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近两年四川话好像在网络中突然流行起来,是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utug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岂止是流行语言,实际上今天都市青年的“潮流生活”范式,与长江上游以成都为核心的都市发展都有极其密切的联系,而这个过程大概就是发生在2012以后的十年时间。

上江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中的独特性,就是其具备最为纯粹的市井文化,将都市的消费功能,娱乐功能发挥到了极致。这点在传统社会的极其繁盛的茶馆文化中即可窥见一般。

上江的茶馆几乎是一个都市生活的迷你全息投影,吃喝玩乐的所有感官娱乐全部在茶馆完成,有杂耍唱戏说书者,有采耳理发修脚者,有结伙打牌搓麻者,有各类小食兜售者,甚至连做生意的买卖正事都在茶馆中进行。

用今天的眼光看,上江茶馆其实就是一个迷你“商业综合体”。

2012年后,南方内陆的中心城市得到高速发展,这种本就存在的市井文化就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发扬,并且最大的特点是迅速和新兴的互联网经济结合起来。

整个长江上游在以下领域可以说是引领风气之先的,一是嘻哈音乐热潮,二是电竞游戏热潮,三是动漫二次元(包括汉服)热潮,四是本土美食热潮,五是直播经济热潮。

这几种热潮彼此存在相当大的交叉。嘻哈歌手高度渗透电竞领域,直播经济又大量建立于美食探店,游戏陪打基础之上,男女主播的打扮则也分别受到嘻哈风和二次元cos风的深刻影响。而游戏本身的人物形象亦与动漫二次元热潮发生交集,构成更大范围的cos文化。

如今,嘻哈风的打扮甚至是潮男潮女的主流搭配之一,只要随意搜一下各种“情头”表情包,此种打扮不在少数,而女主播的打扮亦衍生出一种纯欲风的抖音网红审美,并且成为今天很多年轻女孩自拍的主流风格。

穿衣打扮以外,饮食文化亦可见明显,火锅跨越了地域,成为一种呼朋唤友日常聚会的主流方式,甚至越来越成为一种夜生活的标配;对各种大小馆子的试吃使得探店拔草,追逐古早成为一种潮流,最终产生出文和友这样的业态。

电竞游戏还一定程度唤醒了古旧的网恋,产生出新时代的游恋文化,许多人在游戏中组团开打,慢慢相识,实际上“情头”的产生亦与这种游恋文化,以及游戏中存在的虚拟人设扮演关联密切。

美食,潮装,情侣,音乐,永不落幕的都市游乐园,最终便是著名的太古里景观,商综体文化,潮男潮女戴着苹果耳机和嘻哈帽,手里拿着一杯奶茶,喁喁私语,亲密而行。

在此基础上,长江上游的方言,即西南官话的流行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在电竞和直播领域,西南官话就因为从业者多有上江人士而有相当的流行,而嘻哈领域亦有大量直接进入作品,而后则蔓延到整个中文互联网。

与上江社会的气质类似,西南官话同样也是一种相当市井化的语言,其绵软,细碎,带有大量语气助词,能表达相当纤细的情感,但又相当活泼,明快,并且富有幽默戏谑色彩,这是相当符合年轻男女的心理特点,和都市生活的缤纷氛围的。

因此,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西南官话其实是偏于女性化的,流行的一些词汇更可以体现出这种特点,比如jiojio,逛gai,脑阔痛,都像是少女的撒娇话语。如果说上江女孩富有甜辣的形象和性格特点,那么西南官话同样具有这种甜辣味道。

以成都为中心的长江上游都市社会范式的兴起,连同西南官话的流行,反映的是2008年后中国城市化的一个方向,它侧重于街区建设,店铺引进,富有浓厚的商业消费色彩,并由此在年轻人群体中通过各种符号来塑造“都市生活和都市中的人”。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最近在很多平台流行的“感恩”式评论? 
  腾讯做过让你觉得很蠢的设计是什么? 
  如果低头族的行为是值得反思或改正的,那么问题的根源究竟指什么? 
  如何看待阴阳怪气的”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成为了流行语?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中国网民规模达 9.89 亿,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10 月 27 日,成龙正式官宣入驻快手,如何看待越来越多明星开通短视频社交账号? 
  “公知”在近几年是如何失去话语权的? 
  有让人笑不活的《甄嬛传》版「世界上有 X 种 XXX 文学」吗? 
  有什么可以取代「逼格」含义的文雅的词? 
  如何看待现在网络用语缩写的泛滥?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玫瑰少年》与国家最近防止男性过度女性化?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俄媒Tsargrad报道;乌克兰老奶奶举着苏联红旗欢迎俄军,旗帜被乌军士兵当面踩在脚下?





© 2025-04-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