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话,叫“车船店脚牙,无罪也可杀”。
其中,车、船、脚,对应现在的客运业和货运业。在过去,这行杀人越货、偷鸡摸狗、坐地起价的行为很常见,对应现在的黑车和手脚不干净的快递员。
店,指店小二。过去这种人多要见风使舵,阿谀奉承,欺软怕硬。对应现在崇洋媚外,嫌贫爱富之极,能当着你面表演“变脸”的变色龙式店员。
牙,就是牙行。一手托两家,吃完买家吃卖家,甚至利用垄断或信息差,赚取极大利润。一旦你想绕过他们,他们就会使出种种手段,恶心你,干扰你。
看到没有,其他的,甭管真心与否,起码放到现在,多数人都得承认他们是“行业败类”,只有牙行,还是整体维持了当初的状态。
所以现在他们挨骂很奇怪吗?
╮( •́ω•̀ )╭
因为按房产价值的比例收钱,而不是按劳动收钱,这个利润已经太离谱了。当年银行汇款手续费1%时,也是有上限50元的。
更新:比较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将各种服务细化定价,服务即收钱,而不是搞“免费服务”却在买房人那里狠宰。
例如:使用APP看房的照片,以及VR看房,交一笔信息费;带看房源,交带看费(真买几百万元房的人,付几百元甚至几千元获得带看服务,也不是个事);帮办手续,给服务费;帮签合同,收法律服务费(这个律所也可以做),不差中介费的人,则可以提供全套代买服务,等等。
关于中介提供的服务价值:
十几年前房价低的时候,比如一套房30万,当时买房程序上确实也存在一些难题,中介能帮忙解决。收6000劳务费,还说得过去。
例如,我买房时,将几十万元首付款给了中介,中介一起办完过户,然后才将首付款给房主。此时中介起到了“监管账户”的作用,降低了交易双方的风险。
但现在呢?中介早就没这个功能了。因为后来发生过中介卷款跑路的事情,再后来,官方出了监管账户,安全性远高于中介公司。(就算有人贪污挪用,也保证能赔付)
现在中介很多时候只是陪着客户去跑一遍,提供的服务,其实比以前少多了。
但中介费呢?以前30万的房,现在值一百万、二百万,按2%算,他就付出了这点劳动,就值2万、4万元?
更别提上海、深圳了,比如一个上海普通家庭年收入20万元,卖掉自住200万的30平米房,要置换一套70平方米五百万的房。就因为中介带他来看了房源,陪客人跑了一些流程办理手续(房产能否过户是看客人本身有没有购房资格,贷款是看客人本身资质),中介的劳动就价值10~15万元,顶这户人家半年多的收入?
现在的中介,更多的是靠信息垄断来使买卖双方被迫交钱。比如一个人在网上搜房,不通过中介,难以得到信息。事实上房东想直接交易的,多得是,只是被中介们用各种方式把他的信息掩盖掉了。这种方式,能不令人反感?
中介和物业的本质区别:
有的人会拿中介和物业相比,说物业费提高了,能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小区环境改善还有利于房价上涨。但中介可没这种资格和物业相比。别忘了,对大多数人来说,中介是一锤子买卖,买房后几年都不会再买。所以中介的最佳策略必然是……把眼前这个客户狠宰一笔。
而物业恰好相反,他和业主是长期合作的,他要么有“压倒业主”的本领(赶不走,不满意也得忍着),要么做好服务,让业主满意,才能长期做下去。
拜仁和多特是因为德国大部分球队有50+1政策,也就是说资本最多控股49%,所以不敢不顾球迷的意见直接拍板。
而大巴黎的主席是欧冠的支持者,和欧足联关系很好,而且还有欧冠的转播权,他不可能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