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配位,投靠公知阵营,舆论风评论自然不佳。
曾经她颇受一位“以权谋色,毫无廉耻”之徒的赏识,于是有了她陪同领导人出访的殊荣——虽然她只是数百陪同人员中的一位而已,但这确实是她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
不过这个时刻也注定会成为她崩塌的前兆,德不配位的呼声也是从此时开始掀起的。
问题是谁叫她真的德不配位呢?
命运在给予她礼物的时候,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然而,大部分标签,并没有撕开。
首先,必须鄙视一下某位在体育网站就很不招人待见、一贯抄袭和洗稿的所谓“作者”,久闻大名了,看了您的近期答案,我才亲自领略到您是这方面的老手、惯犯~
诸如清华降分特招、日本政府资助东京生活一年之类,三观不正、给解放军编造故事之类靠立标题靠直接对观众/阅读者输出情绪来博取流量的内容,我肯定是不参合的。
我从文学创作/写作技巧/生活阅历/价值观这几个角度来分析吧
蒋方舟最大的缺陷,是“小孩说大话,不老装老”。她创作的文字作品,最大的问题不是思想肤浅,而是思维观念非常陈旧,无法和同龄人产生共鸣。
至于原因,很简单:那不是她自己的价值观,也不是她自己观察世界的视角;而是她长辈家长的价值观,以及经过她家长自操笔修改后的视角。
我们经常在一些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和书籍中,看到或听到这样的话——“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维方式”。
受生活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在同一个特定时期内成长起来的同龄人,尽管个人家庭背景/籍贯地域不同,但身上都普遍出现处于这个时代时期/地域文化区域内的文化符号
经历过文革的人是什么想法,
68年“老三届”、有过上山下乡经历的人是什么想法
1978年恢复高考,幸运的第一批考上大学的人是什么想法;
1980年代初返城知青,好不容易进工厂当工人,到1990年代中期,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突然下岗,如此无奈的中年人是什么样子;
从小生活在大陆的广州本地人是什么精神面貌,同样说粤语的香港人又是什么精神面貌;
移民到美国的第一代大陆移民什么样子,台湾移民又是什么样子
…… …… ……
这些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A,在不同的群体之间,你会观察到明显的文化差异,我们管他叫“代沟”或“域差”
B、同一个群体内部,你会观察到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有的共性,我们管他叫“共同语言”
网上的公开信息显示,蒋方舟出生于1989年10月27日,已经处在八十年代的尾巴梢上,我们基本可以把她定位为90年代作家。
这位90年代作家的作品当中,体现出与其所处时代、生长环境相呼应的文字内容了吗?
或者咱们换个角度:知乎上在1986~94年这个阶段出生的人,你们觉得,蒋像是你们的同龄人吗?她以往创作的文字,反应出和你们类似的想法/视角/个人价值/个人好恶了吗?是否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了共鸣?
你们看她的作品时,有过“哎呦,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我就不知道怎么写,你瞧瞧人家说的多明白啊”这种感受吗?
大概是前年把,微博大V“开水族馆的生物男”,在微博上公开批评蒋的清华特招经历。我和开水,只能算是很一般的朋友,通过战研、马亲王和孙爷出面组织的饭局,曾在饭桌上见过两三次而已。而蒋,我之前仅仅隐约听过有这么一个人,完全不知道其以往经历。
这件事之后,我专门买了一本《邪童正史》和《东京一年》,在网上看了连载的《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
这三部书的行文,最大的特征,是老气和陈旧。《邪童正史》出版于05年,《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出版于2013年。
一个15~16岁的少女,还是17~18岁的少女,能是这么说话吗,
《邪》和《我》都不是小说,而是日记杂文集,所以作者不需要渲染一个非现实的环境,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
综艺选秀蜂拥而起,北京办奥运、宫斗剧和谍战剧时兴,火影忍者,周杰伦,房价上涨,考雅思,电影票房……
当中国社会进入2005~2013年一历史时段内,发生这些典型社会标志事件和流行文化元素的时候,蒋正处在15~23岁的青少年、刚成年阶段。
一个青少年或者20出头的年轻人,她以并不成熟的头脑、并不丰富的阅历和并不老辣的眼光,去观察这些社会事件和社会现象时,其文字语言中应该是什么风格?
然而,在《邪》、《我》等蒋方舟在16~24岁之间出版的杂文日记作品中,始终保持着一种过分成熟、中庸,带着浓厚的乐高积木组装风格。
一个天真、中二、缺乏架构搭配技巧的年轻写手,提供大量琐碎、杂乱,逻辑链短促、缺少情节铺垫的原始文字素材;
一个圆润世故、纯属老道的职业写手,把这一地碎玻璃碴子扫到一块、撮成一堆,再放到模具里,送回炉子,重新熔化、冷却,制作成一块琉璃瓦,展示出来
年轻写手主要负责提供原材料素材,负责输出碎玻璃碴子;
职业写手主要负责有技术要求的工艺操作,配搭架构,对文字进行提炼、润色。
毕竟原材料是一堆碎玻璃碴子,回炉重熔的过程并不特别完美,顾客用肉眼就能看到琉璃瓦里还有一些没有充分熔化的玻璃渣。
毕竟职业写手年纪太大了,她比年轻写手老几十岁,他亲手操作回炉重熔的这块琉璃瓦,从里到外都发散出一股老气,明显不符合建筑业目前的流行风格
啃老作家,一个年过三十岁、还不能实现创作自理的文学巨婴
1.上位过程疑点重重(代笔疑云)。
2.作品成色槽点斑斑(涉嫌抄袭)。
3.理工院校性别红利(却搞得好像自己在情场上特别得天之独厚,尤其不缺恋爱资源,酒池肉林任我遨游)
在清华这样男多女少的学校,靠身上的性别红利,才女光环,号称谈了很多恋爱且愿意在不同的恋爱对象身上学到东西,却全然一副我就是很无辜,很被动,茫然失措,不知为何,就有那么多男的追逐我,甜蜜我,以死相逼我,试图挽回我,跪我,舔我,启发我,折磨我,重塑我,成全我,摧毁我。
4.站着说话不腰疼(柯蓝曾经当场吐槽她)
圆桌派有一期谈出身对一个人气格的塑造之重要,她爸爸是铁路系统,妈妈是教师,却一个劲声称自己是最底层,听的最后柯蓝(爷爷是开国上将钟期光)都听不下去了,说你那那算底层草根啊,你都这么说,别人该怎么排啊。
这种明明是个既得利益者的精英人士,却总是试图无限贬低自身的社会阶层的做法,其实是很多精英人群通有的毛病。以为这样自己就不翘尾巴与民同乐了。其实这种过分贬低自己,把自己放于明显不可能的位置,才是真正的得意,真正的鸡贼。
5.她其实严格地说更接近一个出版界泛媒体人士,并不是大家认为的混在作家圈。
她不是职业写作者,她的身份是杂志主编。她更多的不是一个真知灼见生产者,而是一个自身经历讲述者,包括她引经据典,被人喷为掉书袋的一些东西,也是她在讲述自己看书的经历,这些经历很少和她自己的头脑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自己独到的看问题角度或者原创性首发性的灼见真知。不是么?在窦文涛节目上,她更多的是提供一个人设。在马未都,窦文涛,许子东那些老男人旁边,摆放一个能开口讲话的年轻知识文化圈泛社会话题陪聊者。
她更多的是靠话题吸引流量,靠流量反哺话题,她其实是中国文化界最顶尖的几个流量明星,类似影视圈的一部烂片拿走5000万片酬的流量小生和狼狗鲜肉。
她不生产观点,她是自身经历讲述者和自己见闻到的观点的搬运工。所以这个9岁就以才女成名稍后又远比同龄人更早地接触了大量高端资源和精英人物的她,嘴里没有任何让人耳目一新的独到和深刻。
她想扮演谦虚,但却总让人接收到骄傲,她让人接收到骄傲,但这个骄傲本身又站不住脚。
她想接接地气,但她那些假意俯就屌丝的自嘲分明透着骨子里洗不掉的既得利益者的优越。
她努力让自己接得住老男人看似风轻云淡其实却只有世事沧桑里淘炼过的人精才能抛得出的话题,但她接话的姿势永远是老三样,瞪大眼,讲经历,演无辜。
她的年轮,自成名后没有经过复杂而深度地刻画,所以她在今日的各类场合,总是让人失望地展开一副与各类群体的期待都格格不入,别别扭扭,难言出众,又总想入流的画图。
一代才子,很容易穿底;
才子,必须三代才养得成,最难的是性情。
如果说蒋方舟读书的话,她是典型的“学而不思则罔”,但为什么会这样?
观众不喜欢蒋方舟,有些答主说是蒋方舟言语之间透露出了傲慢,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最主要原因,观众不喜欢她更多源于观众觉得蒋方舟没什么水准。
在各种综艺节目上,蒋方舟只有两种姿态
一则掉书袋,引用下一些非专业人士听都没听过的音译名字,比如赫尔辛根默斯肯说过,符拉迪沃斯托克说过,弄得听众云山雾罩,点点头,真有学问啊。
二则发表一些哗众取宠的观点,比如
“我30岁以前结婚一定会出轨,还没玩够呢。”
“4800米以上的性爱不算数。”
“中国文学处于很低的地位。”
有知友说,蒋方舟仅仅是被动接受观点,绝少自己的输出,某某文学大师说过,外国有个作家谁谁谁说过,某某流派有一个观点说过,我最近看了一本书里面说过。。。。。而完全缺乏自己的思考,成了掉书袋。
有知友说,人不能永远活在过去的功劳簿上,15岁是天才,现在却毫无建树。
有知友说,如果蒋方舟缺少证明自己实力的作品,将自己定位成一个作家,那她真的还在及格线附近徘徊。
没错,蒋方舟最大的问题确实是德不配位,作为年轻一辈作家,包括整个80后90后群体里面,她是以文学起家名气最大的几位之一,基本上前三。
但论文学实力,论综艺活动,论电影电视剧改编,没有一项算得上80后90后前三,尤其是文学作品和文学实力,蒋方舟完全算不上80后90后作家中前三。
说德不配位,实际上应该是才不配位,中国的语言喜欢代指,就像请吃饭不是真的就拿三碗白饭,谈天说地不是真的只能谈天文地理,五湖四海不是单纯指湖和海,德不配位实际上代指才能能力无法匹配地位名声。
但关于这点,为什么会才不配位,我想展开讲讲。
这背后,是蒋方舟自己的难言之隐。
开门见山地讲,我觉得蒋方舟从一开始就是有点缺乏作为作家的天赋的,从她9岁到她现在31岁,都缺乏。
即使是她小时候一样缺乏。
即使是被称为天才少女的时候一样缺乏。
即使是她风光无限的时候一样缺乏。
按天赋来看,蒋方舟本来就不该走职业作家的道路。
有人可能反驳我,她缺乏了作家天赋,为什么偏偏是她成名?一个名作家,你说她没天赋,你这不是嫉妒吗?你这不是眼红吗?你这不是酸葡萄吗?
其实她的成名,和母亲尚爱兰的运作关系极大。
她一开始是尚爱兰将蒋方舟,以天才小作家,9岁出书,小神童,90后美少女作家作为卖点来营销的,尤其是9岁出书这种超低龄写作,放到哪都是爆点新闻,蒋方舟走的路线是营销成名,而不是正常作家的成名路径。
正常作家成名路径是什么?靠的是作品质量和文坛的认可,那就像遮住名字和作者资料,直接看作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根本不关心作者是男是女,或者年龄多少岁。
无数默默无闻,毫无背景可言的作家靠着作品一鸣惊人,这是实打实的才华。
莫言29岁的时候,写《透明的红萝卜》,就此名震文坛,当时文学评论界评价之高,甚至说今年中国文坛最大的收获是出现了莫言。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发表的那年,韩少功这样说,即使没有其他作品,1991年的文坛有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已经是一个丰年了。
苏童24岁,发表《1934的逃亡》成名,和26岁的余华等人,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
正常作家的成名,是作品打动了阅文无数的编辑,认可了他的写作水准,才会出版他的作品,他们的书售卖,也是因为打动了读者,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可是蒋方舟不是这样,她成名靠的更多是运作和营销。
而卖点就在于少年作家这个名头。
少年作家这种营销思路,就算不是尚爱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首创,也是尚爱兰把这个思路做到了最成功,尚爱兰经营如此完美,让蒋方舟成为了闻名全国的少年作家,后来还弄出了个少年作家协会主席,头衔一大堆。
但蒋方舟的实力呢?
9岁出书,看似很震撼,但含金量没有那么高。
实际上,9岁出书不代表9岁就达到了职业作家水平,她那些童年和少女时代的作品质量并不高,《打开天窗》咿咿呀呀的大白话,《正在发育》也完全不成熟,如果作为一个成年作家根本拿不出手,对于一个成年人,就算是个普通人,写出这种水平也稀松平常。
但能指责吗?不能,因为马上就有人反驳,蒋方舟才9岁。
一个文学幼苗,普遍抱有宽容,人家才9岁,人家还未成年用得着这么苛刻吗?
蒋方舟当时依靠这本书出名,完全就是在年龄红利。
如同评论区所说,少年作家四个字,重点在“少年”,是不是作家,其实根本不重要,反正写得不好也可以拿年龄小来说事。但是少年总会长大,而他们的作品实力,又不足以放到成年人的水平中厮杀,有的人流水落花春去也,有的人,名气大到人们忘不掉,只有顶着这个名气过一辈子。
换句话说,过去的她,看作品质量也没多强,只是占了年龄红利,少年作家的名头,再加上母亲和背后的出版社营销运作得当而已。
所以,其实过去的功劳簿也是镜花水月,别说莫言余华这些名作家,就算是不知名的普通作家,如果少年时代有如此背景资源,出来包装炒作,也能用他们那时候稚嫩但灵气的文字,成为闻名一时的少年作家,也许完全能走出比蒋方舟更加漂亮的人生。
9岁出书,15岁出书,文联主席,清华降分这一系列事件,其实也都是尚爱兰给蒋方舟搭了一个名声的高楼,但高楼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蒋方舟的文学天赋与实力,在最风光的时候,依然值得怀疑。
蒋方舟从来没有写出过真正让文坛信服的作品。
现在没有,以前被称为天才的时候也没有。
别说和那些名作家比,就算是当时全国上下的青少年,15岁的蒋方舟就一定能压倒他们吗?21世纪初期的中国,蒋方舟占据了当时全国中小学生写作名声的第一,但实力真的能保证是第一吗?
有多少初中高中的白衣才子和文艺才女,其实才华并不差,因为缺了家庭背景和资源运作而只能寂寂无名地准备高考?
每年高考都会涌现大量优秀之作,2008年,十八岁的蒋方舟在万众瞩目中参加高考,那一年,江苏高考一篇《好奇心》,在考场上,一般学子大谈爱迪生李白的时候,作者别出心裁讲述景德名瓷的开窑,
开窑的那一瞬,金光四起,只听见丝丝裂响在我的周身回荡。
德高望重的老师傅正一板一眼地给他新收的徒弟们授课。
那布满岁月沧桑的手滑过我的腰际,画出一个完美的弧度。老师傅凝神,对他的徒弟们道,这必将是景德镇最美的一件瓷器。 接着,那沧桑而有力的手颤颤巍巍地在我光滑的周身上刻下斑驳的纹案。如游龙走笔一般,矫健而又苍劲。
阅卷老师动情地写道“起笔是诗,落笔是传奇,在历史的时空中实现了灵犀互启的对话,欣赏到一幕创造美丽的梦幻般的诗剧,这是今年江苏省高考上的顶尖之作”。
这个不知名的作者,和蒋方舟一样那年18岁,从文字背后,可想而知这也是个玲珑剔透,风采卓人的才女,在9岁时,给她蒋方舟一样的背景和资源,她难道就不能在同年龄写出《正在发育》《打开天窗》一样水平的作品吗?
从这个意义上,蒋方舟一开始的名声就非常取巧,蒋方舟名声和尚爱兰的营销关系最大,而和蒋方舟的实力关系不大,对于出版社,甚至不需要尚爱兰有什么央求就会主动配合,这也是一件扩大自己的名声,乐见其成的事情。
她的文坛声誉,这里我不打算讨论代笔问题,就算都是自己写的,也是取巧的名声,而不是真刀真枪在文坛拼出来的名声。
随着年龄渐长,不能用年纪小遮盖问题,她才隐隐约约察觉到自己和其他名作家的差距。
包括《东京一年》《骑彩虹者》都是在止步不前,以这两本书的质量,如果不是作者蒋方舟有偌大名声,如果是一个没名气的作家,绝对难以打动出版社编辑。
蒋方舟知不知道自己德不配位(才不配位)?
当然知道。
蒋方舟对自己的缺陷比谁都清楚,她也曾经说过自己确实缺乏真正作家的天赋。
在《东京一年》之后,有读者曾刻薄评论蒋方舟“9岁是天才,15岁是才女,25岁就是普通人了”,蒋方舟回应:“如释重负的感觉,用我书里曾经说过的话,我觉得所有天才儿童都是对于成人世界的一场献媚,我一直要逃避的事情就是这个。”
这个语言虽然大度,但从中依然可以看得出蒋方舟的疲惫。
她明显知道这一点,她比谁都清楚,她不是一个天才型作家,她缺乏天赋,要维持自己的名声只能努力,努力干什么,她能给出的答案就是努力读书汲取营养。
蒋方舟读了很多书,很努力了,但是,她在天赋上面的差距依然难以抹平,缺少思考,缺少作为一个作家的犀利和洞察力,以至于读了很多书,完全没消化,或者没有能力消化,
没读书的时候,肚子里没货,读了很多书,肚子里全是别人的货。
一个作家,一个文学家,首先论思想和洞见,其次论文笔。
她缺少深度思考的天赋,然而,一个作家的犀利,一个文学家的洞见和思考恰恰又是最可贵的,就像刘慈欣从来不以文笔和人物塑造称道,但文笔最差的《三体1》一样获得雨果奖,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
蒋方舟的作品缺乏深度,不仅仅是现在的《东京一年》,而从出道起就是这样,《正在发育》轻松搞笑,《打开天窗》孩子的天真,但确实没有那种非常惊艳的文章,深刻到窒息感的洞见。
她一直不擅长这个。
而缺少这种思考的天赋,对一个作家而言,
太致命了。
那我们就说说文笔,蒋方舟一直也不以文笔出名,另一位年少成名的女作家张爱玲,同年龄的作品,在文笔上远胜蒋方舟。
都是女作家,都有国民才女之称,也选取同年龄作品,这种比较没什么不公平,文笔比较,很明显看得出差距,也可以以小见大,为什么张爱玲从一个小有名气的才女能变成中国文坛后来最重要的女作家,而蒋方舟也是才女,为什么至今没有足够分量作品。
我们穿越时空来看,28岁的才女蒋方舟东拼西凑写了一本《东京一年》,然而另一个才女,年轻四岁,24岁的张爱玲笔下已经有了《沉香屑》和《倾城之恋》的惊艳质感。
在《东京一年》里面,文字的老辣程度,当然比9岁写《打开天窗》15岁《正在发育》强多了,但放到整个作家群体里面,那就黯然失色,在中国所有的名作家里面,从莫言余华这些老前辈,到中生代的作家,再到80后90后作家,蒋方舟有自信排多少名?
这是她写作的第二十四年了,努力程度超越常人,她积攒的经验已经超过二十年,一个三十岁的作家,年轻缺乏磨砺已经不是什么理由,至于机遇平台,那更是好得不得了,让无数经历坎坷的作家羡慕。
蒋方舟在文学上的失色,只能说天赋所限。
文学上,甚至整个艺术这个大类,天赋恰恰又是如此重要。
有些人并没有受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却拥有与生俱来的强大的对文字的领悟和掌控能力,他的早期作品里面,刚刚踏入文坛,根本没多少经验之时,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出其超凡的灵气。
没错,我说的就是在知乎上风评比较差的江南。
有人说我是个江黑,好几个高赞都是在批评江南,
其实我真的不是,相反我是挺佩服他的。
江南那些早期作品,虽然技巧上还有不成熟的地方,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但已经可以看到其间迸发出的天才光芒。
不仅仅是细腻的文笔,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已经拥有一些震撼他人内心的元素,
那场意外的决战在史书中的记载却是极简约的,《燮·河汉书·威武王本纪》说:
“成帝三年,八月十七,王出殇阳关,帝出黯澜山涩梅谷口,终相遇。阵前相决,王惜帝之才,收刀北向而去。帝年二十二,初起野尘之军,语项太傅曰,‘我遇王,而知天下偌大’。
而此时狮子的骨灰已经沉没在越州的流水中,皇帝高坐在太清宫的帝位上,目光空洞地越过重重云天,去向没有尽头的远方,他的脚下,万臣驯服。
这么说起来两个人倒是有点像……他一上车就注意到了她,这个女孩靠着窗呆呆地看着窗外,那时火车还没有开动,她就呆呆地但这月台上人来人往。
现在樱井明明白那是种什么样的心情了,那是生活在孤独世界里的人渴望的看着人世间,看着人流涌动就觉得自己也被温暖了。
难怪这个女孩的身上会有一种雪一般的味道,因为曾在孤独一人的世界中生活过,感受过世界上最可怕的寒冷,所以即使在最炙烈的的阳光中都带着微微的凉意。
这也是中文系的尴尬,四年,甚至七年的专业培养也不是天赋的对手。
在理工专业里面,大佬都有个专业身份,很多从名校本科一路到博士都是这个专业的,闲暇之际自己钻研那是民科,都当笑料看,专业的学位证和毕业证,基本上是圈子的准入门槛。
纵横文坛的作家,绝大部分居然都是业余爱好者,鲁迅学医的,郭沫若学医的,王小波学会计的,刘慈欣搞计算机的,余光中是学外文的,林清玄学电影的,郁达夫学医的,冯骥才本职学绘画,海子学法律的,莫言和余华查查他们履历,虽然到什么大学研究院镀过金,其实更多是自学成才,而顾城,啥都没学。
虽然出自正儿八经科班的作家也有,比如苏童,余秋雨,但就算把新闻,中文,戏剧文学一系列和写作相关的专业都归到科班门下,名作家中,来自科班的比例一样尴尬。
中文系确实宣称不培养作家,但是那并非不想培养,而是不能,如果作家都是中文系出身,无数文学梦想的青年涌入中文系,那中文系风光无限岂非好事?对于中文系教授们,这难道不是乐见其成的好事??
但是作家不能被培养,这就是文学对于天赋的要求。
这给人一种印象,艺术一事上面,啥才也不如天才。
就像蒋方舟赢不了江南一样。
蒋方舟二十年后天的训练,在作家这个极度依赖天赋的职业里面,完全被江南的天赋击败。
阵前相决,王惜帝之才,收刀北向而去。帝年二十二,初起野尘之军,语项太傅曰,‘我遇王,而知天下偌大’。
有人说,蒋方舟还太年轻,才31岁,现在没作品不代表以后也不行。
其实不是这样的,古往今来,天才艺术家的人生绝大多数都是横空出世,所向披靡的。平步青云的天才们,要远远多过被埋没大半生,甚至死后才成名的大师。
这句话适用于雕塑,绘画,音乐,也适用于文学,而梵高的悲剧给了我们一种强烈的错觉,就是艺术家就该生前潦倒落魄,流落街头,死后才出名。
天才艺术家似乎能七八十岁大器晚成都算不错了。
但事实恰恰相反,纵观艺术的历史,真正的天才艺术家绝大部分很早就功成名就,一生多金,比如贝多芬,一个小青年背井离乡来到音乐圣地维也纳,就让当时已经名扬世界的音乐大师莫扎特为他鼓掌,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青年时代的《哀悼基督》,气势恢宏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创世纪》。
你所知道的名作家,绝大部分从小就已经显露出异常的天赋,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天才。
以外国那些大师举例,
小仲马写《茶花女》才24岁,文坛名气已经超越了父亲大仲马。
同样,大仲马也是年少成名,写作一生的骄傲之作《亨利第三及其宫廷》,那时候只有27岁。
雨果写《巴黎圣母院》才29岁,如果真正算他成名,雨果为自己的剧本《克伦威尔》(Cromwell)写了长篇序言,那时候才25岁。
歌德成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25岁,当时的人们,文艺圈就已经意识到这个瘦弱的年轻人将是未来德国文坛的天骄。
托尔斯泰才27岁就已经在俄罗斯文学最顶级的圈子里面了,受到屠格涅夫等人的欢迎,并结识冈察洛夫,费特等作家和批评家,写出《战争与和平》也才三十出头。
泰戈尔和托尔斯泰情况类似,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园丁集》的发表确实是三十出头,但出版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奠定文坛名声的时候仅仅25岁。
黎巴嫩大诗人纪伯伦,在20岁开始写诗,到25岁收录成为诗集,这就是后来奠定纪伯伦世界级名声,赫赫有名的《泪与笑》,日后选入中国初中课本的《浪之歌》《雨之歌》就来自这本诗集。
英国文坛双璧,莎士比亚和拜伦,莎士比亚最黄金的时代在1590年到1600年,服务于当时英国最顶尖剧团,创作的历史剧和喜剧开始蜚声文坛,但那时候莎士比亚只有26岁。拜伦死得很早,因此成名更早,他成名始于《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问世,轰动了文坛,那年1812,拜伦仅仅24岁。
莫泊桑早在大学毕业后几年,就已经在文坛小有名气,29岁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轰动文坛,奠定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的名声。
巴尔扎克成名的时候为30岁,而立之年进入了自己创作黄金时代,他算比较晚,但了解他生活的都知道,巴尔扎克经商,各种创业,各种破产,他成名比其他人晚,是因为心思不在那上面,如果大学毕业就专心写作,二十出头成名板上钉钉的事。
中国作家里面,基本也是这样。
徐志摩去世很早,所以他的名声都是年少时期创建的,他从英国翩翩归来创立新月诗派,影响中国文学的时候,只有25岁。
而另一个著名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写出传唱大江南北的新诗《雨巷》只有22岁。
最年轻的是冰心,写《繁星春水》才18岁,出版于21岁。
张爱玲基本上是天赋的代名词,十几岁开始就纵横文坛,23岁就写出了《沉香屑》《倾城之恋》。
巴金开始创作《家春秋》的时候29岁。
曹禺创作《雷雨》,只有23岁,还是一个大学生,堪称年少有为。
老舍兜兜转转留学,转校,教书,这么多波折,依然在27岁踏入文坛,很快就成为知名作家。
郭沫若29岁,写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女神》。
鲁迅是真正的晚成名了,37岁才写出《狂人日记》踏入文坛,可是他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半路出家耽误了时间。先不说之前鲁迅从事医学工作,即使是弃医从文之后,他的从文也不是大众理解的写作,鲁迅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其实是在做翻译工作,介绍优秀的外国小说进入中国试图注入新思想。如果不是钱玄同偶然的邀请,有了那段著名的铁屋对话,甚至文坛都不会有什么作家鲁迅,在现在专业而小众的教科书上面,也许能看到一行字。“周树人,浙江人,中国民国时代早期优秀翻译工作者,具体生平不详。”
类似的是茅盾,茅盾成名也是在32岁,但茅盾是最早一批共产党员,他踏入文坛晚和那时候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宣传工作有关。
再一查当代作家,
严歌苓成名的时候,发表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次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摄成影片,才22岁就已经成名,如此年轻。
莫言早年各种参军,工作,耽误了文学创作,可是莫言写《透明的红萝卜》的时候,也才29岁,一经发表就名震文坛。
余华,算得上大作的《活着》创作时间看似不是很早,可他成名一点不晚,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等人形成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也是26岁。
同理,苏童发表《1934的逃亡》成名的时候,只有24岁。
1987年,29岁的刘震云,开始连续在《人民文学》发表了《塔铺》、《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小说作品,就此名声鹊起。
余光中,24岁,发表诗集《舟子的悲歌》奠定后来诗文双绝的名声。
阎连科,29岁发表中篇小说开始引起文坛关注,次年提名茅盾文学奖。
林清玄留给人们印象是个敦厚的老年人,其实林清玄才是年少成名的代名词,20岁时,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阳园已唱千千遍》,21岁出版第二本书《莲花开落》,22岁出版第三本书《稚乌啼》,在他人生20岁到29岁,以一个年轻人身份拿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少年得志,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急。
印象里只有刘慈欣和余秋雨比较晚成名,但原因和鲁迅类似,半路出家,余秋雨开始创作的时间很晚,要等到中年之后的西北之旅,而刘慈欣开始创作,更是要等到那场改变一生的麻将,输了一个月工资,被老婆骂了之后。
其实文中提及的江南也很天才,细腻典雅的文字,打动人心的情节,准确的情感跳动,对于他而言像呼吸一样自然,是从写作一开始就会的东西,写《此间的少年》也才23岁,开始创作《九州缥缈录》的时候才24岁。
在所有的著名作家里面,年少成名是基本类型,这是大部分作家的情况,如张爱玲,雨果,托尔斯泰,而另外一小部分作家的情况,比如鲁迅,福楼拜,半路出家成名很晚,但他们进入写作一行之后,立马展现出非凡的才华,横空出世,所向披靡。
蒋方舟目前的人生轨迹,只能说明她不是一个天才作家。
以蒋方舟目前的状态,要想在以后的人生迈入文学大师行列,追上这些前辈,
就基本不可能。
除了大力赞颂咱们的人,还有什么人是网友待见的?
没有。连胡锡进都被骂成公知了。
说实话,看着那些公众号卖力的、角度刁钻地、花样百出地大骂各种汉奸、败类、公知、精日、美分。
你不得不说,这生意真的挺红火的。
他们破口大骂的这些人,到底是连党和国家都看不出来真面目,还是这些人成了生意的筹码?
他们到底在骂的是什么?
他们看似无比虔诚的内心里,到底是什么?
我看不出来。
我关注蒋方舟是在2008年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大赛的时候,蒋方舟的介绍里边好像没有这段经历,当时同批参加比赛的还有叶圣陶的曾孙女叶子,现在想来那次比赛基本上就是作家们的子女镀金的比赛。在我们一众为瓜裂枣里边蒋方舟确实鹤立鸡群。最起码长相不难看出。那次比赛作品收录在了《美文》下半月刊里,蒋方舟的照片被登在封面。其实那次作文大赛有很多优秀的同学,叶兆言的女儿文笔就在蒋方舟之上,可是确实长得不好,那次比赛给我的印象就是,家学比能力重要,颜值比家学重要。
后开就是她被清华录取,各种光环加身,不过这些年确实没见过他有什么好的作品问世,方舟子打假说她之前是妈妈代笔的问题,怎么说呢有时候这个很难界定,指导批改你没办法说那就是代笔。
扯了这么多回答题主的问题,蒋方舟之所以被人讨厌是因为她上节目以后的表现,相对于写作天才的名声,她的观点表达往往显得很浅薄,还有就是卖弄阅读量,比如谁谁谁曾经说过,我看过一本书什么什么的,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海量阅读。这太好理解,首先他的生活轨迹过于简单没有生活的沉淀,其次就是外界估值过高她并没有对生活的感知的敏感度,说白了并不是一个写作天才。你让她怎么在一众大佬里面提供同等高度的共鸣思想,节目组安排她就是为了吸引年轻用户的流量她的表现对于节目整体设计并不重要。讨厌她的观众恰恰是因为对写作才女光环下的蒋方舟有过高的期许。结果几次节目下来失望了。可能在将来蒋方舟的故事是有一个《伤仲永》
提起蒋方舟,你会想起她的哪些“作品”?
相信我,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读过她的任何作品。
没读过,是你们的福报,读她的东西,真是遭罪。
你把她那些“小说”、“文章”换个无名之辈的名字去投稿,没有任何一个脑筋正常、有基本审美能力的编辑会采用发表,你就算发到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上去,也不会有任何流量,你看着那些读起来味同嚼蜡的东西,不会有任何点击进去读到底的欲望。
来看看她在日本外务省资助下写出来的《东京一年》吧,日本外务省给她的钱也不多,一个月两万人民币,她“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在东京生活一年,体验体验日本人的生活,结果她就写出了“围观舞女75度角无遮掩打开大腿,像一块顶级金枪鱼接受食客的检阅和赞美.....观众们真心诚意地赞美!”
一通彩虹马屁,都拍得生硬无比,尴尬无比,你可以感受到蒋方舟文章中、小说中很想模仿某些前辈作家来点“坦荡荡”的荤段子,但她还没有王小波、莫言、贾平凹的才情和水平,画虎类犬,读之令人脸酸。
你会觉得日本外务省的钱白花了,你找蒋方舟来宣传日本,她只能把日本宣传这个样子,她的天赋和文笔,做个肉喇叭都是不够格的。这本《东京一年》在豆瓣上打到了7分,但评价大多都是“差评”,有读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作者不是蒋方舟,这本书有出版的机会吗?”
你到随便一个城市的书店里转一转,看看“当代文学”、“畅销书”那一栏好好找一找,有没有她蒋某人的书?你到京东、当当、天猫搜一搜,看看蒋大小姐一共卖出了几本书?评价都怎么样?
蒋方舟一直在和不存在的东西“战斗”,她真的以为自己是靠天赋、靠努力、靠文学走到这一步的,所以她把外界对她的差评都看作“偏见”、“对女性的恶意”,实际上她从来都不需要战斗,也没谁有功夫对她有“恶意”。
她在作家母亲的炒作营销下,7岁写作、9岁出书、12岁给省报写专栏、16岁成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首届主席(野鸡学会)、19岁被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就成了《新周刊》特约记者,《意林》杂志顾问,参加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成为《快乐男声》评委,甚至还成了中国电视金鹰奖的颁奖嘉宾。
她这人生,完全就是easy模式,成名之后,冯仑、潘石屹、梁文道、窦文涛、封新城、马未都、陈丹青、高晓松这群文艺圈的老男人簇拥在她身前身后,把她抬上了“大雅之堂”,俨然已经是“文坛巨擘”、“业内翘楚”,可以在电视节目中夸夸其谈当别人的人生导师了。
此外,她还热衷于在微博当“公知”和“意见领袖”,发布一些文笔低劣、庸俗无聊的地摊文学,侮辱人民子弟兵,把恶俗当有趣。
在台湾“太阳花运动”期间,她公开支持“太阳花”,写出了著名的《抵制一切抵制》,嘲讽中国的“民族主义”,结果却因为不学无术,把“反服贸”,写成了“反服装贸易”,被全网嘲笑。
你把她这小半生的事情,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她就是一个才不配位、徳不配位、三观不正、附庸风雅的“文二代”,作家圈子、文艺资本联手捧起来的一个畸形怪胎、一个漂亮的草包,她躺着赢到了30多岁,却真的以为这一切是源自于自己的能力,还想着继续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走下去。
有人说她“江郎才尽”,可是她什么时候有过才华?
她要不是个作家的女儿,不是一堆文坛前辈、油腻中年们抬轿子,不是从小炒作成“七岁写小说、九岁出书”的“天才少女”,不是铺天盖地的炒作卖人设,不是在新世纪占了信息差的便宜,就她那点文笔和“天赋”,给某些作文出色的普通高中生提鞋都不配。
举个例子,我们谈刘慈欣,一般都会谈他的《三体》、《球状闪电》、《全频道阻塞干扰》;我们谈马伯庸,一般会谈他的《风起陇西》、《长安十二时辰》、《显微镜下的大明》;我们谈路遥,一般会谈他的《平凡的世界》;哪怕我们谈韩寒郭敬明,都会提一嘴他们的《三重门》、《小时代》......正经的作家都是有作品的,别管好作品烂作品,起码这个作品都是被大家广泛讨论的,作家和流量明星不同,大家是先认作品再认人。
但蒋方舟完全相反,她是先把人设炒了起来,书能不能卖出去不重要,反正她可以开讲座,上综艺节目,充“社会名流”,你不需要知道她有什么作品,你只需知道她是个“天才文学少女”,30多岁还在吹“天才文学少女”。
这回日本外务省公布名单之后,蒋方舟可以改一改头衔了,可以叫做“日本官方认证、接受外务省津贴的知日派女作家”、“75度金枪鱼文学家”、“皇军之友”。
因为她读书读出了优越感。
首先任何形式的展露优越感都会不招人待见
其次大众可以接受的展露优越感是你通过努力或者天赋取得的成绩
读书本身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天天读书和天天逛街天天健身没有本质区别。读书的看不起不读书的,时尚达人看谁都土,健身狂魔看谁都油腻,都不好。
艺术生被人鄙视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