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画优点在于其笔触与色彩。他的画特点十分明显,扭曲的画面以及感光准确的鲜艳色彩。他对于色彩是那样的敏感细腻,甚至每一笔都可以感觉到颜料与风景并存的呼吸,也让人无法超越
但我觉得除了色彩与笔触之外,他的画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孤独感,那种渴望去倾诉,渴望去加入热闹的人群却无法实现的意境代入感很强,但这种代入感和普通的画又有所不同——一般的话是让你走进画里面与画融为一体,而梵高则是画走出来变成现实。你看他的星空,似乎下一秒就会走出屏幕变成外面的风景,看他的自画像,似乎梵高本人马上就会对你忧郁的诉说;那种独特的抽象与扭曲感染着每一个细胞——当然,这也是我个人感觉一样,也可能是我也有点神经病
综上所述,我觉得梵高的画不能看久,会抑郁的
通过一个人(成年人)对于梵高画的评价,能够看出来这个人对世界的爱意浓厚程度。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观察和想法,仅供参考。
我和自己同辈的人一样,都是从小学习儿童画,启蒙的时候就知道了梵高的。因为家庭教育的关系,《渴望生活》我甚至在读小学时就读过了,对于梵高的人生故事应该算比较了解。
但在青少年时期,梵高对我而言也就是个比较厉害的故事而已,他的画对我而言也就是个色彩鲜艳一类的装饰画而已。
真正了解梵高,要结束对他作品那份”附庸风雅“的追随态度,结束对他拥有的传奇人生的畅想,从了解他是个普通人开始。
陈丹青在《局部》当中曾经用“憨”这个字形容过梵高和他的画,只是看梵高可能不容易感受到他的憨,稍微对比一下能发现更多。
雷诺阿的这幅肖像很出名,在现代人的眼中是超美的,但在印象派出现的年代却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因为没有古典技法。
但至少,印象派用纯、亮的颜色,把画面冲击力提了上来,同时也在对所画的客体做理想化修正,这种理想美甚至在一些时候,比古典绘画更多。
而梵高呢?
这是一副早期的习作。很多人评价梵高的绘画技法,认为他的技法生疏,线条很死,换句话说,在艺考标准之下他肯定是过不了关的(甚至省联考都不行)。也许是真的没有技法上面的“天分”,总之梵高以及他同时代的高更和塞尚,他们在放弃理想化对象的同时,在寻找一份绘画内部的真实感。
荷兰小画派、委拉斯贵支等绘画大师都在描绘底层劳动者的同时,利用一些理想化手段将绘画对象进行一定的美化。在梵高眼中,这样没有什么意义。
在梵高的眼中,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有它们内在的闪光点,作为画家,或者作为牧师,做一切的工作,都是要发现这些独特的闪光点。拒绝雷同,拒绝程式化,他想要的是了解每一个人,每一项事物的内在,在此基础上,大肆宣扬它们的美。
梵高的画,美得不仅是绚烂的颜色,更是他忠诚的爱意。
近些年,神经科学领域开始与艺术史研究产生联系,即使梵高并不能算是一个神秘的人,但依然有很多人想知道,梵高的绘画到底为什么会如此打动人心,可以在他们心中留下长久的印象。
于是,关于梵高艺术与Synesthesia(共感)的关系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这种出现在梵高神经里面的,自然形成的通感细胞,也许正是他可以画出这么多感动了数代人的作品的关键。也许很多人为梵高而感动,正是因为他对生活无所保留的热爱之情,而这份感情也正是为梵高所感动的人们所共有的。
关注公众号:艺术家自撰,获取更多中国当代艺术的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