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明显就是“皇帝用不用锄头”之类的问题。报告中有近45%的人认为自己有1000w闲钱也会工作,这显然是因为大部分人对数字和相应的生活根本没有概念。
闲钱和资产是两个概念。北上广以及准一线城市的许多家庭,由于近些年房产升值的关系,资产可能超过1000w。他们以为自己明白1000w闲钱是什么概念,其实他们不明白,因为资产有近1000w,这不代表他们有1000w的闲钱可供投资。
所谓闲钱,就是所谓的“可投资资产”。你把自己和孩子现有住房卖了,这部分钱算不上是“可投资资产”。因为由于流通性的关系,你短期内根本没法把这部分资产套现,用于其他投资,而且用这部分资产投资一般情况下也没什么意义。
一般将可投资资产超过600w-1000w的人群称为“高净值人群”。你可以用“可投资资产”、“高净值人群”作为关键词搜搜,无论标准是600w,还是1000w,社科院、招商银行等研究金融机构利用各银行VIP热线等数据估算结果都表明2017年中国高净值人群都不超过200w,占人口比重不超过0.15%。
人口中前0.1%的人群当然属于上层人群,中国上层(前5%)储蓄率在75%左右,而中层(收入前25%)只有45%。不止是中国,大部分国家的上层储蓄率都更高。因此上层必然比其他阶层有更多的资本进行投资,收入也必然有更多的比率是来自利息、租金、股金等资本收入。
有本书叫《格调》,里面讲区分“上层”和“中上层”的标志并不是财富,因为两个群体中很多家庭的资产差距并不大。真正区分“上层”和“中上层”的是价值观:“中上层”和其他中层家庭教育中会更多的强调孩子要靠自己努力而不是家庭。因为中层主要收入来自“人力资本”(主要是教育),这是很难继承和遗赠的;而上层的收入主要是资本收入,这部分收入必然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荫袭,对这部分家庭来说过分的强调孩子要靠自身,而不是运营家庭优势,就有点削足适履了。
《中国新闻周刊》无论通过电话、还是街头随机采访1000个人,其中最多有2个人左右明白1000w可供投资的现金是什么概念,而998个人一辈子都不可能明白1000w现金能够带来的生活。举个例子,下图是西安小寨附近(西安商业中心之一)某门面业主因为资金紧张带租约出售门面的售价。这门面年回报率大概是9%,且可以抗通胀。也就是你有1000w现金,大概率年回报率可以有8%,也就是你年收入至少会有80w且抗通胀。
所以显然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的大部分工薪阶层并不明白,当自己有大量闲钱时,最重要的不是自身的工作,而是如何投资让这些资本回报率更高。
你问我有里有多少闲钱就不当工薪阶层了,1000w吧,一个人最开心的就是钱齐齐整整,而且我都有1000w了还算毛工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