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果可以的话,郑成功有可能打倒满清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ei-yun-dong-z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性大概微乎其微。


说一件国姓爷身上知名度挺大的一件事,也就是后世说的差点把菲律宾纳入版图的一件事,即国姓爷想要远征菲律宾的事。


这件事经常被说的热血沸腾,而且往往以无比惋惜的语气收场,如果国姓爷水师能打过去将如何云云。


关于国姓爷要远征菲律宾的动机,网上的说法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


说是因为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宾第三次大规模屠戮华人,所以国姓爷才要去远征报仇。


而是实际上是先有的国姓爷遣使去菲律宾,要求西班牙在菲律宾的当局“结盟”(称臣),如果不同意要求就会派军攻打。


最后引发华人的骚乱,最后引发西班牙屠戮华人,消息传到台湾后,成为让国姓爷精神崩溃(病死)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姓爷为什么会在收复台湾后,把眼光顶到菲律宾这块地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在台湾不好混。

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

国姓爷虽然收复了台湾,但是其兵力支出和物质消耗是极大的,他在台湾本地无法获得有效补给,台湾驻军的粮饷,还是要一来金、厦的输血。


根据追随国姓爷的户部主事杨英,在自己所著的《从征实录》中记载:

户官运粮船不至,官兵乏粮,每乡斗价至四、五钱不等。令民间输纳杂子蕃薯,发给兵粮。”

因为从厦门运粮并不方便,所以再驱逐荷兰人后,郑军的后勤供应可以说是很糟糕了,官兵缺粮的问题基本没办法解决。

最后吃不到粮食就是从当地番、汉百姓手里征收番薯当军粮。


又一两个月后。

户官运粮船犹不至,官兵至食木子充饥,日忧脱巾之变。”(《从征实录》)


基本到了啃树皮的地步,郑成功是真担心官兵因为没饭吃,最后再给闹出兵变了。


如果说饿肚子还能勒紧裤腰带解决的话,那台湾岛内外的战斗问题,却正在如火如荼地困扰着国姓爷。

国姓爷把荷兰人驱逐出去后,他在台湾的战斗或者征服并没有结束,主要还是跟当地土著的战斗。

比如当时的大肚王国,因为不服从郑军的管辖,双方爆发激烈战端。

援剿后镇、后冲镇官兵,激变大肚土番叛,冲杀左先锋镇营,杨祖与战,被伤败回,至省病,死之。”(《从征实录》)

郑军在镇压过程中损兵折将。

台湾岛外边还有荷兰人在虎视眈眈,尽管原台湾总督揆一已经带主力撤走,但时不时还有荷兰战船在外海骚扰。

甚至双方仍不时地爆发小规模海战,尤其是郑军从厦门到台湾的运粮船,经常性地被荷兰人偷袭骚扰。

比如揆一撤走一个多月后,就有荷兰战船在岛外游荡,多少有点贼心不死的意思:

红夷甲板船至,吊(调)右武卫前协裴德,帮守安平镇。”(《从征实录》)

此后双方就爆发了一场比较大的海战,双方的参战兵力都不太详细,最后以郑军驱逐荷军而告终。

但代价是郑成功的爱将林进绅战死:

夺获甲板二只、小艇三只,宣毅前镇副将林进绅战死。”(《从征实录》)

此战之后,荷兰人也深知仅靠自己能力无法夺取台湾,转而找清廷谋求合作,这对郑军局势更加不利。

一年不到清廷和荷兰就组成联合舰队,对郑军进行进攻尝试了。

所以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件事,国姓爷在收复台湾之后,其实是内外交困的局面。

首先就是粮饷问题没办法解决,台湾不能一直靠金、厦输血,毕竟金、厦也没有余粮啊;

其次就是没办法对台湾全岛进行征服,一来是兵力、后勤短缺,二来是当地土著反抗激烈;所以郑军在台湾的活动范围、开发范围其实是有限的;即但是台湾对于郑军来说,战争潜力是有限的。

如果我说鸡肋的话,可能是有点夸张了,但实际上就是入不敷出的局面。一边要跟土著开战,一边还要想办法在当地筹粮,岛内的局势也是“如火如荼”;

最后郑成功还要面临清廷以及其“盟友”荷兰的外围进攻。

其实我更觉得台湾更像是国姓爷的“中转站”,毕竟大陆边上就剩那几个岛子了,正常来看靠这几个岛反攻光复的几率,正常人应该都觉得不会太大吧?

顶多顶多,能是割据对抗的局面就不错了。


如果厦门等地被清军拿下的话,可能郑军连落脚之地都没有了,结合他北伐失利后的局面看,这种可能是非常大的。


所以就想把台湾开辟出来当第二基地,至少厦门等地陷落后,有个能安身的地方。


在对台湾下手之前,国姓爷曾召开过高级将领参加的会议,他表示现在的局面不容乐观。


“(收复南京失败后)使我南都之势,顿成瓦解之形。”(《从征实录》)


以一隅抗一国还难握胜算,更何况是厦门这几个岛呢?所以他是有意进行“战略转移”的。


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忧,并可生聚教训也。”(《从征实录》)


其实说白了就是想有大后方,也是想有个未来万一真的在大陆地盘尽失,也有个备用的基地。


然后就是力排众议(根据杨英的记载,当时大部分将领,都反对收复台湾)拿下了台湾,但是收复后局面上文也说了,基本上是内外交困的局面,尤其是后勤补给问题没办法解决。


所以郑成功才想拿下菲律宾,接着开辟新的抗清基地,或者说是整合更大的战略优势。


于是他派意大利籍传教士维多利奥·利奇奥,任命他为国姓爷的使者出使吕宋,目的就一个:


他(郑成功)愿意与西班牙人联盟,和西班牙人正式永结友谊!”(《鞑靼中国史》)


当然结盟只是表面上的说辞,实际上他是想让吕宋称臣纳贡,和西班牙人一起当吕宋的“共主”。


他们每年应作为藩属国交纳供赋,承认他为宗主,若对此有疑问,则将采取于他们(指西班牙人)的措施。”(《鞑靼中国史》)


我琢磨国姓爷的意思的话,其实西班牙接不结盟是次要的,菲律宾愿不愿意称臣也不是主要的,关键就在于“交纳供赋”上。


国姓爷抗清的局面真的很艰难,手底下不光缺地盘、缺人手,关键也缺后勤,地盘吧,好赖“狡兔三窟”有台湾了,人手吧也有两三万能战之兵,唯独后勤始终没办法解决。


如果能从菲律宾那里“薅羊毛”,其实理论上是能给台湾输血的,至少郑军不用吃番薯了。


郑成功确实在信上威胁说:


要他每年纳贡的事,如不遵命,将受严惩。”(《鞑靼中国史》)


其实征不征服菲律宾不是主要矛盾,能不能从菲律宾获得补给(纳贡)才是大事,甚至可能他真的不惜跟西班牙人开战。


但是从后续派遣使者等一系列问题上看,他更大的意愿是想和平解决的,也不是真想把菲律宾纳入版图,只要能获得补给就完事了。


当然嘛,最后西班牙人拒绝了国姓爷的“结盟”,也不愿意让菲律宾对其称臣,但是当地华人得知消息后很激动,最后还引发了暴动,最后西班牙人武力镇压,这就是第三次屠华,剩余的华人也被赶出吕宋了。


本来兴高采烈等着菲律宾补给的国姓爷,已经被清廷的武力施压,以及儿子郑经乱伦的那些事,以及台湾局面苦苦支撑的事,给整的马上要崩溃的国姓爷,想从菲律宾着听个好消息打打鸡血。


结果是屠华的事传来,他彻底扛不住了,没几天就病逝了。


从马尼拉传来不利的消息,他企图据有菲律宾的野心受挫,精神痛苦,身体虚弱,最后结束了生命。”(《鞑靼中国史》)


所以从其收复台湾到“远征”菲律宾,可以看出国姓爷以及郑军的困窘局面:


缺地盘(有效地盘)、缺人手(兵员并不好征,就算征到也行不成凝聚力)、缺补给(尤缺粮食,台湾物质更加匮乏)。


最后还面临着武力威胁:清廷、荷兰。


所以这种糟心的局面下, 与其说他是被人毒害了,还不如说他累死的。


说实话来说,他收复台湾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台湾问题在他手里,其实并没有妥善处理好。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一件事,国姓爷面临的抗清事业,比我们想象的要艰巨和艰难的多。


尤其是在南京遭受重创以后,他自己对收复失地、光复大明的事业,应该也没有多少信心了。


但凡有任何抗清的主场优势,应该也不会选择开辟台湾,所以打倒满清的话,口号是可以保留的。


但是实际上已经开始“战略收缩”了。


我觉得就算国姓爷没有英年早逝,他大概率也会和郑经一样,割据经营台湾意图自立。最多也是袭扰东南沿海,但肯定也成不了大气候。


如果能赶上三藩之乱的话,他可能会比郑经的战略要高明一地,至少不会背刺耿精忠吧。


这个操作属实有点骚气,哈哈哈哈~


user avatar   tangshandaxi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

1、满清统治根基不稳,大量本族人口在战争中被消灭,前代累积的威信有如纸老虎一般容易戳破,如果明郑凭借海军优势封锁长江,就断了满清的钱路子,没了钱满清就重蹈晚明的覆辙,长江被封锁也严重损害满清的威信,很多本来就对满清没有多少忠诚的军阀也会打起自己的小算盘(参考苻坚李自成的结局)。

2、国姓属于越挫越勇的类型,从因为南下勤王被清军洗劫厦门基地,到漳州城下被金砺的骑兵大军击溃,再到南京城下的大意惨败,他能将每次失败都化险为夷,重建金厦基地,海澄大破金砺,厦门大破达素,并吸取教训不会再犯第二次错误,厦门没有再次失守,漳州被其拿下,如果他进行第二次远征,想必也会拿下南京。

3、攻取台湾之后,国姓有了比金厦更安全和富饶的后勤基地(而且通过和荷兰的战争了解了西方列强真正的实力,尝到甜头的他还对进一步征服菲律宾等地兴致勃勃),且东南沿海的清军也在其常年的打击下实力大减,他已经摆脱了早期为了经营地方而难以放开手脚的顾虑,可以扩大对东南沿海的侵扰,并将东南沿海的人口转移到台湾等地,强化我方力量的同时使得满清无人可役无粮饷可征,加剧其后勤压力催化其內部崩溃。

甚至明郑可以直接侵扰辽东北京这些满清统治的核心地区,使其不敢大量分兵南下,只能坐视明郑不断蚕食其南方颠覆双方国力。

4、国姓拥有向日本借兵的渠道,日本虽然热衷于在物资上支援国姓的抗清斗争,却不愿意直接干涉,很可能是其对于是否出兵是有条件的,大概是国姓要拿下南京,使得双方国力产生倾斜,使得其能切确看到值得全力投资的可能。

同样的,朝鲜对于满清显然也只有恨意而无忠诚,向来又擅长打落水狗,朝日若组成联军从背后攻击满清的老家,会使得满清的兵力进一步分散并严重损害其威信。

5、国姓本身就是儒生,更是名儒钱谦益的弟子,代表着士大夫阶级的利益,其一生的军事行动也从未背叛过自己忠于明朝的誓言,明郑的军纪也十分严明和满清的军纪形成强烈的反差,更能得到上至士大夫阶级下至一般百姓的信任和支持(清廷残暴的执行残酷的沿海迁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怀疑沿海人民接济拥护明郑军队使得其难以消灭),若国姓能拿下南京,势必会让那些心向大明或厌恶蛮夷的明朝遗民势必会受到鼓舞,再度掀起一波反清高潮,使得国姓的反清事业事半功倍。

而且,国姓的政治才华和个人魅力较高,能够有效解决内部纠纷,统一派系将力量拧成一团,不会出现在敌人杀来之前自己人先乱成一团的局面。

6、理由太多,待续,可惜了国姓被天妒,还虎父犬子生了朱经这头猪啊(朱经的军事能力在国力更强的情况下,无法用武力拿下荷兰人并没有怎么经营的基隆据点就可见一斑)……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相关话题

  为什么明朝被满清如此丑化后,还有那么多人反清复明? 
  如果是明朝,遇到近代的列强闯国门,会怎样? 
  袁崇焕是什么时候翻案的? 
  1943年德军能否有谈判的空间?谈判会取得什么样子的结果? 
  如何评价宁南侯左良玉的一生? 
  明朝明英宗朱祁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古代戏剧及小说传奇之中,有哪些揶揄前代帝王的桥段令人拍案叫绝? 
  万历皇帝希望废长立幼仅仅是因为他对贵妃郑氏的喜爱吗?还有什么原因? 
  清朝初期清军在世界上的战斗力属于什么水准? 
  明朝的火药工艺如何?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盖亚拍摄年代晚于迪迦,但是特效,制作和整体呈现却不如迪迦更现代,精细,先进呢?
下一个讨论
罗马帝国,从英格兰到罗马的需要多少时间?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