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自我觉察是怎样的体验? 第1页

  

user avatar   shen-yi-sheng-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下班回家带孩子,被老婆吐槽是叶公好龙,刚进门时我会迫不及待地想亲亲、抱抱、举高高,可基本上过不了十分钟,就会不耐烦或者偷偷玩手机。每次被说成是“叶公好龙的爸爸”时,内心是有些惭愧。

在面对复杂任务时(单独带孩子绝对算),很多人会出现畏难情绪,或是认定自己能力不足,解决不了,所以就想要放弃或者逃避。但长期如此,人们会产生自我怀疑,比如形成这样的认知——我是一个无法解决问题的人,接着会自我否定,也很难能从解决问题中实现自我价值感。

最近看到一句英文谚语——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假装久了事就成了),似乎有些道理,我们在接触到一件新的有挑战的任务时,很难说你能在第一时间喜欢并且享受这个过程,与其直接放弃,不如有样学样,看看过来人是怎么做的,先上手,然后开始运行起来,如果能坚持过某个临界点,可能就会进入一个甜蜜期。

对于单独带孩子这件事,叶公好龙恐怕是从新手爸爸过渡到熟练带娃的必经过程。

2、上学时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越是临近考试,心理就越紧张焦虑,总是想着能一下快进到假期就好了,我会向往假期没有任务、没有负担的生活,想必是轻松惬意、满足放松。在假期的前几天,我的确能够进入这样的状态,每天睡到自然醒,打一天游戏或者找朋友玩,晚上回来刷剧,熬到夜里一两点才睡,感觉就一个字“爽”。但好景不长,一般过不了多久生活就会变得无聊起来,似乎打游戏、刷剧这样的事也不再能让我开心,而会沦为一种打发时间的手段。

在这个阶段中,虽然身体是在做事,但脑子(思维)就不一定在哪儿了,有时想想过去的事,但很少能回忆那些令人开心的片段,总是会陷入到对一些事情的自责或纠结中;有时想想未来的事,但基本上也没有美好的感受,大概率不可避免地陷入焦虑迷茫中。

这个状态叫做思维闲逛(wandering),就是你不加控制地胡思乱想,你以为这是没有压力、会让你放松的状态,其实不然,研究表明思维闲逛会导致更多的不开心的感受 。与此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正念(mindfulness),可以描述为一种人脑主动控制的、有目的且专注的模式,这能有效地改善wandering带来的胡思乱想,把你带回到当下的状态,更专注于当前正在做的事。

总结一下就是:你要主动控制并引导自己的思维,不然就会把思维拱手相让于焦虑、强迫、抑郁等负面情绪。

3、2015年接到一个教学任务,要给清华本科生讲《医学心理学》,这可把我紧张坏了,本来就有点社恐,再加上一想到底下坐着的可能是全中国最聪明的孩子,我就更恐惧了,我无数次地设想在讲台上可能发生的场景——我万一卡壳了怎么办?我万一紧张到说不出话来咋整?我不能出一丁点错误,以在座各位的聪明才智,我是万万不能逃脱他们法眼的。

为了避免这种窘境,我提前了一个月就开始备课,把能想到的知识点全部写在了PPT里,不仅如此,我还在备注里写了各种承上启下的转接词,为的就是能让上下文过渡地平顺一些。

但是这些过度准备的方式似乎没有真正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反而大有加重焦虑的趋势,而且直到最后上讲台的一刻,我还是没有停止修改PPT。开讲后的几分钟里,的确很紧张,我甚至能听到心跳的声音,但随着内容的深入,我发现了有几个认真听讲的孩子跟我有眼神互动,这一下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整个讲课过程还是比较顺利,课后我发现之前的种种担心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如今已经是讲课的第7个年头了,备课前多少还会紧张,但远不如15年的时候。而且过度准备的现象也改善不少,现在只要提前3天备课就行,因为我意识到这个焦虑是避免不了的,提前那么早焦虑不是一件划算的事情。

p.s.过度准备也是一种安全行为。

4、小时候的周末,我会从市里回到县里奶奶家过,每次出发前我会大包小包地把所有作业可能会涉及的书本都带上,并且会早早地列好计划——我一定要在周五晚上,最多不超过周六中午前把所有作业写完,然后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看电视。可我几乎没有一次能做到,作业常常拖到周日的晚上才能写个七七八八,甚至有时候周日晚上才开始写。带好的书本也不大会用得上,但仍然阻挡不了我下次出发前仍然这么做。

我不能接纳任何的不确定性,不让我列计划或者不让我把书本带全了,会让我产生强烈地失控感,所以我就变成了那个常立志的人——总把计划挂在嘴上,但身体又很诚实,就是想要玩,导致的结果是“学的时候不甘心,总想着玩;玩的时候有内疚,还会想着没写完的作业”。

我对自己产生了强烈的厌恶,明明我都做足了计划,但这种不确定感丝毫未见减弱。后来我爸阻断了我这种行为,他勒令我每次只带一半的作业,而且不要想着一下就完成,一开始我是极不情愿的,但拗不过他,事情却就此发生了一些转变,作业量变小了,完成的速度就提了上来。自然也就有了玩耍的时间。

5、打小我就不是一个喜欢扔东西的人,明明已经上了初中,我还会不舍得把小学的笔记本丢掉。上大学后,我会跟爸妈强调千万要把我高中的书本保管好,不能随意丢弃。自己成家后,老婆会定期帮我扔掉不穿的衣物,这也会让我难以接受。似乎我与这些物品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丢弃就意味着切断这种关联,甚至就像舍弃自己的一部分,真是想想都难受。

但问题是东西会越攒越多,而且这些东西只有在收拾房间时才能让你想起来它们的存在,平时完全没有“出场的机会”,所以我也开始怀疑这种坚持到底有何意义。

后来了解到有一种疾病叫做“囤积癖”,属于强迫性障碍的一种,具体表现为过度地收集物品,即便是那些不值钱甚至不卫生的东西。严重的患者已经因为囤积东西影响了正常生活,我到还没到这个程度,但这样的行为习惯确实有很多弊端,不仅仅是没用的物品会占据空间,它还会造成一些思维和认知上的“囤积”,比如遇事容易纠结、不果断、选择困难等等。

与囤积癖相反的概念就是大名鼎鼎的“断舍离”,养成定期清理物品的习惯,可以帮你梳理出你真正需要的东西,在认知方面也能帮你厘清思绪,帮你选择出真正重要的事情。

6、以前老婆喜欢看韩剧,我喜欢看美剧,我想当然地认为韩剧只是俊男美女、无脑剧情,而美剧人物立体、剧情充满反转,因此我开始游说她放弃看韩剧,转头跟我一起看美剧。因为这个发生过多次争吵,她认为我不尊重她的个人选择,我觉得她品味太low。

事实证明还是我狭隘了,强迫别人认同自己的喜好本就是一件自恋的事,再亲密的关系也应该保持适当的距离。

边界不清是很多痛苦的根源。不论是在亲密关系还是亲子关系,经常会看到一方会施展控制,强迫另一方认可自己,甚至要求他们直接照做。在施展控制的一方看来,对方并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一个工具。当然还存在另一种边界不清,就是“拯救者心态”,把对方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过度干涉、过度保护,比如亲子关系中母亲不懂得放手,导致孩子精神上无法断奶。

尊重别人的前提是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地、有思想的个体,比如后来我也开始看韩剧,发现并非我想象的单调乏味,有很有优秀的作品,比如《请回答1988》、《信号》、《李尸朝鲜》。

7、我大概从零一年开始听周杰伦,对他的快歌很上头(双节棍、忍者、龙泉、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等),痴迷于他的编曲和含混不清的发音,买卡带、买CD盘、买海报。父母并不是很支持,他们不允许我边听歌编写作业,或者根本就认定了听这种歌曲会影响学习。但这样的禁止并不能阻止我寻找一切机会听歌,晚上十一点多写完作业我会在客厅里偷偷用功放听(当然是把声音调到最低),或者周末跑到同学家听一个下午。

父母这一代人有时喜欢用自己的价值观对孩子进行评判,对不符合他们观念的行为明令禁止。最近接触到几个中学生,喜欢cosplay,有些会去现场参加漫展,化妆打扮,穿成二次元的样子;有些仅仅是在线上演剧本,把自己带入到同人作品的角色中。父母均表示很担心,一是认为他们奇装异服,甚至有伤风化;二是担心剧本里一些价值观(比如男欢女爱)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

但是父母直接去禁止往往达不到目的,只能出现两个结果:一是说教无用,结果适得其反,孩子不会当家长面做这些事,而是转为地下活动。二是亲子关系可能会变得紧张,孩子越来越隐藏自己。

时代在发展,年轻人总是会出现新的潮流风向,父母这一代其实需要的是保持不断地向年轻人学习态度,才不至于与孩子们脱节。现在我再跟自己的父母谈论起周杰伦,他们也会认可他是一个优质偶像,只是他们当时不懂得欣赏罢了。但话说回来,对于自己孩子到了青春期会喜欢上什么东西,我也没办法保证一定能够支持她,但只要是不会有明确的损害,我大概还是能做到不跟她唱反调吧。

8、小时候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每次父母带我去参加一些聚会时,自己总是不好意思称呼别人,更不用说主动攀谈了。所以大人们经常说“这孩子怎么这样,你就不能活络些么?”或者“主动喊个叔叔阿姨,你又不会吃亏?”奇怪的是,他们这么说完之后,我非但不会变得更加外向活跃,反而更“自闭”了。

成长过程中,我一直认为内向是不好的特质,身边不论是老师还是长辈总是会称赞那些活泼外向的孩子,所以我有些时候会“逼迫”自己大胆一些、活泛一些,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如果内向和外向是一个连续谱系的话,我的确从内向这一端向外向那一端偏移了些,但距离那些天生外向的人来说,还是有很大差距。

但这个自我不接纳的状态着实令人痛苦,它令我无法自洽地独处,也造成了很多的情绪内耗。明明自己不善言辞,非要逼迫自己像外向者一样变得能说会道。

其实性格并没有绝对地好坏之分,如果你是一个自我协调的内向者,你只是在公共场合没有那么爱表达自己而已,但你可以很好地与自己单独相处,你可以找到取悦自己的方式,比如一个人读书、看电影或者运动,自洽的内向并不会出现精神内耗。

作为内向者,你要去挖掘自己的性格优势,你可能无法成为聚会时的焦点,但可以在独处时更加深入地思考工作或学习中的某个问题,你完全可以自得其乐。

9、2014年我回老家考驾照,科目一很顺利地通过了,但看到周围一同练车的小伙伴纷纷倒在了科目二上,自己便心生恐惧——万一卡在半坡起步阶段怎么办?溜车了怎么办?倒库压线了怎么办?被教练骂怎么办?这种焦虑感在临近考试前达到高峰,无数个念头涌入心头,倒计时越近,自己就越是想要逃离。

可终究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战场”,上车后心中默念口诀——一踩离合二挂档三松手刹看前方,车缓缓启动了,半坡起步、S弯、侧方停车都没毛病,却在平时练习最多的左右倒库环节熄火了,但自己的心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惧,听到提示器提示后,重新发动,第二遍顺利通过。

某一次培训课上,老师讲到“抑郁是对过去的悔恨,焦虑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有时焦虑的确呈现出“预期焦虑”的特点,你会为了想象中的某个场景而感到忧虑和恐惧,尤其当你认定会出现失控的后果时,这种表现更甚。有意思地是,当你鼓足勇气开始行动之后,你并不会出现先前所担心的焦虑,至少程度不会那么严重。但是如果你屈从于预期焦虑,继而出现逃避或回避行为,反而会增加恐惧感。

10、2011年我刚来北京就去参加一个“音乐治疗培训项目”,期间外籍老师引导我们做想象——“如果在白天,你们抬头看天空,能看到什么?”我回答到“飞机”。“如果是晚上呢?”我仍然回答是“飞机”。老师给我的评论是Obsession,查了有道词典——是“迷恋、困扰”之意,当时我还不理解,怎么说两次飞机就迷恋了。

后来接触精神病学,发现Obsession还有强迫观念的意思,就是个体固着于某个问题不能自拔,甚至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本身没有意义,或者反复思考也不会有什么结果时,你仍然无法控制地要去思考。这会让人付出代价,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被无穷尽的思考所占领。

你会想要把问题一个一个解决掉,至少要思考清楚,才能让生活继续下去。但这么做就上了强迫观念的当,你会变本加厉地去发掘问题背后的问题,即使你解决了第一层,还会有第二层、第三层……等待着你。

那该怎么办?看到一个朋友留言:除掉一片杂草的最好方法是种上新的花花草草。颇有启发。




  

相关话题

  为什么《疯狂动物城》里的狐狸尼克会让人觉得帅? 
  中国历史上的贵族是怎么消失的? 
  古典时期,波斯与希腊罗马的差距在哪? 
  思想和外貌不相称是什么体验? 
  作为一名高中生,无法控制找小姐的想法,怎么办? 
  重庆萌娃疯狂赶作业,边赶边喊「奥利给」,你有过假期疯狂赶作业的经历吗?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有多大? 
  有没有一句话就能让人开心起来的话呀? 
  在更深层面上如何诠释农夫与蛇的故事? 
  hifi和中医两者理论是否有重合之处? 
  数学有什么意义?数学中的一切都是人类自己编造的吗? 

前一个讨论
有哪些好喝的无糖脱脂酸奶推荐?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 24 Entertainment 研发的游戏《永劫无间》?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