的出土,又为解释唐军兵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交河郡长行坊府段明牒为许献之赴军事》残片所载“天威健儿赴碎叶”,证明了为配合安西镇军行动,天威军等其他军镇也出动了兵力开赴怛逻斯行军的前线基地——碎叶。而另一个颠覆了“怛逻斯之战是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独断专行”假设的证据是,同时出土的一批文书显示了怛逻斯之战后,有多名唐朝内侍自西向东经吐鲁番过境的纪录,这证明了唐朝内廷很有可能参与了此战的策划。要对此进一步的解构,可能只能等待更多出土史料了。


综上,我们可以对怛逻斯之战唐军一方的兵力有个大致合理的推测——


唐军出动了包括镇兵及城傍诸军在内的蕃汉军6~7万,并且征召了葛逻禄部、宁远国等仆从军约3万。战役过程中,葛逻禄部反戈造成了唐军的溃败。而撤退过程中,唐军余部又冲击了宁远国友军的后勤部队。最终,唐朝方面10万人的总损失为7万左右,战死4.5~5万人,被俘2~2.5万人,另有葛 逻禄部脱离,撤回的唐军只有数千人。


图1:《交河郡长行坊府段明牒为许献之赴军事》影印件


【注2】

就我所知,没有任何史料明确记载了阿拉伯一方在此战的兵力, @关毛 的回答里称

阿拉伯对与唐军决战准备已久,立刻派齐雅德率军大约十万,分两次向石国进军。


然后在评论里又称,这一数据的来源是“阿拉伯人自己的古籍”。至少在我所知的阿拉伯史料中,是不可能出现这个数字的,疑为 @关毛 将中国兵数与阿拉伯兵数搞混了。如果真有这一史料,望以教我 8-)


这里附上阿拉伯史料(伊本·阿西尔《全史》)中的记载——

中国国王派出10万大军驰援,将沙什国王包围。沙什国王归顺中国国王,他和手下没有受到他(中国国王)的迫害。消息传到艾布穆斯林那里,他派齐亚德本萨利赫前去交战。两军大战于怛逻斯河。穆斯林们最终战胜了他们,消灭近5万人,俘获约2万人,残部逃回中国

另外,补充一个背景常识:齐亚德・本・萨利赫当时的身份只是一个先锋将,他原本的任务是镇压同一年在布哈拉起义的3万叛军,而且镇压的过程中损兵折将。


如果拿齐亚德的上司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比作唐朝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的话,齐亚德大概相当于部将李嗣业。这样级别的军官统领10万大军什么的,未免有点太过玄幻。


这里不得不再次重申一个常识——没有任何史料明确记载了阿拉伯一方在此战的兵力。除了1979年出版的中国台湾畅销书作家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中石破天惊地冒出了一个“阿拉伯兵力20万”的猜测外,正经的学者从来没有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妄自揣测。


有趣的是,偏偏是这个最没有依据的阿拉伯20万之说成为了中文网络界的主流认识,甚至影响到了英文维基百科,并最终被更不靠谱的英文著作所收录,最后被中文网络界当作“西方学术界的共识”所引为依据,完成了出口转内销的全过程。比如 @孔德罡 答案中所引用的持此说的《在伊斯兰世界的冲突和占领》 (Conflict and Conquest in the Islamic World: A Historical Encyclopedia),这部书引用的就是柏杨的权威论断~



【Q&A】
感谢 @关毛 在评论里的讨论,回复一并加在答案里

在怛罗斯决战,地理上阿拉伯占优势,唐军则是远道而来。后勤压力也不允许唐朝能出正规兵七万,只能是正规军两万,当地仆从国军队四五万。就连之前不怎么依赖后勤的突厥,都鲜少有超过七八万兵在西域活动的记载。
阿拉伯兵力的记载我找不到了,依稀记得是个德国人的著作。但阿拉伯要出重兵的话那也是必然。毕竟阿拔斯朝的重心在波斯,中亚对于阿拔斯王朝来说,很近很重 要。而对于唐朝来说,太遥远了。这场仗如果换个角度,换成阿拉伯人率军都打到了河西走廊,那谁也能理解了,毕竟人家比起唐朝,算半个地头蛇。

地理知识科普:

大食呼罗珊总督驻地在木鹿,距离怛逻斯约2000公里路程;战前总督艾布穆斯林来到了距离怛逻斯400公里路程的撒马尔罕组织防御;而大食最近的盟友石国,距离怛逻斯200公里路程。

唐朝安西都护府所在龟兹镇距离约860公里,而前线基地碎叶镇则距离怛逻斯约220公里路程。

——排除了想当然的成分,谁近谁远这个,真不好说。

说齐雅德率领十万人有些玄幻,其实也不玄幻。这是因为两者军制不同。
唐代军队编制已经比较完善了,出征都是几万人,只算正兵。
而同时期的阿拉伯帝国,跟我们先秦时代差不多,正兵辅兵混同,出征几十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阿拉伯历史科普:

762年,黑衣大食兵力分布如下:麦地那4000人,北非4万人,拜占庭边境2.5万人,摩苏尔2000人,库法1000人,伊朗的赖伊3万人。除了呼罗珊军以外,当时哈里发曼苏尔手上总共也不过10万人,还得分布在东到伊朗,西到马格里布的广大地域上。

——阿拉伯帝国出征几十万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我认为这样的论断,未免太不负责任了。


【参考资料】
[唐] 杜佑《通典》
[后晋] 刘昫等《旧唐书》
[宋] 欧阳修等《新唐书》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阿] 穆塔海尔·麦格迪西《肇始与历史》
[阿] 伊本·阿西尔《全史》
----------------------------------------------------------------------------------------

吐鲁番出土《唐天宝十载交河郡客使文卷》

吐鲁番出土《唐天宝十载七月交河郡长行坊牒为补充缺人事》

吐鲁番出土《唐天宝十载交河郡长行坊府段明牒为许献之赴军事》

-----------------------------------------------------------------------------------------




  

相关话题

  明明一把火就可烧光鸦片,为何林则徐要劳神费力用海水浸泡? 
  为什么部分国人怀疑欧洲古代历史的真实性? 
  奥匈帝国还有那么一点点的可能复国吗? 
  如果你是唐朝中晚期的皇帝,你有什么具体办法可以消除藩镇割据,统一全国跳出恶性循环提前完成宋太祖的任务? 
  明朝是否是中国古代最残暴的朝代? 
  如果说每一次战争都有大量的健康、优秀、勇敢的人死亡,那后代是不是只遗传了垃圾基因和思想? 
  辽,宋,金,哪个更能代表华夏? 
  哪些古代名人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东北有多少满族人? 
  国内现今文史哲领域的西方中心论,言必称希腊,是否说明了这些领域自八十年代起腐朽僵化,学术近亲繁殖严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世界上有没有上千年的大帝国?中国的大帝国最多多少年?
下一个讨论
秦朝的士兵真的像兵马俑一样平均身高1.8吗?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