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因为懒。学习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你躺着不动它就来了...
我觉得是因为生活的苦是重复性的,而人的适应能力非常强,持续地经历同样的苦时间久了,苦的体验和效应会逐渐减弱,让人进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这种状态虽然不是特别舒服,但也不会特别难以忍受。
但是学习的苦是非重复性的。学习会一直拉扯你的认知边界,需要你主动思考,而且学习的内容往往是循序渐进的,不如生活的苦那样重复,所以你无法进入麻木的状态,而是需要不断面对新的知识和学习目标。
还有这也涉及到一个人对学习的理解问题。如果你的生活不曾受惠于学习,可能很难相信学习的价值,从而吃学习的苦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学习给你带来过好处,比如个人成长或者事业发展,你自然会将学习视作一生需要坚持的事情。如果成长于一个普遍否定和忽视学习的环境,你可能很难有机会从学习中获得回报,所以自然也不太会相信这件事情。
我自己在中学时代非常痛恨学习,也很不愿意吃学习的苦,尤其讨厌读书和写作文,那个时代这些活动对自己没有任何意义。进了大学开始发现阅读和写作对自己有各种好处,逐渐的就改变了对学习的看法,到了今天我已经无法想象不读书写作和思考的人生是怎样的。
说白了,人都是目的性的动物,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就是一个又一个的操作性条件反射(operant conditioning),你做一件事情得到越多好结果,你就越有可能重复它,你对它的态度也会更加积极。
如果你对人生的苦感兴趣,想要探索面对痛苦和人生的不同视角,我推荐一本特别值得读的书给你。名字听上去有点鸡汤,但是鸡汤是心理按摩,让你舒服,而这本书全部在很硬核地讲人生皆苦难的真相。
居然上了人日,菊花一紧,赵先生玩大了啊
你们别问我引不引用了,要引还是周国平先生的话,字字珠玑啊
周国平《直面苦难》
一个人只要真正领略了平常苦难中的绝望,他就会明白:一切美化苦难的言辞是多么的浮夸,一切炫耀苦难的姿态是多么的做作。
不要对我说:苦难净化灵魂,悲剧使人崇高。默默之中,苦难磨钝了多少敏感的心灵,悲剧毁灭了多少失意的英雄。何必用舞台上的绘声绘色来掩盖生活中的无声无息。
浪漫主义在痛苦中发现了美感,于是为了美感而寻找痛苦,夸大痛苦,甚至伪造痛苦。然而,假的痛苦有千百种语言,真的痛苦却没有语言。
任何智慧都不能使我免于痛苦,我只愿有一种智慧足以使我不毁于痛苦。
我无意颂扬苦难。如果允许选择,我宁要平安的生活,得以自由自在地创造和享受。但是,我相信苦难的确是人生的必含内容,一旦遭遇,它也的确提供了一种机会。人性的某些特质,惟有藉此机会才能得到考验和提高。一个人通过承受苦难而获得的精神价值是一笔特殊的财富,由于它来之不易,就决不会轻易丧失。而且我相信,当他带着这笔财富继续生活时,他的创造和体验都会有一种更加深刻的底蕴。
——“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拖着走。”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一经对比就会发现,为什么古人会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果生活是对意外习以为常乃至压垮骆驼,主动学习就是选择去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
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生活的磨难可以倾诉,偶尔的超越了庸常之后,还能让人鹤立鸡群之感:而学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人只会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自己是多么愚蠢。
智力游戏,永无止境。
为什么不反过来来思考这个问题呢,学习带来的体验,相较日常生活,为何能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
感谢各位指正,各种用词不当之处已修改。
因为彩云大佬点赞,第一次收获这么多赞和关注,本来想说受宠若惊,可是再想下去,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是,而这也无关荣辱。可以说惊讶有,但更多的是惶恐和羞愧,一是当时仓促写下的答案,不仅在修辞上有问题,观点也存在一定的误导性。 二是很多评论说受到鼓舞,可是我自己现在后台还挂着LOL而不愿意去看书,这是欺骗,我应该道歉,对不起。但是该说的问题,我还是应该在能力范围内表述清楚。
下面我将重新分析和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得到大家指正。
首先,我们可以提炼出这个问题的关键词,宁愿/生活/学习/痛苦或者苦难。
按照知乎先问是不是的原则,这个问题本就不成立,没有人愿意遭遇苦难,无论是生活还是其它。
他们看起来的选择,实际上是生活中,他者施加的,实然(不是实际)上是没有选择。
平庸之恶和乌合之众都是无意识的群体性主体,简而言之,是没有个体意识的个体。这个大多数人反而问的很精确。
区别这两者选择的过程,我称之为“觉醒”吧(无色-5)。
事实上这是人是否有自由意志的问题,是选择和决定。这一点太深奥,我无法阐述清楚。
如果我们抛弃到对于决定论和绝对自由的争论,单从捍卫自由的角度来说,就回到了康德的义务(应然)和行为(实然)上——行动和知识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当我们区分了理论和实践,我们就可以重新定义这个问题
从实践层面,为什么有人选择不通过学习(知识技能)这一更快捷的的方式,去减少生活的苦难总的质量。
然而,这个问题依旧是不成立的。
一方面还是在于主体的无能力,或者大家常说的地位/知识/财富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夏虫不可语冰。然而即使是获取知识,比如看书,看起来是开放式的学习,事实上依旧是封闭自我世界的过程。如果说不从某一种方式框架,去分析解读,并与自己印证,这些知识依旧成为不能活化生命的养料。
事实上,我原来的回复不对,生活和学习,都对感知有钝化和锐化的作用,芝兰鲍鱼,并无差别。大脑和肌肉一样都可以锻炼跟适应外部。保持敏锐,无论是对理论还是实践都很重要。
走出洞穴,智慧的获取,需要新的眼光,新的角度,新的框架,需要知识内部,日常与知识相互印证,能为是在应为之先,行动要先与言语才能称得上知行合一,从这一点上,学习(知识)和生活从未分离过。
另一方面,学习并不意味着苦难减少,从决定论来说,人生苦难一开始就注定了。从概率统计上,可能我们这个社会中具备知识技能的群体,其物质资源平均占有要优于无知识群体水平,但一具体到个人,大概率就失效了,人生永远都充满意外和恶劣的玩笑。
苦难带来的异变和畸形,对于人的摧残不会减少一丝一毫,但是从中获取财富的多寡却因人而异。假设苦难总量一定,痛苦总量=时间x程度,选择差异就在于此。
生活苦痛的平庸且长久,当你觉醒后跳出水面,你会发现你所处在环境中,其他人都跟你在一个层次或者更低,你无法汲取继续成长的力量,反而会面对木秀于林的困境。你痛苦了很久,你得到很少。
这种痛苦可以淡忘,但每一个夜不能寐,辗转反侧的时刻,都会像蚂蚁一样啃食你的内心。
学习的痛苦则更为深邃,人生识字忧患始,不知道各位能否理解那种,看到数学之美,却难得其门而入的无力,或者3.22那天某种理想破灭的虚妄,又或者发现现实不可认知的恐惧(克总发糖)。
学习相对于日常,类似于刮骨疗毒,痛苦的程度上更深重,因为在不断的解剖自我。通过向人类中出类拔萃的人学习,不只是知识成果,技能经验,还有眼光,洞察甚至他们的痛苦。我老师这样提醒我:“你之所以进步缓慢,恰恰是因为你不知道学谁,真正的学习要学习一个人,包括他生活方式和思想”。
问题还是走到相反的一面,学习到底给我们带来的什么,我们才会认为其价值超越于庸常生活,带给我们更加永恒的感触。
我的观点是学习或者读书,都是在面对人类的永恒话题:对于知识的渴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正义的追索,对意义的追问。
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一定要与生活分道扬镳。
学习的对于生活的价值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工具价值,避免了重复发明轮子,我们才能更快开上幼儿园校车。就目前我们社会而言,读书依旧是一种高回报低风险的投资,考虑到精神生活,这一点在任何时间都不晚。 二是存在性价值,重估一切,重新定义自己与永恒事物间的关系,锚定自己的位置,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安定的面对和重塑生活。
知乎上喜欢鼓励知识学习,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有某种淡淡的优越感; 甚至成为对资本异化下,对于智力资源权重的鼓吹,事实上可能并非如此,我们渴求的不是知识而 是智慧。
无论读书还是日常生活,都是精神在现实中的映射,寻找日常生活中的的真实自我,依旧是求道的一部分,我们渴求的依旧是那种生存性的智慧,是内化于自己之日常生命的反复追问,而不是将读书与生活割裂,将知识与行动分离。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以往我们都以为是苦难造就的这些,而是否忽略了他们在那种孤苦伶仃,无枝可依状态下,对于生命内化的追问呢?
有一位评论的朋友问我,我们如何摆脱痛苦?我记得知乎上有一张描写读书多少对于认知影响的图。我想在我们学习以前,不妨先引入一个追问,为什么要去学习,学习对于我解决当下的存在性焦灼有什么帮助。当我们有这种迫切的追问时,我们才能避免那种做给自己看的学习表演,最终脱离宠辱皆惊的状态,直达生死。
至于堪破生死,我还没有女朋友好不好,我不想出家,我怎么知道,我只能说我还要学习一个。
从现实角度,可能评论的各位都和我一样是年轻人,我们面临的困境大部分集中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显示,自我与社会三者的交织当中,最大的焦虑在于被抛弃,被排除,在于没有被承认的功业。其实,没关系,在现有资本主义格局愈演愈烈的私有化浪潮下,大多数人所在的阶层,无论内部有何种年龄国籍知识水平差异,结果都是一样的,哈哈。
如果不内求诸己,我只能说一句,全世界被排除者们联合起来。
评论翻完了,感谢大家赞同和指正,让我人生第一次有这种体验,大约是可以去答一道知乎体的。我中午看到这些,再重新看答案,觉得不妥,可能是挑动到了某个爽点,于是从一点改正到现在。内心最大想法是害怕,真的害怕,我错了怎么办,怎么会大部分都是赞同呢,后来看到评论里有一些朋友提出建议看法能够印证我的修改,终于算松了一口气。水平有限,大家看看就好,能稍微有一点触动我就很满足了,还是自己独立思考最重要,最好能写出来,输入不输出就不是自己的脑袋了。就这样。。。
谢谢邀请,今天周六才闲下来有时间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我首先想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一下这俩伙伴的心理状态。
首先我想来说说小B。小B的安静乖巧可能只是一个表面现象。表面的平静背后可能是被压抑,掩饰的强烈情绪(心理问题)。比如说他的累和烦躁。那么这些压抑的强烈情绪在哪里发泄出来了呢?在打游戏中。小B可能只能在虚拟世界里做真实的自己 - 烦躁,不安,自闭,不被社会认可的自己。因为如果在工作中,家庭中和社会中发泄这些强烈情绪,他潜意识地知道他可能会失去工作,被他人从情绪和其他方面反击。
虚拟的游戏世界其实是小B心灵的唯一保护伞。他可能认为真实中的人对他的攻击性太强了。可能认为整个现实世界都在贬低,数落,反感和瞧不起他。他也许觉得真实的社会和其中的人们无法理解他的焦虑,烦躁和抑郁。久而久之,他对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失去了信心。所以最终选择躲藏在虚拟世界。至少在虚拟世界里,他可以做一个比较暴力的真实自我。只有在虚拟世界里,他才可以认可自己。
至于说小A。我觉得其实为了不被逼迫背诵20页的手册而暂时选择低薪工作可以说是一个个人选择。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里的确不好混。所以如果觉得难受不希望背诵,选择其他工作其实也是可以被理解的。人生比较艰难,找到自己愿意干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小A辞去工作也许是自己希望探索自己的人生。也许在更换几个工作以后,他会最终找到相对的那种快乐和安逸感。前面6k的工作和后年2k的工作其实看上去都很苦,不容易!
最后,我想来正面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主干。首先,我认为学习,苦读书并不适合所有人。在我们文化里,对读书的强调让我们过于偏执地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现实中并不是这样。很多人苦读多年书,最后找到的工作其实和读过的书没有很大联系。有些人没有读很多书,但是学习了一门技能。 在时机良好的情形下从电工做起。最后成为了沃尔玛的电路承包商,年薪70-100万。还有些人读了很多书,找到了很好的工作。但因为过于忙碌或觉得这个工作其实不是自己内心希望做的,而感到闷闷不乐地度过人生。人生的不定因素很多,机会也很多。所以慢慢寻求和探索自己的人生,也许有一天你会找到充实自我的一翻事业。
至于小A希望找小B一同出去唱K,跑步,去图书馆。可能是小A朦朦胧胧地感觉到了小B的郁闷,焦躁和自闭。他直觉地希望帮助小B。我觉得小A也许是一个很有爱心的好朋友。
吃苦可以感动自己,但是市场看的是业绩。
生活的苦和罪往往就是自己吃,自己受,对外界没什么影响。比如在风沙中等公交车,不想等可以打车,想等就继续等,这是一个完全个人的事情。而在放弃打车,选择冒着漫天风沙等公交的过程中,人们在痛苦的同时,会感觉这个苦是真的“有意义”,在抱怨的同时往往会有一种类似殉道者的愉悦感,会不自觉的给自己所吃的苦加入很多的戏,比如『我是在磨练自己的心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尽管最后往往是心志没有见怎么磨练,大任也始终没有降下来,但是自己吃的苦依然能够把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从而获得某些满足感。
吃学习的苦就不同了,因为学习是有客观的评判标准的,做为学生,那就是考试分数,进了职场,那就是业绩。考卷不会因为一个人每天都在熬夜看书而主动降低难度,客户也不会因为一个人很努力就哭着闹着找他签约。一旦有了一个外在的评判标准,人们就有了新的顾虑:
如果自己始终不努力,还可以安慰自己说只要自己一振作,就什么都好了,可以轻松的达到标准;而如果自己努力过了还是如此,那岂不是连这个借口都没有了?这无疑是对自信的毁灭性打击。无论身份地位高低,人其实都是有自尊需求的,不同的只是满足的方法。在心理经济学里面,这种行为叫做“拒绝信息更新”,因为信息更新会带来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证明这个人变好了,一种是证明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如果一个人足够的风险规避,并且自己的自信已经处在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状态(哪怕这个状态是虚假的),他也会有意识的拒绝让自己接触到新的信息更新,以维持目前的状态。国外有些学生在临考之前进行酗酒、吸大麻等对考试状态有负面影响的行为,也是可以基于这一模型来解释——故意破坏自己的应试能力,以便于为自己不好的考试成绩找一个外在的解释。
并且,如果自己的努力后来被证明是没有效果的,自己会感觉到“损失”或者说“白努力了”,17年的经济诺奖塞勒提出的“损失规避”,也可以部分回答这个问题。生活的苦因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每一份苦都不是白吃的,都可以很容易的被赋予更加深刻的意义,从而不会有损失;而学习和工作则会有产生挫败感的风险,那么如果一个人是损失规避的,他就很可能避免在学习和生活中过多的投入从而预先防止这种挫败感。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舒适区的问题。生活虽然苦,但是是自己的舒适区,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苦,以及这种苦给自己带来的很多“意义”,但是学习的苦是未知的,是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所面临的未知。每天扛着麻袋走十公里路是很苦,但是这种苦今天如此,明天依旧如此,我今天就可以预见到一个月,一年之后的生活;每天都要学习也很苦,但是这会让自己陷入到巨大的未知中来。
这一点,甚至于和人的教育程度无关。知乎上有不少专业,不少人——其中不乏名校的硕士和博士每天都在“被劝退”和“坚持”之间徘徊。如果自己有信仰,那么其实并不存在徘徊的问题,而徘徊了,说明自己在权衡——坚持下去,得到了的大概率是稳定的但是不那么吸引人的生活;但是劝退之后要重新学习,就要面临巨大的未知和挑战。于是很多人就选择了稳定的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卷入进学习和未知的前途中。
我有一位朋友说过一段话,我觉得特别有道理,人生的函数,就是一个一个的局部最优点组成的;当人们处在一个小极值的时候,会发现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是负反馈。唯有真的猛士,敢于进行极点之间的跳跃走上巅峰。
谢谢邀请。
我理解这道题的表述是错的。不是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而是大多数人宁愿只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怀着学习能够改变生活的期待逼自己将生活的苦和学习的苦一起吃。
修正之后再看,这道题其实很沉重,因为它的背后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在当今中国社会,通过吃学习的苦能够显著降低生活的苦的人生节点就那么几个,一个人一旦全部错过了,他或她学习的苦将显著提升,且学习的苦对生活的苦的降低效率将显著下降。换言之,也许我们可以说,在理性人假设的基础上,我们只有在那几个人生节点选择生活和学习的苦一起吃才真正是确定有利可图的,而在这些人生节点之外的时间内多吃学习的苦远远则没有很多人信仰的那样有帮助,更别提在多吃学习的苦的同时生活的苦也会随之动态上升。
这几个人生节点中,比较确定的就是义务教育节点和高中节点。在这两个节点中,生活的苦对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显著,因为我们有父母亲人帮我们支撑着自己的生活,相比之下反而是学习的苦远远大过生活的苦。然而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大的矛盾:从每个节点上看,学习的苦远大过生活的苦,且似乎对生活没什么直接影响,但从大多数人一生的时间轴看,这部分学习的苦的价值是最高的,因为它对于生活的苦的降低效率也是他们一生中最高的。在这两个节点之后,也有职业教育节点和高等教育节点等节点,他们也属于高价值节点,也就是说在这两个节点多吃学习的苦也能以很高的性价比降低今后人生中遭遇到的生活的苦。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正规教育体制外的人生节点,比如师徒传授节点和商业技能学习节点,这些节点的情况和价值无法一概而论,但大概率都属于高价值节点,但它们中生活的苦很可能也不会像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节点那样低了,也就是说处在这些节点的人需要同时吃很多生活的苦和学习的苦。最后,还有一些因人而异的具体节点,我们可以称它们为每个人的特殊际遇,比如在收拾家中破烂时突然翻出了爷爷传下来的《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等等。
到此为止,我们看似提到了诸多吃学习的苦有利可图的人生节点,但如果把它们放在人一生的时间轴上看就会发现,一个年龄70岁的人也许总共只有不到20年时间处在这样的节点中。而在他或她剩下超过50年的人生中,学习的苦将始终居高不下,且对生活的苦的降低效率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在这50多年里已经被生活的苦呛得死去活来的我们又有多少决心,多少毅力,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去多吃一份高昂的学习的苦呢?我们所能做的,无非就是不学或者吃点不太苦的学习的苦来假装自己还在学习。市场很好的迎合了我们的心态,提供了诸如读书会之类的逼格高又苦味小的学习选择,但哪怕如此又有多少人会去吃一点这些不太苦的苦呢?我想更多人一定会理直气壮地回一句:“学不懂!学不会!不需要!没卵用!”相信我,这些话真的没说错。
因为上班划水是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
一个生产线操作工,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连上厕所的时间和次数都不能太多。下了班就想睡觉了。一个办公室绘图员。每天工作都排满了。还需要经常加班。
只有首先在学校里面学习不错,之后利用还不错的学习成绩找到一个不太忙的工作的人,才能有时间上班划水学习。
结果就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我也很无奈。。。
学习的苦比生活的苦更苦!
学习这件事情上,会学习的人,知道自己付出多少时间能学成什么样子,知道自己不懂能到哪里查到资料,知道自己记不住,理解不了要如何应对。可是单单这些已经是大多少人都没有的能力了!
会学习如同会游泳,对水性好的人,比如我,绑住我的双手双脚我都能游一千多米。可是不会水的,别说绑住手脚,扔到水里就会溺水。对于不会学习的人来说,学习的痛苦如同溺水,惊恐,慌张,喊叫,挣扎,但是却不断呛水,越来越往下沉。
想不想体验一下这种感觉?很简单,假设突然有一天,你魂穿到了平行宇宙。那里的地球上所有的人不知道汉语,也不知道英语,都只用阿拉伯语。然后你魂穿到一个小学生身上,考试的时候遇到了这样的题目
想象一下满屏这种题,你的内心的感受,
想象一下你环顾四周所有的人都在面对这种题目时奋笔疾书的尴尬,
想象一下因为答不上来这种题目交白卷,——被同学骂做蠢,被爹娘说作懒,被老师当作坏的窘境。
想象一下当你打算研究一下这种问题,却完全不知道怎么开始,怎么去搞懂,从哪儿入手的无奈。
再想象一下你去问同学和老师的时候,他们又拿出一堆类似的鬼画符满嘴天书的感觉
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就是这种体会!
当今的教育除了传授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分配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资源这四个字翻译一下就是:让那些资质较差的人自愿的,心服口服地放弃优质教育资源。
看明白了吗?让一部分人觉得学习很痛苦,像窒息一样痛苦然后安安心心地忍受生活的苦是一种系统性,结构性的安排。它的背后当然有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考量。它本身也是基于现实条件下不可替代的最优解。但是请记住,如果因为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就把失去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的人视为他们的过错,这是有失偏颇的!
一个不容许所有人都胜出的规则体系下,个人的责任所起到作用并没有那么大。教育系统就是只容许20%的人保有学习热情,这就是一个冰冷而残酷的现实。
这就是为什么学校对基础差的学生非常不友好,没有人会照顾你的感受,也没有人会耐心为你讲解,更不会有人会根据你自身的情况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案,而且新的学习任务又非常多,单单只是学习新知识就已经搞得你没多少剩余时间了,何况补学其他?这种安排就是要让你绝望!大家不妨自己想一下,小,初,高班里排名后50%的同学,有几个人能够逆袭的?30%开外,就已经是差不多没什么机会了。这些人很多就因为这种令人窒息的体验就认定自己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材料。不仅他们这么认定,很可能他们的父母也这样认定!然后在未来的日子里,一旦拿起课本所有的痛苦屈辱,无力就统统涌现,这种痛苦没经历过的人不可想象!
可是,学习这个事情其实就像是一辆抛锚的汽车,想要把它打起火来,一开始就要死命的在后面推。一旦火打着了,接下来走多远就要看油有多少(时间精力的投入)路选得对不对(学校,研究所),跑多快就看引擎(资质)好不好。
知乎上大部分用户都是已经打起火来的车子,所以他们眼中的苦无非是如何选路,如何找油,或者如何保养引擎让它转得更快。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其实都曾经尝试着推过车子,却是还没打着火。学习的体验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满头大汗地在后面推汽车,不仅又累又辛苦,还不知道何时能打着火,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打着火。更关键的是,推车的时候没有鼓励,没有掌声,只有人在一旁冷嘲热讽,阴阳怪气:“哎呦,还推车呢!早干什么了?我看这车的引擎就是废铁,根本就打不着!”
人类的痛苦是不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总有人用“懒,蠢,坏”就可以解释所有他人的痛苦。
谁都不傻,如果学习的苦真的比生活的苦要少,真的有人会这么选吗?作为少数的幸运的规则收益者,自己过得好一些就算了,请别再消费弱者了。
实际上,这个世界的正在剧烈的变动中,整个世界的游戏规则都在改变,我们每个人,搞不好哪一天会因为一次公务员精简,公司裁员,高校缩编,反垄断,反贪腐,反金融欺诈,房市大跌等事情一夜变成弱者。到时候如果听听人家问,“为什么有的人宁可半辈子做XXXX,也不愿去学习去尝试些XXXX?”会有什么感觉?
其实一直都有一个非常朴素的道理,我们对所有人的不友善最终都会加之于我们自己身上。因此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吃苦,本身是一个反人性的事情。
没有人是为了吃苦而吃苦的,真有那样的人,纯属傻。
那为什么有人爱吃苦?很简单,因为利益。
当吃苦得到的利益大于吃的这个苦的时候,就会愿意吃苦。
当吃苦得到的利益大大大大于吃的这个苦的时候,就会特别愿意吃苦。
吃苦,是经过计算之后的理智选择。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意吃学习的苦?
因为一旦拉长时间尺度,人的计算力就大大减弱。
近大远小嘛。
在马上点个美味外卖和长期健康中,选择了订外卖;
在躺着和跑步中,选择了躺着;
在学习和手机游戏中,选择了游戏;
得到的是短期利益,放弃的是长期利益。
短期利益是唾手可得的,是实实在在是;
长期利益是很久之后才能得到的,是虚无缥缈的;
在本能的驱使下,于是选择了短期利益。
那些愿意吃苦的人是愿意吃苦么?
不是的,
他们是能算请你算不清的帐。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习没有即时的反馈,没有及时的奖励。
你刻苦学习几个月,甚至几年都没有任何显像的回报,都是非常常见的。所以除非你非常确信无疑这样活动能给你带来明确的回报,否则早晚你会厌倦。
反例就记得有一个新闻,一个20岁的女黑客,一年不出门、不洗澡,一天20小时泡在网站窃取信用卡资料,盗刷信用卡。这就是即时奖励的威力,会把人搞疯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