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芑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这里先对陆路作个假定:陆路基本全是官道,宽约五尺到一丈,夯土或者砂石/碎石路面,不是乡下只有半尺宽的土路。
人力搬运是最费力的,那小碎步走起来一个时辰能走多远?以我自己的经验,20岁的时候空手步行一般能控制在15分钟走一公里(更快也能走到,但是没有意义),但是扛5加仑水桶要慢不少。肩挑80斤走路用时肯定要长,算一个时辰走5公里吧,一个白天能有几个时辰?还别说要吃喝拉撒,一天能走出50里就很不错了。纯吃白米饭配点盐需要至少3斤米才够,那就是每天挑80斤,走50里,耗4斤米面。
牲畜的情况要好一些,但是注意,不是让你骑着战马来个600里加急,太费马蹄子,在没有马蹄铁的年代,一匹驿马都值不老少钱,真走的时候是东西放在牲畜背上,人牵着缰绳走。牲畜能带200到300斤货物,但是速度跟人空手步行差不多。但是牲畜食量大,一个牲畜一天能吃掉十几斤草料,如果时间紧还得给牲畜加几斤杂粮,要不根本跑不动。在南方还好办,山多植被厚,北方那可就坑了爹了,土地全有主,不是哪的鲜草都能让牲畜啃食的,这些草料还得让牲畜自己背着。综合算下来,每天运200斤货,走60里,耗3斤米面15斤干草。
陆车也分情况,手推车跟牲畜拉的车不一样。手推车最经典的就是淮海战役民工支前。手推车可以装个上百斤,速度肩挑差不多,耗费也差不多,每天走50里,耗4斤米面。按宋代太平车算,一车可以拉上千斤,需要4到6匹马,狠点可以用8匹牲畜拉两千斤以上。以驷马拉一千斤太平车算,需要至少两个马夫轮换执鞭,每天走个上百里应该不成问题,消耗6斤米面,牲畜草料60斤。但是注意,这些车辆是无法在山区使用的,坡急的地方,人跟牲畜不一定能拉动。
船的话,有一幅名画,叫《伏尔加河的纤夫》。十几个人拉着一条几千斤的大船在河岸边走,一步一步挪动。当然那是极端情况,如果顺流而下就看水流速度,逆流很费事,有帆还好,没风就需要纤夫或者牲畜,但是也比让人或牲畜直接肩挑手扛要好。
为啥为啥始皇帝非要修灵渠?隋炀帝非要搞大运河?为啥北宋搞方城山渠道搞了几百年还搞不定,就差那么不到30里的水路一直搞不好?还不是因为陆路运输实在消耗不起,而船只可以从首都出发,借助各大河流域联通各地。
唐宋有个官职叫x路转运使,就是朝廷派出监督一路(也就是后世的省)主管运输事务的官儿,到宋代转运使的权利大到监督地方税赋及州县地方官,相当于省长,比各种知州要高至少两级。北宋时,某路转运使必是朝官,最低也要从六品,正儿八经的衣着朱紫钟鸣鼎食。说起来,我过的省份命名,不少南方省份可以追溯到唐宋设立的路,江南西路就是现在的江西省,福建省就是福州跟建州缩写成福建路,广东广西就是广南东路跟西路缩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