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上我的结论好了:李仁港是一位典型的技术偏科型导演,长在视听语言,短在编剧能力。没有宏大叙事能力但对宏大叙事又十分迷恋。作品巅峰其实是一部爱情片:张国荣、常盘贵子主演的《星月童话》。
这个问题勾起了我当年的辛酸苦累。那时我刚刚转行电影批评不久,不知天高地厚,兴冲冲地选了“李仁港”作为选题。什么目的呢?目的就是和大家一样,把这个飞碟帽导演痛痛快快地批驳一番!而且是以万字水平的论文模式!你说牛逼不牛逼?……直到初稿写就,导师直接告诉我:你这么搞是不行的……
先来几个截图,记念一下当初起早贪黑妄图以学术角度黑李仁港的自己……(图有点多大家不要烦……)没什么意思,就是证明自己把所有能接触到的有关李仁港的信息,全洗了一遍……
所以我看网上大家黑李仁港黑的这么兴起,心里只想微微发笑,因为只有我是真爱……截完这些图我就要关于他的资料清空了,看着就闹心。
我在此并不想把论文全文贴上来,因为太长了。只用简要问答的形式表达我查到的资料与观点。
1、李仁港为什么钟爱飞碟帽?
他是真的认为这东西好看……这么答好像没有解决问题,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李仁港是个武器爱好者,对美术也颇有造诣。他会侃侃而谈这些造型的出处——坑爹的是这些造型有许多在我国历史上还真是有出处的。假如有一些没有出处怎么办?他很会找借口:这个造型这么好看古代人肯定已经设计出来了,目前找不到只是史料没到位(原话记不清但大概就这意思)。
2、李仁港到底喜欢什么美术风格?
这个不太可考。因为记者们通常都不问他这个。我们只能推测他受一些维多利亚时代装置艺术的影响,还有蒸汽朋克。典型的齿轮、发条、复杂传动结构的木质或金属质。另外还有一些总体四四方方、追求大气风的角块。
3、李仁港早年干嘛地?
他是留洋派。留学加拿大学美术,成就不可考。但回港就搭上了许鞍华的便车,表现不俗。获得金像奖美术提名。随后转行武侠片导演,处女作《97独臂刀之情》,有一些视觉手法的创见。还是有天赋的,张彻和徐克都赏识过他。
4、他历史知识为什么这么白痴?
这个就是很难评价的一点,他没有史观意识。这不是他自己的问题,许多香港导演都没有史观意识,只不过李仁港暴露的明显。曾有台湾学者评价:香港导演普遍没文化(我回去查查具体谁说的)。这一点涉及关于闽粤地区的文化批评和大陆观众的接受美学,很大,我当时水平低,论文没涉及到。我意识到李仁港原始的历史观佛教思维很重,但很快发现整个香港影坛佛教思维都很重,然后我的思考进行不下去了……
5、从飞碟帽出发批评李仁港是否合适?
其实这很不专业,他拍的不是纪录片,你无法从史观角度抨击他。除此之外,比如是否“忠于原著”等评价都是很不专业的,我们只举出一个例子即可:徐克的《东方不败》。那么学术界怎么处理这类问题的呢?一招是意识形态攻击,这个历史悠久但很low,本质上和当年人们扎堆喷《英雄》差不多;一招是像我上文中讲的,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评为什么观众与李仁港不兼容。
6、为什么导师会认为我的初稿不靠谱?
理由参考上一条。
7、李仁港的影片还有其它可取之处吗?
影评人蒲锋早年间曾如此评价他的电影“常出现极幼稚可笑的剧情处理,以及极慑人的影像的情况。“
也就是说李仁港的视觉艺术直觉很好,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新千年后随着国内外电影视听技法的交流与进步,他的那点功夫也显不出什么特别了。
另外他对音乐的品位还可以,《见龙卸甲》可以参照镖客三部曲观看。会有意外收获。
8、李仁港这种导演为什么总是有片约?
他近几年的影片都不怎么挣钱。知乎上曾有人影射他参与洗钱,不知真伪,不过前几年的影视圈大多都洗钱。另外好在他影片风格突出,也确实能吸引一些老年中二病患者。《见龙卸甲》当架空题材看还是很有趣的。
9、另外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惨烈、浪漫、美”是他影片的三个关键词。抓住这个抓住全部。
不过这个诀窍好似没啥价值……还有李仁港真爱粉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搜魏君子对他的报道。不嫌弃的话也可以在知网搜我的论文,用他名字估计第一篇就是我的,因为他实在没什么人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