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进士的去路?清三甲入翰林院是否不一定具有优势? 第1页

  

user avatar   472218459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很含混……简单说说我所知的清朝的情况吧。

官制史研究的一个要点在于搞清楚你讨论的问题在什么层级上。讨论官员仕途,尤其不能忘了这一点。我们经常看到很多研究和讨论只看督抚、部院高官,但事实上这些高官的任命往往有许多具体而非制度性的因素。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讨论一个高层权术的问题,那么看高级官员,甚至是像提问者说的这样“政治局”之类位居中枢决策的“超高级”官员,当然是可以的;但更多的官制问题并不停留在高层的小圈子里,而是体现在中下级官员里的。正如我们现在想讨论中国政治问题,不能只对着政治局里的几个人做统计一样。特别是如果我们想讨论一个广泛的官员群体,就更不能把眼光只放到高层了——拿现在的情况来想想,年轻人进体制,是都算准了自己冲着国家领导人去吗?还是冲着厅局级去呢?还是就打算找个稳定一点的工作呢?

第二个大前提就是对于清朝高级官员人选的问题。我们当然知道清朝满汉区隔很明显,高级官员当中旗人的比例很高。但题主这个表述:“清的政治局人员多选于军政实权干部,中枢和下属中央各部门并非断开的。那么翰林院基本就可有可无了”,这个说法事实上是混淆了“出身”(一个人由何种途径踏上仕途)和“经历”(一个人在踏上仕途后走了什么样的路)两个概念。或者说得明白一点:翰林院出身的人,一样可以当“军政实权干部”(例如巡抚等)。

搞清楚这个前提以后我们就可以说几句清代翰林的出路怎么样的事情了。手头正好有个工作是关于清前期翰林仕途的。数据还没做完,许多东西还不好讲,只能大概谈谈。

清朝翰林除了部分旗籍“外班翰林”(这些人只是使用翰林院官缺,和一般意义上的翰林关系不大)以外,基本上来自进士“馆选-庶吉士-散馆”所谓“庶常教习”的流程。大概能有12%的进士留在翰林院,获得编修(正七品)或检讨(从七品)的职位。请注意这个职位跟进士除班的起点——知县(七品)或内阁中书(从七品)在品级上基本是一样的。此外还有部分在散馆时考差了的庶吉士列入“改班”改知县,或“分部学习”候补六部主事(正六品)。换句话说,进士们在官场上的起点大致是七品(少数为六品)这个层级。

看起来很平等,不是吗?别急,马上就不一样了。

翰林们在馆学习1-3年时间,看起来比一般的进士要落后了,实则大为不同。翰林院编修、检讨都是无员额的实缺职位,想任命多少就任命多少,候选者不需要排队等着开缺。换句话说,庶吉士通过散馆考试后立刻就开始计俸待升。康熙末年翰林院编、检大概存量有二百人(《世宗实录》卷12),雍正帝上台后大力疏通翰林选途,雍正元年(1723)已经削减到一百来人,到乾隆十年(1745)的时候据说编、检在京只剩三四十人(乾隆十年五月初十日朱批奏折)。

进士除官则不同,需要按科分(殿试年份)挨序候选。由于求官者众,新进士往往要等待很多年才能轮到自己这一科,进而导致大量进士长年不得除官。乾隆六年时有一道上谕提及此年“进士班”才用到乾隆元年一科,而同年一名御史的奏折中提到元年、二年、四年三科进士有铨选资格的约六七百人,每年进士班大概能用四五十人,算下来,乾隆四年进士坐等补官,最少也要等个十三四年哇。这还是清朝仕宦最顺畅的时候呢。到了晚清的情况就十分夸张了,十来年当不上第一个职位也是常有的。这一时期内,进士属于候选人员,不计资俸,浪费时间比翰林那1-3年长多了。

或许有人会问,毕竟庶吉士比普通进士要多经历一次散馆考试,要是考差了怎么办,是不是有风险?庶吉士即使散馆考试失败,没有当上编、检,可以“改知县”,会列入“改班”而不是进士的“除班”;就我所见的情况,乾隆年间庶吉士“改知县”速度比新进士“除知县”要快得多,基本当年就能补缺。此外还有“分部学习”的庶吉士,大约再熬三年也可以补六品主事实缺。除此之外,有一些庶吉士散馆考得更差,被要求“归班铨选”,也就是说庶常期间的1-3年白学了,和自己那一科进士一体铨选,这才算是和普通进士一个待遇。只有考得比“归班铨选”的人还差,获得“除名”的处分,直接把铨选资格取消了,才算比进士要亏了,这部分人大概连百分之五都没有。换句话说,“选庶常”对仕途的风险微乎其微。

总之,如果不进翰林的话,进士要白等很多年,起步就晚了。——大家不妨想想,要是各位毕业以后工作单位说我们要你了,但请你十年以后再来上班,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顺便一提,这些官员起点就是七品,已经比其他出身者好了不知道多少。吏员出身者考职一等也只能得未入流品级,贡监考职一般也就是八九品,于此差异悬殊。)

然后再说升迁。翰林升迁大致有三条途径:内升(继续当品级较高的翰林,清人称为开坊),保送御史(从五品),外转道府(四品道员或从四品知府)。后两种途径需要皇帝钦点,对京察一等的京官都是开放的。然而翰林在这里仍有优势。翰林系统的职事可以粗略分为三类,一为诗赋文字的创作,二为宫廷侍班如起居注、南书房之类,三为考差(主持乡试)或学差(担任一省学政)。整体而言,属于“经常在领导面前晃悠,小心一点就不容易犯错、认真一点就容易让领导看见好处”的差事。其中学政的难度较高,但翰林当学政以前要经过皇帝多次召见,能通过面试的人能力也不会差。

与此相比,部院中层官员(六品主事、从五品员外郎、五品郎中)每日处理衙门例行公务,皇上基本上只依靠各衙门堂官的京察考语来了解他们,在恭候钦点时自然会处于劣势。而且部院司官流品混杂,“缺少人多”的问题远比翰林体系要严重,内升也比翰林难。当然,进入科道(从五品御史或五品给事中)或道府这两个序列以后,不同流品的官员基本上就一样了。无奈的是,部院中层官员保送御史和外放都要“论资排辈”,基本要升到郎中才能有机会进入这两个序列,而翰林从一开始授职就有资格来排队。

外官的知县,升迁比部院郎中更困难,原因在于外官“因公诖误”的可能性比京官高得多。京官照例画稿,小心一点就不会有大问题。而知县就不一样了,地方事务五花八门,千头万绪,什么都能带来处分。仅正项钱粮完纳这种看起来很“基本”的事情,户科题本里因不能完成而参革者就不知凡几。处分不一定是即刻革职或降调,但至少对升迁是不利的。而且清朝有一点和明代不同,知县很难靠“行取”变成京官,基本上只能是等着升任知州(从五品或正五品)、同知(正五品,是府的佐官)等中级地方官员——而且同一品级上很可能还要经历由简缺调繁的过程。

总结一下可以看到,翰林相比于普通进士,在升入中级官缺(四至六品)上主要有三点优势:

  • 翰林系统有自己的中级官缺
  • 容易被皇帝注意到,在钦点科道、外放道府时更有优势
  • 不容易挨处分

这些优势在具体仕宦经历上的表现,就是与普通进士相比,翰林获得五品和四品官员的难度要小得多,速度也较快。事实上这也是清人设置翰林系统的目的:通过一段时间里文学职事上的历练,针对进士群体进一步分层。有些翰林经过考差、学差的历练,在词章以外表现出了很好的行政潜力,堪任道府,就畀以监司重任;有些翰林潜心经史,或专注于诗赋,就留在翰林院里充当皇帝身边的高级文人,给予较高的品级以尊崇之——翰林院、詹事府诸官品级由从六品的赞善到正三品的詹事,再算上翰林系统之外从二品的内阁学士和正二品的礼部侍郎,构成了御用文人在身份安排上的完整序列。

总之,从宦途前景来看,进士能入翰林还是很有帮助的。

至于题主的另一疑问,是否“更希望被外放基层做官”,这个因人而异。一般认为,京官开销大但生活较为舒适,外官收入较高但事务繁忙、生活也不如在北京舒服。当然还有很多翰林和普通进士既想过优渥的生活又不想在北京等着,干脆回籍或者找个书院去当老师,这种情况也很多。毕竟,科举带来的并不仅是行政体系任官资格,还有士林当中的地位。人各有志,不想当官的、当官就是为了解决生计的人也在所多有。




  

相关话题

  联合国当年为什么让以色列在中东「建国」? 
  美国的运气(国运)为什么一直都这么好? 
  如何看待王瑞杰辞任新加坡第四代领导集体领军? 
  如果明朝积极开拓海外殖民,会不会免于灭亡? 
  欧洲的三个大国,英国、德国、法国的人民互相怎么看待对方?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小故事? 
  如何看待《大明王朝1566》里嘉靖的这段话?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想要移民,什么样的移民都可以? 
  后汉书说耿弇屠城三百,谥号愍侯,怎么回事? 
  俄媒称,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签署命令解雇总理并解散政府,对此你怎么看?该国形势将如何发展? 
  古代中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吗? 

前一个讨论
不承认夏朝与承认特洛伊是双重标准吗?
下一个讨论
德奥合并和陆台统一有何异同?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