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不仅不是质疑民主的案例,反而佐证了民主的重要性!
因为,希特勒不仅不是民选上去的,反而是靠践踏民主掌权的。
一战结束后,德国结束专制王朝统治,实行共和制,这就是魏玛共和国。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各党派议员组成;总统是国家代表,由公民直选产生。
国家最高行政权力和军权掌握在总统手里,总统有权解散国会,但总统并不是直接行使行政权,而是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任命总理为首的内阁成员,有权解散内阁。
1932年3月,兴登堡的首次总统任期结束,德国举行总统选举,希特勒代表纳粹党参选。
经过3月和4月的两轮选举,希特勒获得1341万票(占总票数36.8%),没有获得过半数以上的选票,以败选告终;兴登堡则以1936万票(占总票数的53%)当选,连任总统。
尽管竞选总统失利,但纳粹党在1932年7月的国会选举中获得1374万张选票,占全部选票的37.4%,在国会608个席位中拥有了230席,一跃而成为第一大党。只不过,这个第一大党只占据1/3多一点的席位。因此千万不要以为这个第一大党就是执政党,更不要以为党魁就是政府首脑。
有些人总认为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就表示希特勒获得了至高权力,这是一种无知。
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的结果,表明经济危机下德国右翼激进势力正在持续增长,这些激进分子确实成为了希特勒日后掌权的资本,但这并不等于希特勒和纳粹党获得了最高权力,也不等于他必然能担任德国的内阁总理,更不等于他获得了总统兴登堡所具有的最高权力。
首先,希勒特没能当选总统;其次,纳粹党成为第一大党,但并没有获得50%以上支持率,既无法在国会一家独大,其党魁希特勒也无法自动成为总理,总理必须由总统任命。
而且,兴登堡十分讨厌希勒特和纳粹党。
1931年11月,希特勒和兴登堡首次见面时,兴登堡就用近乎蔑视的态度对周围人说:希特勒最多能当个邮政局长,至于总理,那是不可能的。
他认为纳粹党是一个激进主义和粗俗本性的政党,在给霍斯特马尔侯爵的一封信中如此评价希特勒:“我无论如何不会把国家政权交给他;我不愿实行党的专政,也不会把德国作为试验品移交给希特勒手中。”
但是,手握37%左右支持率的希特勒,十分强硬:要想与纳粹党合作组建联合政府,他自己必须担任总理。
面对1932年的选举结果,总统愿意与第一大党合作,也不得不合作,但始终不愿意任命希勒特当总理。
双方一直僵持到11月。
当时,垄断资本家赫特、凯普勒与党卫军头目希姆莱一起向兴登堡总统请愿,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在希特勒和兴登堡总统的谈判中,兴登堡要求希特勒在巴布手下担任副总理,希特勒表示拒绝。
如果没有后面的政治形势变化,希勒特连总理都当不上,更别说总统了。
1932年11月,德国重新举行国会选举。纳粹党鼓足了劲头宣传,但支持率下降了,这次纳粹党丢了200万张选票,丧失34个议席,只拿到了33.09%的选票;而共产党则异军突起,获得了600万的选票,赢得了100个议席,支持率16.86%。
兴登堡意识到不能再等了,在他看来,有完整理论基础和明确政治要求的共产党,比“乌合之众”纳粹党的威胁要大得多。
1933年1月,希特勒被总统任命为总理。
很多人认为,希特勒一当上总理,就获取了无上权力。这是不对的。
在最高立法机构的国会,纳粹党虽是第一大党,但只占据33.09%的席位;第二大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占20.43%,德共占16.86% ,合起来就已经超过了“死对头”纳粹党。
国会通过法律,一般都需要半数以上支持率,在最关键的宪法修改上,必须2/3以上同意。而即使算上激进民族主义的国家人民党(支持率8.34%),合计也只占41.43%的席位。
可以说,在魏玛宪法的框架内,纳粹党的国会权力受到了较大的制衡。
在最高行政权力的总统和内阁上,希特勒受到的制衡更大。一方面,总统掌握军权和内阁成员任免权,能制衡内阁;另一方面,在11人组成的内阁中,包括希特勒在内,总共只有3名纳粹党成员,其余8名都是民主派,其中帕彭作为副总理,才是内阁中握有实权的人物,每次总统与总理会面时,帕彭都在场。
可见,希特勒的内阁行政权,受到了宪法较大的约束。
应该说,在共和制下,希特勒的权力被牢牢拴住了。他无法掌控内阁,即便他的政策获得了内阁的同意,但支持他的纳粹党与国家人民党在国会只占据41.43%的席位,所以很难在国会通过。
至于关键的“枪杆子”,国防权在总统手里,冲锋队是纳粹党的专属武装,党卫军是希特勒的私人部队,冲锋队和党卫军都与人民选举无关,实力上也与国家军队无法匹敌。
所以,兴登堡的心腹、副总理帕彭就认为,尽管希特勒是危险分子,但自己在内阁的优势加上总统的支持,预期可以围堵希特勒。他扬言:“我们聘用了希特勒为我们服务!”“在两个月之内,我们就会把他逼到角落里哇哇乱叫!”
当时德国舆论界亦普遍认为:纳粹党党“执政的时间不会长久”,“也许很快就会下台,倒向其他党派”,社会民主党右翼领导人也在党员中散布:“希特勒政府将在很短的时间内自行消亡。”
无论怎么看,当时的希特勒要想获得梦寐以求的独裁权力,这个目标是可望不可及。
但是,仅仅过了两个月,德国就画风突变。
希特勒要想自己的政策得到合法的执行,首先要得到国会的配合,但是纳粹党加上国家人民党的议会席位不够半数,还有8.5个百分点的距离。
于是,希特勒看上了第三大党德国共产党,占16.86%的议席,国会前两大党(纳粹党和社会民主党)都讨厌甚至惧怕这个党。1933年2月27日,纳粹党导演了国会纵火事件,嫁祸于德国共产党,从而一举摧毁了德共。
第二天,兴登堡总统颁布了一些紧急法令,废除了宪法中有关保证人身自由的条款,比如言论自由、集会自由、通信隐私和财产不可侵犯。本来这个法令只是暂时的,但希特勒来势汹汹,直到二战结束才终止这个紧急法令。
这是德国民主的第一次大倒退。
一周之后,德国国会重新举行选举。
尽管大选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民主限制,尽管纳粹党在宣传上可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砸其他党派竞选活动,报纸广播全部给纳粹党竞选,但结果只获得1720万张票,占43.9%,没有达到希特勒的预期。
应该说,在希特勒使出浑身解数后,也只有大约44%的德国人支持纳粹党,并没有获得多数的支持,这也许是一个更重要的事实,体现了德国人的政治成熟和德国民主的顽强。
但“好”就“好”在,如果加上国家人民党所获得的8%的选票,则达到51.9%,终于获微弱多数,可以说一般的行政命令决定都能合法通过和执行了。
但希特勒不满足,他要取得独裁权力。早在1932年1月,他就明确表示:“法西斯要求全部权力,绝不同其他势力、保守派政党和派别长久地分享权力!”
他现在虽然能正常行使政府权力,但有内阁和国会的束缚,他无法随心所欲地使用权力,最关键的是,任期一结束,就没他什么事了。
希特勒要想冲破内阁和国会的束缚,获得无上权力,就必须打破魏玛宪法的约束,去改变国家体制,这就要求他必须修改宪法。
但修改宪法需要国会2/3的议席同意,而纳粹党加上国家人民党合计才51.9%,差得有点远。
希特勒已经等不及了。
所谓“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靠情绪挑动和虚假吸引力的纳粹党,并不具备持续吸引选票的能力。纳粹党已经参加了三轮选举,1932年7月首轮就获得了37.4%的支持率,但1932年11月的第二轮,纳粹党支持率不升反降,1933年3月的选举,纳粹党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达到希特勒的预期。
当依靠合法的民主选举无法达到自己的独裁目的之后,希特勒决定采取强制手段。
1933年3月5日,在国会选举结束的当天,希特勒就在内阁会议上提出《授权法案》,要求修改宪法、解散国会。
内阁会议否决了。
于是,希特勒决定违宪!
3月23日,国会举行第二次会议讨论“授权法案”,为使这项法律得以通过,在讲台、过道以及旁听席上站着全副武装的冲锋队员狂吼着:“我们要授权法案,否则棍棒相见。”同时希特勒还用无赖的手段,使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部分议员无法入场表决。
当天,“国会”在一片恐怖气氛中以441票赞成,94票反对,通过授权法案。只有社会民主党投了反对票,这是社会民主党至今引以为豪的事情。
此情此景,与袁世凯1913年的总统选举何其相似!
如果说《授权法案》是公平选举产生的,那也就是说,袁世凯当皇帝体现了中国人的意愿。可笑之极!
《授权法案》通过后,德国的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二为一,内阁可以自行通过法令,不再需要议会同意。与其说希特勒摆脱了国会限制,不如说他摆脱了人民的监督,因为国会是真实的选举产生的。
从此时开始,直到二战结束,德国不再有人民选举!
并非《授权法案》成为德国的转折,而是德国政府失去了人民的监督,才成为转折。
《授权法案》为希特勒获取独裁权力扫平了最大的法律障碍,接下来,就是一系列收尾工作。
首先是结束多党制。在1933年7月,相继废除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第三大党天主教中央党,合并了国家人民党。
7月14日,希特勒公布政府法令: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党(纳粹党)是德国唯一的政党。试图组建其他任何党派都是死罪。
纳粹党逐渐控制全德国,纳粹委员担任各联邦州首脑,媒体和报社由纳粹进行调整,大学校长不再是选举产生,而是由纳粹教育部任命。
然后废除总统职位。1934年8月,兴登堡总统去世,希特勒内阁立即宣布一项早已秘密拟定的《国家元首法》,规定“德国总统职务与总理合并为一,总统的原有职权移交给总理”,希特勒从而摘取了军权的桂冠。
至此,希特勒“合法的”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独裁者。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说过:“最专制的政府也能够与某些最民主的形式结合在一起,乃至压迫人还要摆出若无其事的可笑样子。”希特勒为了做做民主的样子,在1933年8月9日举行了一次全国民投,法西斯严格控制了投票宣传活动,有90%的人投了赞成票,追认希特勒继承总统的合法性。
独裁者就是这么”精神分裂“,明明视民主为天敌,却非要民主为自己加冠。
希特勒获得的这个90%支持率,也是很多人视作“希特勒体现了德国民意”的证据。但是,当你被别人拿着枪指着脑袋投票时,当投票只有这么一位候选人时,当投票被全程监控、投反对票会遭惹麻烦时,这样的投票,意义在哪里呢?
你信不信,朝鲜来个全民投票,金正日的支持率一定会超出你想象。白俄罗斯的独裁者卢卡申科,每次都是85%以上的支持率。
至于德国为什么还会有10%的人没有投赞成票?仅仅是因为纳粹党觉得100%支持率太假了,需要有点真实的样子。
在后来,希特勒屡次玩弄”全民公决“的戏法,连侵略他国,也要全民公决,当然,无一例外都是极高票通过。
至此,德国和世界迎来了至暗时刻。
我们引申谈一个深入话题:为什么希特勒能在如此短时间内毁掉德国的民主?
很多人将之归为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然而必须注意到,英法美奥都受到了沉重打击,为何只有德国出现了法西斯?
因此,我们依然要从德国独特的内部去看待这个问题。
希特勒建立了德意志第三帝国,既然有第三,那么就肯定有第一和第二。
德意志第一帝国,就是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当然,这个国家根本就不是一个帝国,而是几百个邦国组成的松散联盟,类似于我国的东周。德意志在当时只是一个地理名称,不是政治名称。
直到1871年,德意志东北部出现了一个军国主义国家——普鲁士,武力统一了德国,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或者说普鲁士帝国。普鲁士战功赫赫,以专制和军队而闻名,被称为”一支军队拥有一个国家“,它自然给第二帝国带来了浓厚的君主专制成分。
德意志第二帝国最终引发了一战,战败后,割地赔偿,并实行了民主化的转型,这就是魏玛共和国,魏玛宪法是当时篇幅最长最全面的宪法。
德国的首次统一和之后战败的屈辱,造就了德国人独特的历史记忆:君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这是他们对”辉煌“旧帝国的一种怀念。
这种政治态度体现在20年代魏玛共和国在政党分布上,德国有5大党:三大共和派——社会民主党、民主党和天主教中央党,一个君主派人民党,一个民族主义派国家人民党。还有一些其他的小党派。
在政党政治中,魏玛共和国没有哪一个单一政党能获得半数以上的支持,执政党频繁更替,温和的共和派常常需要联合君主派或民族主义派来组建联合政府。
君主派和民族主义派虽不是主流,但始终存在不小的影响力,分散了共和派的势力。他们对民主制度的不信任和对过去旧制的念想并没有完全消失,当然,这并不奇怪。
历史记忆并不能在一夜之间消失,人民需要时间来接受民主训练。
即便是1925年当选总统的兴登堡,也时常抱怨”周围充斥着君主主义的官员和朋友“。而几乎所有的联合政府,都必须向民族主义妥协。
经济危机爆发后,君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迅速抬头,他们对民主制度的不信任空前增加,对过去的呼声不断提高。1930年3月,联合政府因失去共识无法运作而瓦解。
总统身边的君主主义者,普遍认为联合政府的垮台,为君主政体的王者归来铺平了道路。1931年夏,总理布吕宁前往伦敦寻求经济援助,但民族主义者认为这种行为是在向敌人低头,有损民族形象,抗议不断高涨。
作为极端君主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纳粹党,势力迅速膨胀。1930年9月,夺取18.3%的国会席位,是两年前的5倍;1932年7月,继续上升到37.4%;11月,略微下降至33.04%。
共和制下纳粹党的兴起,真实体现了激进势力的增长,这种外在表现,并不是制度的错误,而在于它反映出了社会的真实状况——德国正在快速分化。
当然,前面说过,德国激进势力和纳粹党的膨胀,并不代表着德国要走向独裁,就在于快速增长的激进势力,只是社会众多势力的一种,不代表全社会的意志。这在1932年11月魏玛共和国的最后一次民主选举中能看到:
极右的纳粹党占33%,极左的德共占17%,但共和派的社会民主党和天主教中央党合计占34%。也就是说,在希特勒上台的前夕,德国政坛上的左中右势力都很强大,并非想象中的纳粹党一家独大。
而且,我们必须明白,在分歧与共识之中,只有分歧才是真实的,共识,在任何一个国家是不存在的。如果说一个国家存在一种共识,那一定是一个群体强加给其他群体的。
所谓的共识,都是妥协出来的。民主的精髓,就是妥协和制衡。
为什么说君主主义和民族主义往往是有害的?就在于这两者一般不讲妥协,总是隐藏和压制分歧,最后都是唯我独尊。
而这,恰恰就是德国脆弱的地方:民主训练的时间太短、君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激情尚在。
当民主出现分歧时,他们并没有凝聚共识的经验,很自然地回到了过去。
即便是兴登堡,也开始反对议会制度,频繁使用”紧急法令“,国防军的将军们流露出强烈的专制倾向,但犹豫的他们并不愿意冒险,依然在宪法框架行事。
只有偏执的希特勒,毫不掩饰自己的独裁本质和民族主义渲染。
潘多拉盒一旦打开,便突破民主防线,吞噬一切反对派。后面的事情,便与民主没有了关系,不受制衡的权力,”不讲武德“的镇压,德国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撞向南墙。
《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成名后去北京理工大学演讲,在回答学生提问时,他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民主是什么?是妥协!是制衡!
希特勒自始自终就不是德国人民选举上去的,相反,选举产生的总统和国会,在不断制衡他。他的总理职位,也不是选举上去的,而是总统为平衡国会势力而妥协任命的。
当他用独裁主义和民族主义砸碎民主时,德国已经没有了制衡他的势力,没有制衡就没有妥协,后面所有的事情,与民主无关,只与专制独裁有关。
希特勒不仅不是质疑民主的案例,反而佐证了民主的重要性!
毕竟,人民选不出恶魔,因为恶魔怕的就是人民!
—END—
回答来源于公众号“小炒说”的文章
纳粹德国是制服国家,希特勒恨不得给守公共厕所的都配发制服。
但是在全社会制服的背景下,掩盖了纳粹德国的国家机器运转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举例来说《辛德勒的名单》大家都看过,里面纳粹行政系统是如何官僚主义,如何受贿成风的,最后辛德勒还说了,我衣服上的金质纳粹党员证章应该拿出来贿赂纳粹官员的(因为是纯金做的),还能换回3-5个犹太人。
在军事上,德国军备生产量在施佩尔上台后,1944年纸面数量达到二战顶峰,但是1944年也是德国全面溃败的一年,武器很大一部分堵塞在铁路运转枢纽的仓库里,真正送到一线部队的武器打了6折,武器没送到一线形成战斗力,等于白生产。
MG42机关枪最先配发的是紧急动员几乎没有战斗力的空军野战师
MP44突击步枪最先装备的被打垮然后用后备役人员组成的国民掷弹兵师,后备役人员是有年龄或者身体缺陷的,不适合一线作战,仅仅能维持有限的防御。
只因为他们在国内组建离铁路运输路线近,拿到了最好的武器,而一线作战部队离前线最近,反而不容易获得新武器。
有些装甲或者航空部队苦等不到纸面上的增援武器,往往是派个营属军官回国内到武器工厂堵门直接提货,有什么拿什么。类似顾客去饭店吃饭,服务员就是不上菜,逼得顾客自己去厨房门口看什么端什么一样。
PS:苏军玩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比德军还溜,因为苏联人进入反攻后从德军仓库里缴获了好多铁拳..........
1.当人权内部的各种权利发生矛盾时,哪种权利更重要?
2.如何避免人权内部的权利出现矛盾?
3.人权内部权利出现矛盾时,如何维持民主制度存续?
这是我认为对纳粹运动真正应该反思的地方。否则的话,假意改信纳粹,事后甩锅的悲剧,仍然会再次发生。
在这个特朗普破坏国际贸易体系的当口,更是全世界迫在眉睫的问题。
纳粹的幽灵,离这个世界真不远。。。。
希特勒,包括德二,留下来最大的教训。
毫无疑问,是永远永远不要让落后的利益集团来引导新的生产力。
德二,第二工业强国,把持它的却是容克地主。
地主这种东西基本是被工业国淘汰的,或者自行转型了,容克却凭借着军事力量仍把持着权力。
地主这玩意都工业时代了还想着土地,想着扩张,注定被淘汰。
德二和德三就是被这种落后集团裹挟着走向不归路的。
历史唯物主义否定英雄史观。
教训有,但不是希特勒留下的。
既然“主权在民”,那么“责任在民”。
“我不同情他们,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命运。我们没有强迫德国人民,是他们给我们权力,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
开题表明态度,除了道教之外一切亚伯拉罕蛮夷的宗教都是该死的。无论是沉迷圣战的伊斯兰教,人见人恨的犹太教,亦或是沾满罪恶的基督教。如果再有人觉得我想洗白伊斯兰教,看到这句话请你立马滚出去,谢谢合作。
我只是单纯看以色列不爽而已,我真没想到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还有精神以色列人到我这里来刷存在感。
留下了教训,却没有人听
当年希特勒最为憎恨,纳粹迫害最为恶毒的以色列,如今正在变成他最讨厌的人
全民兵役,外交挑衅,在中东飞扬跋扈,无视国际法跑到南美杀人,甚至前几天爆出来的为了稳定不惜屠杀婴儿。以色列离纳粹的距离只有一间毒气室
最令人感到费解的是,以色列如今把当年纳粹对他们做过的一切,原封不动奉还给了无辜的巴勒斯坦平民。这样的行为和纳粹有本质上的区别吗?——我觉得没有
以色列哪怕从希特勒那里学到了一丁点的教训,也不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现在看来是反纳粹就一味否定,认为纳粹没有正面的东西了。
但是这不是希特勒做对了,而是英国人做错了。英国人应该把犹太人送去埃塞俄比亚跟所罗门王朝谈笑风生
评论区穆黑一波接着一波,都这个节骨眼了还有人洗以色列,牛批。
反正只要是以色列人杀了巴勒斯坦人就是巴勒斯坦人碰瓷。巴勒斯坦人杀了以色列人就是伊斯兰教劣根性。服了服了。
我就不说以色列为了猎杀纳粹得罪了多少南美国家了,我更不想说以色列如何用政治正确绑架欧洲诸国。我就问问你们当年在中东混的风生水起的圣裔哈希姆家族是被谁整的沦落到今天约旦这一亩三分地的?还真以为英国人给以色列,沙特扶植起来是为了解放阿拉伯人民?英法美哪个屁股干净了?搁这儿洗你x呢?明眼儿人都看的出来这英法就是唯恐中东不乱,以色列本来就不该存在于那个地方。
看看阿拉伯帝国时期中世纪时期的中东地区,再看看今天,这谁弄的?还不是那帮西方蛮夷搞的幺蛾子?还打算洗英法以,洗个毛儿啊兄弟?
英法哪天要是被穆斯林或者黑人占领了也是这帮蛮子活该,当年屠杀美洲原住民,搞三角贸易,发动十字军的是谁啊?自己祖宗造的孽今天报应来了纯粹活鸡巴该。
这个最大的教训就是
全球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恶性通货膨胀或者紧缩发生的时候,一定要挺住。等某个国家发动战争,再以爱和正义的名义消灭他们,自己也可以回血。
战争一定是热战么/Trade War!
做人要专心,做事要专注。
杀人就认真杀人。打仗就全心打仗。
如果你要杀犹太人,欧洲人会帮你把他们杀光。
如果你要打仗,犹太人会帮助你征服欧洲。
当你对身边的朋友(英国)展开热烈追求的时候,不要以为他远方的兄弟(美国)会坐视不理。
征服俄罗斯最好的时机是6600万年的白垩纪,恐龙就曾经做到过。不过既然白垩纪已经过去这么久了,还是算了吧。
至于担心俄罗斯人对德国的威胁。你的无知和愚蠢让骄傲的俄罗斯人倍感伤心。连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这样传奇般伟大的国家俄罗斯人都看不上,还会对你那小小的德国有什么。。。。真TMD无可救药!愚不可及!
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这句话对你和你的敌人同样适用。
你都能造火箭了,为什么不上天呢?还再做征服世界这么没品位的事情。
-
大部分体面的人在名义上都认可,忠实记录历史,让后来的人可以如实还原历史真相,是一件很有品位的事情。
只是。。。
一部分人把历史当做《行为指南》,当遇到类似选择的时候,屏蔽那些曾经失败的选项。他们认为相同的选择会造成相同的失败。
另一部分人把历史当做《操作手册》,在做同样事情的时候,避免犯重复的错误。他们认为只要可以避免重复犯错,事情也许就可以成功。
可惜。。。
不过这两种人都不是主流。
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人,他们其实不识字。或者不读历史。
当年的秦始皇统一战争可不是过家家哦。
大家对这个主角是什么态度?
希特勒留下的教训很多,做为中国人要汲取的教训是游离在大陆游戏规则与文化之外的海岛文化,要趁早干死,哪怕只长草,也不留人头。有国外政治家自己就总结过这个情况。
有一说一,其实性价比最高的4K蓝光播放设备很可能是二手xb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